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着重要的地位。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文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範文彙總八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1

(一)討論揭題,引入新課

1.我們都見過春雨。大家有沒有發現,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麼不同?(樣子、速度、聲音)板書:春雨。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關於春雨的童話故事。你們讀一讀,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春雨的?

2.投影出示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拼讀討論。

拼讀:自由讀;同桌互讀;“我會讀”。

討論:

(1)讀了這句話,你知道春雨的樣子了嗎?(板畫:春雨)

認讀生字“線”,組詞。

(2)讀了這句話,你聽到春雨的聲音了嗎?指導朗讀“沙沙沙,沙沙沙”。

3.出示課文最後一段,朗讀質疑。

讀:拼讀;小組讀;集體讀;自己邊思考邊讀。

認:認“歡”字,換偏旁記字。

問:讀了這個句子,你有什麼疑問嗎?(鼓勵學生大膽提問)

提示:

(1)“大家”指的是誰?

(2)大家爭論的是什麼問題呢?

4.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弄清以上問題,並在句子中認字。

(1)從句子中找到以上問題的答案。

(2)識字。

音:勾畫出句中的生字拼讀;連詞朗讀。

趣題底顏有趣問題到底顏色

形:你能識記這幾個字嗎?看看這些字有什麼特點?

提示:同結構:趣題同偏旁:題顏

換偏旁:底—低加偏旁:是—題

(二)情景感悟,對話朗讀

1.出示課文插圖或播放多媒體課件,説説圖中畫了哪些鳥。(貼三種鳥的圖片)

2.分角色朗讀,討論。

(1)三種鳥分別認為春雨是什麼顏色的?他們的根據是什麼呢?

(2)春雨從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課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動作的詞,能找出來嗎?

(3)認識生字“淋、灑、滴、油”。

你發現這些字的規律了嗎?去掉偏旁來看看,是你認識的什麼字?可以用什麼方法記住這些字?(熟字加偏旁法;偏旁聯想法)

(4)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鳥們在爭論?該怎樣讀出爭論的語氣呢?

指導朗讀:“不對”;“不對,不對”;“你們瞧”;“你們看”。

“……花……了,……花也……了。”

(5)分角色朗讀對話。

(6)創設情境演一演。

(三)實踐活動

春雨到底是什麼顏色的?到外面看一看,並把看的結果畫出來,跟大家交流。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2

一.複習檢查

1.讀生字卡片。

2.指名讀課文。

二.講讀課文

1.細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

(2)理解“迷”的意思。

(3)指導朗讀。

(4)齊讀。

2.講讀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

(2)邊讀邊想:這一段有幾句話?哪幾句話寫“爸爸”打電腦的?哪幾句話是寫我和“爸爸”的對話?

(3)讀後回答。

(4)理解一、二句話。

a.指名讀。

b.看實物,認識“鍵盤”、“屏幕”。

c.從哪幾個詞可以看出“爸爸”迷上了電腦?

d.“爸爸”是怎麼打電腦的?

引導學生觀察圖。

“嗒嗒嗒嗒”是什麼聲音?“隨即”可以換成什麼詞?

“嗒嗒嗒嗒”、“隨即”説明了什麼?

e.指導讀一、二句話。

(3)理解三、四句話。

a.指名讀。

b.理解“爸爸”的話。

出示“爸爸”的話。提問:“爸爸”説了幾句話?每句話是什麼意思?

討論:電腦還有哪些用途?為什麼説“今後我們的工作、生活離不開它”呢?我聽了爸爸的話是怎麼想的?

c.指導朗讀。分角色朗讀。

3.講讀第二自然段。

(1)齊讀。

(2)“又”、“敲打”説明了什麼?

三.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練習用“用處”、“真行”練習説話。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3

一、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播放《後弈射日》)同學們,知道這是什麼故事嗎?誰來説説。

天上的太陽到底能不能被射來呢?我們今天就來學習一篇寫《太陽》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現在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

2、小組接讀課文,學習生字,交流讀懂了什麼。

3、 彙報。

三、精讀課文,感悟特點

1、 讀讀課文的前三個自然段,在描寫太陽特點的部分中,你認為哪些句子用得好?

2、在你讀出的這些句子中,你有什麼發現?(引導學生體會列數字、舉列子等説明方法)

3、用你的朗讀來再現一下太陽的特點吧!

四、指導寫字

1、 出示“差、抵、氏、莊、稼、繁、殖”,認讀。

2、 看看這些字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麼?

3、 教師範寫,學生描紅。

4、 互相評價。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4

教學內容

《畫》是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一首古詩。課文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和一首五言謎語詩。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山水相映,鳥語花香的美感。課文以“畫”這個謎底為中心,抓住山水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圖文對應,妙趣橫生。在教學本課時,要引導學生通過誦讀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字。

[教學目標]

1.認識“遠、看、近、聽、春、還”六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3.瞭解古詩大致意思,懂得這首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學習生字;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設計理念]

培根説:“讀詩使人靈秀”。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善於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人本思想,意味着對每個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教學中,應讓每個孩子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才會有靈性。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選擇喜歡的詩句,自由選擇喜歡的方式讀書,引導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汲取、學會欣賞,從而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共享和心靈的震撼。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喚起他們去探究學習中華古文化的主動性,催化了學生情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應把握“古詩誦讀”這一課型教學的尺度,即重點是識字和熟讀成誦,一定要讓學生自己多讀,要讀準每個字的字音,要把每行詩讀通順,要讀好整首古詩直至能熟讀成誦。學生主要通過多讀和結合看圖,以及教師適當的詩意描述,瞭解古詩的大致意思,感悟詩的意境美。教師還應恰當創設出詩境,讓學生通過多讀體會美、欣賞美、評價美,以至於自己表達美、創設美。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剛人學的一年級小朋友,自我約束能力差,老師如若引導不當,會使他們產生厭倦情緒。因此,課堂上把遊戲寓於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如本節課開課的猜謎語遊戲,識字過程中的開火車、猜字的遊戲等等,讓學生學習情緒高漲,為他們創設了一個生動活潑、輕鬆和諧的學習環境,最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感受學語文的樂趣。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都猜過謎語嗎?誰來出個謎語給大家猜?

(學生興趣盎然地玩猜謎語的遊戲)同學們真聰明,老師也請你們猜個謎語(出示古詩),它是一首謎語詩(板書:古詩誦讀),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學完古詩,你們一定能猜出謎底。

二、初讀古詩,認讀生字

1.請大家翻開書92頁,自由讀詩,注意藉助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出示小黑板)這六個字你們會認嗎?先自己在下面讀一讀吧!

3.誰想讀給大家聽一聽?(學生自主選擇讀宇,重點指導讀好前鼻音“近”、後鼻音“聽”)

4.讀得很好,去掉拼音朋友也能讀這麼好嗎?咱們開火車比賽來讀一讀吧1

5.猜字遊戲:老師藏一張字卡在身後,讓學生猜是哪個字寶寶這麼調皮,在和大家玩捉迷藏的遊戲。(學生在遊戲中鞏固生字的讀音)

三、再讀古詩,讀通詩句

1.生字讀得這麼好,相信大家再讀古詩時一定能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自己在下面讀一讀。

2.同座互讀、評,指名全班讀、評。

3.全班齊讀。

四、品讀詞句,領悟詩境

1.學生自由讀詩,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行多讀幾遍,並讀給同座聽。

2.根據學生學習的情況調整教法,學生喜歡讀哪一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一句。導讀方法如下:

“遠看山有色”,演示“山”的分解圖片,師描繪遠山:遠遠看去,一座座青色的山峯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行詩讀得很美呢?

“近聽水無聲”,演示“水”的分解圖片,師述:嘩嘩的流水從山間流出,請一位同學上台來聽流水的聲音,其他同學把耳朵貼在書上聽一聽,能聽到流水的聲音嗎?為什麼?(畫上的水)。那麼,這一行該怎麼讀呢?

“春去花還在”,演示“花”分解圖片,師述:春天到了,百花盛開,現在春天過去了,花怎麼還在開放呢?(畫上的花)。誰能把這一句讀好呢?

“人來鳥不驚”,演示“鳥”的分解圖片,師述:枝頭上站着一隻可愛的小鳥,咱們來跟它打個招呼吧。請一個同學上來,和下面的同學一起説:“嗨,小鳥,你好呀!”哎呀,小鳥不理我們,這是怎麼回事呀?(畫上的'鳥)。誰會讀這行詩?

3.四行詩都讀好了嗎?現在我們把整首詩連起來讀一讀。

練讀,指名讀,齊讀,看圖讀,引讀。

4.讓學生猜出謎底:畫。(板書課題,齊讀)説説是怎麼猜出來的。

五、積累詩句,熟讀成誦

1.學生再來欣賞一下這幅美麗的畫,配樂,學生邊看圖邊吟誦。

2.學生在學習小組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好這首詩吧!

(小組合作多種形式練讀)

3.小組學習成果展示。

4.熟讀成誦。(背誦時指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山、水、花、鳥”來背。)

六、課外延伸,再現情境

1.師:(充滿激情地)這首詩可真有趣呀,短短几十個字就描繪了這麼美的一幅景象。你們還知道哪些有趣的詩嗎?(學生擴展背詩,激發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2.回家請爸爸媽媽猜今天學的謎語詩,如果猜對了,就畫一幅美麗的山水畫送給他們作為獎勵,並蒐集更多古詩參加下週班級開展的“古詩誦讀會”。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瞭解雨前、雨中、雨後的自然景象,培養按順序觀察自然現象的興趣。

2、練習用“漸漸”、“越,越”造句。

3、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聽一組聲音,(課件播放雷雨中的聲音)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呀?(雷雨)對,這節課我們要繼續學習第15

課:雷雨(板書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課文是按照什麼樣的順序寫的?(生答,師板書:雨前雨中雨後)那這節課我們的學習任務是什麼呢?誰來幫老師説説?

二、聽聲音判斷,指導看圖

想不想聽聽雷雨前和雷雨後的聲音呀?

(想!)那好,請大家閉上眼睛,老師要考考你們的聽力,看看你們能不能聽出來老師先播放什麼聲音再播放什麼聲音?(先播放雨後部分,再播放雨前部分)

想看看這三幅美麗的圖嗎?(分別出示雨前、雨中和雨後的畫面)大自然真神奇啊!雷雨前和雷雨後的變化真大你最喜歡哪個畫面的景象呢?請你説一説(説喜歡的畫面)

三、理解課文內容(根據大部分學生的喜好來決定先學哪一部分,引導一個部分,放手另兩個部分的內容)

方案一:(先學雷雨後部分)

(一)、學習雷雨後部分

過渡語:(指名説喜歡的畫面)這麼多人喜歡雷雨後的景象,那我們趕快去感受一下雨後的景象吧!(放雨後景象)誰能用自己的話説説你看到的景象?

生1:太陽露出了大紅臉。

生2:小鳥在樹枝上唱歌跳舞。

生3:天空出現了一座彎彎的彩虹。

師:雨後的景物真是太美了,課文是怎樣寫的呢?趕快去讀一讀課文吧,並用筆圈出雨後的景物。

(生讀課文,圈畫詞語,教師指導)(課件雨後課文)

1、學完了嗎?雨後寫了哪些景物了?你最喜歡的是什麼景物呢?

2、交流自讀自悟情況,教師隨學生的回答相機點撥。

回答到蟬叫了,青蛙也叫起來了時,問:蟬在叫什麼?青蛙在叫什麼?回答到喜歡“一條彩虹掛在天空”時,問:有關“彩虹”你還知道哪些知識?你是怎麼知道的?

雨後的景色寫得多好啊!喜歡讀嗎?帶着你們的喜愛只情自己練習把這部分讀一讀吧,呆會老師請你們來讀。(自由讀,指名讀,評議,再讀)

3、師、:同學們,假如你就是一隻蜘蛛,蟬或者其他小動物,雨過天晴後是怎樣出來活動的?誰想演一演?

生1:我是一隻蟬,雨停了,我跳上樹頭歡快地歌唱。

生2:我是一隻小青蛙,雨停了,我—“撲通”一聲跳到荷葉上邊唱歌邊跳舞。

生3:我是一隻蜘蛛,雨停了,我——爬到網上玩蹦蹦牀。

同學們,雨停後,還有哪些動物也出來活動了呢?請大家站起來,選好你要表演的動物,表演出它的動作和聲音。(全班表演)

小結:剛才我們學習了雷雨後這一部分課文內容,是怎麼學習的?先看圖,讀一讀課文;再畫一畫;接着説一説;最後再演一演。

出示課件:學習方法(見上)

(二)、學習雷雨前和雨中部分

過渡:下面我們就按剛才的學習方法在小組裏合作學習雷雨前和雷雨中部分

1、合作學習,教師巡視指導。

2、彙報交流:你讀懂了哪一部分的內容了?你能通過讀的方式來表現你對課文的理解嗎?

3、交流要點:

A、雨前部分:當彙報到“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時,相機指導學生比較句子:

(1)樹上的葉子不動,蟬不叫。

(2)樹上的葉子一動不動,蟬一聲也不叫。

問:

哪個句子寫得好?好在哪裏?

(第二句説明了一絲風也沒有,天氣悶熱。)

一隻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追問:這句話你覺得哪個字寫得特別好?“垂”字。

和哪個字意思相近,掉、落。為什麼要用“垂”?因為蜘蛛是順着一根絲逃走的,所以用垂。“逃”字可以看出蜘蛛是很快跑掉了。)

彙報到:“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追問:“越來越”説明什麼?説明一次比一次強烈,那應該怎樣讀才能讀出天氣的變化?指名讀。

相機指導比較句子:(點課件)

(1)、閃電亮,雷聲響。

(2)、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

這兩個句子哪個寫得好?為什麼?

(第二句好,第2句寫出了閃電、雷聲的變化,説明了電閃、雷鳴在不斷加劇。)

你會用“越,越”來説一個句子嗎?指導造句。

3、指導朗讀

快要下雷雨了,空氣悶得不得了,老師想聽聽你們的朗讀,看你們能不能把這中悶熱的感覺讀出來?誰願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的內容?你們想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讀一讀這一部分課文?好,我們現在就採用打擂的方式來比一比。同學們還可以配上自己喜歡的動作。指讀,評價,再讀。

B、雷雨中部分

能通過提問題的方式來考考大家嗎?

問題:(如)

a、為什麼第4小節連用了三個“譁,譁,譁”?該怎麼讀這三個“譁”?(雨下得大而且急)(讀的語氣要重一點,停頓得短一點。)

b、為什麼往窗外望去,樹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雨太大了,隔着雨簾,樹和房子都看不清了)

c、為什麼連用了兩個“漸漸地”?(雨和雷聲是慢慢地變小的)

看課件:我們一起來看看大屏幕,雨是怎樣變化的?

相機指導用“漸漸”進行説話練習。師:板書“漸”字,邊講述:“漸”字古時候是“浸染”的意思,跟水有關,所以用三點水,這裏的“漸漸地”可以換成什麼詞?(慢慢地)請大家讀一讀課文裏的這句話,(課件出示)漸漸地,漸漸地,雷聲小了,雨也小了。誰能給這個句子中的“漸漸地”換個位置,但是意思不能變。出示:雷聲漸漸地小了,雨聲也漸漸地小了

從剛才從大家提的問題和回答的情況可以看出同學們學得很不錯,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一部分,好嗎?老師和大家一起讀,根據老師提的問題,大家讀出雷雨的變化,雨剛下的時候既大又急,接着,越下越——大!漸漸地,又變——小了。師:雨是怎麼樣地下起來的?雨越下越大,往窗外望去,看見了什麼?漸漸地,漸漸地。

4、讀課文,背誦課文。

同學們,本文的作者通過自己的仔細觀察,用優美的語言告訴了我們大自然的神奇。你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最喜歡的地方背出來嗎?那好,大家可以選擇你最喜歡的段落,加上自己的動作,看誰背得最好!大家準備一會吧!(自由準備)指名背課文。

5、總結課文,課外延伸。説一説:春雨、秋雨、夏雨是什麼樣的?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6

一、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9個生字,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理解11個新詞的意思,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2、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補充完整。

3、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4、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樣子的,懂得遇事仔細觀察,抓住事物間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二、教學點與難點

1、讓學生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理解老人通過觀察到的現象進行合理推理的過程;能用因果倒裝句式正確地把老人的推理過程説出來。

2、培養學生預習課文時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和平時多觀察,勤思考的好習慣。

三、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能區別多音字“哄”、“嗎”的讀音。

3、能區別“走失”和“丟失”的不同意思。

4、初步學會預習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

教學過程

1、揭示課題

(1)投影駱駝圖後問:這是什麼動物?誰能説説駱駝是一種怎樣的動物?

(2)投影“從前有個商人走失了一隻駱駝,問:“走失”是什麼意思?可以換成“丟失”嗎?

(3)商人走失了駱駝,於是就發生了一個“找駱駝”的故事,出示:13找駱駝

(4)看了課題,你想知道那些問題?

2、引導質疑

(1)聽課文錄音,想想剛才提的問題,那些聽了錄音就解決了。

(2)今天老師還要教給大家一種新的預習課文的本領。出示“閲讀提示”,通過學習“提示”,明確本單元學習的重點是“學習課文,學會提出不懂的問題”。

(3)指導預習課文的方法與步驟。

①讀通課文,讀準生字的音;注意多音字的讀音;分析生字的形,記住字形。

②劃出由生字組成的新詞,想想新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詞語寫在作業本上。

③再讀課文,在不理解的句子和內容下劃上“—”線,打上“?”。

3、反饋交流,評析學生提出的問題。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對有價值的問題要及時表揚肯定,對“偏題”要妥善處理

,正確引導。

(3)緊扣閲讀訓練重點及學生預習前、後提出的問題進行小結。

4、完成作業。

(1)《作業本》題2。

(2)抄寫生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本課生字,理解有關詞語。

2、瞭解老人是怎樣知道商人走失的那隻駱駝的情況的。並能仿照例句,把不完整的因果句式補充完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檢查生字,聽寫生字。

2、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主要講什麼。

(2)這段主要講什麼?從那裏看出商人的心理很着急?用着急的語氣讀讀商人的話。

3、學習2—9自然段。

(1)佈置自學。要求:①輕聲朗讀2—9自然段。②同桌討論: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有那些特徵?老人説得對嗎?你從哪兒看出來?

(2)反饋

①讓學生用“老人知道商人丟失的那隻駱駝

”的句式説出駱駝的三個特徵,先分三句説,後綜合起來説。

②商人三次回答老人的話是怎樣説的?

③比較“是的”、“不錯”、“對極了”的異同,説説商人的感情有什麼變化?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④“忿忿”是什麼意思?商人的心情為什麼會轉喜為怒?該怎樣讀出“忿忿”的語氣來?

(3)分角色朗讀2—9自然段。

4、學習第10自然段。

(1)默讀第10自然段

,思考:老人並沒見過商人的駱駝,可卻能那麼準確地説出駱駝的特徵,這是為什麼?請把老人得出結論的依據找出來。

(2)“不緊不慢”是什麼意思?

(3)請用“不緊不慢”的語氣説説老人的話。

(4)練習用因果句式説寫句子。

5、作業:(1)照樣子把句子補充完整。

(2)抄寫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遇事要仔細觀察,抓住事物的因果關係進行分析判斷,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繼續進行因果句式的説話訓練。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複習。

(1)聽寫詞語。

(2)分角色朗讀1—9自然段。

(3)請你用不緊不慢的語氣,仿照例句回答商人的疑問。

2、繼續學習第10自然段。

(1)齊讀“至於……順着它的腳印去找”句。

(2)理解“至於”的意思。

(3)仿照例句説話。

3、學習第11自然段。

(1)齊讀第11自然段,看看商人找到駱駝了沒有。

(2)“果然”是什麼意思?“果然”説明了什麼?

4、總結。

(1)老人為什麼能幫助商人找到駱駝,你從這個故事中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2)通過這一課的學習,你還知道了什麼?

5、課堂練習:《作業本》3、4、5題。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內心情感。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人與人之間都需要關心、鼓勵,懂得要主動地關心、鼓勵別人,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創設情景:給老師以掌聲,給聽課老師掌聲,以表示歡迎,出示課題《掌聲》,齊讀課題。

2、正是同學們的掌聲,使一個女孩改變了,這個不幸卻又幸運的女孩是誰?(英子)

二、文本對話,感受掌聲魅力

1、請輕讀掌聲前的部分,畫出有關句子和詞語,並用一兩個詞語概括從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英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抓住重點詞句)

(1)、她很文靜……最後一個離開

(2)、英子立刻把頭低下

(3)、英子猶豫……

2、換位思考:假如你是英子,此時你心理會怎麼想?

3、你們心目中的英子應該是什麼樣的?課文怎麼寫?

4、是什麼力量讓英子有了這麼大的改變?邊讀邊找出課文中描寫掌聲的句子。

5、採訪同學們,你為什麼給英子送去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6、英子在掌聲中向大家深深鞠了一躬,此時她一搖一晃走下講台,這與剛才走上講台感覺一樣嗎?如果你是英子,此刻你最想説什麼?

如果沒有__________ ,我就_________ 。

因為______________ ,所以_________ 。

三、總結昇華

四、課外延伸

1、上中學後,英子來信了,快來讀讀,從信中你知道了什麼?

2、給英子回信

3、老師贈言

五、佈置作業

1、收集有關愛的名言

2、有感情朗讀課文

小學語文課文教案 篇8

本節課,教學目標合理,教學方法得當,學生參與廣泛、積極,有較好的達成度。

一、感悟積累,綜合訓練

學習語言是語文課的主要任務,也是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本質區別。本課其實就是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不是別人講給我們的,不是從電視中的圖像聲音中獲得的,而是以一個個的文字、詞語、句子描述的,少年的美好品質是藴涵在豐富的語言文字中的。因此在教學中我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感悟、積累、運用語言,努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如:在教學中,我重點抓了“栩栩如生”、“琳琅滿目”、“愛不釋手”等詞語,學生能夠了解詞語本身的意思,但是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又是什麼意思呢?我讓學生通過抓“遺憾”,結合上下文、前後詞語,反覆朗讀感受,並通過多媒體出示木雕圖片,讓學生以填空的形式加以運用,真正地理解詞語在句子中的意思,乃至在全篇中的作用。學生感悟了語言,更重要的是還逐步體會到如何正確的運用語言。這樣做,不僅對學生進行了語言文字訓練,還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本文語言樸實但藴含深意。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對相同的語言文字進行反覆揣摩、咀嚼,在比較中領悟其中豐富的內涵,感受到故事發生時的情景,體會少年的美好心靈。如:在引導學生感受“我”和“少年”的遺憾心情,兩個人物都感到“遺憾”,但這絕不僅僅是相同的心情。透過這一對相同的詞語,能感受到兩個人物不同的心理,“我”的放棄木雕的無可奈何,沒有辦法;“少年”的不能賣掉木雕、不能讓“我”這個中國朋友如願以償的惋惜與失望。相同的詞語,學生通過比較,深入人物去體會,嚼出了不同的滋味兒。這樣,不僅使學生感受到語言文字的巨大表現力和生命力,還使學生受到熱愛祖國語言文字情感薰陶。

二、重視朗讀,培養語感

培養語感也是語文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本文的人物語言描寫很多,這些語言不僅豐富,更重要是在這些語言描寫中藴含了少年的美好品質。因此在教學中,每個教學過程都體現了“以讀促問,以問導讀,以讀導悟,以悟促讀”的教學策略。在讀的訓練中,我不僅充分讓學生朗讀,還讓學生轉換角色去讀,切身體會課文人物的思想感情。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獨特的體驗、讀出語感,也是我在這節課上所要追求的。在學完送木雕部分,配樂、分角色朗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讀中感受到了非洲少年的樸實、善良,感受到了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

三、補充資料,深刻理解

課文講的是非洲少年對中國人民的友好情誼,旨在讓學生感受非洲人民對中國人民的友誼。這是一篇向學生進行關愛教育的極好教材,但由於文中內容距學生生活實際較遠,涉及的文字材料較多,為學生的閲讀帶來一定困難。在本課設計中,課前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查找相關的資料進行閲讀,如中非友好往來、中國援助非洲等相關歷史資料,以此豐富學生的積累,擴大學生的視野,使資料與課文相呼應,相補充,相促進,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領悟思想感情奠定基礎。

四、滲透寫法,掌握技能

在現在學生的習作中經常會出現“重點不突出,條理不清”等不足現象,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學生缺少作文表達的技巧。小學生寫的作文,一般是記事寫人、寫景狀物等,寫這類文章的關鍵是讓學生掌握寫這類文章的方法。

《賣木雕的少年》是一篇典型的寫人的文章,教學中讓學生通過人物的動作和語言揣摩人物的內心活動,感受到了賣木雕少年的品質,這樣,學生潛移默化地從不自覺到自覺地獲取了寫作的知識與技能。最後,我對寫作方法進行了整理與歸納,便於學生記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qyk3o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