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班科學有趣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1

活動目標:

1、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2、通過變魔術遊戲活動,感知兩種顏色混合後變出新顏色的現象。

3、積極參與活動,體驗顏色變化帶來的樂趣。

4、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礦泉水瓶、瓶蓋、顏料。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引入,激發幼兒興趣。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我們數一、二、三,把它請出來!

師:瓶子裏有什麼?這個水有沒有顏色?

小結:水是沒有顏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師:水寶寶是透明的。現在,要把瓶子裏的水變漂亮,我們一起念"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教師搖動瓶身,讓水接觸瓶蓋裏的顏料)師:水寶寶變色了,現在請小朋友來當一回小魔術師。

二、第一次探索,初步感知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1.引導幼兒自由探索。

師:老師準備了好多瓶子,聽好,每個寶寶從桌子上拿一個瓶子,我們一起學老師搖瓶子,要説:"水寶寶水寶寶,變變變"。

師:請幼兒從桌子上取一個瓶子,用力搖,使其變色。

(老師鼓勵孩子用力搖一搖)師:"你們變出來了嗎?變出什麼顏色了?"

2.鞏固對紅黃藍等顏色的認識。

3.集中討論,探索水寶寶變色的祕密。

師:我們的瓶子怎麼能變顏色呢?

請哪個幼兒上來嘗試搖動沒有顏料的瓶子,再換上有顏料的瓶子再次試驗。

師:這個怎麼都變不出來,那個卻變得出?好奇怪哦!

小結:其實老師把一個祕密放在了瓶蓋裏。這個蓋子裏有什麼?蓋子裏有顏料,水寶寶就可以變出顏色了。

三、第二次探索,交換瓶蓋感知兩種顏色混在一起的變化。

1.教師出示瓶子,並進行示範講解。

老師手裏有一瓶紅顏色的水,現在我要請另一個顏色和它做好朋友,兩種顏色加在一起會怎麼樣呢?你們想知道嗎?我們一起來仔細觀察。

2.教師提出操作要求。

師:"在請幼兒進行操作之前,老師有幾點要求。首先去跟其他顏色交朋友的時候一定要輕輕地,不然其他顏色就不跟你當朋友呢。換好瓶蓋寶寶後一定要用力把它擰緊,不然當你在變魔術的時候水就會都倒出來了。

3.幼兒交換瓶蓋,嘗試將兩種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觀察色彩的變化。

(1)引導幼兒觀察瓶子的顏色,再取不同顏色的蓋子,換上。

(2)幼兒換好瓶蓋後,搖晃瓶子。

(3)師:瓶子裏的水有變化嗎?變成什麼顏色了?哇,顏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顏色混在一起還會變成另一種新的顏色呢!

4.小結(1)個別幼兒進行交流討論。

(2)對"魔術"進行驗證。

四、延伸活動:《找顏色》

師:今天我們小熊班的小朋友都很能幹,變出了這麼多漂亮的顏色,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其它的顏色。

讓我們去教室外面找一找其他漂亮的顏色吧。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2

活動目標:

1、瞭解眼睛的作用,初步懂得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2、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注意用眼衞生,逐步養成好習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自編故事圖片4張。

活動過程:

一、猜一猜--引出眼睛的論題,説説眼睛的作用。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謎語,要讓大家猜一個我們身上的器官:"上邊毛,下邊毛,中間有顆黑葡萄。"猜出是什麼了嗎?

師:對,它就是我們的`眼睛。眼睛有什麼作用?

師:眼睛可以讓我們看見這個美麗的世界。除了我們人身上有眼睛,動物身上也有,你看,小貓咪咪就有一雙美麗的大眼睛,可是最近卻碰上了大麻煩,我們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二、聽一聽--聽故事,説説保護眼睛的重要性。

提問:

1、小貓為什麼會眼睛疼?

2、它後來怎麼去做的?

3、如果我們沒有好的眼睛將會怎麼樣?(變成近視眼,無法看清東西,沒有辦法看好書)

小結:眼睛是我們的朋友,我們要保護她。那麼,到底有哪些辦法來保護我們的眼睛,預防近視呢?

三、説一説--學習保護視力的方法。

注意用眼衞生出示圖片,讓幼兒説説這些保護視力的方法。

小結:"二要"——看書、看電視、看電腦姿勢要端正,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將胳膊肘撐在桌上,將小臂和手掌伸直,中指點到鼻尖或額頭,即距離30釐米左右)--要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

"二不要"——不要長時間的看電視、看電腦。

——不要在過亮或過暗的地方、晃動的車廂看書、畫畫。(看一看、找一找,教室的哪些部位光線過強、過弱,不宜看書畫畫)。

總結:小朋友,現在我們一起出去看看外面的風景,看看誰看的最遠。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3

活動目的:

1.學習比較物體的粗細,能從粗到細給五個物體排序.

2.培養觀察,比較能力.

活動準備:

準備各種粗細不同的毛線,筆,積木,紙棒、可樂瓶等.

活動過程:

1、孫悟空會變的金箍棒引題,讓它變粗或變細。

2、幼兒在活動室中尋找一個粗的一個細的物體,並説一説你怎麼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知道是通過比較而知道的。

3、出示'奇妙的口袋'讓幼兒從中摸出粗或細的物體,知道粗細是相對的。

4、出示圓柱讓幼兒找出最粗或最細的,並按從粗到細進行排序。

5、分組操作:

(1)、從奇妙的口袋裏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2)、按粗和細把物品分成兩類

(3)、讓幼兒從"奇妙的口袋"裏摸出粗或細的物體。

(4)給粗細不同的小棒排順序.

(5)將橡皮泥搓成五根粗細不同的小棒並排序。

延伸:比較周圍環境中各種物體的粗細,回家後比較家裏各種東西的粗細並做記錄。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無處不在的空氣是看不見、摸不着的。

2.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知道空氣可以助燃、充氣的作用。

3.喜歡進行小實驗活動,積極探究空氣的祕密。

活動準備

1.白色塑料袋、吸管用具數量與幼兒人數相等。

2.氣球、蠟燭、火柴、小杯子、充氣玩具。

3.大玻璃瓶、小塑料杯各一個。

活動過程

一、出示透明玻璃杯,告訴幼兒玻璃杯裏盛着非常寶貴了東西,引起幼兒的興趣

二、教師做實驗,請幼兒細心觀察,證明實驗用的杯子裏有空氣

1.玻璃杯子裏面放一張紙,將杯口朝下,垂直放入盛水的玻璃瓶中,過一會將杯子垂直拿出來,杯子中的紙沒濕。如果杯子在水中傾斜,就會發現有許多水泡從杯子中跑出來,杯子中的紙也會被浸濕了。

2.啟發幼兒注意觀察,認真思考,引導幼兒進行猜想和討論,尋找答案。

三、幫助幼兒理解空氣與我們的生活關係,瞭解人和動物都離不開空氣

四、出示實驗材料,教師指導幼兒操作,尋找空氣

1.讓幼兒用塑料袋在活動室的各處找空氣。

2.請幼兒觀察空氣的顏色、聞聞空氣的味道,摸一摸,啟發幼兒説出空氣的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着。

3.請幼兒為氣球充氣,把點燃的蠟燭用玻璃杯罩住,用塑料管往水裏吹。看看有什麼現象,想想這是為什麼?

4.啟發幼兒説出還有什麼地方有空氣?(皮球、游泳圈、輪胎、我們的身體,等等)。

中班科學有趣教案5

活動目標:

1、讓孩子瞭解磁鐵的特徵,明白物體的沉浮。

2、幫助孩子積累生活的經驗,巧用學習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磁鐵、磁性教具、水壺、玻璃球、乒乓球、線、筷子、塑料玩具;鐵製物品如:鐵釘、瓶蓋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播放音樂,教師領幼兒做蝴蝶飛進入活動室。

與幼兒交談,引出磁鐵,引導幼兒觀察。

師:噓!你們看,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禮物?(出示磁性教具花),這花美麗嗎?(美麗)多美的花啊,看!把蝴蝶都引來了(出示教具)。咦!怎麼這隻蝴蝶落不到花上呢?引導幼兒觀察,看有什麼祕密?(讓幼兒觀察這隻蝴蝶教具,發現問題。)

師:對了,這隻蝴蝶的背後少了一隻黑色的圓圈,大家知道它的名字嗎?對,磁鐵,大家真聰明。

二、基本部分。

1、組織幼兒坐好,每人從桌子上拿一塊磁鐵,瞭解磁鐵的特徵。

2、師:小朋友們為了更好的瞭解磁鐵的特徵,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個“萬寶盒”,大家把桌子上的“萬寶盒”打開。用手中的磁鐵吸一吸,看能夠吸起什麼東西,然後讓個別幼兒説一説吸起了什麼?這件東西是用什麼材料做的?

總結出:磁鐵能吸鐵製品。

3、瞭解物體的沉浮:

小朋友,現在我們把磁鐵吸住的物體,放到水盆裏看有什麼變化?(被磁鐵吸起的物體都沉在水底)那把桌面上的東西都放到水盆裏有什麼變化呢?引導幼兒回答。(塑料製品的物體浮在水面),小朋友們真聰明,來一齊鼓勵一下自己。(嗨!嗨!嗨!我們都是聰明娃!)

4、出難題,引導幼兒巧用學習的知識來解決。

小朋友這麼聰明,今天老師遇到了一個難題,你們能幫老師解決嗎?(引起好奇)老師出示:玻璃瓶中有一個鐵釘和一個乒乓球。有的幼兒回答,倒過來或把手伸進去,或用筷子夾出來。老師説出要求:可是在取瓶中的物體時,不能把瓶倒過來,也不能把手伸進去,只是準備了線、磁鐵、筷子、水,讓幼兒分組進行實驗,看哪組取得快。

5、讓個別幼兒分組講解一下取物的過程。(老師及時鼓勵孩子。)

6、師:小朋友們這麼聰明,老師獎勵你們一下,玩一玩乒乓球。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一些難題,只要我們肯動腦筋,想辦法,巧用我們學習的知識就一定能解決。

標籤: 有趣 教案 科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v24q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