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四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四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給予是快樂的》這篇課文主要講述了保羅在聖誕節前夜偶遇一個小男孩子,在產生了兩次誤會後,看到了小男孩那金子般的心靈,從而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這樣一個道理。全文情節一波三折,語言樸實自然,但是又極具感染力。針對教材的這一特點,我以“自主探究”為主線,想通過引導學生通過自主讀書,理解課文,並引導學生深入到文本中,理解語言,探尋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最終對“給予是快樂的”這個道理得到深刻的感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突現學生閲讀的自主化與個性化。

四年級語文上冊《給予是快樂的》教學反思

一、抓住關鍵,引發探究慾望

要激發學生強烈的探究慾望,關鍵是學生有沒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在課堂開始階段,我讓學生針對文末的一句對課文起到總結作用的關鍵句:“從那天起,保羅真正懂得了給予是快樂的”,指導學生好好讀讀,引導學生對這句話提最想知道的問題:一是保羅是怎樣懂得給予是快樂的?二是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或給予是快樂的應該怎麼理解?然後以這兩個問題為起點,引導學生再去讀書,弄清整個經過,然後再引導學生去探究為什麼給予是快樂的。

二、聯繫語境,探究詞句意藴

由於詞語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往往會產生不同的意義,所以,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到具體的語言,在對語言的`品讀中注意裏面的一些關鍵詞句,在與具體語言的對話中,探究這些詞句的意藴。如在課文第三到第五小節中,有兩個近義詞:“吃驚”和“驚訝”,我在課堂中就讓學生反覆地品讀,想想這裏的兩個詞語分別指的是什麼,意在讓學生聯繫具體的語言環境來探究意思相同的詞的不同意思,從而更好地理解這一個部分的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dm7q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