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精選10篇)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精選10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我們都有過寫自我評價的經歷吧,自我評價是個人對自己思想、願望、行為和個性特點的判斷和評價。你寫自我評價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精選10篇)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1

《小溪流水響叮咚》是一首非常動聽、優美的、富有田園風格的兒童歌曲。它的旋律婉轉起伏,歌詞純樸生動,充滿詩情畫意。歌曲以歡快的小溪為題材,生動的描繪了大自然的美麗景象,學生也非常喜歡。在教學過程中,我以歌曲題材“小溪”為引導線,用擬人化的形式進行全課程的貫穿。

導入環節,為了讓學生集中精力,我從興趣上導入,圖片與音頻視聽結合的方式,讓學生積極有趣的觀察,主動參與到其中,發現圖片上的每一事物,音頻上的溪流聲,引出主題。再運用擬人化的興趣激發的形式邀請圖片當中的其中一位朋友來我們班級做客,讓學生聆聽它的聲音説出它是誰。在這同時,引導學生們仔細想想生活中,想象中小溪流水聲是什麼樣的呀,並模唱出來,我寫在黑板上直接進入難點練習學習小溪流水的聲音——歌曲尾聲旋律。先由我教學生唱一遍,然後再由學生自主練習模唱,最後分兩組合唱,每組分不同的詞演唱。在這裏我將要求學生唱準每個音,對八分休止符有一定的掌握與認知。

我在導入這一環節做得非常成功,突出重點,對教材的深度認與知解讀透徹,思路清晰。對學生實際情況瞭解四年級的學生對音樂有很大的興趣與愛好,讓學生覺得上課是一件很開心很快樂的事情。四年級是一個轉型期,所以這一時段要把握好教學與興趣上的調節是很重要的。學與玩並存,培養學生的情趣與對音樂的愛好,加入了對學生要求,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適合本學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程度。

教唱環節,運用歡迎小溪這種方式加入節奏練習,其中還是從興趣出發以節奏呼喚小溪的到來,引導學生們朗讀歌詞,看看小溪在來我們班級做客的路上都遇到了誰?由我帶領學生們擊拍打節奏朗讀,並提出問題讓學生仔細在朗讀中對歌詞有一個層次上的認知理解。讓他們感悟到歌詞的淳樸感,加入節奏上的擊拍讓他們對歌曲節奏有一定的認知掌握,感悟歌曲,方便下面教學環節歌曲的教唱和歌詞的加入演唱。以興趣愛好為主,讓學生覺得這是一個遊戲,讓他們積極加入進入新歌教唱環節。

教學新歌,先是播放一遍歌曲,讓學生初次聆聽歌曲,感受音樂風格,感受小溪的快樂。老師範唱,教學新歌旋律。讓學生回憶朗誦歌詞過程,回憶歌詞填詞演唱。再次聆聽歌曲並組織跟唱,分組抽唱,師生清唱並帶領學生以掌握對音樂的理解跟着音樂做肢體上的律動。

在教學過程中運用了教授法、示範法、欣賞法等多種方法是學生牢牢記住歌曲,感悟歌曲。這一環節教數學上還是很成功的。多種方法結合加上肢體上學生的自我發揮,以及對學生的檢查都依據目標要求,讓學生自主學習掌握知識。

但是,這一環節上難點上的教學過於少,可能會讓學生不輕易深入腦海。

擴展視野、昇華情感,在這一環節,我讓學生感悟自然,提倡保護環境,保護身邊的美好事物,留住美麗的溪流。

這一環節主要是對學生進行環保的一個提倡,讓學生珍惜身邊的美好事物,大道一個情感上的昇華。音樂是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學生對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薰陶,在潛移默化裏,對自然、對周圍、對一切美好事物的嚮往與珍惜。

此方案的設計更多着眼與實踐,由於鍛鍊的少,還有各種元素,教學實施中還是碰到不如意。一份教案的實施中沒有想象中順利,它需要不斷的反覆練習,考慮多次,靈活應對教學中遇到的突發狀況。教師角色轉換還是不夠,教師技能不足,難點上的教學不夠,可能學生會掌握不了。歌詞上的代入,由於旋律的教學可能不夠,這樣增加了學生的難度,應學習完旋律再讓學生聆聽歌曲再進行歌詞代入演唱,讓學生更多的從聽覺上得到一個練習記憶的過程。

以上這些是我的教學反思與評價,以後我將多鍛鍊,為以後的教學提升,我將吸取此次上課的不足,發揚優點,讓課堂更生動,學生更感興趣。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2

上週五的教學論課上,我上台講了自己準備了許久的一節課《旅遊景觀欣賞》,在此對它做一個反思與評價。

首先,我覺得我的準備雖然很充分但不夠全面,時間多偏向於課件上,對所講的知識闡述方面花的時間不夠。

其次,我發現選的知識難度和範圍都大了點,看似越簡單越隨意的東西卻越難把握好、講透徹。

再次,最讓我抱歉的是我講課持續了18分鐘,嚴重超時了,因為之前沒有預先試講,當時快下課了我的壓力也挺大。

最後,我確實花了一些心思來設計課件,可以説從準備起就投入到課件當中,因為旅遊景觀就是個直觀性很強的東西,我所想做到的是能夠營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場面在美景圖片和我的解説上讓同學們達到身臨奇境、充分接納欣賞它的過程,如果要給自己打分,我會打80分,但另20分是我的經驗教訓,我會充分吸取、爭取不犯同類錯誤。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3

1.用數學知識存在普遍性與特殊關係的特點,教會學生用抓特殊性的方法來完成對知識的探究學習。在初中幾何教材中,平行四邊形與菱形、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質與判定的知識體系就體現了這一特點。

2.我們知道:菱形、矩形和正方形都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而菱形、矩形和正方形除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外,還各自具有自己的獨立存在的性質,這也必然引起它們的判定、面積求法及應用上特殊性的存在。因此在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係,抓住共性的同時,重點完成對特殊性部分的探究,便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這部分教學是這樣設計的:首先,在平行四邊形教學中,引導學生由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入手,從平行四邊形的角(對角、鄰角、外角與內角)、邊(對邊、鄰邊)、對角線、面積求法、對稱性(軸對稱、中心對稱)方面進行探究(用邏輯推理或實驗證明的方法,通過課堂上的討論、實驗、質疑、釋疑的方式完成)。其次,在菱形、矩形、正方形的教學中,延用了平行四邊形教學方式。但課堂上重點引導學生從異性方面進行探索,找出特性,即菱形具有對角線互相垂直且平分每組對角、四邊相等、面積為對角線乘積一半三個特點;矩形具有對角線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面積可用鄰邊之積來求三個特點;而正方形又具有集菱形、矩形特性於一身的特殊性。再通過比較、總結,來完成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4.在初中幾何教材中,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關係的內容還有等腰三角形與等邊三角形;初中代數中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等。這些教學內容都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索來完成。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4

教授新課程已經一個學期了,給了我很深的感受。在瞭解了新教材的內涵和思路的同時,我也體會到,對於新課程的教師來説,更重要的就是怎樣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新課程的思路和內涵,從而使教學效果更好。

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學生自由的空間,讓學生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歌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儘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學生才會更有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迸發出超乎想象的東西來。所以在課堂中我從不去限制孩子們的想象或者一些行為。記得在欣賞《快樂的小熊貓》一課時,我先用故事導入:在美麗的大森林裏住着一隻可愛的小熊貓,他愛學習、愛勞動。還經常幫媽媽做家務。有一天,他又幫媽媽去河裏打水,可是一不小心把水桶掉到河裏了,這下可急壞了小熊貓,因為他不會游泳。我們幫助小熊貓想想辦法好嗎?其實,我只是想用這個故事導入一下,想辦法的環節只是一帶而過。可沒想到,卻激起了學生的極大興趣,他們七嘴八舌的地説開了,那場面十分的熱鬧。有的説:“用一根樹枝伸到河裏把水桶夠回來”;有的學生馬上反駁到:“如果樹枝不夠長怎麼辦呀?”另一個學生説:“可以用竹子做一個小船,然後划過去不就夠到了嘛!”我趕緊表揚他,誇他的想法真妙。我的一句表揚更加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議論也更加熱烈了。我知道如果這樣下去,可能會打亂我最初的課堂設計和構想。但是看着孩子們興奮的勁頭,我沒有去阻止,因為對於一年級的孩子,更要給他們空間和時間,讓他們自由、快樂的去想象,去議論。這時,一個學生突然舉起手來説:“老師,我有個辦法,不僅能讓小熊貓夠到水桶,還能讓它不用走這麼遠就能有用!”我馬上用驚奇的目光盯着他:“那你快説説吧!”他自得的説:“可以順着小河挖一條水溝,讓水流到小熊貓家的門前不就行了嘛!”説實話,當時我真沒想到他會有這個想法,因為,畢竟才一年級。我用十分讚賞的語氣給予了他很高的評價,並且對全班的孩子説:“某某某多有想象力啊,我們獎勵他一個‘創造獎好不好’?孩子們都為他鼓,這樣也激發了其他孩子積極想象和創造的興趣。

其次,是要還學生一個平等的地位,不能總以“權威”自居,不能總是居高臨下。俗話説“動人心者,莫先乎情”。課堂教學中,師生每時每刻都在進行着心靈的接觸。如果師生關係良好,心理相容,學生能夠就會把老師的關心遷移到課程上來,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心理效應。所以,在課堂中,我會經常注意主動走進學生,以此來拉近我與孩子們的距離。例如:坐到他們之中和他們一起欣賞新月,觀看學生表演。有時我剛走近他們,有的孩子就會熱情主動地邀請我挨着他做。而且在課堂中我會自然和真誠地使用“謝謝”“對不起”“你太讓我感動了”“我好喜歡你們啊”等等的語言,使學生感到老師和自己是好朋友。在學習歌曲《拉勾勾》時,我和孩子們一起演唱歌曲,一起表演。學會歌曲後,我安排了這樣一項內容,就是每個同學一邊唱着歌曲,一邊去和自己的好朋友拉勾勾。孩子們可高興了,都去找朋友。這時,我也走入他們之中,和每個孩子都勾一勾指頭。這下孩子們更高興了,都紛紛來到我的面前搶着和我勾指頭。使我感到特別親切,我想孩子們也一定和我有同樣的感受。最後,我總結到:我們勾了手指頭就是好朋友了。一個孩子突然大聲説:“是永遠的好朋友!”聽到這句話,我很激動,馬上説道:“對,老師要和你們做永遠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動走進他們,主動和他們去勾手指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句話,又怎麼會讓這樣普通的一節課充滿了温馨和感動呢!

最後,我體現到的一點就是教學的安排和設計。音樂課不同於其他學科,可以不必一定按着教材中的內容安排去進行。為了教學效果更好,每節課的內容可以互相調換。在學習《開火車》一課時,教材的安排是,學會歌曲後,帶着學生做開火車的遊戲。為了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我先帶領學生到操場去做開火車的遊戲,讓他們先在做遊戲中感到愉快感到有意思。在學生愉悦的心理氛圍下學唱歌曲,學生學的既快又有興趣。學會後再做一次遊戲,這樣教學的效果更好。

經過這一個學期的實踐,使我感到新教材給教師的空間更大了。我們可以有更寬闊的空間去發揮、實踐。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5

從一定程度上講,反思就是“自我揭短”,這對一般人來講是痛苦的行為。因此,缺乏毅力者即使反思技能再強,反思也難以順利進行。因此教學反思呼喚那些具有批評與自我批評、勇於進取精神的勇士。

(一)記教學日記

教師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或教學結束之後,對自己教學得失可以進行總結反思,這種反思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從教學參與者看,可以反思教師的教學行為得失。主要涉及到的是教學方法的反思,如針對不同類型的知識(概念、原理等)是否採用了相應的方法,以及教學方法與教學目標的適合性,可以反思學生的學習行為得失,反思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從教學進行的步驟看,可以反思教學的導入,教學各環節的銜接;從教學內容看,可以反思教學目標設置的合適性,教材內容重點、難點的處理,單元教學內容在學科體系中的位置等。

(二)説課

説課是對備課的口頭説明,但它不同於備課,説課講備課的過程及其理由,而備課主要是指教學的內容和方法。

説課教學反思方面具體體現在:教師在備完課乃至講完課之後,對自己處理教材內容的方式與理由做出説明,講出這些過程,就是講出自己解決問題的策略。而這種策略的説明,也正是教師對自己處理教材方式方法的反思。事實上,説課總是講給同行聽的,同行聽後要提出建議與評比,這是一個很好且有效的教學反思途徑。並能形成反思羣體,共同提高。

(三)聽課與評課

聽課決不是簡單地評價別人之優劣,不是關注講課者將要講什麼,而是思考自己如何處理好同樣的內容,然後將講課者處理問題的方式與自己的預想處理方式相對照,以發現其中的出入。教師講課時並不總是能注意到自己教學上的得失,但若課後觀看自己的教學錄像,特別是與同行、專家教師一起,邊看邊評,則更能看出自己在教學中的長短。

(四)徵求學生意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他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所以潛心於提高自己教學水平的教師,往往會向學生徵詢對自己教學的反饋意見,層次好、中、差的學生會有他們不同的看法,學生的某些想法也許教師沒想到。通過對他們意見的徵詢,結合自己的思考,教師可以對自己的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和改進。這是教師對其教學進行反思的'一個重要的渠道。

(五)評價學生學習的效果

規範化的教學應在單元教學結束時,通過多種方式對自己的教學效果進行檢查。檢查的目的在於瞭解學生學習的效果,從而提出自己改進的建議,不論檢查什麼內容,都包含着對自己教學的反思。這種反思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學生完成教學目標的情況,學生學習中的得失表現,造成得失的原因,大部分學生在內容掌握上存在的一致性傾向,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六)總結和提煉教學經驗,寫“再教設計”

一個教師在自己漫長的教學生涯中,誰沒有教得得心應手的時候?誰沒有發現“新大陸”的時候?誰沒有精雕細刻的得意之作?誰沒有激情澎湃的創新靈感?但是這些別人無法領略的“得意之作”、“成功之法”,不及時的總結和積累,得不到進一步的補充和完善,終歸會“事過境遷”而“煙消雲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勤於積累,善於思考,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教學反思是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種行動研究法,不僅可以提高課堂效益,而且將發展教師與發展學生相統一。同時,為以後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科研方法。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6

《解方程》這部分內容,是數與代數領域中的一個重要內容,是“代數”教學的起始單元,對於滲透與發展學生的代數思想有着極其重要的作用。

在開課時,通過複習哪些是方程,鞏固方程的含義,為後面教學作鋪墊。

教學時,我讓學生自己説出推想過程,一邊板書,一邊指出解題的想法,然後着重講解檢驗的方法及書寫格式,並在後面的鞏固練習當中加入口答檢驗,根據課本上的“注意”強調説明雖然不要求每題都寫出檢驗,但都要口算進行檢驗,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出示概念時,先讓學生自學了概念。自學完概念後,應讓學生對兩概念講講自己的理解,自己勾畫出重點字,然後才是教師對概念重點的強調,這樣更能區分兩概念不同的含義,對難點的突破也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將易混易錯的地方,清楚理解後,明確兩概念的區別,這點在課上忽略了。

在後面的反饋練習時,因前面例題的格式講的還不夠明確,所以練習時有點反覆,但在後面的練習中學生已完全掌握。鞏固練習的層次很好,由易到難,對學生的學習有突破,學生完成的正確率也很高。

這節課整體來説我比較滿意,對於細節上的處理。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更加註意,使教學更加嚴謹,也會更注意教材的研讀,爭取上一節完美的好課。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7

《蘭花花》的歌唱教學,是在欣賞了兩節課的陝北民歌信天游之後進行的。在之前,學生通過;兩節課的欣賞已經對陝北民歌信天游的風格特點和這首歌曲的內容梗概有了大致的瞭解,所以在學習的時候不像以往對傳統民間歌曲的牴觸,而是有了進一步學唱的願望,這是一個好的起點。

我認為這節課上下來,最大的亮點在於:在我的指導下,學生嘗試用陝北方言的發音來演唱歌曲,這樣一來歌曲的韻味,濃濃的陝北腔就立馬凸顯出來。學生覺得自己也能像個歌唱家一樣,原汁原味的區表現歌曲了。在全班嘗試用陝北方言演唱了歌曲兩段歌詞後,學生的驚訝和喜悦是顯而易見的,課堂氣氛也在這一刻達到高潮。

不足之處是:我在接下來的拓展環節播放了《蘭花花的故事》變奏曲,要求學生在每個變奏出現的地方隨樂哼唱主題,很多學生哼唱得不錯,但是在最後問及這首鋼琴曲有幾個變奏的時候,只有寥寥的幾個人答對了。其實應該在聆聽之前先複習一下變奏曲的曲式特點,然後再去聆聽,這樣在聆聽哼唱得同時,學生也能對變奏曲這一曲式特點加深印象。另外,這首曲子在上學的時候我也曾經彈過,如果事先再加練習,課堂上不用音像資料,而是我直接在鋼琴上彈奏出來,那麼這節課的效果肯定會更好,更加拉近我和學生之間的距離。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8

“愛護書籍”是本單元主體課文,寫了魯迅小時候愛護書籍的故事,《愛護書籍》教學反思。課文從“愛讀書、保存書、愛護書”幾個部份再現了魯迅先生的愛書好德。課文旨在引導學生樹立愛護書籍的意識,養成用功讀書,珍惜工夫的良好習慣。

目前孩子的家庭生活生計前提皆很優越,家長儘可能知足孩子對學習用品的要供。多數孩子不懂得珍惜、庇護學習和生活生計用品,孩子們缺乏治理自己工具的意識,“愛護書籍”中魯迅從小愛護書籍的做法給學生樹立了學習的榜樣,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講授時,以讀為主,讀中感悟,讀中理解,品詞賞句,抓住人物愛讀書、保存書、愛護書的好品量、好習慣來學習魯迅愛書的精神和幹事認真的態度。使學生樹立愛護書籍的意識,主動愛護書籍。

學完課文後,引導學生此後你怎樣庇護書,愛護書?把自己的設法寫下來與同學交流。這樣既培養了寫話能力,又進一步學會了愛護書、庇護書的方法。

在初讀感知課文首要內容時,引導學生找出概括課文首要內容的句子:“魯迅小時候,把書看得比什麼皆寶貴。”以此為主線貫穿學文的始終。在品詞析句,理解感悟課文內容時,引導學生抓住魯迅愛讀書、愛護書的事例來學習魯迅愛書勝過親情,勝過財寶,勝過生活生計中的統統。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我們應當愛護書,學會保存書。

本節課存在不敷之處,由於教師籌辦不敷,課堂説話缺乏連貫性。在當前的講授中我會努力專研,與長補短,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9

隨着意味新課程改革,對語文教師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儘管在每次培訓中,我都能認真參加,刻苦鑽研,對語文這門課程的性質;語文的讀、説、聽、寫四種基本能力的培養;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及教學實踐中的綜合實踐性學習等方面,在頭腦中形成一定的理念系統,有比較正確的教育觀、學生觀和自我發展觀。

在具體的新教材使用,教學過程中,能緊扣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的規律和語文教學規律,選擇教學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尤其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儘量讓每堂課都有琅琅的讀書聲、能點燃學生思維碰撞的火花,每一個學生或多或少地享受到多資多彩的精神生活。

通過在702兩個多月的語文教學實踐,課堂教學我成功過,也失敗過。在成功後我會再接再厲;失敗後,值得我深深地反思。圍繞語文教學中的困惑、疑難、認為有欠缺的地方,做以下反思:

新課程理念中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真正在教學中,自主合作可以組織,但在探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困惑和難度。一分組,學生自主合作,這樣自由度大,學生在規定的教學時間內不可能完成最基本的學習任務,再加上探究方面學生缺乏課外資料的收集、閲讀,探究不出新意,也就不能建構新知。

通過學習“新課程與教師專業發展”內容,才知曉其中的奧祕:新課程自由度大,需要教師精心設計,巧妙安排,要有創造性實施力,恰當合理地調整教學進度和內容,要對教材有重新整合的能力。新教材安排的課時內容具有靈活性,這就需要教師要認真觀察、瞭解、分析學生,密切聯繫生活,要立足於人的培養,從學生的學情出發,適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內容,善於取捨,吸取精華,懂得“有時候,放棄也是一種美。”

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篇10

轉化後進生是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的一個難題。“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句話深深的啟發了我,要做好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必須用愛心温暖後進生的心靈。

一、在集體中喚醒“自尊”。

後進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學業成績較差甚至兩者均差的學生,在班裏造成不良的影響,但他們在一定條件下是能夠轉變的。可是,在傳統觀念中,人們常把後進生當成“壞學生”,説是“朽木不可雕”,“頑石不成材”,嚴重地傷害他們的人格和自尊心。小學後進生同一般學生一樣,具有強烈的自尊心,當其受到某種傷害,為了採取保護措施往往形成某種異常心理和畸形表現:有的存在對立情緒,不聽管教;有的產生自卑心理,消極沉悶;有的採取疏遠集體,迴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違紀,離校逃學。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在於缺乏愛的温暖而使心靈蒙受創傷,正常成長遭到壓抑。因此,在轉化後進生的教育中,光用批評和處分是不能奏效的,必須對他們傾注愛心,十分尊重他們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對待他們。

二、心理學家認為:

個體在團體中常常不知不覺地受到羣體的壓力,在知覺、判斷及行動上,表現出與團體中多數人相一致的現象。不論思想和行為,若與周圍人相一致時,則容易心安理得。可見集體在人的成長過程中起着巨大的教育和影響作用。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用愛心融化後進生冰凍的“心理防線”,在學生與他之間、老師與他之間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橋樑。班裏有位女同學,各科成績都差,平時沉默寡言,不喜歡參加集體活動,從對她幾次談話中瞭解到,她認為自己特別笨,智力不如人,老師、同學會看不起她,上課不敢接觸老師的眼光,平時不願與同學接近,學習上有困難也不問老師、同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g2dvlv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