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

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

教學內容:運動損傷的預防及處理

幼兒園中班常識教案

教學任務:

1、瞭解運動損傷的概念及發生原因;

2、對常見的運動損傷掌握簡易的處理方法。

一、運動損傷的概念和分類:

1、定義:體育運動中,造成人體組織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壞或生理上的紊亂,稱為運動損傷。

2、分類:運動損傷按時間可分:新傷和舊傷;按病程可分為急性損傷和慢性損傷;按性質可分為開放性損傷和閉合性損傷;按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損傷和重傷。

二、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

1、認識不足,措施不當。對運動損傷預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未能積極地採取有效的預防措施,易導致運動損傷的發生。

2、準備運動不足:

A、不做準備活動就進行激烈的體育活動,易造成肌肉損傷、扭傷;

B、準備活動敷衍了事,在神經系統和各器官系統的功能尚未達到適宜水平;

C、準備活動的內容不得當;

D、過量的準備活動致使身體功能不是處於最佳狀態而是有所下降。

3、不良的心理狀態:如缺乏經驗、思想麻痺、情緒急燥;或在練習中因恐懼、害羞而產生猶豫不決和過分緊張等。

4、體育基礎差、身體素質弱,或動作要領掌握不正確,一時不能適應體育活動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發生損傷事故。

5、不良的氣候變化。如過高的氣温和潮濕的天氣,導致大量出汗失水;在冰雪寒冷的冬季易發生凍狎或其它損傷事故。

6、組織紀律混亂和違反活動規定也是造成傷害事故的原因。

三、運動損傷的預防

1、學習運動創傷的預防知識,克服麻痺思想。

2、遵守紀律,聽從指揮,做好組織工作,採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檢查運動場地和器材,穿着合適的服裝與鞋子。

3、在激烈運動和比賽前都要做好準備活動。

4、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活動內容,適當控制運動量。

5、掌握運動要領,加強保護和幫助。

6、加強醫務監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識。

四、常見的運動損傷與處理

1、擦傷(皮膚表面受到磨擦後的損傷)

處理:A、輕度擦傷:傷口乾淨者一般只要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即可自愈。

B、重度擦傷:(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講解)、抬高肢體法、繃帶加壓包紮法、手指直接指點壓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縮,減少局部充血,降低組織温度抑制神經的感覺,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腫的作用,常用於急性閉合性軟組織損傷。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擊而出血)

處理:應使受傷者坐下,頭後仰,暫時用口呼吸,鼻孔用紗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額和鼻樑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傷(當關節活動範圍超過正常限度時,附在關節周圍的韌帶、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傷處理:應先止血、止痛。可把受傷肢體抬高,用冷水淋洗傷部或用冷毛巾進行冷敷,使血管收縮,減輕出血程度,減輕疼痛。不要亂揉私心動,防止增加出血。然後在傷處墊上棉花,用繃帶加壓包紮。受傷48小時以後改用熱敷,促進淤血的吸收。

4、挫傷(在鈍重器械打擊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組織、肌肉、韌帶或其它組織受傷,而傷部皮膚往往完整無損或只有輕微破損。)處理同3。

5、腦震盪(頭部受天外力打擊或碰撞到堅硬物體,使腦神經細胞、纖維受到過度震動。)

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腦震盪。

處理:對輕度腦震盪的病人,安靜卧牀休息一、二天後,可在一星期後參加適當的活動。對中、重度的腦震盪,要保持傷員絕對安靜,仰卧在平坦的地方,頭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時送醫院治療。

6、脱臼(由於直接或間接的暴力作用,使關節面脱離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處理:動作要輕巧,不可亂伸亂扭。可以先冷敷,紮上繃帶,保持關節固定不動,再請醫生矯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壞)

處理:首先應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後包紮固定,送醫院治療。

思考題:

1、體育課中的準備活動有哪些作用?

2、運動損傷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3、預防運動損傷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4、止血的方法有哪幾種?扭傷後如何處理?

標籤: 教案 幼兒園 常識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83ynn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