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言活動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

秋天是一個萬物生長成熟的季節,也是一個多彩的季節。到處瓜果飄香,樹葉飄飛,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望強烈,好想去發現和探索。我們班的主題是隨着季節、氣候等實際情況而定的。在進行語言活動《落葉》前,我利用户外散步的時候,引導孩子們倆觀察樹葉和落葉的區別,也可以請幼兒在看看、摸摸、聞聞等利用多種感官來感知落葉的'特徵。並請幼兒來説一説,落葉像什麼?擴散嘗試一下幼兒的思維,為完成目標3,嘗試仿編做準備。

基於對大班散文詩《落葉》的瞭解和本班孩子的時期情況,我把本次教學活動的目標定位為:1.知道落葉是秋天典型的季節特徵。2.欣賞散文詩,感受散文詩描寫了秋天落葉飄飄的優美意境,想像落葉與小動物之間和諧共處的温馨畫面。3.嘗試根據散文詩的結構進行仿編。這首散文詩描繪的意境很美,雖然三問四比較短小,但充滿着趣味性。而且每一句之間的句式很差不多,孩子們在邊看P PT中的圖片,邊聽老師講述和提問。孩子們在老師的圖片和句式中有所瞭解,也為孩子提供了一個想説、要説、敢説這樣一個良好的語言氛圍。為今後發展幼兒的與語言表達能力做了一個很好的鋪墊。

在活動的流程中,設計的環節都是層層遞進的方式,一步步引導幼兒欣賞和理解散文詩。我邊出示圖片邊請幼兒猜測樹葉落在哪裏?接着在請幼兒猜想碰到了誰?把它當成什麼?讓孩子在圖片中找出答案,並能用好聽的語句大膽描述。瞭解了散文詩的句式後再請幼兒嘗試仿編,大班的孩子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想想仿編出了樹葉落在草地上,小青蟲爬過來,躺在下面,把它當做被子。樹葉落在山坡上,小鳥飛過來,帶回鳥窩,把它當成帽子。在仿編前,我請幼兒回憶了一下,大自然中有哪些常見的小動物?落葉還可以當成什麼?這樣的提問可以幫助梳理生活經驗。孩子們一邊仿編,教師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下來,可以讓幼兒學念。在活動中也存在了一些問題,比如説可以按照能力的強弱來進行仿編。如能力弱的孩子可以出示簡單的畫面,幫助幼兒仿編。能力強的孩子自己仿編,這樣對每個孩子都有收穫。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2

《風在哪裏》是幼兒園家園共育資源包大班快樂閲讀1中的一首詩歌。它短小精悍,以優美生動的童話語言描繪了風的存在。為了進一步嘗試探索幼兒園詩歌教學的新方法,結合我園“354”遊戲教學模式的研究課題研究成果,我組織了本節活動。

本節活動基本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成功之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將説的權利充分還給孩子:在本節活動中,通過讓幼兒觀看課件,將自己觀察到的風吹過時物體的變化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經過老師的引導提煉,形成一句完整的富有詩意的話。在此過程中,幼兒不僅充分感受到詩歌的意境美,還給了幼兒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幼兒學習的興趣,有效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2、環境創設較為成功:在本節活動中,我主要通過活動室環境的創設、課件、教師有感情地範讀、音樂薰陶來引導幼兒入情入境,在美的環境中感知詩歌的意境美:活動室中懸垂的柳枝,綠葉藤蔓紅花以及地面上粘貼的開滿各色花的草地無不在昭示着一個美麗的春天情境;在美的音樂薰陶中學習美的.語言:活動伊始,在教師範讀詩歌時,優美的音樂伴將詩歌語言的美完美地體現出來,激發了幼兒學習美的語言的興趣。

3、創編遊戲運用恰當,將整節活動帶入了高潮:當幼兒感知了詩歌的意境美,會完整地朗誦詩歌時我並沒有就此結束。《指南》中指出:幼兒園語言教育要重在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在本節活動中,我準備了豐富的圖片來支撐幼兒的創編活動,幼兒的思維得到發散,語言能力得到提升,一個個優美的詩句從孩子們的口中奔湧而出:風鈴説:當我發出美妙的聲音時,那是風兒吹過。風車説:當我的身體轉個不停,那是風兒吹過……

當然本節活動中也有不少瑕疵:

1、對詩歌語言的學習和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的關係把控得不夠理想。本節活動中重在了讓幼兒學習詩歌語言“__説:當我的____,那是風兒吹過”,而忽略了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

2、創編遊戲環節評價略顯粗略:創編遊戲乃是本節活動中最精彩部分,在創編遊戲過程中,只是急於讓幼兒根據胸前圖片內容運用詩歌語言説一句話,缺少評價,引導不到位,創編遊戲對於發展幼兒語言能力的作用沒有充分得到展現。

3、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忽略了對幼兒良好聽説習慣的培養。在活動中,有個別幼兒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而沒能遵守説的良好文明禮貌習慣,傾聽缺乏耐心,表達忽視禮貌,教師對幼兒積極引導教育不夠。

總之,通過本節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我有了如下新的思考:

1、幼兒園語言詩歌教學應入情入境,活起來。在活動中,應通過多種手段還原或再現詩歌所描寫的意境,讓幼兒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另外,在詩歌教學中可以有效介入遊戲,充分發揮遊戲這一制勝法寶,讓遊戲使語言活動更精彩,通過遊戲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讓幼兒輕鬆地學習詩歌語言,進一步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2、幼兒園詩歌教學中,對詩歌的創編環節應該如何處理才能既讓幼兒學習詩歌語言,又避免單一的訓練,更大程度地促進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真正意義上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全面發展與提高。在以後的活動中,我會大膽探索實踐,認真反思總結,爭取有所突破與創新,讓孩子在詩歌王國中自由自在地學習語言,發展幼兒的語言能力。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3

小班語言活動《水果寶寶去旅行》是我來到轉龍鎮幼兒園第一次公開教學活動,雖然以前也參加過此類型的教研活動,但是還是有那麼一點小緊張,在緊張的情緒中準備了此次活動。我設計這節課是希望通過兒歌欣賞,圖片展示,遊戲活動等活動來培養幼兒對兒歌的興趣,發展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創編能力,體驗兒歌和遊戲帶來的快樂。為了這一節課我也做了一些準備工作:設計流程,編寫教案,下載音效,選配樂,製作課件等,本以為是胸有成竹的,但上完了課心情並未感到輕鬆,在反覆回憶活動過程及聽取同事們的聽課意見後,我對我的這節課作如下反思:

一、活動準備不夠充分。

教授者對課堂狀況應該有個預設,對幼兒的認知面應該有個預測。如我在問到"什麼是旅行?"的時候,小朋友們都答不上來,最後在問幾個孩子未果的情況下,我就自己作出了回答,這樣明顯地削弱了課堂的氣氛,也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流暢性。也就是説我在備課的過程中既沒有預設也沒有預測,只是重點備了教材而忽視了還要"備孩子"!"備孩子"就是對你教授對象年齡層次,認知層次應該有個很準確地瞭解,這樣才能做到你拋下一個"包袱"他就能接得住,繼而一個接一個環環相扣緊密聯繫,才能達到理想的課堂效果。而平時我們在和孩子交流關於旅行的話題時總是説"去哪兒玩的呀?"等等,沒有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去接觸一些書面語,導致了認知面的狹窄。這是我要在以後的日常活動中要注意加強的'。

還有我的課件中西瓜爺爺沒有在火車頭上,以至於活動中幼兒發現後一直在強調誰來開火車,還差一個,這些都是以後我在設計時應該想到的,應該準備更充分些、考慮更周全些。

二、環節需要多推敲,語言需要多錘鍊。

有人説教無定式,的確,教學沒有一個放之四海皆準的方法,教學就是一種駕馭的藝術,誰有較強的駕馭能力,那麼他的課堂就一定有非凡的氣場!但這種駕馭是基於一個很科學的環節設定而説的。比如説我這堂課的遊戲活動就沒有設計好,事前我想過用頭飾帶幼兒遊戲,可是我考慮到我班幼兒平時我們就會以角色扮演來遊戲,所以在活動中我也沒用頭飾,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我還是應該準備一些頭飾,那麼孩子會更感興趣,效果就更不一樣了。

一個擁有超強駕馭能力的人他的語言能力也是超強的,每句話都不累贅,每個問題都擊中要害。而活動中我發現我的語言有些囉嗦,太多的"嗯,呀"等象聲詞。有些地方過度不自然,比如在導入西瓜爺爺的卡片時就很含糊地帶過了,如果換成這樣:出示了火車圖片後就問"火車是空着的,要想讓他動起來必須有人來開呀,那他是誰呢?",然後亮出西瓜的圖片,貼近火車的駕駛室,再問"西瓜爺爺開火車去幹什麼呢?",然後就順理成章地導入第一句兒歌"西瓜爺爺開火車,咔嚓咔嚓去旅行!"。這樣一來乾淨利落,毫無贅述,環環相扣,緊密流暢。

教育就是不斷地反思,在反思中不斷地進步!我想,在以後的教學中我會注意到這些存在的不足,做到充分備課,注重環節的科學緊湊性,平時的教學中還要加強語言方面的錘鍊,爭取做個有超強課堂駕馭能力的教師。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4

在進行活動前,為了讓孩子學會欣賞雨景,我特意在不經意時用優美的語言描述雨景引導孩子欣賞,做好課前的經驗準備。在活動中,為了引出小雨滴到了哪些地方,我期望孩子回答是在一些物體上。當我把問題拋出去,孩子的回答讓我有些茫然,孩子説到南昌、廣州等地方。我馬上感覺到我的問題問得不好,問之前應有所鋪墊,如小雨滴跳到船槳上、小手上,再接着問就比較合適了。

為了將孩子引入散文詩的意境,我聲情並茂地朗誦詩歌,當我朗誦完我觀察到孩子們的臉上溢滿陶醉的`神情,還想聽下去,看來老師有感染力的語言很容易牽孩子進入意境。趁孩子對這詩歌還很有興趣,我提出創編,這時孩子很樂意接受,有幾個孩子創編得很好,如:雨滴跳到果園裏,與蘋果説悄悄話。

通過這次活動,我認為老師提問時應事先多考慮,然後再選擇合適的問題來提問,既讓孩子打開思維,又可發展語言表達能力。教師開展活動時要時時融入情境中,這樣才有感染力,活動也更容易獲得成功。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5

《神奇的小火車》是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通過讓一樣物體乘坐小火車這個形式,讓幼兒瞭解到常見的一些事物在小的時候和長大的時候它們的特徵是不一樣的。

由於活動中有“變”這一環節,因此我在課前對於教具的準備做了精心的設計,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努力使其更美觀些、精緻些,使活動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在活動中,我也能充分地靈活地利用這些的教具,使孩子從始至終都保持着濃厚的興趣。

小火車到底“神奇”在哪裏呢?經過前面兩段的講述,大多數的孩子似乎都已經理解了故事的內容,火車能讓事物快速地長大,而倒着開卻能事物回到從前的模樣。可是當問到:“你想把什麼東西放進小火車裏,讓他快速地長大?”時,有的孩子説,我要放進一本小書,讓它變成大書;有的孩子説我要放進一個小皮球,變成大皮球。從這些回答可以看出,孩子們實際對故事中的“長大”是不理解的,他們只關注到了外形大小的變化,對實際的成長沒有很好地理解。在瞭解孩子的實際情況後,我又對活動進行了臨時地調整,着重幫助孩子對“長大”的概念進行了理解。

《神奇的小火車》的故事情節較為生動有趣,符合孩子愛幻想的天性,因此活動中我對“趣”字有了很好的把握,在經過了孩子們漫無邊際地想象和創編之後,我設計了乘小火車的情境遊戲,讓孩子用形象化地動作去表現事物的成長變化,再讓同伴們一起來猜一猜,這一環節的設置即能讓孩子體驗乘火車的趣味性、神奇性,同時也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想象力,是一個一舉兩得的事情。在今後的語言活動中值得借鑑。

活動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事物的成長變化,從而引發孩子對自身成長的關注,而故事的最後一段卻是一個小男孩變成大叔後哭鬧着變為小孩的情節,原來成長不一定會給每個人,每樣事物帶來快樂,原來感受當前美好的一切才是最重要的,這一中心思想對孩子來説是比較難理解的,也成為我們班孩子接下來討論的一大話題,長大好?還是小時候好?孩子們的回答都不一樣哦!讓我們好好地去傾聽孩子,瞭解孩子的心聲吧,相信對我們的教學工作也是一大啟發哦!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6

今天我執教了小班語言活動:《半個蛋殼》,在設計活動的時候,我能夠立足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充分挖掘身邊的教育資源,較全面的考慮各個細節的處理,使得活動方案比較完整、全面。但在實際教學中,我還是發現了很多不足之處,下面我想結合以下幾個方面,談談自己的執教感受。

一、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

在定教育目標的時候,我從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進行了確立,第一方面:引導幼兒聯繫生活經驗大膽想象,發展想象力和思維力。這個目標我覺得還是達成的比較好的,我通過出示實物蛋殼,蛋殼不同位置的擺放以及各種蛋殼像什麼的圖片幫助幼兒拓展想象空間,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幼兒的情緒還是相當積極的,在較大程度上拓展了幼兒的知識面。第二方面:培養幼兒認真傾聽故事的習慣。這個能力目標的`達成也很不錯,通過木偶、故事動畫片等生動、直觀的教育手段加強幼兒傾聽故事的專注度,提升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第三方面:樂意表述自己的想法,提升語言表達能力。我覺得今天這個目標的達成做的不夠好,首先是沒有能夠給予孩子們很多的講述機會,幼兒回答問題的面不夠廣,跟説、集體學説等的講述手段用的太少。

二、活動流程的完成情況

預設的教學環節主要有三個部分。開始部分,討論半個蛋殼像什麼,這裏是結合幼兒生活經驗啟發幼兒想象的一個講述環節,運用了實物蛋殼來啟發幼兒,但是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實際水平,所以運用了一些畫好的圖片以降低幼兒的學習難度;第二部分,聽故事這是整個教學的重點,利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升講述能力;在這個環節中可能一些細節的處理不是很到位,如過渡語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等,再有就是對幼兒學習講的語言沒能精確定位,所以導致整個教學中孩子們講述的內容比較少。第三部分,玩半個蛋殼,想象我的蛋殼可以做什麼?這是對所學知識的一個梳理、提升過程。通過教師的個別提問,讓幼兒相互交流以及講給客人老師聽等方法,這個部分中孩子們都能帶着要求去探索,也有一定的語言交流。所以整個教學的流程來看較完整,也能考慮到從簡到難,逐層遞進,動靜結合。

三、教學重難點的突破

我將教學難點定位在“從半個蛋殼,拓展想象力,啟發幼兒説説半個蛋殼像什麼?和老鼠皮皮將半個蛋殼當什麼?這兩個問題的講述上。”為了突破難點,我運用實物蛋殼和教師示範畫的蛋殼想像畫,引導幼兒展開想象,孩子們還是很好的發散了思維力。教學重點定位在“從童真、有趣的故事中,提升傾聽、講述的能力”。為了突出重點,利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提升講述能力;故事的提問也設計的比較到位,能抓住故事內容的重點、難點部分,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故事,不足的地方就是提問回答的幼兒人數不夠多,還有就是討論、集體跟學等運用的太少。所以重點的突破稍微欠缺了點。

四、教學中的成功與不足

通過此次的教學活動,我覺得比較成功的是:教師和幼兒之間的關係相當融洽,孩子們能跟着老師的思路,以積極、專注的態度投入到教學過程中來。教師也能通過教具的運用、自身的教學魅力來吸引孩子,使孩子們的注意力牢牢的被吸引住。可以説,教師為孩子們構建了一個快樂、有效的課堂。教師能真正的做好孩子學習的引導者、支持者和鼓勵者。

比較突出的不足是:在故事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孩子們講述的機會太少。對於小班幼兒而言,要給予他們跟説,集體學説等機會,以豐富幼兒詞彙,提升完整講述能力。在語言教育中,尤其是小班幼兒,重複講述的機會應該增加。

通過此次的教學方案設計、課堂教學展示、課後反思教學,讓我對自己的不足有了更深的認識。我相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7

《春雨》是一首非常擬人化、貼近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一首詩歌,語句簡單,結構鮮明。活動中為了培養孩子的傾聽能力,教師在提出了傾聽要求之後有感情地朗誦了詩歌,然後讓孩子們説説自己聽到了什麼。剛開始,大部分孩子都只能用個別詞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再次強調了傾聽要求,並配樂朗誦了詩歌兩遍。在多次帶任務的傾聽之後,大部分孩子逐步能用詩歌的語言來回答問題,而且語句都比較完整。在此基礎上,教師又出示詩歌內容圖譜,引導孩子將圖譜按照詩歌結構進行擺放,幼兒邊看圖譜邊朗誦詩歌,大部分孩子很快就學會了完整地朗誦詩歌。

學會詩歌之後,如何讓孩子們感受理解詩歌中描寫的種子、梨樹、麥苗、小朋友對小雨點的渴望與喜愛之情也尤為重要,這個環節教師讓孩子們先了解了春雨與萬物之間的關係,理解大家對春雨的喜愛。然後啟發孩子把自己想象成小種子、梨樹、麥苗,閉上眼睛享受那種在小雨中成長的喜悦。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尤其是妞妞、貞貞、睿睿、曉曉等部分孩子,朗誦兒歌時不但語言輕柔優美,而且還能帶上表情、動作一起表演。孩子們有感情地朗誦詩歌之後,大家還積極進行了詩歌創編,幼兒發言積極,想象力非常豐富。但是,我們班少部分孩子的`方音還是非常重,有的鼻邊音不分、有的f、h不分,平時要加強引導。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8

《逗螞蟻》這首詩歌節奏明顯、內容淺顯,短小精練又生動活潑。這朗朗上口的詩歌能很快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源於生活的題材能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在第一次教學過程中,我分成了三個環節,第一環節產生興趣,通過猜一猜:“小朋友,今天我們要請一位客人一起來做遊戲,猜猜它是誰?”。用猜想形式可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再通過喊一喊,逗一逗,設計了遊戲情境“逗螞蟻”,引導幼兒充分展開想象,理解兒歌內容,並熟悉兒歌句式“ 螞蟻來呀來”。第二環節我改變了以往單一模式的教學,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兒歌。這個環節中,我抓住了兒歌中的“哼喲哼喲搬得歡”,啟發幼兒分別對“哼喲哼喲”與“搬得歡 ”進行聯想,達到了兩個目的:一是加深了幼兒對螞蟻體型小、力氣小的印象:二是發揮了移情作用,讓幼兒明白有了好東西與他人分享是快樂的事。在試上時,情況並不樂觀,出現幼兒對兒歌感興趣,但是一到遊戲環節出現混亂的景象。

主要原因是幼兒不知道哪些是問哪些是答。因此我設計了讓幼兒帶着“哪些是問的”這一問題聽兒歌。並在分配角色時,教師用“請”的手勢作為提醒,幫助幼兒理解。小小的.一個手勢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在學習中並進行表演,小班幼兒年齡小,較容易進入遊戲情境,但主動性往往不夠,因此我設計了讓沈老師帶領參與,教師的參與起着一種示範,又能幫助幼兒順利開展遊戲,體驗遊戲的快樂。第三環節替換兒歌中的飯菜名。由於創編對小班幼兒來説,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我將此作為延伸活動,讓幼兒在課後跟好朋友、家長進行互動。

由於是精選的活動,因此我覺得在課的設計上都很好。但是在活動中,教師的語言還有待優化(如:我引用了“螞蟻老師”逗得台下一片歡笑聲。課後,師傅説原話可以改為“今天來了這麼多老師,我們請他們來當螞蟻”更恰當)。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9

每年的春天總是悄悄地來,悄悄地走,而今年的春天留給孩子們的是一種美,一種無處不在,立體的美。

在環境創設中,我刻意將草莓園的紅色系與我眼中的綠地的綠色系大塊面的呈現在孩子們的面前。在其他小角落佈置成各種色彩。如:喝豆漿區域橘黃、草綠;蔬菜探險棋的紫色墊子綠色棋盤;桌子上彩色的裝飾;櫥櫃上印象派畫家的作品以及孩子們作品的展示。讓孩子們在一個既和諧,又美麗的環境中游戲。

在教學中也充分考慮到色彩給孩子們的視覺衝擊。例如:從一片漆黑→閃出白色字幕《春天的色彩》→綠色系→紅色系→白色系→孩子們的畫。讓孩子們無時不在感受視覺美的衝擊。

班德瑞的《春》散發着一種靜靜地、清新地春天的氣息,靜靜地欣賞會讓人覺得舒適、平靜。它的美不易察覺,於是我把它當作我班活動的背景音樂(包括為散文配樂)。

散文詩《春天的色彩》為孩子帶來語言美。散文詩本身就通過優美的語言為孩子們呈現了一幅幅色彩的畫面。而教師有表情的配樂朗誦更讓孩子們感受到了聽覺美。

在美的環境中游戲、學習,孩子們也用各種美的方式表達着自己對春天美的理解。

孩子們用美麗的畫筆表達自己最喜歡的春天的色彩。

孩子們用美美的聲音朗誦出自己創編的散文。

孩子們用精彩的表演表達自己創編的散文。

春天的色彩之所以豐富多彩,因為它是有生命的,我將這點融入散文詩中,為孩子們創編散文提升了難度。因為他們要了解春天萬物變化的特徵,才能進行有效的創編,並通過提問幫助幼兒重點理解。如:為什麼小草説春天是嫩嫩的綠色?紅色是甜甜的嗎?白色會跳嗎?為什麼?為幼兒創編打下基礎。在此基礎上孩子們編出:

太陽告訴小熊,春天是暖暖的紅色;

毛毛蟲告訴小熊,春天是扭來扭去的.綠色;

油菜花告訴小熊,春天是清香的黃色;

浪花告訴小熊,春天是滾來滾去的藍色;

紫藤花告訴小熊,春天是一串串的紫色。

針對能力不同的幼兒作出不同的指導,提出不同的要求:

藍色系組的幼兒一開始三人共同創編了一個:浪花告訴小熊,春天是美麗的藍色。我先肯定孩子們的散文,再對組中能力最強的琪琪説:浪花是怎樣的?琪琪回答説:浪花是滾來滾去的。我馬上接着説:那浪花還可以告訴小熊春天是怎樣的藍色呢?聰明的琪琪馬上編道:浪花告訴小熊,春天是滾來滾去的藍色。我的肯定,鼓起了單能的火花,他想了一會説:老師,還可以使深深淺淺的藍色。因為在海底是深藍色,在海灘是淺淺的藍色。

黃色系組孩子能力相對較弱,他們共同編了:芒果告訴小熊,春天是甜甜的黃色。於是我又將問題拋給了看錶演的幼兒:還有怎樣的黃色呢?孩子們馬上回應到:檸檬是酸酸的黃色;向日葵是香香的黃色每位幼兒都十分樂意將自己創編的散文表演給大家看。孩子們體驗到了創編的樂趣。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0

愛的教育始終是我們教育工作中的重點,在語言活動中運用的也很多,如何將愛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們從小就懂愛、有愛、會愛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當我看到故事《鳥窩裏的樹》,就被它巧妙的構思,温暖、關愛的基調上微微透出的一絲幽默而吸引。於是我藉助了多媒體課件設計了此次活動。遵從簡單、真實、自然、有效的教學原則,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分析幼兒學什麼,怎麼學。

在活動中我主要體現以下幾點:

一、抓住閲讀元素,突出故事的文學性和藝術性。

二、讓幼兒循序漸進地體會關愛的情感。通過感知、理解、品味、感悟、積累、表達、運用等一系列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強烈的情感衝擊,產生強烈的心靈共鳴。

三、活動中關注孩子。觀察孩子的反應,聆聽他們的聲音,帶領孩子進入關愛的世界,體驗愛的情感。創設和諧自然的活動氣氛,層次分明的情感提升,在平等開放的提問中展現孩子們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與孩子的和諧交融、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就是我所追求的教學藝術效果的最佳境界。

活動中的一個環節讓我至今難忘:開始傳遞小樹苗了,我慢慢地離開位子將小樹苗傳給第一位幼兒,示意孩子們一個個傳下去。我看到有的孩子用好奇的目光在觀察、有的在和身邊的朋友説着什麼、甚至有的捂着嘴在偷偷的笑,他一定是覺得老師很滑稽好象在演戲。我沒有制止,繼續在背景音樂的襯托下,用我柔柔地聲音輕聲地營造着關愛、呵護的氛圍,用我的'眼神對孩子們的傳遞行動投以讚許的目光,用我的肢體語言提醒孩子們小心地傳遞。漸漸地,活動室裏安靜極了,只有優美的音樂聲,孩子們傳遞時輕聲地提醒“你要小心啊。”“當心點。”“千萬可別碰壞了小樹苗啊。”我看到孩子們的臉上滿是“嚴肅”、眼裏滿是神聖。愛心在我們的手中傳遞着、在我們的心中燃燒着。孩子們表現得投入、真情,才會使我的教學活動顯得精彩紛呈.

最後,我想説:還給孩子們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吧。讓我們的教育像一隻隱形的手帶領着孩子們茁壯成長。總之,教師要從教學思想、思維方式、課堂教學氛圍等,為幼兒提供充分的創新時間和空間,這樣有利於幼兒的創新,更有利於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1

今天要給大家説的是一次語言活動的課後反思,這是我們大班進行的一次很普通的語言活動,它的名字就叫做《如果我是一片雪花》,這是一首很美的詩歌,語句簡短流暢而優美,小雪花神氣而可愛,飄飄蕩蕩,落在大地上給不同的人帶來了快樂。雖然是一節很簡單的三段體詩,卻有着很深的寓意。我在設計時就想通過視、聽、文字全方面的讓孩子去學習詩歌,我下載了動畫並修改符合我班幼兒年齡特點,同時配有音樂,在一開始就讓孩子看動畫,充分感知詩歌中的場景,再聽老師朗誦詩歌,初步感受詩歌,再過渡到邊看動畫邊聽詩歌,最後讓孩子通過文字幫助學習。在實際教學後我進行了反思:

首先要考慮如何讓多媒體發揮最大的作用,發揮出它的優勢,幫助教學。

其次詩歌教學也要注重藝術美。 這首詩歌描述的是小雪花飄到了小河裏,和小魚小蝦做遊戲,飄到了廣場上,變成了雪人,給小朋友們帶了快樂,飄到了媽媽的臉上,去親親媽媽,給媽媽帶來了快樂。這首詩歌不僅語言美,其中的情感也很好,小雪花很可愛,不僅因為它形態可鞠,還因為它有着一顆善良助人的心,這也是在教學中要讓孩子理解體會的地方,但由於我太想然孩子去領悟這一層意義,就有點過之而無不及了,詩歌也是一種藝術,最為重要的是讓還感受其語言的魅力,詩歌本身的.魅力,這首詩歌裏的情趣恰好就在於小雪花飄飄蕩蕩落到各個地方,這是小雪花的特性,詩歌裏把它給藝術化了,而沒有有必要非要很功利的讓孩子説出小雪花很愛幫助別人,我們要向小雪花學習等等品德教育,這樣反而會破壞孩子對詩歌優美的體會。美與情感有時是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的,是不需要刻意去説的,孩子的實際語言經驗也是説不出所以然的,但孩子的那顆敏感的心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可以感受詩中朦朧的意境。在這一點上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2

活動《落葉》是我們很少接觸到的詩歌欣賞。由於最近都在上有關樹葉的主題活動,小朋友們對身邊的落葉都很熟悉,所以孩子們對活動比較感興趣。特別是最後的仿編詩歌,我發現孩子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很仔細,袁帥説:“樹葉落在草地上,七星瓢蟲爬過來,躺在上面,把它當做搖籃。”、汪涵説:“樹葉落在草地上,小豬拿起來,把它當做扇子。”等等,小朋友好象對仿編詩歌很感興趣,於是我就把他們編的句子合起來編到詩歌裏,小朋友聽到是自己編的.句子,都非常興奮,編的就更起勁了。

雖説到最後活動將近半個小時,但時間好象還是太短。於是,我就請小朋友活動後找個好朋友一起編,或編給老師聽。活動後我想,孩子對仿編詩歌的興趣這麼高,何不請他們把編好的句子讓爸爸媽媽寫好帶到幼兒園來,再編成新的詩歌,貼在班級裏,孩子們肯定會更開心的。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3

《摘果子》這一活動運用了我們自行設計製作的多媒體課件進行輔助教學,這一課件以小猴與小朋友做遊戲的形式展開並貫穿始終,讓孩子們在遊戲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學習,為幼兒創設了極佳的`教學環境。

通過這一活動的開展,我發現多媒體系統的運用是幼兒園數學教學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解決難點的有效途徑且每一部分結構緊湊,使幼兒在動眼、動手、動腦與動口的過程中掌握知識,鞏固記憶,發揮了幼兒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4

在這節課的一開始我就出示四張大灰狼表情的圖片,讓孩子們觀察一下,這四張圖片上的大灰狼的表情是怎麼樣的?孩子們一一觀察,發現四張圖片上的大灰狼有四種不同的表情:高興、生氣憤怒、傷心和很開心。於是我問孩子們:大灰狼怎麼會一會兒高興,一會兒憤怒、一會兒又傷心了呢?它碰到了什麼事情呢?皮蛋小朋友歪着頭想了想説:“大灰狼娶新娘了吧!”“娶新娘?那你們説説娶新娘的時候,應該是高興的呀?怎麼會憤怒了、傷心了呢?”小朋友們紛紛説:“不會是大灰狼娶新娘的!”那是什麼呢?於是讓小朋友帶着這個疑問聽老師給他們分段講述故事《大灰狼開心了》。評價分析:

《大灰狼開心了》這是一個語言故事,在這個故事裏面主要是讓孩子們懂得人的心情變化與表情有關係;知道做錯了事情只要想辦法及時的補救就會使自己重新快樂起來。在我們的生活中,大家一直把大灰狼作為一個反面的.教材,大家都知道大灰狼是一個壞東西,不但狡猾而且還非常的兇惡,這個形象一直在孩子們的腦海裏,再加上孩子們愛看的動畫片《喜羊羊和灰太狼》,把大灰狼這個角色更加的深入到了孩子們的腦海裏。但是在這個故事中,卻體現了大灰狼的另外一面,它也很善良,知道自己做錯了事情,也會及時地想辦法進行補救,讓受傷害的小動物重新獲得快樂。

在整個的教學活動中,我採用四張大灰狼的不同的表情圖片讓幼兒觀察併產生疑問,大灰狼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表情變化,帶着這個疑問再來聽老師講述故事《大灰狼開心了》。然後又採用分段講述故事並提問的方式,讓孩子們理解故事的內容,在理解中學習詞語“憤怒、傷心、攆走”等。課堂上孩子們的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一直被故事所吸引,學習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5

寓意優美、情感向上的文學作品能陶冶幼兒情操,使幼兒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身心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小桃仁》就是這樣一篇好作品。它以擬人化的手法,講述了小桃仁變成小桃樹的`經過。表面上,它讓幼兒明確植物生長的條件,作品深處卻藴含着強烈的情感---人與人之間的愛心與親情。本設計以此情感為線索,通過教師語言和表情的處理,引導幼兒去體驗、感受,從而產生受益終生的愛的情感體驗。

1、本活動設計從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發展來確定教育目標,克服了以前故事教學中單純以理解故事、講述故事為目的的做法,目標比較全面、明確、具體。

2、本活動設計以情感體驗為主線。將小桃仁擬人化,變成一個又白又胖的小弟弟形象,幼兒感到特別親切。在理解春風、春雨、太陽光與小桃仁的對話中,通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詞調説出彼此的對話。使幼兒充分體驗春風的温柔、春雨的清脆、太陽光的慈祥。當小桃仁見到媽媽高喊媽媽時,情感體驗達到了高潮,幼兒和小桃仁一樣體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愛心與親情。這種愛的體驗將使幼兒受益終生。

3、本設計寓教於樂,體現以幼兒為學習主體的思想,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情境中,接受了知識、發展了能力。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6

在語言活動《高老鼠和矮老鼠》中,我以動畫片《貓和老鼠》的故事中可愛的老鼠導入活動,這個環節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在講故事中,我利用許多圖片,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有效地調動了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幼兒專注觀察的興趣很高。在學習內容過程中,他們對高老鼠和矮老鼠之間的打招呼尤其感興趣,“你好,屋頂”“你好,大門”“你好,門檻” “你好,水窪”……

再次讓幼兒理解詞語,看到幼兒興趣這樣高,我設計了情景遊戲,讓幼兒戴着老鼠頭飾,進行故事表演,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在表演中也更加熟悉了故事,瞭解各種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才能得到不同的效果。通過這個故事的學習,更加讓幼兒懂得看到別人要主動打招呼,培養了幼兒的禮貌意識。

後來,我還讓小朋友想象,高老鼠和矮老鼠除了故事中提到的一些東西,還看到了什麼呢?好多小朋友都想出了好多的`東西,能能説高老鼠看到了“蝴蝶”,矮老鼠看到了“螞蟻”,然後我讓她模仿故事中的話來説,高老鼠説:“你好,蝴蝶。”矮老鼠説:“你好,螞蟻。”寶貝是這樣編的,高老鼠説:“你好,樹葉。”矮老鼠説:“你好,小草。”等等,小朋友都很會動腦子。最後我讓小朋友兩兩結伴,扮演高老鼠和矮老鼠,把看到的東西説出來,如高老鼠説:“你好,燈籠”。(教室裏掛了燈籠)矮老鼠説:“你好,鞋子”。(小朋友腳上穿的鞋子);高老鼠説:“你好,桌子”。矮老鼠説:“你好,小椅子”等。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我始終為幼兒提供想説、敢説、有內容説的機會,使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不斷地提高,同時也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培養了幼兒的觀察力以及搜索能力。

構圖講述活動讓孩子畫出講述重點

雖然意識到構圖講述活動孩子在講述過程中對圖的利用不是很恰當,而且一直在提醒,但是真正的操作起來孩子的表現還是不盡人意。當我發現孩子們還是在利用整幅圖的的某一小部分作為重點進行講述的時候,我一下想起繪畫活動時我們的要求——必須把重要的部分突出,於是我停止了講述,出示一副背景圖讓孩子們觀察,然後把自己想好故事發生的地點在圖上畫出來,當孩子們把自己想法畫出後大家的爭論就開始了,有的説怎麼跑那裏去了(跑偏了),看不到了,有的説這麼大副圖你只是利用了一點點呀,哈哈,孩子們自己發現問題了。於是我接着孩子們的話講出了圖的作用,提醒他們在今後的講述中,必須認真觀察圖片,找出重點的內容,然後以其為背景進行講述,如果喜歡其中細小的內容可以作為講述的某一要素進行利用,豐富講述的內容。通過對幾幅圖的觀察,孩子們基本把握瞭如何找出一副背景圖的重點部分,如何突出圖的精華部分,充分了解背景圖在講述中的作用,相信這樣在以後的講述中他們就會更好的利用背景圖,進行精彩的講述了。

通過這個活動是我反思到:我們教育活動的前提是孩子們的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的掌握,幼兒的思維是直觀的,很多東西如果單純是老師在講,他們很難理解,或許在他們的心裏他們在圖中講的就是最重要的,是他們認為最完美的,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通過事實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自己知道該如何修正自己的不足,只有這樣才會給他們深刻的印象,同時也讓他們在以後的活動中引起足夠的重視。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7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選擇了“藏貓貓”一個比較有趣的遊戲兒歌來進行今天的活動,在活動前夕,我們也已經與幼兒玩過一些“你問我答”的遊戲來進行鋪墊。通過設計圖片:小鳥藏在白雲後面;小兔藏在大樹後面;小魚藏在荷葉下面,這樣幼兒在生動有趣的畫面中理解了兒歌的內容。在這個基礎上,我讓幼兒通過學習和理解兒歌來完整朗誦兒歌,其中初步嘗試運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讓幼兒理解兒歌,這樣就能充分感受到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從而有利於培養了他們參與語言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樂。

在活動中,幼兒對“藏”“猜”是比較感興趣的,但是總體感覺下來,活動顯得有點單調枯燥。幼兒到最後興趣驟減,經過老師們的評課,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1、在分角色“一問一答”時,幼兒對自己的角色不太明顯,可以提供小問號和回答的標記,可以讓幼兒更加明白,也更加感興趣。

2、在活動中過分強調幼兒學會念這首兒歌而忽略了語言遊戲的趣味,在集體跟着圖片念兒歌的時候適當的演示小動物的圖片,增加一些趣味和身體動作效果會更好。可以不出示小動物身體部位,讓幼兒暢所欲言,然後再一起來看看躲在後面的`是誰,更加能激發幼兒的興趣。

3、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可以增強一個“藏貓貓”的遊戲,讓幼兒體驗語言遊戲的快樂。設置三個場景,在幼兒凳子下面放置小動物的圖片,在根據自己手中的圖片來進行遊戲,在遊戲的過程中鞏固理解這首兒歌,還能夠讓幼兒體驗在遊戲中的快樂,這樣更能提高幼兒參與遊戲的積極性。

聽君一席話,豁然開朗,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能夠讓老師們來對活動提出自己的意見,這樣才能讓自己有更大的進步。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8

這節課的活動主要訂的有三點:

1、安靜傾聽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故事幽默詼諧的情境。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教育幼兒懂得要愛護牙齒,少吃甜食,預防蛀牙。

作品《獅王拔牙》是一個有幽默詼諧情境的故事,讓幼兒可以通過感受作品的情境的同時,學會要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

過程設計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通過獅王的圖片引出獅子外形特徵的話題。第二部分是故事的欣賞,第一遍是分段欣賞,第二遍完整欣賞,通過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容,感受作品意境。第三部分是內化遷移,從故事引出如何保護牙齒的話題,讓幼兒養成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少吃甜食的良好習慣。第四部分是活動的延伸,師幼一起跟着音樂《刷牙歌》結束。

一節課上下來,基本上完成了活動的目標,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將內容延伸至日常生活中的問題,知道要如何保護我們的牙齒。四個環節層次清晰,層層遞進,並結合《獅王進行曲》等音樂效果,動靜交替,讓課堂活躍起來。但也發現許多問題:

第一,導入部分出示圖片,不應該將圖片拿在手裏説,而要將圖片出示在黑板上。這樣可以既可以美觀,又方便講課。

第二,整節課的氣氛沒有引導的很好,師幼互動不夠多,幼兒的參與性也不夠。在回答問題的時候,總是回答不到點上。第三,對於幼兒拋出的問題沒有很好的接下去。在上課的過程中,我向小朋友提了一個問題,請有蛀牙的小朋友説説:“為什麼你會長蛀牙?”我們班的果兒回答説:“我每天都刷牙的,可是我還是長了蛀牙?”這個一個很好的`引導話題,讓幼兒瞭解要及時保護我們的牙齒,在牙齒壞掉前就要開始保護牙齒,等到牙齒壞掉了就來不及了。可在課堂上,我並沒有給這位小朋友一個肯定或者是否定的回答,而是一句話帶過,這樣課顯得有點死板。

第四,在第二遍完整欣賞故事的時候,我採用了聽錄音磁帶,在聽的過程中沒有按照圖片或者表情讓幼兒集中注意地去感受故事內容。

在以後的語言課中,我應該提高自己的應變能力,對於孩子拋出的問題,及時抓住。還要多注重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在語言課中學會更多好聽的詞語喝句子,豐富語句的表達。發揮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能力。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19

今天這次活動我看到自己許多的不足。本次教研組選擇了這節課,而且在教研活動時大家給我提了意見。但在實際活動時,我採用了電腦上的一節優質教案可能這節教案不適合我們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最主要的是我在上課時,思緒較亂,各個環節處理的也不好。

特別是午睡室所有窗簾拉上,空間小,幼兒人數多,裏面太悶熱,幼兒在裏面坐不住,我也熱,加上副園長在,我也緊張,後來根本不知道孩子講些什麼,自己的整個環節也亂成一團。其次是在PPT播放時也存在問題,特別是這節課有個小朋友聽過這個故事。整個活動他都知道,以至於我在開展活動時不知所措。總之以後我要多研究教材,接受大家的意見,總結經驗,爭取以後有所進步。

語言活動教學反思20

一、在師生互動環節中,孩子和老師之間有比較好的配合。

通過我出示這幾種小動物尾巴的圖片使得孩子的興趣頓時上升,我感受到孩子的配合,緊張情緒也消除了,帶着輕鬆的情緒與孩子在聊天式的提問中,孩子們積極動腦筋,爭先恐後的回答,並能積極的對兒歌,活動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活動前的準備不夠充分。

上這節活動課之前應該先讓孩子親自觀察這三種小動物,讓他們從中自己去發現他們的各自的不同點,知道哪種動物的尾巴長,哪種動物的尾巴短。還可以適當的延伸到其他部位不同的'地方。

三、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

我按照《綱要》的精神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樂趣。由於我情緒緊張,使得我説話就象背書一樣,所以自己講了什麼,提出了什麼要求都不是很清楚,因此,在引導的過程語言不夠精練,話説不到點子上,關注啟發孩子方面也做的不夠,顯得孩子不夠配合,使整個教學活動的氣氛都不夠活躍。通過這個研討活動,使我進一步深入理解了《綱要》的精神,讓我在“集體活動中如何準確把握活動目標”有了更明確的方向。在今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以《綱要》的精神為指導,努力將理論的精髓,轉化為實踐行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7xr3q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