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有關雪孩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

有關雪孩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雪孩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雪孩子教學反思(精選5篇)

雪孩子教學反思 篇1

《雪孩子》這篇課文簡述了一個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間的故事。故事由歡快到傷心再到充滿希望。語言、圖片充滿童真、童趣,十分符合一年級兒童的心理。

一、圖文對照,形象生動。

課文中的8幅插圖形象生動,可以幫助學生更現象地理解。比如:在理解“又唱又跳”時讓學生觀察插圖3,從雪孩子和小白兔的表情和神態體會又唱又跳的開心。接着在此基礎上感情朗讀。在引導學生感情朗讀第7自然段時也先説説圖上小白兔的神情悲傷,然後傷心地讀一讀。這樣讓學生藉助圖更深刻地理解,在讀的基礎上得意抒發感情。

二、抓重點字詞“咬”和“嚼”。

在指名學生感情讀第6自然段時,他把“飛快地”讀得重些。我就對此提問:“你為什麼把‘飛快地’讀得響一點?”目的是讓其他學生也因此關注這個詞語,從讀中領悟這個詞語。

三、自由想象,發散思維。

在理解課文後安排了四人小組討論“雪孩子會回來嗎?”的話題。這個活動既使學生有興趣地在這一環節中進行簡單的口語交際,又使學生張開想象的翅膀。

四、不足與缺陷。

在理解朗讀課文時內容太瑣碎,基本上是按故事的發展順序進行學習。這樣就減少了故事環節之間的緊密感。所以,對於如何在保證故事完整性的基礎上對重點詞句進行理解還很難以琢磨。

學生想象故事太單一,創造力不夠,今後在教學中要多啟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雪孩子教學反思 篇2

《雪孩子》是沒有拼音輔助的課文。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説,課文內容有沒有拼音,這關係非常大。將直接影響到課文能否被他們熟練地朗讀及其理解。我在教學這篇課文的時候,開頭預設了:跟孩子談談冬天、看看雪景圖,因為天氣關係,外面並沒有雪,於是我讓孩子們和我一起在黑板上畫一個大大的雪人,讓孩子們給自己親手畫的雪人取個自己喜歡的名字,孩子們興高采烈地為雪人取名字:雪人、小可愛、雪娃娃、小雪、雪孩子…… 孩子們在快樂中走進冬天。趁機導入新課。在配有動畫的範讀中讓孩子感受雪孩子的故事。 一、看圖中學文。

小學一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佔主要位置,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之一,學生在看懂圖意的基礎上,來理解課文中的詞、句、段和文章的內涵。

二、學生的感受是通過朗讀來實現的

“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三、引導學生去練讀,説出自己的獨特體驗

在個別的朗讀中,我讓學生的評價代替了自己的評估。讓他們評評站起來讀的小朋友讀出了什麼語氣?讀得較慢,可以看出這時她很傷心;讀的時候,讀到“ 很美很美” 時,語調比較高,也讀得比較快,讀出了高興的語氣。

四、觀看視頻,體會雪孩子的心靈美。

當讀完課文時,我播放了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的手、腳、身體一點點地融化的視頻。孩子們看得非常專注。看完後,我説:“能説説在你心目中,雪孩子是個怎樣的孩子?”孩子們有的説: “他是一個有愛心的孩子。” 有的説:“雪孩子非常勇敢,我要向他學習。”有的説:“雪孩子太偉大了!”

此時,情感的體驗就得到了昇華,最後我也只是發表我的意見:我認為從“ 美” 這個詞,還能看出雪孩子的心靈美。

雪孩子教學反思 篇3

《雪孩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上冊 第19課。課文以生動的語言,向小朋友們講述了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下雪啦!兔媽媽堆了一個漂亮的雪孩子。可愛的雪孩子陪小白兔玩,給小白兔帶來了歡樂。小白兔的家着火了,勇敢的雪孩子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化成了一朵白雲。白雲很美很美,就像雪孩子很美很美的心靈。

在這課教學中,我緊抓小白兔和雪人感情變化這條線,放手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體驗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朗讀中悟情理、品情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走入情境,薰陶情感

新課程標準賦予語文學科廣泛的內涵,指出語文是交際工具、思椎的工具、傳統文化的工具。同時,它本身也是一種歷史深厚的文化,是人類文明的具體體現,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必須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孔子亦説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悦的精神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為此,我在教學中根據課文內容多次設置情境,使學生始終處於豐富的情感體驗之中。

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課件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茫茫白雪中,兔媽媽和兔寶寶堆起了可愛的小雪人,雪人和着音樂,和小白兔翩翩起舞,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帶入一個輕鬆愉悦的氛圍之中,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好的情感基礎。

音樂的運用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特點,課文中第三段,雪孩子和小兔子愉快到遊戲,是情緒歡快的部分,配上輕鬆歡快的音樂進行渲染,使學生充分感受雪孩子和小兔子之間真摯的友誼。第七段雪孩子為了救出小兔子,自己卻化了。採用了比較憂傷的音樂。最後一段,雪孩子變成了很美很美的雲,則用了十分舒緩明麗的音樂。這些音樂感染了學生的情緒,在這種氛圍中指導朗讀,理解課文,一切都水到渠成。

雪孩子教學反思 篇4

我始終認為,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尤為重要。從小讓孩子們伴隨童心、插上想象的翅膀,暢遊在想象的海洋中,將來才會做出別人想不到的事、挖掘出別人沒挖掘到的財富、創造出更偉大的奇蹟。沒有想象力何談創新能力。

在教學《雪孩子》一課時,課文是以雪孩子變成氣飛到空中不見了為結束。我便請學生想象一下:“雪孩子是一個捨己為人、品德高尚的人,他會飛到哪呢?又會為人們做些什麼呢?”學生們有的會説:“雪孩子飛呀飛,飛到一個一年都沒有下過雨的地方,看見這裏的泥土已經裂開了很多縫,並且都不長莊稼了,人們都快要餓死了。雪孩子找來了許多雲,和他們一起變成雨落下來,澆灌了這裏的土地。不久,那裏的莊稼長出來了、小草漫山遍野、鮮花盛開,到處一片生機勃勃。”有的説,雪孩子去了森林,給大樹喝水。去了池塘,和小青蛙做伴……。在學生們都興致飽滿的要説出自己的想法時,我讓他們立刻把想説的寫下來,再讀給好朋友、爸爸媽媽聽,學生們不但體會到了想象的樂趣,也獲得了寫作上的成就感,可以説一舉多得,事半功倍。

對同一篇課文,對同一個人物,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往往會有不同的感受。如在朗讀課文第八自然段時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讀出不同的感情色彩。有的學生讀出了難過,因為雪孩子捨己救人,小白兔失去了雪孩子;也有的學生讀得高興,理由是小白兔得救了,而且雪孩子變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是一件好事。學生不同的見解代表了個性化的審美價值,是應該受到尊重的。

本課教學中,我覺得在指導朗讀方面還是比較有效果的。如:課件出示課文的第一句話"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後,我讓學生帶着自己的想象讀這句話,有的.學生就能通過自己的朗讀反映出雪的信息。接着出示第一幅插圖,通過語言渲染引導學生進入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圖中的小白兔,分別用"咦","哦!","啊!"續説句子,學生如臨其境般的面帶一種或疑惑或興奮或頓悟或詠歎的表情和語氣,使語言的感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學生盡情地描述中也使雪後的場景更加開闊,更有感染力。又如,在學習課文的第三段時,出示雪孩子的圖片,讓學生説説這是一個怎樣的雪孩子,如果你擁有了這樣一個小夥伴,你喜歡嗎,你高興嗎順勢引導學生歡歡喜喜地,高高興興地讀這一段,感覺學生讀得也比較有氣氛。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信任學生,把讀的權利還給學生,相信學生能讀懂課文,鼓勵學生不斷探索,尋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朗讀的樂趣,培養了學生學習語文的樂趣。

雪孩子教學反思 篇5

一、教學優點

(一)走入情境,薰陶情感

教學一開始就通過精美的課件創設出了美麗的童話世界,茫茫白雪中,兔媽媽和兔寶寶堆起了可愛的小雪人,一下子就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帶入一個輕鬆愉悦的氛圍之中,為後面的學習奠定了一個好的情感基礎。

(二)入情誦讀,層層感悟

1。把“讀”貫穿始終,讀中感悟,以悟促讀

情感需要自身的感悟,新課程目標強調,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知,在讀中感悟,在讀重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在教學中,我抓住了文中的幾句重點句:

⑴“雪孩子看見小白兔家着火了,就飛快地跑了過去。” ⑵“雪孩子從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卻化了”。

⑶“他飛到了天空,成了一朵白雲,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引導學生揣摩人物的心理,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通過讀強化學生的內心體驗,使學生讀出了意,讀出了形,讀出了情,讀出了味,把課文的人物形象、情感、語言三者融為一體。

2。尋找情感體驗切入點,體驗情境

如抓住“雪孩子怕火,可是為了救小白兔,卻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個情感切入點,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有所感悟,

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第七八兩個自然段是全文情感的高潮,為了將學生真正體會到雪人的美好心靈,我引導學生去練讀,説: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成了一朵很美很美的白雲。請小朋友自由讀第八段,想一想,你要讀出什麼樣的語氣呢?然後讓孩子們自己去討論。就這麼一個在成人眼中非常公式化,甚至聽上去有些專業化的問題,讓孩子們充分的發揮了自己的意見。有一位學生説:我覺得應該讀出高興的語氣。因為雪孩子雖然已經變成了白雲,但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小白兔的平安,雪孩子覺得很高興,所以要讀出高興的語氣。第二位學生説:我覺得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因為雪孩子為了救小白兔,自己卻化了,小白兔覺得很傷心,所以要讀出傷心的語氣。就這樣,讓學生在讀中思考,讀中體會。引導學生在讀中一步一步走向文中雪人美好的情感世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三)展開想象,體驗真情

在第八段的教學中,為了讓孩子展開充分的想像,我為孩子們設計了這樣幾個問題:

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裏去了呢?

2。雪孩子是怎樣飛到天上的?

3。讀讀課文想一想:

雪孩子還會回來嗎?什麼時候才能回來?(繼續看課件:雲變成雨和雲變成雪的過程。)

二、不足之處及今後改進的措施

這節課在設計和處理中還有很多欠缺的地方。第一,在培養孩子説完整的話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一年級要注重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説完整的話,這方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將更加註意。第二,在引導孩子朗讀時,如果利用配樂朗讀,我想孩子更容易入情入境,獲得情感的體驗,對於提高孩子的朗讀水平及理解課文內容都會有很大幫助。第三,最後一部分“雪孩子為什麼飛走了,它還會回來嗎?”如果能通過圖或者小動畫讓孩子瞭解水到雪,雪到水的過程,會更利於理解和接受,也會使課文學習昇華到另一個高度。

標籤: 反思 精選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dq0zx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