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男孩女孩》小班社會教學反思

《男孩女孩》小班社會教學反思

幼兒及教材分析:

《男孩女孩》小班社會教學反思

小班幼兒對性別比較感興趣,平時上廁所的時候,我們發現孩子們會去窺視與自己性別不同的孩子。追隨這種現象,我們開展了本次活動。本活動主要是引導幼兒通過觀察男孩女孩的明顯外貌特徵,發現男孩、女孩之間存在的差異,知道自己是男孩(女孩),加深幼兒對性別的認識。

成功之處:

1、教態自然、親切,親近幼兒,能注重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

課堂中老師的親和力和教態都表現的比較好,在活動過程中,能注意老師和幼兒的互動的同時,通過小老師的方式邀請幼兒參與到遊戲評價的活動中來,從而達到生生互動的效果。

2、課前準備充分,教學流程順暢

在課前準備時考慮到以前上課時是冬天,做的教具女孩的鞋子是靴子,而本次活動時間是在天氣較温暖的春天,穿靴子的'幼兒已經很少甚至是沒有了,所以我及時調整了教具,把女孩靴子的圖片調整為單皮鞋的圖片,並且把教具統一為圖片的形式,讓幼兒看的更直觀一些。活動過程中各個環節銜接的較緊密,對時間和內容整體的把控比較到位。

不足之處及整改:

1、活動組織的情境性、趣味性和挑戰性不強

活動組織要以幼兒的年齡特點為前提,小班幼兒在組織活動時對情境性、趣味性顯得特別重要,而本次活動在這些方面都表現的不夠到位。如在開始時我用遊戲“誰是男孩,誰是女孩”導入,請二位幼兒到中間,再請另一位幼兒來辨別,這樣的環節在活動中發現情境性和趣味性都沒有很好的體現。反思後覺得可以請2位幼兒到中間背對大家,讓大家來猜猜姓名和性別,再轉過身來驗證,這樣的環節設計可能會給幼兒帶來更多的趣味性和挑戰性。在遊戲“聽口令做動作”環節設計的也比較死板,會讓幼兒覺得無趣,如果設計成“請男孩去拿個雪花片送給女孩”,“請男孩和女孩抱一抱”的形式會更顯現出情境性和趣味性。其次,在教學設計時也沒有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已有經驗,在活動時發現其實大部分幼兒已能對性別行進辨別,從而本次活動設計的挑戰性不夠。老師應該在課前準備時充分結合幼兒已有經驗,進行教學設計,對幼兒已掌握的經驗要能有挑戰性的擴展經驗體現,如:在能對小朋友的性別進行辨別的基礎上,對成人、老年人、外國人的性別進行辨別等。

2、在樣本選取方面有待改進

此次活動中我選取的第一個樣本是想讓幼兒觀察頭髮的長短來區分男女的差異,但是幼兒在回答時卻説到了衣服,而這個樣本的男女衣服區別並不是很明顯,讓我心裏比較慌,而第二個樣本的選取雖然是想區別男女的褲子和裙子的穿着,但是其他部分也比較明顯,給了幼兒誤導。所以我在選擇樣本時,應該直接選第二個樣本,來讓大家觀察發現,等這個樣本的區別都呈現出來後再有針對性的選取第二個樣本進行補充。(或此時第二個樣本已不需要)

3、要有面向全體的服務意識

幼兒在玩遊戲“女孩站中間,男孩坐座位不動”時,女孩站到中間亂七八糟的,而且所站的位置在教室的正中間,背對着前半段的幼兒,所以他們就看不到女孩們的正臉,就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活動中間去,我在活動中應該組織幼兒有序的排成一隊面向大家,而且應該站到教室的前半段,讓所有幼兒都能來觀察參與活動。在活動提問時對幼兒的迴應也應能考慮到所有的幼兒,而不單單是回答問題的幼兒。

4、教案的設計沒有預設和生成模塊

教案設計“幼兒行為”環節只是單一的把幼兒應該回答的正確答案放在此欄,而沒有把事先教師考慮的幼兒預設行為放上去,更沒有把對每一種預設行為該有的迴應放上去。在“活動過程”環節中,只呈現各環節的大標題,應該把各環節再細化,呈現出小標題,讓各板塊更加的清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873ln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