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蟲兒飛》教案範文(精選5篇)

《蟲兒飛》教案範文(精選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蟲兒飛》教案範文(精選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蟲兒飛》教案範文(精選5篇)

《蟲兒飛》教案1

遊戲玩法

此活動建議在單圈中進行,幼兒坐在面向圓心的椅子上。鑑於小班幼兒年齡小,已有經驗少。

A段在故事情境小蟲蟲們起牀,做伸懶腰、揉眼睛、洗洗臉的準備動作後,與教師一起隨音樂節奏邊輕輕念“蟲蟲飛、蟲蟲飛,喝完露水往回飛”,邊玩“蟲蟲飛”的手指遊戲(兩手食指對對碰,説到“喝完露水往回飛”時,幼兒將手藏起來,老師象徵性的去抓)。B段幼兒兩手在身體兩邊做小蟲蟲翅膀隨樂節奏飛一飛,再自己開心的抱抱自己。C段打雷下雨幼兒靜止做躲雨動作。(A:從坐侄一B:散點鬥c:原地蹲下)。此活動設計在動作和位移方面,都以“動靜交替”為原則。

環節上,幼兒從“坐”着隨樂做上肢動作,到“站”在位前做動作,到自由空間狀態下“散點”做動作。通過不斷豐富幼兒動作經驗和遊戲經驗,層層遞進,讓幼兒在一定故事情境中,學習律動,感受音樂的節拍,並在學習律動的過程中感受集體遊戲的快樂。

動作建議

第1—2小節:前奏,做睡覺的動作。

第3—10小節:做伸懶腰、揉眼睛、洗臉、兩手食指相對準備動作。

第11—12小節:兩手在胸前,兩食指隨節奏做對對碰動作(蟲蟲飛手指遊戲)。

第13—14小節:兩手食指伸出,隨樂做小蟲蟲拍動翅膀的動作,在最後一拍藏於背後。

第15—16小節同第11—12小節;第17—18小節同第13—14小節

第19—20小節:兩手在身體兩邊做翅膀飛動的動作。

第21—22小節:做兩手環抱拍拍自己的動作。

第23—24小節同第19—20小節;第25—26小節同第21—22小節最後,打雷下雨音效:做靜止做躲雨動作。

《蟲兒飛》教案2

活動目標:

1、幼兒樂於學習歌謠《蟲兒飛》,感受歌曲優美、輕柔的旋律。

2、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3、能唱準八分音符,並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4、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學看圖片理解歌詞含義,嘗試用優美輕巧的聲音唱歌。

活動難點:能唱準八分音符,並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已掌握4|4拍的節奏型。

2、材料準備:掛圖《蟲兒飛》、音樂CD、節奏卡。

活動過程:

一、預備起勢

師生討論,什麼時候人會打哈欠?

保持打哈欠的狀態,練聲曲《親愛的回聲》

幼兒起立,保持身體和頭部的正直、放鬆,兩臂自然下垂,兩眼平視,兩肩放鬆,口型保持長圓形。

學習模仿蟲兒飛練習發音。討論:剛剛你們學習蟲兒飛飛去了哪些地方?

二、賞析感受

1、播放音樂CD,幼兒欣賞。

提問:歌曲中蟲兒飛去了那裏,你還在歌曲中聽到了什麼?

2、請幼兒表達感受,教師提煉4|4拍的節奏型優美、舒緩的節奏特點。

三、情境感應

1、出示節奏型卡XXXXX|X—X—|,引導幼兒做動作。

2、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幼兒説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在飛的場景。

四、學唱歌曲

1、教師出示掛圖,請幼兒一邊學歌一邊劃指,規範歌詞及節奏。

教師引導幼兒,小手準備,伸出食指劃指,第一遍請幼兒看教師指劃唱歌;第二遍幼兒與教師一起指劃。

2、教師鋼琴伴奏,幼兒分句學唱。

五、延伸變式

教師請幼兒討論歌曲共有幾部分?引導幼兒分男孩和女孩唱第一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合唱。

六、結束活動

1、請幼兒利用課餘區角時間畫一畫歌曲中的情景並適當創編。

2、全班幼兒隨音樂做小蟲飛狀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隨着春天的到來,花兒的綻放,蝴蝶飛來了。當幼兒看見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時,會慢慢地靠近,會用稚嫩的小手追趕花叢中的蝴蝶。我在設計《蟲兒飛》這一活動時,為了更好地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興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遊戲情景來開展活動,以布袋為教具,利用了“有趣好玩的小布袋”,以毛毛蟲變蝴蝶的生長史為主線,開展健康活動。讓孩子在遊戲中自然的練習,引導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增強身體的靈活性,發展動作的`協調性。

小百科:廣義上可用於對某些生物的泛稱,並不侷限於節肢動物門。如原生動物門中的鞭毛蟲、肉足蟲、纖毛蟲;扁形動物門中的渦蟲、絛蟲、吸蟲等。還有腔腸動物幼年期的浮浪幼蟲等,但非昆蟲。

《蟲兒飛》教案3

優質課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手指肌肉動作和協調能力。

2、學習6的形成,區別5、6兩數之間多1少1的關係。

3、幼兒樂於參與活動,感受遊戲在學習過程中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黑板夾子若干自制教具(蝴蝶蜜蜂花數字卡片)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帶領幼兒做小律動

二、比賽夾夾子游戲

1、出示教具花夾子數字卡片

小朋友看這是什麼呀?(花)老師還準備了(小夾子數字卡片)。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玩個夾夾子的遊戲。

2、出示小鼓,教師講明遊戲規則,當鼓聲響起開始,鼓聲一停小朋友也馬上停下,然後我們來比一比誰家的夾子最多。

1)第一輪遊戲請小朋友夾夾子,夾完數一數自己一共夾了幾個。

2)第二輪教師講明第二輪遊戲要求這次用數字卡片來告訴老師夾了幾個。

3)第三輪這次的要求比上次的還要難,請小朋友夾比4個多1個的夾子。

4)第四輪夾比5少1個的夾子。(教師小結)

三、聽力比賽

1、這次要考一考小朋友的小耳朵,請小朋友挺好了(教師拍手6下);請小朋友也用拍手的方式來告訴老師你聽到了幾聲?(6)

2、繼續聽,老師跺腳6下;請小朋友用數字卡片來告訴老師你聽到了幾聲?(6)

教師出示數字6小結:凡是像剛才老師拍手跺腳的數量我們都用數字6來表示;

請小朋友也用自己的方式來表現一下數字6,請幼兒表演

四、出示黑板、花、請幼兒點數

1、今天我也用小花來玩遊戲,請小朋友數一數我這裏有幾朵小花?(5朵)那我想讓它變成6朵怎麼辦?(加上1朵)

剛剛是5朵,又加上了1朵變成6朵了,那我們一起來説5添上1是6。

2、拿下來1朵剩幾朵了?(5朵)

我們一起來説6去掉1是5

五、利用教具蜜蜂、蝴蝶來做遊戲

幼兒人手一份操作紙,今天香香的小花還引來了許多的小蝴蝶和小蜜蜂,它們都要和小朋友做遊戲,請小朋友把操作紙平放到桌子上。

聽老師指揮:(1)請在第一行格子裏飛進4只小蜜蜂,再想辦法讓小蜜蜂變成5只,再想辦法變成6只。(2)請在第二行格子裏飛進5只小蝴蝶,現在請小朋友看看誰多誰少?再想辦法讓蜜蜂和蝴蝶變的一樣多。

六、結束部分

今天你們玩的開不開心,那我們今天就到這裏跟客人老師再見吧!

《蟲兒飛》教案4

【活動目標】:

1、體驗、感受歌曲中小女孩孤單、無助、害怕但又堅定的心情。

2、能用自己的語言、形體、表情等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

3、嘗試用優美的聲音唱歌。

4、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5、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點】:能完整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能用自己的語言、形體、表情等大膽表現自己的感受。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受音樂旋律

教師播放音樂,幼兒初談感受

指導語:聽了這段音樂之後你有什麼感覺,想到些什麼。

二、通過聽覺、視覺的結合重複欣賞歌曲,充分體驗歌曲。

(一)第一遍,初步説自己聽了歌曲之後的感覺。分析歌曲基本情感。

指導語:其實這段音樂是一首歌曲的旋律,咱們來聽一遍這首歌曲,想一想,你的感覺和你會想到的和剛才是不是一樣。歌曲的名字叫《蟲兒飛》。

(二)第二遍,聽歌詞,感受歌詞的美。重點體驗理解第二段(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冷風吹,只要有你陪)指導語:歌裏有哪些歌詞最讓你感動。為什麼感動?

天上的星星為什麼要流淚,地上的玫瑰為什麼會枯萎。(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情來表現)

(三)第三遍,教師清唱,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歌詞所表達的意境。

(四)第四遍,出示掛圖,幼兒觀察圖畫,將聽音樂與看圖畫結合起來欣賞

指導語:其實這首歌是發生在一位小女孩身上的故事。小女孩怎麼了?為什麼會哭?如果你是這個小女孩,你這時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鼓勵幼兒表現出來)

(五)第五遍,情感的提升,講述背景故事,在有故事鋪墊的基礎上再次欣賞音樂,支持幼兒提升情感。

指導語:到底小女孩為什麼一個人坐在這裏流淚呢?聽了故事,你就知道了。這一次你又有什麼感覺?

四、支持幼兒找出歌曲中堅定的情感,欣賞感受第二部分。鼓勵幼兒大膽用形體等表現出來。

指導語:其實小女孩也很堅強,很勇敢,她下定了決心一定要找到媽媽。歌裏邊也有唱到她的這種堅定的心情,想一想,歌曲裏是從哪裏開始表現小女孩子堅定的心情的。

五、一起完整地表現歌曲。

《蟲兒飛》教案5

活動目標:

1、幼兒樂於學習歌謠,感受歌曲優美,輕柔的旋律。

2、能夠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3、看圖理解歌曲的歌詞的含義,嘗試用優美的聲音唱歌。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看圖理解歌詞的含義,嘗試用優美的聲音唱歌。

難點:能夠在理解歌曲內容的基礎上,有感情的唱歌。

活動準備:

PPT課件,兒歌《蟲兒飛》

活動過程:

1、問題導入

小朋友你們都喜歡什麼動物呢?(幼兒回答)

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可愛的小動物,它呀藏在兒歌裏,我們一起聽一聽,找出它。

2、播放兒歌《蟲兒飛》

這個可愛的小動物是誰呢?(幼兒回答蟲兒)

聽了這首歌,你們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是歡快的,還是柔和的。

3、分段欣賞,學唱兒歌

這首歌裏除了兒歌還有其他的東西,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説出黑黑的天空,亮亮的繁星,蟲兒飛的場景。教師總結圖片內容,朗誦並清唱,幼兒學唱。

過渡語:那蟲兒在思念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出示PPT圖片,引導幼兒説出天上的星星流淚,地上的玫瑰枯萎,冷風吹的場景,因為孤獨,蟲兒來找他們了。教師朗讀並清唱歌曲,幼兒學唱。

(3)蟲兒來陪玫瑰了,這會是一個怎麼的感覺呢?我們換種方式,聽一聽歌曲的最後部分,你們告訴老師。

教師總結:天黑了,蟲兒來陪伴玫瑰了。他們兩個相伴,再也不會孤單了。當我們在家裏時有爸爸媽媽陪着我們,在幼兒園有好朋友,還有老師陪着我們,所以我們是不孤單的。因此不管我們在哪裏,都有人陪着我們,我們都是幸福的。

4、播放歌曲,完整學唱

(1)我們的兒歌學完了,我們一起跟着音樂,用我們好聽的聲音唱出來。

過渡語:小朋友唱的真不錯呀,那老師想問我們這首歌曲可以分為幾個部分呢?(幼兒討論,回答)

(2)三個部分,小男生第一部分,小女生第二個部分,最後一個部分我們一起開唱,比比看男生厲害還是小女生厲害。唱完進行評價,以鼓勵為主。

5、活動延伸

利用區角時間畫一畫歌曲場景。

幼兒可以自編舞蹈進行分享。

教學反思:

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手段,結合音樂本身的要素,讓幼兒感受到不同的音樂形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學習音樂、享受音樂,音樂是情感的藝術,只有通過音樂的情感體驗,才能達到音樂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兒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實踐過程中,培養了幼兒的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通過成功的音樂活動,會提升孩子們對音樂活動的興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較為弱的孩子對音樂活動的自信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gkdxj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