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年月日教學反思範文

年月日教學反思範文

《年月日》這節課最主要的知識點就是大月和小月以及平年和閏年,在同小組幾位老師老師商量後,很快就決定了教學目標和重難點。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年月日教學反思,歡迎閲讀參考!

年月日教學反思範文

年月日教學反思1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那如何“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就是教師該孜孜以求的問題,下面就結合我上的《年、月、日》一課,談談我的一些思考。

把數學知識還原到生活中,讓學生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年月日的知識,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運用良好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的能力。

備課時,從課的容量上來看,量確實較大,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説,要在40分鐘內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會計算全年天數等,存在着一定的困難。通過上這節課,我覺得本節的目標定位準確,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進行學習,課堂設計落在實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以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景,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數學活動,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事物、思考問題,激發對數學的興趣,以及學好數學的願望。在本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觀察天體運動,使他們知道年月日是怎樣產生的,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在後面學習中加入遊戲環節,以此提高學生興趣,加強知識點的記憶。在練習環節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示問題。

《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在教學本課時,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的意見,獨立思考後才讓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使每名學生都“動”起來,從而避免有些學生“坐享其成”“人在課堂身在操場”的不思維的這樣一個誤區。如教學大小月的基本知識,我先讓學生認真觀察找一找、看一看、比一比,當學生心裏有譜之時,才下指令讓他們填寫統計卡,為後面的分類認知大小月奠定了基礎。

在教學大小月之後,我安排了數學小遊戲:聽老師報月份,大家舉手的遊戲,大月舉右手,小月舉左手。當最後老師報出2月時,有趣的場面出現了:有的右手,有的舉左手,有的東張西望在觀望他人的動態,學生此時耐不住了,有些面面相覷……我笑着問:大家為什麼不知道舉右手,還是舉左手呢?這些正好是這節課的重點,這一刻,不正體現了學生思維的過程嗎?大月和小月的記憶有拳頭法和兒歌: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二月二十八或者二十九來幫助他們記憶,這一內容本來很枯燥,但通過動手數一數和朗朗上口的兒歌,學生很快就記住這一知識點,可見這些是很有效率的教學手段,特別是對於中、低年級學生來説,更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

課概念多,容易混淆,因此知識的記憶、鞏固、深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我採用的方法是,總結提煉出消化本節內容所要用到的數學方法,即:猜測觀察——推理驗證——得出結論,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方法性、趣味性、探究性為一體,設計了每種算法後隱藏一題,調動學生運用良好的學習方法來內化知識的拓展性練習。練習中還儘量優化了以“生活”為背景的數學內容,把生活素材、生活經驗、生活情景作為重要資源,引進和提供給學生去理解去實踐。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且還巧妙的引導組織學生自覺運用數學方法去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深切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繫。感悟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它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這樣,既可以鞏固課堂內學到的知識,又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增強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是: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要求指導還不夠,探究學習時對學生的組織還做的不夠。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合理調控時間,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自己去發現,真正把學習的權力還給學生。駕馭課堂的能力還需鍛鍊,對教學方法還需要摸索。還要不斷學習,把信息技術更加完美的融入在課堂之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艱鉅任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利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轉變教學模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氛圍,給他們更多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自己去發現問題,研究問題並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今後,我還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鑽,下大功夫,在新課程的改革的帶動下,轉變教育思想,改變教學模式,實施主體性的教學,有意識的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努力成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師。

年月日教學反思2

1、數學內容生活化

年、月、日是常用的,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時間單位,也是來自學生自身和現實生活,教學時,我把教學內容納入現實生活情境中,將學生置身於一種動態、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中。上課時,師生先交流此時激動和高興的心情,再讓師生一起記住這難忘的.時刻:2012年4月2日上午8時31分6秒。師問:這句話裏有哪些表示時間單位?師:時、分、秒是我們已經學過的表示較短的時間單位,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表示較長的時間單位,年、月、日,這樣很自然地引出課題。同時,也使學生感到,要學習的知識就在他們身邊,接着藉助課件演示講解,年、月、日的概念,老師再用生活中經歷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長,使學生初步體會年、月、日的時間概念,接着讓學生説出課本中四幅有意義的日子發生在什麼時間,這樣,再一次將“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一思想在學生頭腦中明朗化。最後讓學生在猜迷語的愉悦的氣氛中,師生共同進入新課。

2、充分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年月日》教學反思數學〈〈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教學活動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因此,在整個課堂中,我努力創設一個民主、平等、寬鬆、和諧的教學氛圍,始終以“導”的姿態,讓學生富有興趣去觀察、探索、發現新知。即新知的教學中,我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年曆,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一年中有幾個月?每個月的天數一樣嗎?等問題,通過這樣教學,讓學生主動參與教學過程,接着在師生共同的遊戲中引出二月這一特殊月份,教學時通過設計一張1988—2004年中各年份中二月份的天數,讓學生自己觀察、探索,發現四年一閏的規律,教師再用課件上的算式説明判斷平年、閏年的方法。這樣教學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這一教學原則,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判斷推理能力。完成創新教學模式中的探究過程。

3、留給學生充分思考問題的時空

《年月日》教學反思在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自主探索、思考問題的自由空間和時間,這樣教學、學生才會放飛思維,張揚個性,但是,在教學中,由於內容比較多,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所以後面判斷平年和閏年這個環節中講得比較快,加上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深化新知,導致有些學生吃而不消,這就是這節課留給我的遺憾。

以後在教學中,我必須認真反思,爭取在不斷的反思中,走出疑惑,在不斷的挫折中,完善自我。

標籤: 範文 反思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npn82v.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