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中秋節社會教案模板

中秋節社會教案模板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社會教案模板,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社會教案模板

中秋節社會教案1

設計意圖:

中秋節對中班的幼兒來説還是比較陌生,本次活動設計主要是讓幼兒初步感知一些中國民俗文化,從而激發幼兒對民族文化淵源的喜愛與認識。中班幼兒的認知特點具體直觀形象,所以本次活動通過聽故事,吃月餅和欣賞音樂,使孩子對中秋節有一些認識。

活動目標:

1、初步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對中秋節的活動產生興趣。

2、願意在集體前大膽表述,樂意和同伴分享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1、掛圖15號;

2、活動前幼兒向家長了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説和習俗。

活動過程:

1、關於中秋傳説的交流與分享。

關於中秋節的傳説。

引導幼兒講述、分享。

2、教師出示掛圖,講述故事《嫦娥奔月》。

提問:

嫦娥怎麼會飛到月亮上去的?這是哪一天?

后羿聽到這個消息後,做了什麼?

從這以後,后羿是怎麼寄託對嫦娥的思念的?

中秋節是怎麼來的?

3、閲讀《小朋友的書我的家》第17~22頁“嫦娥奔月”。

4、幼兒邊聽故事錄音,邊閲讀故事。

5、關於中秋習俗的交流與分享。

活動結束:

説一説人們為什麼要過中秋節,人們一般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活動反思:

《中秋節的來歷》是一個語言和社會領域的.的故事活動。在課後我覺得我們學到的知識還是在社會領域的內容比較多,整體感覺幼兒對故事的內容並不是很感興趣,但還是算接近目標了吧。

在上課時我藉助了多媒體以及掛圖等教具來幫助幼兒瞭解故事內容,其實對於中班小朋友的知識面來説大家都知道中秋節,但不知道中秋節的時期是八月十五,經過這次的學習,很多小朋友都認知了這一知識點,中秋節要吃月餅等。但關於中秋節的傳説《嫦娥奔月》,幼兒卻還是沒怎麼搞懂,我先請小朋友們欣賞一遍,來聽出裏面的人物,接着我指着掛圖講了第二遍故事。最後,我又講了第三遍故事。

最後,在時間的緊迫下我結束了這節課,總體來説幼兒對中秋節還是有點了解的但幼兒對這個故事的內容還不是很瞭解,所以我會利用平時的時間多講兩遍這個故事來提問幼兒使幼兒加深對這個故事的瞭解。

中秋節社會教案2

活動目標:

1、知道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賞月、吃月餅等習俗。

2、大帶小,嘗試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制作出月餅,掌握收口揉圓的方法和印花按壓的力度。

3、通過“大帶小”活動,體驗長大了的自豪感和責任感及一起製作、品嚐月餅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提前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習俗。請家長帶領幼兒去超市,瞭解月餅的種類、製作材料及包裝等。

2、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等中秋節課件

3、油麪、餡料、月餅模具、帽子、圍裙,桌布等。

4、洗淨雙手,做好桌面、器具的消毒工作。

5、背景音樂:《爺爺為我打月餅》

活動過程:

一、中秋到,道中秋。

1、大班小朋友分組向對口班級中小班弟弟妹妹們介紹中秋節的來歷、傳説和古老的民間習俗。播放:“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吃月餅、賞月的中秋課件。

教師小結: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着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2、説説自己見過的月餅。

教師出示課件,從形狀、圖案,餡兒、包裝等方面進行小結。

二、引導幼兒觀察月餅的製作步驟,大帶小一起製作月餅。

1、一起討論:我們可以用什麼方法制作月餅?幼兒自由交流,討論後個別發言。

2、教師現場演示:先取適量的油麪團,在手中搓圓,然後壓平,包上少量的餡,慢慢用手把餅皮向上推,收口揉圓。將模具上均勻沾一層薄薄的麪粉,防粘,放入粘了麪粉的餅團,用模具輕輕一壓,再慢慢推出餅團,要保持月餅表面光滑。

3、提出製作要求:大帶小一起用搓、揉、團、壓的方法做出月餅,大班小朋友要幫助鼓勵小班小朋友,要有耐心,失敗了可以重新做。

4、播放背景音樂,幼兒自由結伴選擇餡料製作。

觀察幼兒製作情況,適時、適宜給予提示、示範等幫助。

三、介紹、展示自制的月餅。

大帶小一起介紹一下製作的月餅是什麼形狀、圖案、餡料。大班小朋友説一下製作過程中是怎樣幫助小弟弟小妹妹的?

活動延伸:

把做好的月餅拿到伙房用烤箱烤熟,讓孩子們一起品嚐分享自己親手製作的月餅,併合影留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nkx3z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