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教學反思能很好的記錄下我們的課堂經驗,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通用7篇)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1

本節課我特意創設了一個虛擬的情境——故意用增、刪、改等方法“篡改”課文12處,再製成朗讀錄音,讓學生挑刺,“幫助”老師找出錯誤所在,利用商討策略,先合上課本傾聽,再翻開課本邊聽邊看,邊思邊辯邊演,為服務學生學習,引導學生對文中人物、事件形成“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在閲讀中積累詞語”提供了放矢之“的”。

六七歲的孩子上課易於疲勞,有意注意不能持久,教師通過情境創設,讓學生給“權威”挑毛病,在“助人為樂”中成了真正的“發現者”,通過近似競賽的教學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內驅力和學習興趣,創造了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自由輕鬆的學習氣氛,有效地提高了注意力。教學中,師生之間、教學內容與學習者之間的距離感消除了,具有爭強好勝特點的學生們的探索的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形成了“緊張而活躍”的高潮氣氛,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2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語言優美,充滿詩意的課文。講的是春雨沙沙沙的下,三隻小鳥在爭論一個有趣的問題: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春雨是綠色的.,春雨落到草地上,草就綠了。春雨淋到柳樹上,柳枝也綠了。”“春雨的是紅色的,春雨灑在桃樹上,桃花紅了。春雨滴在杜鵑叢中,杜鵑花也紅了。”“春雨是黃色的,春雨落在油菜地裏,油菜花黃了。春雨落在蒲公英上,蒲公英花也黃了。”

多麼恬美的意境,多麼令人遐想聯翩呀!學完這篇課文,孩子們沉浸在那對春天的想象中,從他們的小嘴裏迸發出許多優美的詞句。

一位名叫王嬴的小姑娘站起來説:“李老師,我想唱《嘀裏嘀裏》給大家聽。”“是嗎?”我很驚奇,讓她唱還是不唱?下面的同學看着我,幾個孩子已毫無顧及地哼唱起來。看者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笑了。她的精彩表演使大家的情緒空前高漲。而後孩子們一起唱,配上動作,邊歌邊舞。“春天在哪裏呀,春天在哪裏,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裏。這裏有紅花呀,這裏有綠草,還有那會唱歌的小黃鸝……”天真稚氣的歌聲在教室裏迴盪,講台上站滿了一羣手舞足蹈、興致昂然的孩子,當然還包括我這個老師,多麼歡快的時光呀!

課堂中的這一幕,是我始料未及的。它當然不在我的教學設計之中。是孩子們的興之所至感染激發了我,讓我感悟到,課堂教學不應當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與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可以根據學情納入即興創造的成分,甚至可以超越目標設定的要求。我想,這樣的課堂會使我們的孩子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使我們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生機勃勃,充滿智慧。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3

在課文開始之前,我以謎語引導學生進入課文,當學生猜出謎底為電視時,接着我讓他們自己讀一讀課文,我覺得這比齊讀更有效率,因為每個學生的理解、接受水平並不在同一個層面上,齊讀後某些能力好的學生能夠找到答案,而接受能力較弱些的學生就不明白了,所以我乾脆讓他們自己讀,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和閲讀習慣去尋找答案。

在自己熟讀的過程當中,慢慢地學會了課後的生字新詞。教學生字時,我先讓學生自己去認讀,再加上音節去拼讀,然後分析生字的結構,部首,組詞,接着用比賽的方式小組進行選詞造句,以便培養學生的説話能力,但這節課還有很多不足之處,如:小組合作沒有體現出來,生字的識記能力沒有體現等,今後有待改正。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4

這是一篇講讀課文,主要以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地朗讀課文來學習課文。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生託音現在非常嚴重,這個是需要大量時間糾正與訓練的。同時“人流如潮、燈火通明、響徹夜空”等本課出現的四字詞語,學生讀起來生疏,再解釋好詞意以後,通過對字面的理解再來讀,就流暢許多,看來讀、背是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上的。

學習第二小節過程中,對於描寫龍燈的這句長句,我設計了一個問題來讓學生分讀、學習句子,效果比較理想。我提問學生“為什麼會情不自禁地説龍活了呢?”學生回答“因為龍像真的一樣。”於是再問“哪裏看出來像真的一樣?”學生開始解讀長句,分別從“追着寶珠、上下翻騰、尾巴不停擺動”這些地方看出龍火起來了,同時邊幫助聯想舞龍的場景,很快學生能流利地讀好長句了。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5

我在課前讓學生介紹元宵節你和家人是怎麼過的。引出元宵和花燈,學生學習的熱情一下子被激發起來,充滿了對學課文的熱情。

本學期讀的要求逐步提高,從讀準字音入手,把課文讀通順,最後讀出自己的感受來。在讀課文時,我採取多種形式的讀。如:比賽讀,加動作讀。這樣,多種形式讀,激發了學生朗讀的興趣。同時為更好的背誦課文做好準備。

課堂教學中,逐漸滲入閲讀能力的培養,如在學生初讀完課文後,立即問:“課文寫了幾個花燈?分別是什麼?”教會學生從整體上理解課文。初步培養學生一些閲讀能力。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6

課文用生動的語句和細膩的語言描寫了樹和喜鵲由孤單到快樂的生活經歷。告訴學生有了鄰居,有了朋友,大家一同玩耍,一同遊戲,才能享受快樂的生活。

本課的一個重點是根據上下文理解詞語“孤單”的意思。在學習這一段時,我首先讓學生談談自己對這個詞語的理解。學生聯繫生活實際談的非常好:有的説是沒有朋友玩,有的説是孤獨,有的説是寂寞,有的説無聊,沒意思。看來,學生能懂得這個詞語的'意思。那麼聯繫上下文怎麼理解?讓學生讀課文,從哪些詞語看出“孤單”的意思?學生在老師啟發下,找出了“只有,一隻一棵一個”,看出樹和喜鵲真的很孤單。看來,一年級的孩子也真不簡單。在理解課文時,我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讓學生與實際生活相聯繫,説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到沒有夥伴和朋友的生活是孤獨的。理解了“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這句話,也就理解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教育學生同學之間要互相幫助、互相關心,我們的生活才會很快樂。

小學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反思7

我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實踐,自己去思考,學生掌握課文內容的效果還是。下面是教後的幾點反思:

一、我能把《新課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得以充分的體現,打破原有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開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係,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例如:在學生讀課文時,學生喜歡怎樣讀就怎樣讀。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趣味中學習,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二、課堂上我儘可能的把更多的時間歸還給學生,把我提出的問題作為誘餌,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索,並給予適時的引導,協助學生歸納總結。比如我提問學生:“曹衝是用什麼辦法稱得起這頭大象的重量呢?”讓學生通過討論,去理解課文內容。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説,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課堂上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學習新知,同時也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kmx72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