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反思《春雷敲大鼓》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反思《春雷敲大鼓》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反思《春雷敲大鼓》,歡迎閲讀與收藏。

幼兒園中班數學教案反思《春雷敲大鼓》

教學意圖:

數學作為一門培養和鍛鍊思維能力的基礎課,人們形象地稱數學是人類思維的“體操”。數學是研究現實世界的空間形式和數量關係的科學。對幼兒來説,學數學算是他們成長與發展過程中的一種自身需要。數學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目標:

1、在故事情境中嘗試用“先目測一部分,接着數完全部”的方法進行數數,積累數數經驗。

2、在聽聽、講講、做做中初步感知春天裏動物的變化。

教學準備:

ppt課件,幼兒操作人手一份練習數數的記錄紙、筆。

教學流程:

引出故事——欣賞故事,集體嘗試——幼兒操作,個體練習——分享交流。

教學過程:

一、 引出故事1、簡單交流春天的祕密。

2、小結:小草變綠、種子發芽、花兒開放……我們發現了這麼多春天的祕密。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聽一個故事,看看春天到了,動物朋友有些什麼變化。

二、欣賞故事(一)講述故事第一段——數青蛙(6只青蛙,方位區別)1、青蛙在洞裏睡大覺,它們已經睡了一個冬天了。突然,外面想起了轟隆隆、轟隆隆的聲音,把青蛙們給吵醒了,它們一個個爬出了泥洞。

2、提問:青蛙們原來在泥洞裏做什麼?轟隆隆的聲音吵醒了幾隻青蛙?你是怎麼數的?先看到的一部分青蛙數量記在心裏,再接着往下數完。你覺得和一個一個數哪個辦法快一點呢?我們一起用這個好辦法來數一數。

(二)講述故事第二段——數烏龜(8只烏龜,大小區別)1、青蛙們準備找朋友問一問,是誰在敲大鼓,它們走着走着,碰見了一羣也喜歡冬眠的動物。

2、提問:猜猜是什麼動物?一共有幾隻烏龜?你用了什麼好辦法數出來的?他先記的是哪一部分的烏龜?有幾隻?

3、請幼兒幫助青蛙詢問烏龜:“是你們在敲大鼓嗎?”放錄音回答:“ 不是呀,我們也是被大鼓聲叫醒的。”

(三)講述故事第三段——數狗熊(7只狗熊,大小,顏色,方位區別)1、青蛙們繼續往前走,看見了一羣狗熊朋友。

2、提問:你能快速數出有幾隻狗熊嗎?你是記住了哪一部分的狗熊數量再接着往下數完的?誰有不同的辦法?你認為是狗熊敲的大鼓嗎?為什麼?

3、狗熊也説它們沒有敲大鼓,那麼,你覺得會是誰在敲大鼓?轟隆隆的聲音到底是什麼呢?

4、教師小結:原來春雷敲大鼓把冬眠的動物都叫醒了,它在大聲地告訴大家:春天來到了,天氣暖和了,大家快出來玩。

三、幼兒操作1、我們去找找,春雷還叫醒了哪些冬眠的動物,其它的動物朋友有沒有發現春天來到了。

2、明確要求:看看你找到的是什麼動物,將動物的貼紙貼在空格內;再用接着數的辦法數數一共有幾隻動物;然後將相應的`數字寶寶圈出來。

3、幼兒練習,教師觀察瞭解幼兒的數數,並鼓勵先操作好的孩子相互交流自己的發現。

四、分享交流1、你找到了哪些動物朋友?它們的數量是多少?這些朋友原來在哪裏?

2、交流不同的接着數的方法。你是先記住了哪一部分再接着數完的?

3、小結:大家先看了記在心裏的部分並不一樣,但你們都用了接着數的好辦法,大家都很棒,難怪這麼多春天的動物一會兒就被你們找到並數出來了。

五、延伸:

春雷叫醒了冬眠的動物,也提醒了其它動物快快出來看春天的美景。接下來,我們一起到幼兒園的小花園去看看找找春天的動物朋友吧。

教學反思

把枯燥、抽象、嚴謹的數學讓孩子掌握,還要有新穎有趣的環節和語言來引起孩子的注意,並讓孩子們積極的去想、説、做。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幼兒只有通過動手操作,才能逐步體驗抽象的數學概念,活躍思維。讓小朋友在玩中學,趣中練,樂中長才幹。

總之,在幼兒數學教育的過程中,應儘可能聯繫兒童的生活經驗,創設思考操作的問題情景,把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有趣化,用“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生理特徵,用自身的教育熱情和情緒去感染帶動孩子學習數學的慾望,產生對數學的情趣。令幼兒在數學的海洋裏盡情遊玩,讓數學變成一種好玩、有趣的遊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qrno0.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