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狼和鹿教學反思(通用8篇)

狼和鹿教學反思(通用8篇)

身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課堂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快速積累我們的教學經驗,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狼和鹿教學反思(通用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狼和鹿教學反思(通用8篇)

狼和鹿教學反思1

《狼和鹿》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羣,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課文層次清楚,寓自然科學知識於生動的故事中,有利於激發學生的閲讀興趣,有利於調動學生的情感參與與認知活動。教學時,抓住人們捕殺狼前後的現象和動物之間數量的變化進行對比,從比較中探究、感悟,從而使學生認識到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一、反覆閲讀,加深語言感悟

1.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讀”是教學的主要活動,也是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徑。在這一教學中,我讓學生讀書,通過自由讀、對比讀、對照讀、品讀等朗讀形式,使學生在讀中初步感悟文章的主要意思。

2.深入閲讀文本。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湧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發展規律,本課採用的學法是:

A、對比質疑:讓學生在自身對狼和鹿的認識和課文中稱狼為“功臣”,鹿為“禍首”的對比中,提出疑問。

B、自主學習:圍繞問題默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句子談談感受。

C、合作探究:在探究中感知課文內容,感受災難。

D、讀中感悟:讀一讀、想一想、比一比、説一説、議一議多種方法揉合在一起,感悟破壞森林、毀滅鹿羣的禍首其實是人,是人違反了大自然應有的規律,破壞了生態平衡。

二、利用媒體,豐富語言表象

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豐富的表象可以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在導入暢談之後,我按“由圖及文,引發思考”的設想,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請同學們看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説一説: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是怎麼樣的呢?再讓學生帶着興趣讀第一小節,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賞讀,接着問“你喜歡這樣的森林嗎?説一説你的理由。”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由圖及文,圖文對照,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5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及追查原由的熱情。

當然,這堂課也有許多遺憾,以下就這節課中的不足談一談。

首先是朗讀,讀昔日森林與現在森林的兩段話時,學生都沒有讀出語氣來。如果教師在之前加以引導,學生也許會讀的好些。

其次,我在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細,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問初衷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服務於朗讀,自讀自悟,但結果並不明顯。

此外,由於自己鑽研教材不夠,所以沒有能很好地解決課文的難點。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狼和鹿教學反思2

《狼和鹿的故事》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講的是一百多年前,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森林裏的鹿羣,大量捕殺狼及鹿的其他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它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生態平衡將會給環境帶來難以想象的災難。

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讓學生談兩種動物的特點,並用上“因為……所以”説一説自己喜歡哪一種以及喜歡的理由,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隨即導入新課。接下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引導學生在“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和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鹿數量上的變化”、“兇惡的狼變成了功臣,而可愛的鹿反倒成了禍首”這三個對比中完成朗讀、思考、討論、交流和感悟。最後通過學生談感受和老師的小結,強化課文的思想內容,並以佈置向父母複述課文的方式,使課堂內容能以延伸,為繼續學習課文打下了基礎。

整節課我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走進新課程,使我們認識到,教師將不再扮演居高臨下的傳授者和管理者,面對學習中問題,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或結論告訴他們,或重述學生自己能看懂的教材,代替學生思考,而是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主動探究、從而獲得結論。

因此,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裕的時間,讓他們認真讀第一至四自然段,然後在對比鮮明的事例中積極地去思考,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藉助書本知識去主動思索所遇到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遺憾的是在整節課中,留給學生展開聯想的空間不足,使學生豐富的想像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展示。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將此次教學中的一些思考和困惑,作為今後嘗試和改進的起點,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狼和鹿教學反思3

抓住三個對比,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引導學生閲讀、探究,體會課文內容,明白文章所藴含的道理,

(一)森林變化的前後對比

在複習導入之後,我請同學們快速找出描寫凱巴伯森林的句子,並用波浪線勾畫出來。讓學生帶着問題讀文,很快學生找出描寫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句子。

我相機出示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圖片,請同學説一説自己的感受,有感情的朗讀。然後以基本同上的方式認識20多年後的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一片葱綠,生機勃勃。而20多年後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真實的畫面再現,圖、文的鮮明對比給了學生強烈的衝擊。

看得出,同學們的內心深處被觸動了。他們的朗讀聲中流露出了對一百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的喜愛,還有對25年後荒涼的凱巴伯森林的沉痛的惋惜。)在對比中引發學生思考:同一座森林,20多年間為什麼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鹿羣變化的前後對比

這部分教學活動,我用數字比較的方法展開教學。通過對比朗讀、引導學生對比第一自然段、三自然段鹿羣數量及生存的狀態,想象變化的情景,體會災難的嚴重。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的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六千多隻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隻,翻了25倍。

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羣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隻,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裏的對比鮮明,點明瞭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麼重要。課文通過狼與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了這個聯繫,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樣的對比,學生印象深刻,體會更加透徹。

(三)狼鹿異位的對比

第四然段是文章的難點,這個教學環節我請學生用找一找“功臣”和“禍首”分別指的是誰,為什麼?學生理解的很深,都知道真正的禍首其實是人類,因為人類的干預,使得生態失去了平衡。

以上三個對比,層層遞進,引導學生品讀詞句和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使學生充分理解課文內容及藴含的深刻道理,在學習中受到思想教育

最後,我創設情境:現在的凱巴伯森林要樹立一塊警示牌,你想提醒大傢什麼?讓學生先説一説,學生説出了生態平衡的重要性。然後讓學生在插圖上畫出警示牌,寫下自己想説的話,相互交流。

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聽説讀寫能力。我還利用課外擴展,建議學生課後蒐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教學反思4

在教學《狼和鹿》這篇課文的時候,我採用了一系列對比,讓學生獲得更加分明的感受,進行了以下引導:

一、狼與鹿的對比

學文前,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再讓他們談談“你是喜歡狼,還是喜歡鹿?”學生都認為狼兇殘,鹿温和,狼令人們痛恨,鹿被人們喜愛。對比很明顯。接着,我又讓學生讀文章最後一小節,在這裏凱巴伯森林的災難使狼和鹿換位了。狼居然成了制約鹿羣過度繁殖,消滅病鹿的“功臣”。鹿呢,卻成了破壞森林,毀滅自己的“大壞蛋”,如此變化又形成鮮明對比,啟示人們必須保護自然生態平衡。

二、凱巴伯森林的前後對比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改變呢?”問題提出來,學生興致勃勃地自由讀文,感受凱巴伯森林原先“一片葱綠,生機勃勃,小鳥在枝頭歌唱,活潑而美麗的鹿在林間嬉戲。”雖然“鹿羣的後面,常常跟着貪婪而兇殘的狼。0它們總在尋找機會對鹿下毒手”,但一旦成了鹿的“自由王國”,凱巴伯森林中的'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生態失衡造成惡果。

三、鹿羣變化的對比

凱巴伯森林原有“活潑而美麗的”鹿4000只,自從人為地殺掉6000多隻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鹿的總數迅速超過了10萬隻,翻了15倍。當“森林中鬧起了饑荒”,“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樣在鹿羣中游蕩”時,鹿又急劇地死去6萬隻,不久就剩下8000只病鹿。這裏的對比鮮明,點明瞭生態失衡所造成的悲劇。

鮮明的對比,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學生意識到保護生態平衡是多麼重要。課文通過狼和鹿之間的故事告訴人們,事物之間存在着密切的聯繫,破壞了這個聯繫,就破壞了生態平衡,將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我想到利用課外擴展,讓學生收集有關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事例,在班上進行交流,比如“人類大量捕殺青蛙,使田間的害蟲越來越多,影響農作物生長。”“人類濫砍亂伐樹木,引發沙塵暴,使鳥類無處生存。”等等,既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又讓他們更真切地認識“生態平衡”的概念,更加自發地去保護生態平衡。

狼和鹿教學反思5

這是一篇讀來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文章。在這片生機勃勃的森林裏,看起來温順活潑的鹿卻是破壞森林的罪魁禍首,而看似貪婪兇殘的狼卻是維護森林的功臣。這之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微妙的變化,導致位置的互換呢?教學中,我採用遊戲的方式導入幾份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今天,我們來玩個遊戲。請四組同學分別擔任不同的角色,依次為。接下來,老師叫到誰,就立即站起來,比比哪組反應快!

現在增加難度,老師説一個詞,你自己判斷一下能否形容你所扮演的角色,若覺得行,請毫不猶豫地站起來。

學生反應靈敏,能迅速地作出反應。

接着我這樣引導:看來狼和鹿在你們心中的形象已經是根深蒂固了,人們總是對鹿喜愛有加,而狼呢,似乎成了壞蛋的代名詞,其實,你們的看法和凱巴伯森林的居民一樣,可後來,他們對狼和鹿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學生一下子就進入了情境。學習的興趣被調動了起來。

狼和鹿教學反思6

《狼和鹿》是一篇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課文雖不是童話故事,但由於課文的主要角色是學生熟悉的兩種動物,而課文以反映社會生活為內容,本身就有很強的情趣性、情境性,能引發思考,所以學生在學習中有濃厚的興趣。

教學時,第一課時中我首先讓學生談兩種動物的特點,説一説自己印象中的鹿和狼,再由此導入課題,激發學生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接着,出示閲讀提示,讓學生根據提示自學自悟,將感受深的句子和不懂的畫出後,又引導學生在“100多年前的凱巴伯森林和25年後的凱巴伯森林”、“鹿數量上的變化”、“兇惡的狼保護林,而可愛的鹿破壞林”這三者存在什麼聯繫,畫出關係圖。然後進入教學的探究過程,理解課文句子“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間是相互制約、相互聯繫的。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接着再出示質疑問題“為什麼人們必須尊重這種動物乃至整個生物界中的相互關係。破壞會怎樣?”從而讓學生在課文中找出昔日森林和現在森林、鹿羣前後變化的句子。創造情景讓學生想象從整體同時也點出本課一個特色:對比手法。最後,談談發生在身邊人類破壞生態平衡的例子,使課堂內容能以延伸。

當然,這堂課也有一些遺憾,以下就這節課中的不足談一談。

首先是朗讀,引導昔日森林與現在森林對比時分角色讀,可學生沒有讀出語氣來,如果教師在之前加以引導學生也許會讀的好些。

在自學自悟中,讓學生抓住了鹿、狼、森林三個關鍵詞,由詞來帶動課文的理解,體會,感覺有些詞講得很到位,學生也都理解了,但是畫起之間關係圖時花的時間長,拖慢了教學進度,乃至教學時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不足。

此外,我在課上的提問過多過細,不利於學生對文章的品讀,而忽略了文字本身,我的提問初衷是加深學生對文本的理解,進而服務於朗讀,自讀自悟,但結果並不明顯。

這一節課留給自己的反思很多,爭取在不斷的實踐和反思中不斷的進步。

狼和鹿教學反思7

《狼和鹿》這篇課文是關於狼和鹿之間生態平衡的故事。通過講述凱巴伯森林的居民為了保護鹿羣,大量捕殺狼與其他一些鹿的天敵,結果事與願違,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嚴重破壞的故事,告誡人們:必須認識到自然界各事物間的內在聯繫,不能隨意破壞生態平衡,否則將會產生無法想象的後果。

教學一開始,我先讓學生分別談談對狼和鹿的特點的認識,引導學生運用一個或多個詞語來概括,如可用“貪婪”“兇殘”等詞語概括狼的特點,可用“活潑”“美麗”等詞語概括鹿的特點,在説話和運用練習中加深對這些詞語的理解,內化積累。

然後在這兩個動物之間加上“和”讓學生猜想他們之間會發生什麼樣的故事,激起閲讀的興趣。在讀通課文後要求學生質疑,字、詞、句、篇等方面都可提出問題,學生們開頭很有興趣,有的提出不認識的字,有的提出不理解的詞,有的提出不懂的句子……,學生提到那,我和其餘同學跟着解答到那。

後來一位同學提到:課文中隨着鹿羣的數量增加,就會有疾病蔓延,這是為什麼?那又是什麼病?同學討論,我解答,一直到下課。一節課上完了,深深感到: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有選擇、要有歸納,如果放而不收、隨波逐流,課堂效率就不會提高。

在課堂教學中設計“質疑”環節無疑是模式教學的一個亮點,老師操作的好,效果甚佳;操作不當,往往形成不分主次、沒有輕重的隨意課堂。

老師想組織好質疑、解疑活動,首先應把握好教材,萬不能拋開單元要求、課後訓練,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浪費時間。再就是老師要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善於引導、激勵,把學生提出的問題巧妙歸類或引導成有意義、有價值的問題,組織學生有效地探究、分析、解決。

狼和鹿教學反思8

教學時,我首先通過讓學生談兩種動物的特點,並用上“因為……所以”説一説自己喜歡哪一種以及喜歡的理由,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和學習興趣,隨即導入新課。然後,抓住凱巴伯森林一百多年前後發生的巨大變化和鹿羣數量的變化進行對比,從而引導學生品讀、想象,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生態平衡的重要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主要突出了以下幾點:

一、以讀代講,注重感悟

《新課標》指出:“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教學中,我堅持以閲讀感悟作為理解課文的主要手段:一讀讓學生把書讀正確、讀流利、讀得聲情並茂;二讀讓學生讀懂課文的主要意思,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能力;三讀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語言實踐,學生帶着問題去尋找、去探究,引領學生抓住關鍵語句,體會這些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通過字裏行間的分析比較,認識到凱巴伯森林發生的巨大變化;四讀引導學生認真分析,領會文本的人文內涵,讓學生明白人與狼和鹿之間的關係,體會自然界中各種事物之間的內在聯繫,懂得破壞生態平衡會給環境帶來無法想象的災難。

二、直觀演示,對比強烈

小學語文教學必須遵循直觀性原則,這是小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徵所決定的。教學中,通過豐富的表象激發學生極大的學習熱情:

一、森林前後的不同畫面的相機揭示,讓學生通過對比,引起強烈的思想共鳴;

二、在引導學生領會鹿羣數量和森林的關係時,通過動畫來演示凱巴伯森林招致破壞和鹿羣險遭毀滅的原因,讓學生得到了直接的感官刺激,從而深刻理解了鹿羣和森林之間的內在聯繫。

三、啟發想象,文我合一

首先,在引導學生感受從前凱巴伯森林時,我讓學生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答:“鹿羣在茂密的森林裏散步”“山泉嘩嘩地流淌”“鳥兒嘰嘰喳喳的叫個不停”“草兒挺直了腰桿,向小鹿們問好”,並配以音樂引導學生朗讀體會生機勃勃的凱巴伯森林;

然後,在引導學生感悟“整個森林像着了火一樣,綠色在消退,枯黃在蔓延“這句話時,啟發想象:你彷彿看到了什麼?生答:小樹、野草、野花、小動物都不見了蹤影,甚至連樹葉、樹皮、樹根都被鹿吃得精光,森林中綠色的植物在越來越少……地上光禿禿的,小河干涸了,到處塵土飛揚,森林裏很荒涼,枯黃的範圍越來越廣……已毫無生機了……;特別是教學課文第二自然段時,我讓學生進行想象:此時,你彷彿看到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啟發學生想象狼被屠殺的場面:地面到處是殷紅的血……顫抖着倒下……哀嚎的聲音在林間迴盪……音樂也隨之響起。學生通過想象,充分認識到人類的不當行為,甚至説是粗暴的干涉,才導致凱巴伯森林和鹿羣的離奇變化,進而讓學生明白只有尊重自然法則,自然才會成為人類的朋友。

新課程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在課堂上我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在對比鮮明的事例中積極地去思考,以自己的直接經驗為基礎,藉助書本知識去主動思索所遇到的問題,積極表達自己的見解,通過教師的引導,啟發思維,構建知識,形成帶有個性特點的認知,並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通過思辯、暢想、感悟等豐富多彩而又體驗深刻的活動過程來獲取知識、培養能力。當然,教學中也有諸多困惑。

從整個教學過程看,教學目標基本完成,但是總覺得學生小組活動不是很明顯,總跟在老師後面學得很辛苦,課堂教學密度很大,兩課時的教學時間顯得不夠,有的教學環節略顯倉促,不夠細緻。在今後的教學中,我還將不斷進行課堂教學的探索和實踐,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標籤: 反思 通用 教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43x8e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