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老人與海》教案(通用7篇)

《老人與海》教案(通用7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老人與海》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人與海》教案(通用7篇)

《老人與海》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瞭解海明威及其創作情況,學習小説三要素。

過程與方法

鑑賞老人的形象,體現小説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老人永不服輸的頑強的精神,學會從老人的行為和心理描寫中把握人物形象,領會社會意義。

教學重點:

分析故事情節、找出人物內心獨白,把握人物“硬漢”形象。

教學難點:

掌握內心獨白對人物形象的塑造的作用。

教學方法:

1、情境法。

2、啟發感。

3、問題探究法。

4、討論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課前視頻欣賞導入)同學們,剛才欣賞的是大家熟悉、喜歡的電視劇《亮劍》中的精彩片段———李雲龍論述什麼是“亮劍”精神?同學們聽後感覺説的好不好?牛不牛?“亮劍”精神簡單理解就是敢於與強大的敵人、對手做鬥陣,無論對手多麼強大,都要滿腔勇氣和信心,永不放棄,永不言敗,要敢於亮劍。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世界100部文學作品之一,美國里程碑式30部文學作品之一的世界名著—海明威的《老人與海》,看看主人公桑地亞哥“硬漢”性格和李雲龍“亮劍”精神有什麼相似的地方。

二、作者簡介

海明威,美國小説家。195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曾作為紅十字會車隊司機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長期擔任駐歐記者,並曾以記者身份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和西班牙內戰。晚年患多種疾病,精神十分抑鬱,經過多次醫療無效,終用自殺。50年代後,塑造了以“桑地亞哥”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滅,但就是打不敗他”的“硬漢性格”(代表作《老人與海》1950年)。他那簡約有力的文體和多種現代派手法的出色運用,在美國文學中曾引起過一場“文學革命”,許多歐美作家都明顯受到了他的影響。

三、快速瀏覽課文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指出文中的生字詞,並指出小説的三要素即人物、情節、環境,並概括故事主要內容。

小説敍述的是古巴一位飽經滄桑的老漁夫桑地亞哥已經八十四天未捕到魚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個人出海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途航中,馬林魚卻被鯊魚吃掉。本文節選的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是小説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説的**。

四、梳理課文情節

1、因為本文節選的部分較長,同學們看一下共有多少段?我們來看看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

明確:97段,根據五次與鯊魚搏鬥,兩次搏鬥後的心理活動,最後返港回家把全文分為八個部分。

2、節選部分老人進行了幾次搏鬥,對象是誰?老人各次搏鬥的武器分別是什麼?武器使用結果怎樣?

明確:老人共進行了五次艱苦卓絕的搏鬥。

第一次是一條鯖鯊、使用的武器是魚叉和繩子,結果繩子斷了,魚叉沉了。

第二次是兩條星鯊、使用的武器是綁着刀子的槳,結果刀鈍了。

第三次是一條犁頭鯊、使用的武器是綁着刀子的槳,結果刀斷了;

第四次是兩條星鯊、使用的武器是短棍,擊退了兩條星鯊。

第五次是成羣結隊的鯊魚、使用的武器是短棍,舵把,結果舵把折了。

3、老人是在什麼樣的身體狀況下搏鬥的?

明確:第一次:在和大馬林魚搏鬥三天兩夜後,手受傷了;

第二次:手上的傷加重;

第三次:吃點馬林魚肉,攢些力氣,手淌血;

第四次:覺得自己已經死了,手痛,連説話的力氣都沒有;

第五次身體又痛又發僵,傷口和身上一切用力過度的部位都因寒冷而痛得厲害。

4、老人不顧一切地搏鬥的目的是什麼?結果是怎麼樣的?

明確:捕到魚,並順利返回。每次勝利都會付出慘重的代價,最終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

5、這一過程中,老人有沒有後悔動搖過?

明確:有,但他戰勝了自己。

6、從這些情節中,請同學們討論概括一下老人的性格特徵。

明確:通過這些情節,我們可以看出老人桑地亞哥那種堅強、剛毅、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和死亡的形象,表現出無論情況多麼嚴重,困難多麼巨大,死神多麼可怕,他都不失人的尊嚴,不失勇氣和決心的硬漢子這個個性鮮明的人物形象。

五、分析本文寫作手法,探究寫作目的

1、文中在刻畫人物形象時,使用了大量的內心獨白,請同學將五次搏鬥前後的老人內心獨白找出來。並分析這樣寫的作用是什麼?

明確:他們忠實的記錄了桑地亞哥的內心活動,寫出他在海上漂泊的這幾天的心態,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真實地再現了老人的思想與感受。這些內心獨白不僅揭示了主人公內心的自豪感、堅毅以及尋求援助的孤獨感,而且閃爍着深邃豐富的哲理色彩,豐富了小説的思想,構成小説的重要特色。海明威早期小説中的硬漢子多是“啞巴公牛”,言語不多,缺乏思想,而老漁夫桑地亞哥卻具有豐富的內心世界,具有堅強的理性,是用思想支配行動的人,因此成為海明威小説中刻畫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

2、如何理解老人與鯊魚的搏鬥,有什麼象徵意義?

明確:文中講的是老人在大海上,與鯊魚搏鬥的故事,實質上老人是人生的一種象徵,老人桑地亞哥是硬漢子的代表,大海是生命旅途的象徵,鯊魚則是我們行走中的“強物”,象徵着自然帶給人們的不幸、厄運、困境。人得一生中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麼會見彩虹,在人生路上我們必不可少的會遇到挫折,被厄運阻撓,我們只有經歷了和他們的較量,我們才會成為命運的強者。

3、文中老人與鯊魚的搏鬥最後失敗了,你如何看待桑地亞哥的失敗?

明確:這部小説表現了一種奮鬥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就如這位老漁夫一樣,雖然老了,倒黴、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而能在精神上贏得勝利。

4、老人為什麼説:“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明確:這句話是小説的核心精神,它生動地揭示了桑地亞哥的內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也是作者海明威的思想觀與價值觀的反映。這句話意味着,人生的使命是奮鬥,是與命運做不懈的抗爭。人生下來雖然面臨種種自然與社會的挑戰,也許這些挑戰強大到足以把人的肉體消滅,但一個人只要保持旺盛的鬥志和在任何艱難險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人就永遠是勝利者。小説中的老漁夫桑地亞哥雖然最終沒能保住大馬林魚,但在與鯊魚搏鬥的過程中,他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是精神上的勝利者。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文明學習了海明威的《老人與海》,學習了海明威筆下的具有“硬漢”性格的主人公桑地亞哥與鯊魚搏鬥的故事,小説中大海和鯊魚象徵着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在與之進行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語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七、佈置作業

根據我們所學的這篇小説,請你寫一篇200—300字的感想。

《老人與海》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理解“惦記、海濱、啤酒、崛起、鐮刀、壘球、瀟灑、鯊魚、骨骼”等詞語。

2、感知和認識老漁夫面對龐然大物豪不畏懼、敢於搏鬥的英勇形象,並欣賞和品味文中精彩的文字,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貴的精神品質。

3、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重點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並背誦自己認為精彩的句子

教學重難點:

1、默讀課文,感知和認識老漁夫面對龐然大物毫不畏懼、敢於搏鬥的英雄形象,感受主人公身上可貴的精神品質。

2、朗讀課文,背誦精彩語句。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複習導入

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認識了胸懷廣闊的藺相如,熱愛自由的“奴隸英雄”,觀看了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位作家——海明威以及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老人與海》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生字詞:崛、骨骼、海岬、浩渺、蹂躪、磷光。

2、本文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課文是根據美國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中篇小説《老人與海》縮寫的。課文講了一個八十四天沒有捕到魚的老漁夫,歷盡艱辛,筋疲力盡才捕到一條大馬林魚,但在歸途中他一再遭受鯊魚的襲擊,經過殊死搏鬥也沒能保住大魚,回港時只剩下死魚的骨骼。

課文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1、(1——3)寫出海前的情況。

2、(4——9)寫在海上的情況。

3、(10)寫歸程中的情況。

4、(11——13)寫回港後的情況。

三再讀課文,提出質疑

1、指導學生讀課文。

2、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

(1)文章結尾提到老人夢見獅子。這有什麼寓意?

(2)桑提亞哥最後什麼也沒得到,那作者寫他的用意是什麼,他是不是一個失敗者?

(3)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讓我們細細品味美國作家海明威筆下的人物——老漁夫桑提亞哥的傳奇故事,同老人一起去經歷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二、深入細讀,品位人物

1、請同學們瀏覽課文,文中哪些場面讓你印象深刻?

2、學習探究老漁夫與大馬林魚搏鬥過程,分析人物形象。

3、學生根據學習提示自主學習。

4、根據學生回答,重點交流。

5、交流體會第6、7、8自然段的內容。

小結:我們可以看到老人坦蕩的內心,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個性,多麼讓人受鼓舞的話語,讓我們把它記在腦海中。

6、背誦精彩片段:“陽光下到尖得像一張細長的臉。”

三、學習老漁夫與鯊魚搏鬥內容,認識人物形象

1、鯊魚是如何向老人進攻的?

2、在老漁夫與鯊魚搏鬥中他得表現怎麼樣?

3、你從中體會到老漁夫是個怎樣的人?

4、你怎麼理解“他説一個人不可能被打敗,你儘可以消滅他,但你卻打不敗他”這句話?

四、討論交流,深化人物形象

1、你認為老漁夫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

2、老漁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你佩服這位老漁夫嗎?為什麼?

4、背誦精彩語句。

《老人與海》教案3

一、課標要求

本課依據《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提到:高中語文課程必須發揮自身的優勢,使學生受到優秀文化的薰陶,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奮發向上的人生態度,增進課程內容與學生成長的聯繫,引導學生認識社會、認識自我、規劃人生,實現本課程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的價值追求。

二、學法分析

首先,高二學生對海明威可能比較陌生,教學前儘可能讓學生自己動手,多尋找一些課外資料,以期能對他的作品和風格有一定的瞭解;其次,本文雖然是節選,但是文章依然很長,所以,教學中儘可能的理清小説的行文脈絡,如老人與鯊魚較量的五個回合;其三,本文充滿了哲理和象徵的韻味,但學生的生活閲歷比較簡單,所以應該聯繫生活實際。

三、三維目標

知識和能力:瞭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寫作風格

過程和方法:

1、梳理小説的脈絡,並提煉主題

2、學習運用反襯、內心獨白等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

3、學習本文象徵主義手法的運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讓學生學會直面挫折,學會堅強、勇敢、永不言棄的精神

2、樹立積極向上的樂觀的人生觀

教學重點:把握小説的主要內容,對重點段落和人物的內心獨白進行解析教學難點:小説的象徵意味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學習、師生對話學習

四、教學流程

1、梳理小説情節

一個老人,一片大海,年邁的老人在海上到底將有什麼樣的故事發生?

請學生概括小説主要內容

老漁夫桑地亞哥駕舟於海上連續84天,但是卻連一條魚也沒捕到,在別的漁民的奚落中,老人決定第85次出海,去尋找他自己的幸運之神。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一條條鯊魚陸續圍了上來,儘管老人奮力拼搏,但還是沒能抵擋住兇猛鯊魚的進攻,等他回到海岸時,大馬林魚只剩下殘骸。本文節選的就是從鯊魚出現到老人回到漁港的部分。

提問:小説節選部分共有老人與鯊魚的幾個回合的較量?對象都是什麼?

學生回答:五個回合,分別是與鯖鯊魚鬥、與星鯊魚鬥、與犁頭鯊魚鬥、與星鯊魚鬥、與羣鯊魚鬥

教師補充:一方是孤獨的老人,一方是強悍的無數鯊魚,一方是弱者,一方是強者,他們的較量,誰會勝利?

提問:老人與鯊魚較量的五個回合中,老人用到了哪些武器?結果怎樣?老人的身體狀況又怎樣?大馬林魚狀況怎樣?

學生回答:

第一個回合:用魚叉(丟)、繩子(斷)老人手受傷大馬林魚被吃掉40磅

第二個回合:刀子(鈍)、槳老人手傷嚴重魚被吃掉四分之一

第三個回合:刀子(鈍)、槳(斷)受淌血半個身子被咬爛

第四個回合:短棍手痛得厲害

第五個回合:短棍(丟)、舵把(折)極疲乏僅剩殘骸

教師補充: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老人實現了他的願望,捕到了魚,但是,儘管他費盡力氣,勇敢搏鬥,但是最終的結局,得到的卻是一副殘骸。有人説,老人成功了,有人説,老人失敗了,你認為老人到底是失敗還是成功?

學生討論後回答,發揮其自主性。

教師明確:

失敗者,奮鬥兩天卻一無所獲;成功者,老人在不斷的挑戰中,戰勝自我,精神上的勝利者。

提問:從小説情節中,概括老人的性格特徵?

學生討論回答:堅強、勇敢、無畏地面對痛苦的硬漢子的形象

2、刻畫人物的藝術手段

在人物塑造上,小説採用了反襯法和內心獨白等藝術手段,使老人的形象躍然紙上。

提問:學生找出對鯊魚的描寫並概括

回答:速度快、嗅覺靈敏、身子強健、戰鬥武器好

提問:如此精細的描寫鯊魚的特徵有何作用?

回答:兩者對比,反襯老人的勇敢、智慧

教師補充:何為反襯,藉助於對立面之強來烘托主體性格之強。黑格爾説過:“人格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對立的偉大和剛強的程度才能衡量出來。”小説中,不少地方都極力描寫鯊魚的勇猛、兇狠,從而襯托出老人桑地亞哥的剛毅頑強。

提問:每一次搏鬥之後,小説都寫到了老人的心理,這在文中有何作用?

回答:戰鬥之後的一種緩衝,無數次心理的描寫,讓人看到老人的內心,從彷徨走向堅定,他有過後悔,但最終戰勝自己,收穫精神食量。

3、重要語句的理解

“可是一個人並不是生來要給打敗的,你儘可把它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解析:這是老人第一次回合之後的內心獨白,也是此小説的核心精神,充分體現了老人桑地亞哥的生命理念。整句話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前句告訴我們,人生活在自然與社會當中,必不可少要面臨一些坎坷、磨難,這些磨難、坎坷完全可以造成軀體的消滅、消亡,這是人生命的脆弱性。後句,面對挫折,只要保持一種樂觀的精神,擁有一顆堅強的心靈,那麼,人類執着奮鬥的精神將永不磨滅。

4、象徵主義

題目是《老人與海》,而表明上,小説是寫一位老人及其在海上的經歷,但實際上,老人的形象極具概括性,他已經超越了一個人的存在,而成為了人生的一種象徵。老人桑地亞哥就是“硬漢子”的代表,大海則是生命旅途的象徵,鯊魚則是我們行走中的“強物”,厄運的象徵。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走在人生路途中,不可避免我們都要遇到挫折,被厄運所阻撓,只有經歷與“鯊魚”的較量,才能成為強者,唱出最美的歌。

5、教師小結

生活中,能壓倒一切的不算是強者,不被一切所壓倒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所以,你應當首先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充實自我,以最大的熱情去擁抱生活,什麼樣的生活向我走來,我將向什麼樣的生活走去,讓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懈努力,以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迎接未來的挑戰。

《老人與海》教案4

在五彩繽紛的世界文學的歷史長廊中,有很多享有崇高榮譽的作家與作品。今天,我們要認識又一位這樣的作家(出示海明威頭像照片),閲讀他的一部受人推崇的作品(先展示《老人與海》的全文讀本,後板書課題)。

(一)自由初讀

可先朗讀,做到字音準確、句子通順;再默讀,標出全文段序,想想主要講了些什麼內容,給自己印象最深的情景是什麼?

(二)深入細讀

1、靜下心來,邊讀課文,邊想問題:老漁夫是怎樣與大馬林魚和鯊魚進行搏鬥的?

2、交流認識,朗讀課文。

先談與大馬林魚搏鬥,注意引讀第4—9自然段有關語句,並結合觀看插圖一,體會課後第3題的第一個句子。

再談與鯊魚搏鬥,注意引讀第10自然段有關語句,並結合觀看插圖二,體會課後第3題的第二個句子。

(三)鞏固練讀

1、想想老漁夫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以“讀《老人與海》有感”為副標題寫一篇讀後感,要自擬一個正標題。

2、先背誦你認為本文中寫得十分精彩的語句或片段,再朗誦你對此作出的賞析評語。

3、參加討論,各抒己見:你認為老漁夫是成功者還是失敗者?説明理由。

4、用《不以成敗論英雄》為題目,或以“一個老人的故事一曲英雄的讚歌”為內容辦一期小報。

5、抄一抄,記一記,想一想。

“真正優秀的作品,不管你讀多少遍,仍然不知道它是怎麼寫成的。一切偉大的作品必有神祕之處,而這種神祕之處是分析不出來的。”

《老人與海》教案5

知識與技能:

1瞭解作家海明威的生平與文學功績

2掌握內心獨白對形象塑造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在分析情節的過程中來把握人物——桑提亞哥這位硬漢子形象,找出文中人物的內心獨白,進一步明確人物永不屈服的精神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老人永不服輸的頑強精神

教學方法:

情境法啟發法問題探究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步驟及過程:

(一)導入

大家都知道,鯊魚是一種兇猛的動物,是嗜血成性的“水下魔王”。假如有這樣一個情境,有一天,你獨自一人駕船在海上碰到了一條鯊魚或幾十條鯊魚,你會怎麼做?[學生回答]可是在美國作家海明威的《老人與海》中,一個老人與幾十條鯊魚作戰。是什麼促使老人與之戰鬥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小説,從中我們可以收穫許多。

(二)作者簡介【課件展示】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壇“硬漢”著稱。出生於鄉村醫生家庭,從小喜歡釣魚、打獵、音樂和繪畫,18歲起進入報界,曾參加過兩次世界大戰,出生入死以致傷痕遍體。1954年,他榮獲諾貝爾文學獎。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開槍自殺,走完了他輝煌的一生。對海明威的評價,正如肯尼迪總統的唁電所言:“幾乎沒有那個美國人比海明威對美國人民的感情和態度產生過更大的影響。”他稱海明威為“本世紀(20)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三)故事梗概【課件展示】

小説敍述的是古巴一位飽經滄桑的老漁夫桑提亞哥已經把十四天未捕到魚了,在第八十五天,他又一個人出海遠航,在海上經過三天兩夜的搏鬥,終於捕到了一條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馬林魚。然而,在歸航途中,馬林魚卻被鯊魚吃掉。本文節選的主要是老人與鯊魚搏鬥的情景,是小説臨近結尾的部分,也是小説情節發展的高潮。

(四)分析小説情節

我先給大家一些提示,大家可以根據搏鬥的回合、搏鬥的結果來分析。【學生分組從文中找,討論交流後明確,課件展示】

五次搏鬥搏鬥結果

用魚叉殺死一條鯨鯊失魚叉,魚被吃掉四十磅

用刀子殺死兩條星鯊魚被吃掉四分之一

用刀子殺死一犁頭鯊刀子折斷

用短棍擊退兩條星鯊半個魚身被咬爛了

用短棍劈打成羣鯊魚大馬林魚只剩下殘骸

小結:老人與鯊魚搏鬥每取得一點勝利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最後一無所有,遭到無可挽救的失敗。

(五)分析內心獨白

通過大家的分工合作,我們理清了小説的情節。之前我們在單元解讀中説過人

物形象的刻畫與小説情節的發展是密切聯繫的。我們也講過,分析人物形象還可以從語言、外貌、神情、內心獨白等方面入手。這篇小説中的主人公桑提亞哥,作者主要從哪個方面來刻畫他的呢?——內心獨白【課件展示問題】

1、文中五次搏鬥前與後老人的內心獨白。

2、通過這些描寫,我們可以看出主人公怎麼樣的性格特點?

【學生分組尋找、討論交流,課件展示】

(1)不能夠阻止他來害我,但是也許我可以捉住他。(毫不屈服充滿自信)

(2)現在倒黴的時刻就要來到,我連魚叉也給丟啦。這個東西,極殘忍,又能幹,既強壯,又聰明。可我比他更聰明。(高度自信鬥志旺盛)

(3)是把一個人養活一整個冬天的魚啊。別那樣想吧。歇一歇,把你的手弄好,守住剩下來的魚肉。(接受現實開創未來)

(4)這一會他們可把我打敗了。我已經上了年紀,不能拿棍子把鯊魚給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漿,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想法去揍死他們。(堅韌無畏經驗豐富)

(5)現在一切都過去了。不過,也許他們還要向我撲來吧。可是,一個人在黑夜裏,沒有一件武器,怎麼去對付他們呢?(處亂不驚思考對策)

(6)船還是好好的.,他想。完完整整,沒有半點兒損傷,只除了那個舵把。那是容易配上的。(永不氣餒充滿希望)

(六)分析人物形象

讓學生結合故事情節及人物內心獨白分析主人公形象。【學生討論後明確,課件展示】

在武器簡陋、孤立無援、鯊魚輪番來襲的情況下,老人憑着自己的勇氣、毅力和智慧進行了奮勇的鬥爭,在他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百折不撓、堅強不屈、勇於面對暴力和死亡的“硬漢子“形象。

小説中的大海和鯊魚象徵着與人作對的社會與自然力量,而老人與之進行的殊死搏鬥中,表現了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勇氣,不失人的尊嚴,雖敗猶榮,精神上並沒有被打敗。可以説,這樣一個形象,完美的體現了作者所説的“你儘可把它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的思想。

(七)討論交流

《老人與海》發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們認為他確實是一部好書,一本讓人終身受益的好書,因為他給人們太多太多的人生啟示。那麼你獲得了怎樣的人生啟示呢?【學生自由發言,暢談人生啟示】

(八)佈置作業

閲讀《老人與海》可以領會到許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懂得如何面對困難,做生活的強者。請寫一篇讀後感(800字左右),記下自己的讀書收穫。

(九)板書設計

硬漢

勇敢

頑強奮爭

樂觀永不言棄

漁夫老人

人的靈魂的尊嚴

(十)説明:此教案適合中等水平學生使用。另外,一篇課文抓一個重點就夠了,沒必要面面俱到,“電報式”的語言風格可讓學生朗讀時自己體會,課上點一下就可以了。

《老人與海》教案6

《老人與海鷗》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在感受人與動物之間真摯感情的同時,學習如何把這種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並進行語言積累。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閲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收集關於“海鷗老人”吳慶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學習七單元導讀,明確學習要求

二、導入新課

照片導入:課件出示吳慶恆老人的照片。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張照片,請看大屏幕,照片上的老人給你留下的初步印象是什麼?

這位老人就是昆明市一位普普通通的退休工人,名叫吳慶恆。吳慶恆老人被昆明市民親切地稱之為“海鷗老人”,他和海鷗之間的故事在各大媒體報道後,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今天,就讓我們走近吳慶恆老人,去感受他和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三、整體感知:

1、指名讀文,掃除字詞障礙

2、自讀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

3、回答課文主要內容

4、小組內交流預習情況(解決了哪些問題,還有哪些問題沒有解決)

四、品讀感悟:

1、梳理問題:

從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勾畫出相關的語句,説説你感受最深的部分。

2、學生圈點勾畫後小組交流

3、彙報:

①〔老人每天步行二十餘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是什麼給老人這麼大的動力?是老人對海鷗無私的愛。

②〔老人把餅乾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羣呼喚……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重點抓住“很小心”、“退開一步”、“撮起”、“掃”這幾個詞理解。這是老人喂海鷗的一個細節描寫,從這段可以看出老人喂海鷗的動作多麼嫻熟,他和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麼默契,那麼和諧。

③〔在海鷗的叫聲裏,老人抑揚頓挫地唱着什麼。側耳傾聽,原來是親暱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多麼神奇的老人,在空中飛翔着那麼多海鷗,他都能一一喊出他們的名字,這裏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海鷗的親暱,對海鷗的特別的愛。

開放:老人與海鷗之間可能有怎樣的對話?

④抓住人物的外貌描寫:“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退色的過時布衣……”體會勤儉的老人,卻無私地對海鷗的付出,這是源於老人對海鷗的愛。

過渡語:這是一個普通的老人,更是一個特殊的老人,他愛海鷗已經到了痴迷的程度,他把所有的感情都寄託在海鷗身上,讓我們再看一看那幸福的眼神,多麼美好的畫面,可是世間美好的事物總是那麼短暫,這樣美好的畫面再也看不到了,老人去世了,這是他留下的最後一張照片。當這張照片出現在湖邊時,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體會海鷗對老人的情感)

⑤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瞻仰”寫出了海鷗們對老人的敬仰,尊敬。

從“急速”一詞,我感受到了海鷗那種焦慮、急切的心情。

⑥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從“紛紛”一詞,我體會到這麼多海鷗行動一致,似乎有誰在無聲地指揮。“站成了兩行”“肅立不動”“白翼天使”寫出了海鷗對老人的尊敬、愛戴,對老人的一片深情。(指導學生朗讀,讀好這句話)

⑦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羣海鷗突然飛來,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態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着,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脱出身來。(是否可以用“飛”來替換)

因為海鷗們意識到就要和老人永別了,所以希望能阻止我們拿走遺像,希望能再多看老人一眼,希望老人的遺像能停留一會兒,所以用“撲”比較好,更體現出海鷗們那種傷痛,那種無奈,那種急切、焦慮的心情。(指導朗讀)

《老人與海》教案7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會寫字,6個會認字及9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3、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是如何將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會寫字,6個會認字及9個詞語。

2、瞭解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第一部分,體會老人對海鷗的喜愛呵護之情。

3、通過聯繫上下文,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畫面,感受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

教學重點:

體會老人對海鷗的喜愛呵護之情。

教學難點:

想象句子所描繪的畫面,感受到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通過老舍先生的筆觸感受到了貓的可愛;因為馮驥才先生的精心呵護,怕人的珍珠鳥與他能和諧相處;即將葬身大海的人們居然能被海豚挽救了生命……這些發生在人與動物之間的一幕幕,讓我們為之動容。今天,我們還要學習一篇發生在人與鳥之間真實的故事。引出課題並板書。(教師適時強調“鷗”字的筆順筆畫)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1、檢查預習生字、新詞的讀音情況。

(1)同桌互讀,相互訂正。

(2)指名讀,強調:

旋(xuán)渦塑(sù)料袋模(mú)樣扇(shān)動

炸了營似(shì)的

(3)齊讀加強記憶。

2、指名説説哪些字在寫法上要注意的地方。如:俯、歇、瞻

3、理解新詞的意思。如:

抑揚頓挫——聲音高低起伏和停頓轉折。

親暱——十分親密。

(三)在預習的基礎上再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一遍,注意將本課的生字和新詞讀準確。

2、請你快速默讀課文,想想從課文中你都讀懂了哪些內容?之後,同桌兩人相互簡單交流一下。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學生可能會質疑:為什麼會發生“意想不到的事情”?教師可以先設下懸念。)

3、認真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圍繞着課題主要寫了什麼事?同時理清文章的結構。

(老人十幾年如一日餵養海鷗,與海鷗結下了深厚感情;老人去世後,海鷗送別老人,不忍離去。)

(四)引導學生學習第1至13自然段,通過課文中具體的描寫初步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

1、默讀老人精心呵護海鷗的部分,想一想老人和海鷗之間有着怎樣的感情,你是從課文中的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做一做簡要批註。

2、根據學生彙報進行交流、點撥,重點學習以下內容:

(1)喂海鷗:

抓住描寫老人動作的“放、退、撮”,描寫海鷗的“應聲而來、掃”,感受老人喂海鷗的動作嫻熟,他們之間那種默契的配合。聯繫上下文想象重點句描寫的畫面,感受到作者的比喻是恰當、形象的。

練習朗讀。(出示課件)邊讀邊想象翠湖邊這道美麗的風景,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這份真摯的感情。鼓勵學生把這句話背誦下來。

(2)喚海鷗:

①學生可用自己的話簡單介紹這部分內容,説説自己的感受。

②指名朗讀4至9自然段。

③三個人為一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這部分,老師在行間中聽聽哪組最能表現出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這份親暱之情。

(3)談海鷗:

①學生談感受,教師小結:説起海鷗,內向的老人滔滔不絕。十多年了,每逢冬天,老人都到翠湖邊喂海鷗,風雨無阻。老人和海鷗就像是?(親人一樣,板書)

②齊讀第13自然段。

(五)結合板書小結課文第一部分內容。

(六)佈置作業:

1、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理解課文具體的語言文字,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深厚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2、指導背誦課文最後四個自然段。

教學重點:

體會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教學難點:

揣摩作者是如何將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來的。

教學過程:

(一)齊説課題引入。

(二)回顧課文主要內容:

瀏覽課文,回憶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真實而感人的故事?出示課件(老人喂海鷗的圖片、海鷗送別老人的圖片配樂)引導學生説出課文兩部分的主要內容。

過渡:這樣的情景完全出乎人們的意料,難怪作者説:()的事情發生了。學生填寫。(意想不到)能換個詞語嗎?(出乎意料、出人意外、始料未及等)

(三)學習課文第二部分:

1、指名朗讀,整體感受海鷗對待老人具有怎樣的情感?

2、進行二次默讀,邊讀邊批畫: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海鷗對老人的深厚感情的?一會兒將自己體會到的準備和同學們進行交流。

3、師生共同交流:選取最令你感動的一組鏡頭,和同學們交流自己體會到的。

(1)鏡頭一:海鷗圍着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

①為什麼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平時海鷗會以高興的語調歡迎老人,見到老人是無比快樂的。而此時老人不見了,只剩下遺像,海鷗驚恐、疑惑更感到悲傷。)

②師生對讀“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2)鏡頭二:海鷗紛紛落地,在老人遺像前站成兩排。

①海鷗為什麼要這麼做?(為老人守靈,與老人做最後的告別,已經把老人當成了自己的親人。)

②指名有感情地朗讀。

(3)鏡頭三:收起遺像時,海鷗向遺像撲來。

①它們為什麼要撲來?(海鷗不捨得老人離去,希望老人留下來,永遠和它們在一起,哪怕只是老人的一張像也好。)

②請你結合文章所描寫的相關語句,想象一下當時的場景,如果你當時在場,在這白色旋渦中,你體會到了什麼?(海鷗與老人的感情太深了。)

③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評讀。

(四)迴歸整體,昇華情感:

1、這一組組鏡頭,讓我們深受感動,讓我們為之感概。我們不禁要問:海鷗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常舉動呢?你能聯繫課文中相關的語句談一談嗎?默讀全文思考。

2、學生必然會回讀到課文的第一部分,及時鼓勵學生能夠結合上文進行理解。通過回讀第一部分的相關語句,進一步體會到正因為老人對海鷗的細心無私的照料與關愛,他們之間才建立起了如同親人般的情感,在老人去世後,海鷗才會出現不尋常的做法。

(五)小結全文:

如今,在翠湖邊,市民為了紀念這樣一位關愛動物的老人,為他修築了一座銅像。(出示課件)每到海鷗飛臨翠湖邊的季節,就會有許多市民像當年的老人一樣,給它們餵食。老人雖然已經故去,但他關愛動物的善舉將永遠在人們中間傳承下去!讓我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一邊課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j4yxzz.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