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我家的海嬰》教案(蘇教版高一選修教案設計)

《我家的海嬰》教案(蘇教版高一選修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學生了解作為“人之子”與“人之父”的魯迅,思考“我和父親”的命題。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請一到兩位學生談談印象中的魯迅。

(冷峻、堅強、無畏)

2、教師分析:

我們過去讀過的魯迅作品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的魯迅,它表現的是魯迅作為戰士的冷峻、堅強和無畏。不過,這不是魯迅的全部,“戰士”的形象、“橫眉”的形象固然是魯迅的形象;而對父親拳拳的愛,對兒子“孺子牛”式的“憐”,對父子關係深深的思考也是魯迅的形象。他有這樣的詩:“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詩作見第七頁)在與襁褓中的愛子的合影上,魯迅親筆寫道:“海嬰與魯迅,一歲與五十。”見者無不為之動容。我們這個專題就是要表現魯迅“俯首甘為孺子牛”的一面,表現魯迅天性裏温柔細膩的愛。我們一起來看看魯迅作為人之父、人之子的另一面。

二、自讀《回憶魯迅先生》

問題:結合自己過去所學的魯迅的文章,談談自己對魯迅的看法。

(發出朗朗的笑聲、笑的咳嗽起來的魯迅、

對女孩子衣裳的色彩高談闊論的魯迅、

病中不斷看着畫片的魯迅、

對海嬰高喊“明朝會”迴應的魯迅。

總結:一個親切隨和、讓人可親可近的人。)

三、解讀《我家的海嬰》

1、在文中找出體現魯迅在日常生活中對兒子細膩動人的關愛之情的語句。

①從患病到胖瘦,甚至於什麼季節適合兒子成長(“一冷”易“傷風”),都有細緻入微的觀察關注。

②關注兒子的玩具“理論”、衣着喜好。

③關注兒子的考試讀書。

④對兒子隨着年齡增長而來的反抗意識,以平常心對待,以幽默語評價:“這種爸爸,什麼爸爸!”“革命也就要臨頭了。”

⑤對兒子的稱呼,是“海嬰氏”、“頗偉大的不平家”、“海嬰男士”。

總結:這是一個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不居高臨下而蹲下身來平視兒子的父親,他帶者寬容的微笑描寫海嬰的種種淘氣有趣,從中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慈愛之父的形象。

這裏所顯示的是父子兩代人相同而又相異的赤子之情,這是更接近自然狀態的純真的心靈世界,因為,主宰這個世界的僅僅是愛,是一種未受到封建束縛、也沒有受到金錢社會污染的愛,是天性的愛、純真的愛。

2、我們在感受魯迅對兒子細膩動人的關愛的同時,還可以感受到魯迅內心的沉重,請找出體現魯迅內心沉重的語句,並思考這些沉重來自哪裏?

①關注兒子成長的社會環境:對海嬰出生後遭遇的“罵”和“不相容”;“在將來之教育,國無常經”。

②想的是後顧之憂:“一個擔子,挑的是一老一小”、“念其將來,亦常惆悵”、“只得加倍服勞,為孺子牛耳”。

這些沉重,一方面是生活負擔的沉重,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孩子未來生命的擔憂,為了孩子的成長而感到擔憂,是一種人之父的擔憂,從此可以看出魯迅又是一個對兒子的成長能夠遠視的父親,文章為我們展示了一個理性之父的形象。

其實,魯迅同時也是人之子,魯迅曾經説過人的生命是從幼到壯、從壯到老、從老到死,在這個生命之路中,每個人都要扮演人之子和人之父的角色,現在的人之子,可能遲早會是人之父的。

【作業佈置】

《我家的海嬰》給我們展示了作為人之父的魯迅慈愛之父、理性之父的形象,那麼,魯迅作為人之子的童年又是一種什麼狀況呢?請大家閲讀《五猖會》,思考這一問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4rx3gk.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