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精華】小學美術教案模板彙總五篇

小學美術教案 篇1

橙色的畫

教學目標:

1、認識橙色是如何產生的,什麼叫間色。

2、説出對橙色的感覺。

3、用自己調出來的橙色畫一幅畫。

教學重點:

研究橙色是如何產生的。

教學難點:

最好用自己調出的橙色進行繪畫。

教學準備:

教師:大玻璃杯一個、小玻璃杯兩個、紅黃兩種顏料水。

學生:水粉顏料、水粉筆、調色盒、水等。

教學過程:

一、做實驗。

1、複習:什麼叫原色?原色包括哪幾種顏色?

2、今天,我們要用其中的兩種顏色來做一個實驗。

(教師操作:把紅黃兩種顏色進行混合)

3、問:你發現了什麼?我們把產生的顏色叫什麼顏色?

4、出示:橙色。

二、新授。

1、問:橙色是如何產生的?你知道它是屬於什麼色嗎?

2、出示:紅+黃=橙間色

3、出示小資料:有兩種原色調配而成的顏色稱為間色。

4、找橙色:讓學生找出自己顏料盒裏的橙色。

5、問:想不想自己動手,把橙色調出來?

6、學生嘗試:用自己顏料盒中的紅色和黃色進行調色,看看會產生什麼樣的橙色,同學之間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7、欣賞例畫:用橙色可以畫出許多好看的圖畫,一起來看一下。

8、説一説:你看了橙色的畫有什麼樣的感覺?看到橙色可以使你聯想到什麼?

9、問:你會用你自己調出來的橙色畫什麼呢?

三、佈置作業。

1、以橙色為主,畫一幅畫。

2、出示要求:最好用自己調出來的橙色完成作業。

3、學生作畫,教師指導。

四、作業展評。

教學後記:

橙色屬於間色,是由原色中的紅色和黃色相調和而產生的顏色。這堂課我以實驗的方式解決了學生對橙色是如何產生的問題研究,説一説對橙色的感覺,舉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並通過自己動手做實驗,調出橙色,使學生充分體驗橙色的豐富性;最後再用自己調出的橙色畫一幅畫,學生就不會感到單調了,畫面的層次感就更突出了。

小學美術教案 篇2

一、認知目標:

瞭解有關吃蟲草的自然知識,並選用多種方法來表現吃蟲草捕蟲的情景。

二、技能目標:

通過欣賞、觀察、表演等形式瞭解吃蟲草捕蟲的經過,並運用各種方法進行繪畫、製作。

三、情感目標:

滲透可持續發展的思想,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重點:瞭解吃蟲草的知識,能用所學的方法來表現吃蟲草吃蟲的情景。

難點:畫面表達清晰,有遮擋關係,具有情趣性。

教學方法:

對話式導入,綜合探索、交流、觀察、討論及小組合作的方法貫穿於教學的始終。

一、導入:

1.你見過吃蟲子的草嗎?生答

2.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吃蟲子的?(教師出示課件:放錄像學生觀看,毛氈苔、豬籠草、捕蠅草、狸藻捕蟲的情景。)

二、新授:

1.看了這些吃蟲草捕蟲子的情景,你們想知道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吃蟲草圖片和它的名稱,學生了解吃蟲草的種類)

2.如果你是一株吃蟲草,你會怎樣吃掉小蟲子?請同學上台表演。(用肢體語言表現吃蟲草吃蟲子的情景,使學生髮揮想象力並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3.問:你是靠什麼來吸引小蟲子的?(生答)

4.我們來看看吃蟲草是怎樣吸引小蟲子的(出示課件:吃蟲草各種形態、不同色彩的圖片,學生欣賞。)

學生總結並板書:形狀:奇特、

顏色:鮮豔、

氣味:芬芳

教師小結:吃蟲草的捕蟲器總是散發着迷蟲的魅力。在世界各地的很多地方還有其他的吃蟲草,我們沒有見到過,你們來看小朋友們想象中的吃蟲草是什麼樣子的。(課件出示小朋友們的畫。讓學生了解表現吃蟲草不同的方法,同時開拓學生的視野。)

三、課堂製作:

1.教師示範:

這麼多漂亮的吃蟲草,我也想做一個(教師拿出紙盒用彩色紙裝飾成吃蟲草,貼在準備好的吃蟲草畫中。)我將它種在吃蟲草叢中,讓它多吸引小蟲子,為我們的莊家多消滅害蟲。

2.你是不是也想擁有一株漂亮的吃蟲草呢?同學們來看要求:(課件出示)

3.學生創作

看誰製作的吃蟲草能將老師這裏的小蟲子吸引過去。

作業提示:發揮你的想象力,用你學過的方法表現吃蟲草捕食的情景。可自己表現,也可以小組合作。

要 求:1.吃蟲器要新奇獨特,畫面要飽滿,有疏密變化。

2.添畫草梗、葉梗、葉子、小蟲等,要變化形狀。

3.色彩要豐富鮮豔,盡最大可能來吸引小蟲。

四、展示作業:

請各組將自己的作品拿到講台上。

1.説一説自己是怎樣設計的吃蟲草,用什麼方法表現的?

2.其他同學對他的設計有什麼好的建議?

(教師給設計有創意的作品貼小蟲子,鼓勵學生課下繼續創作。)

小學美術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簡單瞭解有關居室的.功能和特點.以及不同地區、民族在設計上的不同文化和習俗。瞭解自己的小天地不僅有一般居室的特點,還要有表現個人的興趣和愛好。

2.使學生能按照自己的心願去表現和設計自己理想中的小天地。嘗試用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幸福生活的喜愛之情,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3.培養學生善於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引導學生做生活中的人。啟發學生通過設計、表現自己的居室,體驗生活的樂趣;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通過了解有關居室設計的文化、習俗。加深對自己身邊居住環境的瞭解,喚起學生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教學難點:

繪畫時房間裏傢俱與傢俱、傢俱之間與周圍環境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前後、大小關係

教具準備:

美術用具

教學方法:

談話法、示範法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1.教師作自我介紹,學生依次作自我介紹。

二、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阿爾的房間》

今天我們是第一節課美術課,我想大家都想輕鬆一點,我們今天就來欣賞一幅外國名作。

學生欣賞討論:

1.從畫中你看到了什麼?感覺怎樣?

2.從畫中、文字中你瞭解到了那些東西?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補充介紹《阿爾的房間》的相關知識:

3.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圖片和小朋友作品

提問:

(1)你看到的都是些什麼地方?你最喜歡哪個設計,它有什麼特點?

(2)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卧室,都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誰能告訴大家你的那片小天地是怎樣的?

(3)你對你的小天地滿意嗎?

(4)你理想中的小天地是怎樣的?它的佈置應當具有什麼功能和特點?

(5)你準備怎樣去改進你的那片小天地呢? (學生討論)

想一想,在你動手的時候你會遇到些什麼困難?(內容、比例、層次等)

三、學生作業:

要求:可憑記憶也可以發揮自己的想象設計自己的居室。

教師指導

四、學生作品展示:

學生交流討論

1.其他小朋友的作品有什麼值得我們學的地方又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五、拓展:

運用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試着設計我們的教室、校園等。

小學美術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捏泥動物是兒童最喜愛表現的題材內容,在他們的繪畫作品中我們經常可以見到各種各樣的非常有趣的動物形象。

本課捏泥動物教學通過捏泥動物,讓學生認識瞭解製作捏泥動物立體動物的方法、步驟,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本課教學應重視學法指導和對動物造型的認識。通過揉、捏、粘接等多種方法來做自己喜歡的、熟悉的動物形象。捏泥動物同時運用粘、刻的方法進行裝飾表現出動物的特徵。本課教學內容是兒童對動物認識的加深,從平面繪畫到立體表現的過渡,教師應指導學生將個人的製作與集體的活動進行結合。可以設計一個場景,如動物運動會、森林音樂會等,調動學生的學習慾望。可以幾人一組或以小組為單位,每人做不同的動物形象,使之在學習和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保護自然的意識。

二、教學目標

*認識、瞭解動物的基本形態,培養立體造型的能力。

*掌握捏製的基本方法和步驟。

*培養團結、協作的集體意識。

三、教學設計

本課的教學,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記憶、想象,培養造型表現能力,通過活動形式來提高兒童的學習興趣,把能力的培養放到學習捏製的活動中。

本課教學安排要考慮到環節的設置,層次條理要清楚合理。通過記憶觀察——感受體驗——造型表現——遊戲活動——相互評價,在造型表現的活動中,激發興趣,養成從小保護自然生態環境的意識。

本課教學是以動物為表現對象的學習活動,通過捏各種不同造型的動物形態,引發學生的興趣,在動手製作和活動中完成學習。

教學中教師要在捏製泥動物的活動中對造型、製作的方法、步驟及粘刻手法進行適當的演示,並結合媒體,實物的觀察,使學生能通過感受,記憶和運用恰當的方法來進行表現。

作業評價:通過活動形式,讓學生進行自評和互評,談自己的認識,以及保護動物的意義。

作業要求:運用多種方法捏一個自己喜愛的小動物,並進行適當的添加裝飾。

四、教學建議

*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種手段、媒體、光碟、實物提供給學生可觀察的動物形象,瞭解動物的結構、動態,以便作業的完成。

*作業的形式可以用陶泥或彩泥來完成。

小學美術教案 篇5

圓形方形三角形,大小差異各不同。

不同形狀疊一疊,組合變化趣無窮。

教學目標:

學習形與形相透疊的表現方法和透疊圖形的塗色方法。小學美術教案

在小學美術教案組合透疊練習中感受新的平面組成形式,形成調空畫面的意識

在形的自由組合和換色平塗活動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小學美術教案

教材分析:

超越基本形的概念,發現新的圖形結構形式。

感受透疊圖形及着色後產生的效果。

圖形的相互穿插,打破基本形產生新的圖形結構,作業時又有新的發現。趣味無窮,個性及作畫方法不同其造型色彩效果各異。作業完成後自我評價,感受畫面的疏密、虛實效果。

欣賞畫家米羅作品《太陽、人和鳥》。激發學生聯想。

作業具有隨意性和偶然性,易作業,易出效果,學生會積極投入學習和繪畫。

作業要求:任選一種彩色筆作業,用大小不同的三種基本形互相穿插,組合成一幅畫面,再自選顏色添色。添色不畫出線外。

教學設計:

建立自主探究學習方法,從回憶、歸納到認識透疊圖形,理解透疊的涵義,然後,對作業方法進行分析、歸納,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實施回憶—示範—實踐—比較、分析—完成

教學過程

 第一部分:設計與製作

一、 引導學生回憶:幾何形的長短、大小的變化。

二、 示範圖形透疊:採用逐一疊加方法,讓學生觀察形的組合變化過程。引導學生觀察透疊圖形着色後的效果,感受畫面的美感。關注色與色疊加的變化。

三、 欣賞作品:分析、比較單獨圖形與透疊圖形的區別,明瞭透疊涵義。

四、 實際活動:任意位置畫圓形、三角形、方形,形與形之間要有部分添加大小不同的基本形將畫紙畫滿並裝飾,方可停下。最後,塗色完成。加強指導完成作業並進行評價、歸納、總結。

第二部分:

用畫或皺紋紙剪貼的方法,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方形、三角形組合成漂亮的畫面。

準備:卡紙、彩紙、膠水、剪刀、彩色水筆等

方法:1、教師示範,基本形--粘貼與描繪—啟發與參與—完成—評價

2、學生實踐,根據所理解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創造,把結果與老師進行比較

反思:又興趣,完成作業馬虎,沒有深入表現。加強學習品質的教育,找出原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ox0y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