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史記選讀》之《高祖本紀》教案1(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史記選讀》之《高祖本紀》教案1(蘇教版高二選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的:

    1.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記》“不虛美、不隱惡”的史家實錄精神。

    2.分析人物刻畫的藝術特色,理解對比法、互見法塑造人物形象、記述史實的方法與作用。 

3.整理文言現象,積累文言知識。

●教學重點:體會《史記》“實錄”之精神。

●教學方法:研習,討論。

●教學時間安排:3課時

課前準備:

    1.複習《鴻門宴》,説説在此文中高祖給你留下的印象。

    2.預習本文,寫一篇介紹漢高祖的短文。

    3.能流利朗讀本文,劃出不懂或者認為重要的字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提名學生説説《鴻門宴》中劉邦的形象。

公元前206年12月,在鴻門舉行宴會,即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這是劉、項兩個軍事集團的第一次正面交鋒,並由此展開了長達5年的“楚漢之爭”。在鴻門宴中,司馬遷運用對比,利用矛盾衝突等多種手法,塑造了項羽、劉邦、范增、張良等人物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鴻門宴中的劉邦堅決果斷、能屈能伸、狡詐多端、圓滑機警、能言善變、禮儀備至。

《太史公自序》説:“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蜀漢,還定三秦;誅籍業帝,天下惟寧;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紀》第八。”根據這個精神,司馬遷在《高祖本紀》中記述了劉邦推翻秦朝、戰勝項羽、建立漢朝的全部過程,肯定了西漢這位開國皇帝統一天下的歷史作用。 今天我們來學習司馬遷專門為這位漢代開國皇帝寫的傳記《高祖本紀》,更深地瞭解高祖其人,進一步熟悉《史記》刻畫人物的方法。

二、熟悉課文

(一)熟悉情節,疏通課文。

1.紀傳體是以寫人物為中心的,給一個人物寫傳記該寫哪些內容?提名同學介紹劉邦的籍貫、出生和家庭,疏通第一小節。

明確:傳記要介紹一個人的籍貫,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

第一小節敍高祖出生時候賦予傳奇色彩,極言劉邦的出生不同凡響。

2.節選部分記敍了劉邦哪些主要事件?(分組概括,同時點擊重要字詞和句式)

(1)自己概括,小組討論。

(2)依次提名概括各個部分的內容。(泛讀)

明確:1-4:好酒色,觀秦始皇而歎,徒手赴宴卻大言“賀錢萬”,貌相奇貴得取呂氏。

5-17:見酈生,大戰藍田,入關約法三章,赴鴻門謝罪,被封漢王,明燒絕棧道示無意東歸,暗決策東進試奪天下,進兵追擊項羽,垓下打敗項羽,氾水稱帝。

18-20:雒陽南宮論成敗,入都關中,未央宮舉杯戲父,高祖還鄉,崩於長樂宮。

3.請同學介紹劉邦,要求把籍貫,出生,家庭,一生中的主要事件等都介紹進去。

4.總結三個部分的內容。

   《高祖本紀》是在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敍述中展示劉邦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形象,表現傳記作品的主題,以及作者對歷史人物的思考和認識。從劉邦在不同歷史階段的活動特點看,全文可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4):劉邦姓氏、籍貫、家庭、出生以及做泗水亭長時候的事情。

 課文首先介紹劉邦的姓氏、籍貫、出生、家庭等,體現了《史記》是以人物為中心的傳記作品特點。 

    這一部分主要記述劉媪嘗息大澤之陂生下高祖、劉邦好酒及色、縱觀秦始皇而歎、徒手赴宴大言“賀錢萬”等主要情節。“見蛟龍於其上”,極言劉邦出生不凡。劉邦當初,其為人,仁而愛人,有大度;但又好酒、賒酒;有詐稱“賀錢萬”的無賴舉動。説明他原本是一個不從事生產的普通人,而且性格中有不少毛病。觀看秦皇帝時,他情不自禁地發出“大丈夫,就應該像秦始皇那樣”的慨歎,表明他的志向不小,也可以説是“布衣登基”的起點宣言。

第二部分(5-17):入關滅秦,打敗項羽,氾水稱帝的全過程。

從歷史發展過程的特點看,這一部分可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奉楚懷王之命)劉邦領兵西進,一路廣攬人才,虛心聽取意見,隊伍不斷壯大,打了不少勝仗;並率先入關,與關中百姓約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撫民心,為日後的成功奠定了基礎。 

    這一階段,主要寫酈生見沛公、與秦軍大戰藍田、入關約法三章等情節。“酈生見沛公”,從劉邦“踞牀”,“酈生不拜,長揖”,到“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這時酈食其説出襲擊陳留之計,從而獲秦軍儲備糧。説明劉邦能虛心聽取意見,當眾認錯。“與秦軍大戰藍田”,戰前,用張良計,遊説秦將,“啖以利”,偷襲武關。藍田南交戰中,設疑兵旗幟,更重要的是“諸所過毋得掠滷”,因而秦人歡喜,所以“秦軍解”。最後,在藍田北交戰中,又“大破之”;乘勝追擊,打敗秦軍。説明劉邦善於用人、用計,這是他在雙方交戰時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入關後,“約法三章”則表明劉邦想以此贏得關中百姓的擁護。 

    第二階段:寫楚漢相爭:劉邦赴鴻門謝罪,項羽自立西楚霸王,劉邦被封為漢王,決策東進爭奪天下,進兵追擊項羽,在垓下打敗項羽。 

    這一階段,主要用對比的手法寫了項羽由強到弱、劉邦由弱到強的變化過程。項羽入關時率軍四十萬,劉邦兵十萬,雙方兵力懸殊很大;劉邦自知不敵,到鴻門謝罪得以解脱。項羽入關後,屠民燒宮,假尊義帝;與劉邦先前入關的安撫吏民,寬容秦王形成鮮明對比。推翻秦朝後,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負約”,“更立”劉邦為漢王。可見項羽的強勢與霸氣,劉邦的弱小與屈從。諸侯各自回到自己封地後,劉邦燒絕棧道,以示無意東歸;暗中卻聽從韓信的勸説,“決策東鄉,爭權天下”。“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的時候,雙方的兵力在相持中發生了變化,由於劉邦知人善任,虛心納諫,從民所望,後方鞏固,兵力由弱轉強,逐漸居於優勢。“欲引”,又用“留侯、陳平計”,其決策和行動的變化説明劉邦的實力與先前大不一樣。“決勝垓下”充分説明楚漢相持三年後,形勢大變,漢軍逐漸扭轉敗局,已經強大起來。垓下之戰,韓信受命以三十萬大軍圍困項羽十萬之眾,第一次以眾擊寡。韓信仍然運用謀略,儘量用極少的代價取得勝利。他以孔將軍、費將軍為兩翼,親自居中正面誘敵,佯裝敗退,拉長楚軍戰線,然後兩翼合攏,分割包圍,打敗楚軍,把項羽逼上死路。到了夜裏,漢軍又唱起楚歌迷惑楚軍,這就徹底瓦解了項羽鬥志,迫使項羽自刎於烏江邊上。 

    第三階段:劉邦在氾水之陽稱帝。 

這一階段,寫了劉邦稱帝、高祖置酒洛陽南宮等情節。漢五年(前202)正月,諸侯及將相共尊劉邦為皇帝,二月甲午,劉邦即位於氾水之陽。劉邦稱帝后總結他成功的經驗,説明他不僅會用人,而且能駕馭人。

第三部分(18-20):稱帝之後。

這一部分寫了未央宮舉杯噱父、高祖還鄉和高祖之死等情節。“未央宮舉杯噱父”是劉邦即位後在羣臣面前對自己父親的一次戲弄。漢高祖九年,華麗無比的未央宮建成,劉邦在未央宮前殿舉行盛大朝會,會見諸侯羣臣,其父太上皇也在場。劉邦在此即位已經三年,帝業已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以四海為家,諸侯羣臣畢恭畢敬,劉邦嚐到了作為天子的顯貴和樂趣,不免飄飄然起來。在未央宮前殿大宴羣臣之時,劉邦忽然想起父親曾訓斥他“無賴”,沒有什麼謀生的本領。心想現在倒要看看他如何作答。劉邦便端起玉石酒杯,斟滿了酒,起身為太上皇祝壽,表示對父親的十分尊重,不料卻問道:“始大人常以臣無賴,不能治產業,不如仲力。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當初你説我沒有出息,現在看看誰有出息?你説我不從事家業,但我從事的是天子的產業。言下之意,你當年説錯了。劉邦一席話,竟引來羣臣高呼萬歲,大笑為樂。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劉邦靈魂深處渺小鄙陋的東西。“高祖還鄉”一節,作者放筆鋪敍,摹繪點染,造成濃重的抒情氛圍。先寫“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縱酒”,且“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後自編自唱《大風歌》,然而樂極生悲,在大風歌歡樂豪邁之中透露出一種巨大的隱憂,所以“慷慨傷懷,泣數行下”,説出了“遊子悲故鄉。吾雖都關中,萬歲後吾魂魄猶樂思沛”這樣動情的話來。正是由於作者渲染了濃重的故土鄉情與衣錦還鄉所造成的人生榮枯之感,也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生髮出對人生的無限感慨。“高祖之死”一段,僅用十字,交代卒年時間、地點。 

(二)疏通本文中的重要字詞和句式。

1.説説各個部分中哪些詞語需要注意的。(精讀)

(1)按組閲讀,教師巡視,瞭解閲讀情況。分組討論回答。

(2)教師同時補充各組中需要注意的重要字詞以及句子

(3)其他組的同學提出在預習中劃出的不懂以及難懂的問題。

2.總結文言現象(分組課後完成)

(1)通假字:

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責”通“債”)高祖常繇咸陽    遂坐上座,無所詘(“詘”通“屈”)   沛中豪桀     諸所過毋得掠滷,秦人憙,秦軍解(“解”通“懈”)

諸吏人皆案堵如故    非有所侵暴,無恐    可急使兵守函谷關,無內諸侯軍 (“內”通“納”)   稍徵關中兵以自益,距之(“距”通“拒”)

乃詳尊懷王為義帝 ()“詳”通“佯”  兵罷戲下     不如決策東鄉(“鄉”通“向”)

(2)詞類活用

①使動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  (使……與眾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會項伯欲活張良          (使……活命)

沛公從百餘騎            (使……跟從)

坐之堂下                (使之坐於堂下,讓他坐在堂下)

②意動用法

武負、王媪見其上常有龍,怪之  (認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為苦)

沛公然其計                     (認為……正確)

③名詞活用為動詞

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約分王關中             (稱王)

秦王子嬰素車白馬         (駕着白馬白車)

都彭城                   (定都)

呂公因目固留高祖         (用眼色示意)

誹謗者族                 (滅族)

士卒皆歌思東歸           (歌唱)

為太上皇壽                (獻酒致祝壽詞)

④名詞作狀語

項羽與宋義北救趙        (向北)

夜往見良                (在夜間)

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      (在途中)

⑤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單父人呂公善沛令       (與……交好)

高祖竟酒,後           (留到最後)

呂媪怒呂公曰           (對……發火)

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   (趕在諸侯之前)

⑥形容詞活用為名詞

及見怪                 (怪現象)

大王起微細             (平民,卑微的身份)

(3)古今異義詞

①不事家人生產作業    

家人:句中古義“平民百姓”               今義“一家人” 

作業:句中古義“勞苦的工作”             今義“學習完成的功課” 

②誹謗者族   古義:公開批評、議論         今義:無中生有,説人壞話,毀人名譽 

③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古義:規約,規章   今義:限制使不出範圍 

④稍徵關中兵以自益    古義:漸漸         今義:稍微 

⑤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古義:沒有出息     今義: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 

(4)解釋下列多義詞。

固   ①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本來)

②呂公因目固留高祖(堅持)

陂   ①其先劉媪嘗息大澤之陂

②陂九澤,度九山

相   ①呂公者,好相人(動詞,給人看相)

②相中山

③正月,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

④無如季相(名詞,面相)

引   ①沛公引兵西(率領)

②引入坐(引領)

奪   ①遇剛武侯,奪其軍

②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其志也

攝   ①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

②攝行天子之政

徇   ①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以徇

②……為武信君將而徇朝歌

張   ①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

② 張飲三日

略   ①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

②南略邛、笮、昆明

則   ①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②則學者至今則之

益   ①益張疑兵旗幟

②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伐   ①非有功伐

②興師東伐

用   ①乃詳尊懷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②用能定汝子孫於下地

③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

解   ①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逃脱)

②項羽解而東歸(解散諸侯軍隊)

可   ①可四千餘人

②不可複用

守   ①吾聞帝賢者有也,空言虛語,非所守也

②臣等以死守之

信  ① 大王不尊號,皆疑不信

② 卜人皆曰善,發書視之,信吉

③ 言必信,行必果

④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築  ①酒酣,高祖擊築

②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築之

③煬公築茅闕門

(5)特殊句式

①判斷句

高祖,沛豐邑中陽里人

懷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傑也

②被動句

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③狀語後置句

遇彭越(於)昌邑

又與秦軍戰於藍田南

繫頸以組

④定語後置句

楚與諸侯之慕從者數萬人

諸將過此者多

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

⑤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

今某之業所就孰與仲多

是以兵大敗

(6)虛詞積累

①則

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    (就)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果)

②因

高祖因狎侮諸客              (趁機)

因與俱攻秦軍                (於是)

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          (憑藉)

③以

乃以秦王屬吏                (把)

二世使使者斬以徇            (而,表承接)

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  (因為)

啖以利                      (用)

可以有大功                  (憑藉)

始大人常以臣無賴            (動詞,認為)

④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             (錶轉折,“但是”)

不然,籍何以生此             (這樣)

喟然太息曰                   (……的樣子)

(7)其他重點詞語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大腿)

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   (輕視)

昌邑未拔               (攻下)

攝衣謝之,延上坐       (提,道歉,請)

二世使使者斬以徇       (示眾)

乃以秦王屬吏           (交付、委託)

非有功伐               (功勞)

還軍霸上               (駐紮)

去輒燒絕棧道           (斷 )

漢王復入壁             (營壘)

與齊王等期會而擊楚軍   (約定日期)

諸侯及將相相與共請尊漢王為皇帝  (共同)

乃即皇帝位氾水之陽     (水的北面)

起為太上皇壽           (獻酒獻物,祝人長壽)

父兄不能給             (供給,使足)

可四千餘人              (大約)

意豁如也               (……的樣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lp88d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