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防雷安全教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通用8篇)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1

一、課題導入

案例1:

2007年6月24日下午,在雲浮一個林場發生嚴重雷擊事件。下午2時多,當地烏雲密佈,雷聲陣陣,22名正在勞作的林業工作人員停下手中活,趕回工棚避雨、休息。結果,正是在這間“可怕”的小木屋裏,雷電奪走了5名林業工人的生命,其中一名死者為女性。此外,還有3名林業工人受重傷。

案例2:

2008年6月8日,凌雲縣一高中生聽MP3時不幸被雷電襲擊而亡。這名高中生的父親向南國早報記者介紹説,6月8日零時20分左右,伴隨一陣電閃雷鳴,突然從兒子的房間內傳出“啊,我死了”的喊聲。他馬上跑進兒子的房間,只見兒子躺在離書桌兩米遠的牆角,頭髮豎立、鼻孔出血,手機摔成幾塊。他馬上抱起兒子,不幸的是,5分鐘後,兒子還是離他而去。百色市防雷設施安全監測所凌雲分所隨後派人到現場調查,發現這起事故是由於雷電流通過電源線路引起的。

二、學生討論

通過2個案例,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如何做雷雨天氣,做好防雷?

三、防雷知識講授

(一)雷電形成的原因及危害

由於雲層相互摩擦、碰撞而使不同的雲層帶不同的電,當電壓達到可以穿過空氣的程度以後,臨近的兩片雲層會發生放電現象,產生電花和巨大的響聲。雷電是一種大氣中放電的現象,雖然放電作用時間短,但放電時產生數萬伏至數十萬伏衝擊電壓,放電電流可達幾十到幾十萬安培,電弧温度也可達幾千度以上,對建築羣中高聳的建築物及尖形物、空曠區內孤立物體以及特別潮濕的建築物、屋頂內金屬結構的建築物及露天放置的金屬設備等有很大威脅,可能引起倒塌。起火等事故。特別是在華南地區,年雷暴日常會達到80天甚至更多,頻繁的雷擊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巨大損失。

(二)雷雨天氣如何自我保護

1、在建築物附近和室內時,應注意以下4點:

第一,不能停留在樓(屋)頂。第二,要注意關閉門窗。第三,在雷擊時不宜接近建築物的裸露金屬物,如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更應遠離專門的避雷針引下線。第四、不宜使用未加防雷設施的電器設備。

2、在雷暴天氣條件下,當人們在建築物的外面時,又該如何保護自己的安全呢?第一、不宜進入棚屋、崗亭等低矮建築物。第二、不宜躲在大樹下。第三、不宜在曠野中打雨傘等金屬物體。第四、不宜在水面或水陸交界處作業。第五、不宜快速開摩托車、騎自行車。第六、不宜進行户外球類運動。

(三)如遇雷擊,如何急救

當人體被雷擊中後,往往會覺得遭雷擊的人身上還有電,不敢搶救而延誤了救援時間,其實這種觀念是錯誤的。如果出現了因雷擊昏倒而“假死”的狀態時,可以採取如下的救護方法:

1、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雷擊後進行人工呼吸的時間越早,對傷者的身體恢復越好,因為人腦缺氧時間超過十幾分鍾就會有致命危險。如果能在4分鐘內以心肺復甦法進行搶救,讓心臟恢復跳動,可能還來得及救活。

2、對傷者進行心臟按壓,並迅速通知醫院進行搶救處理。如果遇到一羣人被閃電擊中,那些會發出呻吟的人不要緊,應先搶救那些已無法發出聲息的人。

3、如果傷者遭受雷擊後引起衣服着火,此時應馬上讓傷者躺下,以使火焰不致燒傷面部,並往傷者身上潑水,或者用厚外衣、毯子等把傷者裹住隔絕空氣,以撲滅火焰。

四、小結

通過對防雷知識的講解,希望大家在日後遇到雷雨天氣懂得自我保護,在不幸有人遇雷擊,懂得施救。

五、課後作業

告訴身邊親朋好友今天學到的防雷知識。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2

學習內容

防雷擊知識

學習目標:

1、大致瞭解雷電產生的原因。

2、瞭解雷電的危險性。

3、掌握簡單常用的避雷知識。

學習重點:

掌握簡單常用的避雷知識。

學習過程:

一、師生圍繞雷電現象自由談話(雷電是怎樣產生的?聽過雷擊傷人的事嗎?)

二、教師講解

1、雷電產生的原因:一部分帶電的雲層與另一部分帶異種電荷的雲層,或者是帶電的雲層對大地之間迅猛的放電。這種迅猛的放電過程產生強烈的閃電並伴隨巨大的聲音。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閃電和雷鳴。

2、雷電的危害

①擊死擊傷人畜

②擊毀建築、大樹、用電設施。

三、師生討論:怎樣防止雷擊?討論後教師小結:

(一)一般避雷方法

①雷擊時遠離大樹,高大建築。

②避免使用電器,看電視,打手機,打電話。

③關閉門窗。

④不拿金屬物體在手

(二)房內避雷:

①課桌椅離開牆壁。

②不靠近避雷杆。

四、讀兒歌。

陰雨天,生雷電,避雨別在樹下站,鐵塔線杆要離遠,打雷家中也防患,關好門窗切電源,避免雷火屋裏竄。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使幼兒知道雷電的危害時的一些應對辦法。

2、鍛鍊幼兒對事情的判斷能力和想像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課件《如何防雷電》

活動過程:

一、活動的導入:

今天,小芳小朋友邀請我們到她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躲雷雨閃電的情景: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

2、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小芳的家裏坐下。

三、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1、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2、你們是怎樣避雷雨閃電的?躲在哪裏?

3、今天娜娜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她是怎樣做的?

四、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五、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1、故事裏的娜娜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2、楠楠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3、誰做得對?請幼兒自由討論,鍛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對事情的判斷能力。

4、老師小結應該怎樣防雷電。

(1)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雷雨閃電。

(2)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3)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4)不可以躲在潮濕的地方。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4

教學目的:

1、通過讀新聞、演小品等形式引起同學們對防雷安全的重視。

2、通過本次班會活動,使同學們瞭解一些基本的防雷知識,學會在雷雨天防範措施。

活動過程:

一、主持讀有關雷擊事故的新聞引入主題。

生命在你手中,防雷擊安全不容忽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防雷擊的安全知識,並要運用所學的知識增強自我防範。

二、如果打雷、閃電時,我們在户外,那該怎麼辦呢?

不要停留在高樓平台上,不要進入孤立的棚屋、崗亭,不要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幹保持3米距離,下蹲並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爬走感,頭髮豎起,説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儘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並取下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髮卡、項鍊等。不宜在水面和水邊停留,不宜在河邊洗衣服、釣魚、游泳、玩耍,不宜快速開摩托、快速騎自行車和在雨中狂奔。

三、在室內怎樣防雷?

關好門窗,儘量遠離門窗、陽台和外牆壁。在室內不要靠近、更不要觸摸任何金屬管線,包括水管、暖氣管、煤氣管等。在無防雷設施的房間裏儘量不要使用家用電器,包括電視機、計算機、有線電話、有源收音機、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等。建議拔掉所有的電源插頭。在雷雨天氣不要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洗澡。發生雷擊火災時,要趕快切斷電源,並迅速報警。

四、小結

1、同學們小結:通過這次活動,你懂得了什麼?

2、班主任小結: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同學們通過這次班會活動,學會珍惜生命,掌握防雷常識,學會自我防範。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下雨打雷的危險性。

2、讓幼兒學會避雷的方法,及注意事項。

【活動準備】

西遊記裏師徒四人的“頭飾”。

【活動熱身】

打雷的兒歌。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首先老師播放西遊記的音樂,然後引出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還有唐僧,老師模仿豬八戒的聲音説:師傅,您瞧咱們走的這麼遠的路了,一滴水都沒有,這天氣越來越熱了,可怎麼辦啊,熱死我了,渴死我了,我不走了,唐僧説:悟空,你看這?悟空説:師傅您彆着急,老孫去去就來,於是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就翻上了天空,對着雷公,電母和雨神就説:快快打雷,快快下閃電,快快下雨,一會兒:天空中烏雲密佈,電閃雷鳴,下起了雨,這會看見下雨了唐僧和沙和尚趕緊找了一個無人居住的小房子躲了進去,關上門窗,但是這會豬八戒比較興奮,看見下雨了,在雨中又蹦又跳,一會爬到樹上,一會兒爬到電線杆上,正當這時,一個雷劈了下來,豬八戒感覺渾身發麻,腦袋僅有的幾根毛髮也豎了起來,這會孫悟空一個筋斗雲翻了下來,找來一根木棒,將豬八戒從電線杆上打了下來,豬八戒半暈半醒,孫悟空給他做了心臟按壓,沒幾分鐘,豬八戒醒了過來,這會天氣也變晴朗了,師傅和沙和尚也走了過來,安慰和教導了豬八戒,最後大家又一起踏上了去西天取經的道路。

二、教師提問:故事中都有誰?他們在取經的路上發生什麼了?

當遇到雷電時唐僧和沙和尚是怎麼做的?

當豬八戒被雷擊的時候,孫悟空是怎麼做的?

三、活動操練:老師佈置場景,播放打雷的聲音,然後看看小朋友是怎麼防雷的,假如有人被雷擊了,小朋友又是怎麼做的。

四、活動總結:讓幼兒回家跟家長分享防雷的知識。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6

防雷教育活動:安全避雷電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學會如何防雷電。

2.鍛鍊幼兒對事物的判斷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3.通過表演遊戲的形式,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感受到活動的樂趣,並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安全知識。

活動準備:

錄音機、磁帶;模擬大樹一棵;模擬電線杆一根、電線一條;模擬房子一座;用銀色的包裝紙剪成一條條細小的長帶;小兔子頭飾(若干);籃子一個;音樂《下雨了》。

活動過程:

一、導入,今天,xxx小朋友邀請我們到他家去做客,現在我們出發吧。

二、情境:躲雷雨閃電

1.剛走到半路上,突然傳來一陣雷雨閃電的聲音(用錄音機播放音樂)孩子們,下雨了,打雷啦,趕快躲”,仔細觀察孩子們躲在哪裏。雨停了,繼續走,來到了xxx的家裏坐下,他媽媽熱情招待我們。

2.圍繞剛才躲雷雨閃電的情景進行提問:

剛才我們在半路上遇到什麼事情啦?

今天小可愛也遇到了像我們同樣的事情,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樣做的,好麼?

三、觀看課件《如何防雷電》

1.圍繞課件內容與幼兒展開討論:

故事裏的小可愛她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小哥哥又是躲在哪裏避雷雨閃電的?

小可愛、小哥哥,誰做得對呢?

2.教師小結:

A不可以跑到大樹下躲避雷雨閃電。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電線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濕的地方。

四、教念兒歌《安全避雷電》

五、表演遊戲《下雨啦》

情景設計:播放音樂《下雨啦》,兔媽媽和小兔們隨着輕快的音樂去採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媽媽和小兔們趕快躲雨。雨停了,兔媽媽表揚躲得好、躲得對的小兔。

附兒歌:

安全避雷電跟着大人去郊遊,開開心心在踏青,突然閃電又打雷,這個時候怎麼辦?

千萬不要慌亂跑!

安全避雷有妙計:

不能躲在大樹下;不能躲在電線杆下;不能躲在潮濕處;不能躲在高危處;不慌不亂四處看;找到低處蹲下來,雷電沒有再走動,定能安全回到家。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哪些場所和行為容易發生雷擊災害;

2、通過學習讓學生知道雷電發生前後的注意事項

教學過程:

一.雷雨天易發生雷擊的場所

(1)地勢較高處的地方。

(2)無防雷設施的地方。

(3)離高大樹木、電線杆等物體很近的場所。

(4)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樹林的邊緣。

(5)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6)水管、煤氣管、電力設備、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7)孤立的煙囱或大樹。

(8)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等。

二.雷雨天易引發雷擊的現象有

(1)大開門窗,赤腳站在泥地或水泥地上。

(2)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

(3)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撥打、接聽電話。

(4)用噴頭洗澡。

(5)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6)進行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户外活動。

三、如何預防雷擊災害

1、雷雨天氣時,要注意關好門窗。

2、雷雨天氣時,最好把電器的電源切斷,並拔掉電源插頭。

3、雷雨天氣時,不要使用帶有外接天線的收音機和電視機,關閉手機,更不能接打電話。

4、雷雨天氣時,不要接觸天線、煤氣管道、鐵絲網、金屬窗、建築物外牆等,遠離帶電設備,不要赤腳站在泥地和水泥地上。

5、不要在雷電交加時用噴頭洗澡。

6、立即尋找避雷場所,可選擇裝有避雷針、鋼架或鋼筋混凝土的建築物等處所,但是注意不要靠近防雷裝置的任何部分;若找不到合適的避雷場所,可以蹲下,兩腳併攏,雙手抱膝,儘量降低身體重心。

7、如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爬行的感覺,頭髮豎起,説明將發生雷擊,應趕緊按上一條要求,做好防雷擊動作,並拿掉身上佩戴的金屬物品。

8、不要待在露天游泳池、開闊的水域或小船上,不要停留在樹林的邊緣。

9、不要待在電線杆、旗杆、乾草堆、帳篷等沒有防雷裝置的物體附近。

10、不要停留在水管、煤氣管、電力設備、拖拉機、摩托車等外露金屬物體旁邊。

11、不要躲進空曠地帶孤零零的棚屋、崗亭裏。

12、不宜在曠野中打傘或高舉羽毛球拍、鋤頭等。

13、應立即停止踢足球、攀登、釣魚、游泳等户外活動。

14、多人一起在野外時,應相互拉開幾米距離,不要擠在一起。

15、高壓電線遭雷擊落地時,近旁的人要保持高度警覺,當心地面“跨步電壓”的電擊;逃離時的正確方法是雙腳併攏,跳着離開危險地帶。

防雷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知道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2、通過調查和收集資料,瞭解好掌握預防雷擊的方法好技能。

3、初步掌握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材分析:

引言部分指出了雷電的危害,同時揭示了本課要了解的內容和重點的教學任務。主體部分共設不友好的來訪者和避開雷電防雷擊兩個主題。

教學重點:

雷電形成的原理過程,明確雷雨天氣的危害,樹立防雷電的安全意識。

教學難點:

遭遇雷擊之後的`緊急治療方法和應急措施。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雷電

1、教師為學生播放一段雷雨季節電閃雷鳴的視頻資料,提問:‘這是什麼現象?經歷過這種天氣嗎?當時有什麼感受?”

2、學生根據生活體驗交流對雷電的認識。

3、教師引導:“雷電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在我們生活中就經常會遇到雷雨天氣。你知道雷電是怎樣形成的嗎?”

4、學生先就自己瞭解的相關知識介紹,然後教師結合教材介紹進行補充。可以利用電發生器等科學試驗器材為學生演示一下雷電產生的原理。

二、正確認識雷電的危害

1、教師引言:“雷電發生時的温度高達2000℃,大家想象一下,這樣的温度會產生怎的危險?

2、學生根據自己的認識交流雷電的危害。

3、教師小結:“雲層能積聚大量正電荷,而地球是導體,本身積聚負電荷,從而使得雲層與雲層之間、雲層與地面之間形成很高的電勢差,幾百萬伏到幾億伏,因而產生的電流就十分強大,達到幾萬安至十幾萬安,形成高熱和強光,會造成巨大破壞,能使人立即死亡。

如果通過樹木、建築物,巨大的熱量和空氣的振動都會使它們受到嚴重的破壞。”

4、根據真實案例體會雷電的危害。

(1)瞭解教材“真實再現”的案例,教師提問:“這樣的嚴重後果你想到過嗎?當我們遇到雷雨天氣的時候,你想到會有這樣的危險發生嗎?”

(2)學生交流對這一事件的認識,並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雷電災害的瞭解和認識。

(3)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多雷擊事件案例,幫助學生更全面、明確地認識雷電,重視雷電的危害。

三、整理資料

1、教師指導學生將收集的資料和通過學習瞭解的雷電危害進行整理。

2、學生交流收穫。

四、野外預防雷擊

1、教師引言:‘當我們上學、放學的時候,外出遊玩的時候遇到雷雨天氣是常有的事情,那麼如果在外遇到雷雨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2、學生根據生活經驗和了解的相關知識進行交流,教師結合教材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1)避雷、避雨時應該注意的問題。

(2)使用雨具時應該注意的事項。

(3)留意自己的衣着有沒有容易導致危險的物品。

(4)避免使用電子產品。

(5)不進行危險活動。

五、家庭防雷電措施

1、教師出示一組居家生活中的防雷電圖片,讓學生判斷其正確與否,並説明理由教師給予分析和補充。

2、教師啟發:“我們在雷雨天氣應該注意防雷擊,那麼在平時沒有出現雷電天氣的時候,又該怎樣預防雷電呢?”

3、學生交流日常生活中的防雷電措施,教師補充,如安裝避雷針等。

六、雷擊後的救護

1、師:“雷電的危害是巨大的,我們平時一定要加倍小心。不過如果有人不幸遭遇雷電傷害,我們千萬不要慌張,也不要猶豫不決耽誤救治的時間,學習正確的施救方式可以讓我們及時幫助遭遇雷擊的患者擺脱生命危險。”

教師播放對遭遇雷擊者的緊急救護視頻,並結合視頻進行救護方法的講解。

2、學生分組進行救護技能的訓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de0wy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