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有趣的篩網》教學反思

《有趣的篩網》教學反思

活動反思:

《有趣的篩網》教學反思

素質教育重視的是對幼兒綜合素質的培養,現代科技就是要從娃娃起重視對幼兒科學方法、科學素質、科學技能的培養。因此,科學活動不僅是引導幼兒探索知識的過程,更是讓幼兒掌握科學方法的過程。所以在教學時,我盡力把凝結於科學知識中的科學活動過程展示出來,使科學概念由“靜”返“動”,以便於幼兒能將客觀形態的知識內化為主觀形態的知識。也就是説,讓幼兒在一節課中體驗科學家是怎樣研究的過程,學到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並以此為契機,使他們能主動地運用科學的方法去學習、去發現、去探索。真正達到教學的目的、學以治用。

瞭解運用不同的篩網可以區分顆粒不同的事物,是對知識加深認識過程。篩網篩東西是幼兒所不熟悉的內容,針對幼兒善於動手動腦的特點,我開展了《有趣的篩網》 系列活動。我從常見的自然事物入手,貼近幼兒生活,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引導幼兒獲得自然科學知識,使幼兒初步認識自然界常見事物的顯著特徵。通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做一做,畫一畫,説一説等系列活動,豐富幼兒知識經驗,在判斷、辨別、實驗的基礎上引導幼兒瞭解最基本的科學研究方法,並對觀察、實驗的結果進行簡單的描述、概括,同時學會了簡單的操作。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的興趣,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一) 用感官直接觀察——初步認識

大班幼兒以觀察能力的培養為基礎,通過大量的直接觀察和有目的、有意義的認識活動,讓幼兒去了解知識、形成概念。這樣即提高了幼兒的觀察能力與分析能力,又使他們真正感受到動手探索的樂趣。在《有趣的篩網》這節課中,課前充分利用了幼兒的好奇心及家長的教育資源,請家長帶領幼兒觀察周圍的各種各樣的篩網,通過幼兒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等形式辨別篩網的網孔有哪些不同,每種篩網都有哪些用途,幼兒在觀察記錄表上做好記錄後,拿到幼兒園給大家講一講觀察到的篩網。幼兒觀察記錄發現了生活中有許多篩網,例如:篩沙網、漏勺、竹筐、窗紗等,在講解的過程中,豐富了知識,開拓了視野,幼兒對周圍的事物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揭開了幼兒對周圍環境充滿神奇的面紗,為“有趣的篩網”這節課奠定了知識基礎。在“有趣的篩網”第一環節中我為幼兒準備了沙子、小米、綠豆、黃豆、花生、石子等物品,啟發幼兒進行直接的觀察,看看桌子上的物品到底是什麼?這樣在滿足幼兒好奇心的基礎上,讓他們進行有目的觀察,這時教師不直接説運用感官進行觀察,幼兒自然就會運用眼、鼻、手,去看、去聞、去摸。這時教師的責任就是對於幼兒的無意識觀察進行分析、歸類,讓他們明白剛才的觀察是有規律的,是正確的。桌子上有顆粒小的物品、有顆粒大的物品,再看一看教師提供的篩筐,有的篩筐網孔小、有的篩筐網孔大,怎樣用這些篩筐把混在一起的東西分開呢?幼兒迫切想知道答案,下一個環節便會主動思考,尋找答案。

只有運用多種感官才能對事物有進一步的瞭解。今後可以運用這種方法去觀察其它的事物,在教師引導歸納中幼兒知道了眼可以去看,看出它們的形狀不同、顏色不同、顆粒大小不同,用鼻子去聞,知道糧食有一種特殊的味道,用手摸知道物品有的細、有的軟,有的物品有點擱手,比較硬。這樣的設計就是從幼兒的原始狀態出發,教師幫助他們認識到科學家的觀察就是從這樣的第一步開始的,使他們感到科學並不是離我們很遠的、很難的。

(二) 藉助工具進行探索——形成概念

有了前面的感官觀察,幼兒知道了它們是什麼,對於它們的不同——即顆粒的大小不同的特點有了一些模糊的印象,但並不是十分的清楚,因此還要進一步的動手探索。這樣再提出“用什麼樣的篩網才能將沙子分開呢?用什麼樣的篩網才能將花生分開呢?”引導幼兒帶着問題進行探索,在動手實踐中發現分顆粒小的物品用網孔小的篩網,分顆粒大的物品用網孔大的篩網。根據逐步探索的知識經驗將混在一起的物品一一分開,並作記錄進行對比。在記錄中幼兒總結出用哪種方法將物品分出得更快,即先選擇孔小的篩網分顆粒小的物品,在選擇較大的篩網分顆粒較大的物品,最後選擇網孔最大的篩網分出顆粒最大的物品。這樣運用一個已知的方法、技能去解決其它事物,既方便又省時,對幼兒的縱向思維是有幫助的。

幼兒清楚了篩網的使用,自己操作時都似一個個小科學家,認真細緻地工作。他們通過自己的觀察、實踐知道了沙的顆粒最小、石子的顆粒最大。有的幼兒還發現沙子和小米的顆粒都比較小,有的`幼兒觀察到花生和石子的顆粒都比較大。通過幼兒之間的交流,有的幼兒觀察到的問題多,有的幼兒觀察到的問題少,教師再提醒幼兒注意:觀察要認真細緻,邊觀察邊思考,注意觀察的廣度和深度,才能有所新的發現。這樣幼兒不但學會了觀察,而且還會在觀察的基礎上進行探索,掌握了豐富的知識經驗,提高了幼兒動手動腦探索的慾望。通過紀錄,提升了對知識的理解,經驗的昇華。

(三) 運用實驗進行篩選——尋找答案

“有趣的篩網”實踐活動中,我還採用了想一想、做一做、説一説的方法進行操作。“想一想”是在幼兒看到篩網時,從它的樣子出發,想象、討論它的使用方法,並把使用方法對的幼兒請到講台上向大家展示一下。這樣把教的權利讓給了幼兒,由幼兒教幼兒更易於幼兒學習興趣的調動,會用篩網之後教師再提出注意事項,就能保證篩選的順利進行了。幼兒練習時認真仔細,把前面觀察的方法也用到了這裏,操作中幼兒觀察篩網上的物品和篩出的東西很仔細。這個環節的設計讓幼兒知道了認識一種事物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觀察、驗證,才能保證認識的全面性、科學性。

用篩網篩出物品是幼兒非常感興趣的一節活動,從生活中選材,抓住幼兒身邊的事物,引導幼兒發現問題、積極思考、在實踐中解決問題。整節課的目的是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科學探究的方法是從直接觀察開始的,為了瞭解觀察的對象,藉助工具進行探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人類科學技術進步的結果。此活動由淺入深的帶領幼兒進行了細緻、有條理的觀察,在一步步的實際操作、觀察中體驗了科學探究的興趣,還掌握了一項篩的技能。 教學比較成功,幼兒動手探索的熱情很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lj7r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