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學反思 >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寫總結有利於我們學習和工作能力的提高,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總結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1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

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

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

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反思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一)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

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

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説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2

以往的語文教學,把學生禁錮在小小教室裏,與世隔絕,“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教科書”。

這樣做肯定不對,要破“課堂為中心”。

自然、社會、沸騰的現實生活,也是學習語文的課堂。這次課程改革,要建設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其中重要一點,就是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我們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努力:一方面要大力改進課堂教學。課堂教學不應僅限於讀書、寫字、答問,而應充盈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小課堂連着大世界”。

另一方面要拓寬語文教學的途徑、形式。教學內容、形式、途徑要向自然、社會、現實生活開放,也就是説,必要時語文教學要走出去。還要重視課外閲讀、課外習作的指導,使學生把課內學習所得遷移到課外學習中去。課內閲讀教學中決定了語文課文的經典性、基礎性和示範性。課文應當是精品,文質兼美,在思想內容上體現了鮮明的時代精神,在用詞、造句、佈局、謀篇、文風等方面有一定的典範性。

因而課文也就成了知識、能力、思想教育和審美情趣的載體,為重要的是課文能夠使學生掌握帶有普遍性和規律性的知識和能力,使學生學會從特殊到一般,舉一反三,更好地在課外進行其它類似文章的學習閲讀。

閲讀教學離不開課外閲讀,二者必須相互結合,互補互助。

課文閲讀教學是基礎,對課外閲讀起着指導作用;課外閲讀是課內的延續和補充,反過來豐富並深化課文的閲讀學習。真正做到“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

當前應當重視的是,課堂上,特別是低年級課堂上,過於注意形式,表面上快快樂樂、熱熱鬧鬧,用大量的非語文活動擠佔了學語文的時間,結果快樂有餘,收效不大,沒能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學習的基礎,這是與課程改革的目標背道而馳的。

至於課外語文活動,有的目的不明,組織不利,時間花了不少,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上收穫不大。這就需要加強目的性,減少盲目性;加強計劃性,減少隨意性;要切實可行,講求實效。語文課程改革,要致力於每個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的核心是什麼?是語文能力。

因此,我們必須給學生打下紮實的語文基礎,包括必要的語文知識,較強的識字寫字、閲讀、口語交際、習作等能力,基本的學習方法以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的基礎不僅是紮實的,也是可持續發展的。

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是以往的語文教學比較忽視的。培養創新能力,核心是獨立思考能力,還有豐富的想象力。

怎樣培養呢?比如,在識字教學中培養獨立分析、識記字形的能力;在閲讀教學中培養讀文章想畫面的能力,激活想象力;鼓勵學生髮表獨特感受和個人見解,説真實想法,不人云亦云;在作文教學中引導觀察,鼓勵發現,提倡寫個性化作文,增加想象作文的練習。

當前我們教師應當警惕的是,在閲讀和作文教學中存在盲目追求新異的現象。特別是在閲讀教學中,要處理好培養求異思維與培養求同思維的`關係。

不是想法、説法越新越好,越與眾不同越好。

關鍵是要説真話,説自己的話,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推進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和諧發展。

語文教學總結和反思3

轉眼間,暑假到了。今年的暑假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輕鬆勁兒,非常的沉重,心情糟透了。甚至怕過這個暑假。原因是孩子們考得太差了:兩個班都沒有完成學校制定的目標。雖説目標有些高,但別人怎麼能完成呢?看來問題不是出在學生身上(孩子們大都很好),而是自己做的不好。真得需要好好的反思一下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新的學期裏反敗為勝。老是沉溺在痛苦裏是無濟於事的。

回想一學期來,我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盡力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回想本學期的工作,感覺有優點,更有缺點,現將其總結如下:

一、運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改革課堂教學

從參加新教材培訓到實施課程改革以來,我反覆學習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深刻領會新課標精神,切實轉變觀念,克服以往在語文教學中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培養、過分追求學科知識系統的錯誤傾向,真正確立語文教育的新理念,

認真反思自身教學實際,研究學生,探究教法,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目的的教學思想,樹立起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煥發語文課堂活力,有助於學生能力提高與發展的語文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模式。

並且實施以訓練方法為主的自讀課文閲讀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為主線的重點篇目學習法、以合作–探究–創造–創新為核心的語文活動課,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通過教學任務的完成,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語文素養,注重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積極倡導、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的學習方法,拓寬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聯繫生活、跨學科的學習和探究式學習,力求使學生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終身受用的語文能力。

二、注重課內外結合。

“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

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有趣、有力、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

讓學生閲讀名家名作,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奠定了基礎。

三、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梳理教學思路,提高學習效率

教學中,改變過去課堂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內容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結構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實施中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等狀況,仔細研究教材內容,精心設計教學環節,將學生從原有的課堂圈子中“解放”出來,

調動學生充分利用網絡資源,使他們能夠在自主探究與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挑戰自我,擴展創造性思維。

問題反思:

一、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平時的教學中太過於嚴肅、死板,沒有注重培養師生感情,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否則,學生又怎麼全力以赴地去學習呢?因此,在新的學期要好好培養師生關係,要讓學生感覺到我是他們最親近的朋友、知己。建立平等、互敬互愛的師生關係,讓孩子們喜歡我,更喜歡上我的課,這樣我才能在比較和諧的氛圍中“教”與“學”。課堂教學活動中,決定學生學習的好壞主要因素就是“興趣”。沒有興趣就等於沒有學習的動力,這就直接影響着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所以我要通過各種渠道、各種方法讓學生感受到學語文的樂趣,讓他們在樂趣中尋找興趣、尋找自信、收穫果實,促使學生對語文知識的追求、渴望和滿足。

二、學生的閲讀能力亟待提高。

學生的閲讀能力差,閲讀只停留在表面,沒有深入思考下去。甚至有時連大方向也把握不好。古文閲讀更差了,一些字的常用意義都不瞭解,無法對語句進行正確的翻譯,根本不瞭解古文所寫內容,答題自然是一蹋糊塗了。因此在新的學期要多開展一些閲讀練習,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從而逐步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

三、作文教學蜻蜓點水。

學生對作文有一種畏難情緒,有時並不能完全怪學生。本學期我的作文教學存在一些問題,導致學生在作文方面有欠缺。老師的作文教學沒有一個系統的指導,總是寫一篇就講一篇,根本沒有寫作的指導思想。在講析作文時,一味的貪大求全,結果講不到位,學生的寫作能力很難得到提高。針對此種情況,下學期要加強作文的片段訓練和寫作能力的某一方面專項指導。

還要積累好詞佳句,以提高詞彙存儲量,並多開展一些口頭和書面表達訓練,最終提高口頭、文字表達能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雖然這個學期我的工作做得不好,出現了很多的失誤,但是,我仍然不會放棄我的追求。

我會努力的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爭取在新學年裏完成學校制定的目標,不辜負學校領導和家長的期望。

標籤: 教學 反思 語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xuefansi/03q4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