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寫數,讀數》小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初步建立位置值的概念。

3、讓學生經歷數學學習的全過程,從中產生數學學習的成功體驗和熱愛數學學習的情感。

二、教學重難點:

能借助2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類推出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教師拿出一捆零3根小棒雙面膠貼在黑板上。

這裏有多少根小棒?

在你們的計數器上撥出13。

學生撥後,抽學生回答是怎樣撥的。教師在小棒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

學生在算珠圖下面寫數,並説每個數字表示什麼。

這些是我們在20以內數的認識中學到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這些知識來學習100以內的數的讀寫。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在13根小棒的右邊貼出2捆零3根小棒。

這是多少根小棒?根據前面的經驗,如果要把這23根小棒撥在計數器上,你認為應該怎樣撥?説一説你是怎麼想的。

引導學生説出應該在十位上撥2顆算珠,個位上撥3顆算珠。因為十位上的`2顆算珠表示2個十,個位上的3顆算珠表示3個一。老師在小棒圖下面對應出現算珠圖(如右圖),並讓學生説説左邊的2顆算珠表示什麼,右邊的3顆算珠又表示什麼。讓學生讀寫33,43,53,63,73,83,93並分別説一説十位的數表示什麼,個位上的數又表示什麼,進一步鞏固學生對位置值的理解。

2、教學例2

教師出示例2的算珠圖(如右圖所示)。教師:比較黑板上的這兩幅圖,你發現它們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引導學生回答。第一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第二個圖表示的數是多少?

學生説,老師在黑板上對應的位置寫數(如右圖)。教師: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這兩個3和4的位置不一樣,表示的大小是一樣的嗎?強調同樣的數字在不同的位置的不同意義,同時也讓學生深刻理解位置值的重要性。

教師:像這樣的數你還能找出哪些?引導學生找出像45和54,67和76這些數字相同但大小不一樣的數。教師:從中你知道些什麼?引導學生説出:同樣的數字(0除外)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如果學生不能説出0除外,教師作適當的引導。

怎樣寫數讀數的嗎?學生討論後,引導學生回答:寫數和讀數,都應該從高位開始。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寫數和讀數都應從高位起。

(三)鞏固練習

教科書第6頁課堂活動

先由教師做示範,教師説一個數,學生寫;或教師寫一個數,學生讀,再由同桌的兩個學生模仿進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這節課學習了什麼內容?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2、知道讀數和寫數都是從高位開始的,並能知道數位的順序,知道各個數位上的數表示的含義。

3、通過讀數和寫數,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數感。

4、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

教學準備:

計數器、小棒、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10個一是( ),10個十是( )。

2、6個十和3個一組成( )。

3、78裏面有( )個十和( )個一。

4、從右邊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二、講授新課

㈠教學例4

1、師出示24根小棒,問:同學們,你們看老師這裏一共有多少根小棒呢?(生答有24根),那麼24裏面有幾個十和幾個一呢?(指名回答)

2、在計數器上表示24。

師出示計數器,問:那麼要在計數器上撥珠子來表示24,應該怎樣撥珠子呢?(指名説,並指名撥珠子,師適時引導)

師:24裏面有2個十,所以就在十位上撥2個珠子;有4個一,所以就在個位上撥4個珠子。

3、24的寫法。

師:那麼24這個數又該怎麼寫呢?(指名回答)

師引導説出:十位上有2個珠子,就在十位上寫2,個位上有4個珠子,就在個位上寫4。

4、24的讀法。

師:好了,這個數同學們會讀嗎?

老師板書:讀作:二十四

學生齊讀。

5、師:2在什麼數位上?那麼它表示什麼意思呢?4又在什麼數位上?它又表示什麼意思呢?(指名回答)

㈡教學例5

1、學習例5第1行3道題。

⑴師:好了,現在同學們把數學書翻到34頁,你們看到中間的例5,例5有6幅圖,每幅圖畫的都是計數器。

⑵師:現在你們先看到第1橫排的3幅圖,你們先自己試着寫出這3幅圖所表示的數,你們試着寫一下,寫好了後再把你寫的數讀給同桌聽一聽。(教師巡視)

指名板演,訂正。

⑶指名讀前2個數,齊讀第3個數,同時板書。

2、學習例5第2行3道題。

⑴好了,現在同學們又看到書上,你們看到例5的第2橫排的3幅圖。

⑵你們先看第2橫排的第1幅圖,第1幅圖的十位上有4個珠子,個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那麼這個數又該怎麼寫呢?(指名回答)

師強調:這幅圖十位上有4個珠子,就在十位上寫4,個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就寫0,要用0去佔位。所以就寫作: 40。

師:那麼這個數怎麼讀呢?(指名讀,老師板書)

⑶師:好了,剩下的兩幅圖同學們自己在書上寫一寫,然後再把你寫的數讀一讀。

指名板演,訂正。

⑷指名讀第2個數,齊讀第3個數,同時板書

⑸師強調:寫數的時候,十位上有幾個珠子,就在十位上寫幾,個位上沒有珠子就要寫0,要用0去佔位,不能不寫0。

㈢教學例6

1、老師出示10捆小棒。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這裏有很多捆小棒,來我們數一數有多少捆。那麼老師這裏有多少個十呢?(10個十)10個十是多少呢?(10個十就是100)那麼要在計數器上撥珠子來表示100,該怎麼表示呢?(指名撥)

2、師:好了,同學們你們會寫100嗎?(指名板演)

老師強調:十位和個位上的0不能丟了。

3、學生齊讀100,師板書:讀作:一百。

4、師:好了,現在同學們觀察老師的計數器,你們看從右邊起,第一位是什麼位?第二位是什麼位?第三位是什麼位?(老師板書)

5、師:同學們,現在你們回憶一下,我們剛才在讀這些數和寫這些數的時候,我們是從哪邊開始的呢?(學生自由討論,指名彙報)對了,我們讀數和寫數都是從左邊開始的,我們讀數是先讀的十位,再讀的個位,是從高位讀起的;我們寫數也是先寫的十位,再寫的個位,也是從高位寫起的。總之我們讀數和寫數都要從高位起。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第2題。

2、讀出下面各數。

28 40 63 80 98 72

四、小結

好了,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讀數和寫數,那麼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都學到了些什麼呢?(學生自由彙報)

《寫數,讀數》小學教案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幾個十就在計數器的十位上用幾顆珠子表示,幾個一則是在個位上用幾顆珠子表示。

2、初步理解數位的意義,能正確地説出個位、十位、百位的名稱和順序。能正確熟練地讀寫100以內的數。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難點:

知道個位和十位的意義。

教學教具:

計數器、數位表、課件、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教師出示教學情境圖:這是什麼?你知道每種顏色的鈕釦各有多少粒嗎?

學生彙報:黃色鈕釦有四十粒,藍色鈕釦有二十七粒,粉色鈕釦有三十三粒。

教師:你知道這些數該怎樣讀寫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塊知識(板書課題)。

二、互動新授: 教學例3 用學具擺40根小棒。

教師:先説一説它的組成,然後想一想,4捆小棒(即40根)應該擺放在計數器的哪個數位上呢?

學生:試着在計數器上撥珠表示40,邊撥邊説:4個十在十位上,撥4顆珠子。

教師:你能對照着計數器寫出這個數嗎?説説你是怎麼寫的?

學生彙報:十位上有4個珠子,對着十位寫“4”,個位上沒有珠子,就對着個位“0”.

教師:大家一起來讀出這個數。 學生齊讀。(讀作:四十)

教師説明:讀數時先讀十位上的數,再讀個位上的數。

教師:27和33又該怎樣擺小棒?在計數器上如何撥珠?寫法與讀法該怎樣做呢?在小組內試一試。 學生小組嘗試探究,完成學習活動。

教師講解步驟。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思考、討論:33中的兩個“3”意思一樣嗎?

學生交流彙報:不一樣。左邊的“3”在十位上,表示的是3個十;右邊的“3”在個位上,表示的是3個一。

教師小結:相同的數字在不同的數位上表示的意義不相同。

教師:三種顏色的鈕釦一共是多少粒呢?(100粒)100用小棒怎樣擺?

學生彙報:擺10捆小棒。 教師出示圖片。 10個十在計數器上該怎樣撥珠呢?

學生個別彙報,教師課件演示。

請學生對着數位表,同桌互相説一説:從右邊起,第一、二、三位分別是什麼數位?

每個數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

引導學生觀察:寫數和讀數是從哪邊(左邊和右邊)開始的?

引導學生概括小精靈的話:讀數和寫數,都從高位起。

三、 鞏固拓展

1、完成課本第37頁做一做的第1、2題。 第1題,教師出示數位表,任意在數位表上寫數字,讓學生説出相應的數是多少。 第2題,由學生獨立完成。完成後,教師請個別學生讀數。

2、完成課本第38頁練習八的第5-8題。

四、課堂小結 教師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z8l7n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