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中秋公開課教案範文(通用6篇)

中秋公開課教案範文(通用6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公開課教案範文(通用6篇),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公開課教案範文(通用6篇)

中秋公開課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仔細傾聽錄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説説中秋節的來歷、習俗。

3、感受傳統節日的風俗以及人與人之間的親情、友情、鄉情。

4、引導幼兒在故事中學習,感悟生活。

5、感受節日的快樂氣氛,樂意參加佈置環境的活動。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目標1和2

難點:目標3

活動準備

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活動過程

1、導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導入活動主題

2、傾聽《嫦娥奔月》的錄音故事

3、引導幼兒説説中秋節的習俗,大人,小孩怎樣過中秋節。

4、説説課本里的小動物怎樣過中秋節?並着重認識“中秋節、團圓”這兩個詞。

5、老師講解中秋節的象徵意義:中秋節是一個美好、團圓的節曰。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

6、結束:老師,幼兒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兒圓》

教學反思

1、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選擇這一主題活動正符合幼兒對傳統節日認知的需要,幼兒所熟悉、感興趣的,又是具有教育價值的。

2、在活動實施的過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準備,所選的歌曲和錄音故事作為學習的主體始終貫穿於活動的整個過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兒的比較喜歡,參與性強。

3、幼兒能簡單、流暢講述中秋節的習俗,很好的培養了幼兒的語言能力。

中秋公開課教案2

內容與要求:

1、嘗試表現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2、回憶中秋賞月,體驗看月亮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能表現出人物抬頭時的動態。

活動準備:教師範例、鉛畫紙、勾線筆等。

活動流程:討論演示——操作表現——分享體驗活動過程:

一、討論演示

(1)討論對比畫

1、出示範例1,師:猜猜畫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看上面的時候頭要怎麼樣啊?

2、出示範例2,師:抬頭看的小朋友和正面站着的小朋友有什麼不一樣?

3、幼兒共同討論:通過比較來發現頭髮、眼睛、嘴巴等畫的位置不一樣。

4、小結:原來抬頭看的時候我們五官的位置不一樣。

(2)討論示範畫

1、請個別幼兒來示範抬頭時的'頭部特徵。

2、出示範例。

3,師:中秋節,有好些小朋友都在看月亮。

二、操作表現

1、教師提出要求:把看月亮的人畫大,注意五官的位置;把賞月的人都打扮一下。

2、幼兒創作:人手一份繪畫紙,幼兒進行繪畫。

3、教師指導:根據幼兒繪畫表現進行鼓勵與幫助。

三、分享交流

1、共同欣賞,師:小朋友都看到月亮了嗎?

2、互相肯定:大家畫的小朋友都能看到月亮啦!真棒!

(延伸活動:出示其他範例,引導幼兒在個別化學習中繼續探索……)

中秋公開課教案3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中秋賞月/吃月餅的習俗。

2、能畫出不同顏色花紋的月餅。

3、感受到中秋節的快樂。

4、知道中秋節是幾月幾號。

【活動準備】

1、《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

2、不同款式的月餅圖片;

3、彩筆、油畫棒(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小朋友想想你記憶中月亮是什麼樣子的?(圓圓的半圓形彎彎的)

二、播放《中秋月兒圓》教學資源,瞭解月亮變化

三、介紹中秋節的由來及相關習俗。

出示月餅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月餅的外形、顏色、味道,説説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小結:中秋節也就是農曆八月十五,是月亮最圓的時候,古人又稱團圓節,是歡慶豐收/家人團聚/賞月、品月餅的傳統節日,月餅圓圓就像月亮一樣人們都要吃月餅來歡慶中秋節。月餅也象徵團圓,一般人們把一個月餅分開來全家吃,就好像全家人永不分開。

四、引導幼兒説説自己想做什麼樣的“月餅”,從月餅的顏色,形狀,圖案等方面進行引導。

五、鼓勵幼兒大膽的繪畫月餅。

在指導過程中,提醒幼兒用不同顏色來表示不同口味的月餅,如紅色——草莓味、黃色——橙子味、綠色——青草味等等讓幼兒纏身作畫的熱情。

六、作品欣賞並展示。

中秋公開課教案4

一、目標

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有關習俗;體驗分享、團結祥和的歡樂。

二、準備

月餅,各種水果

三、過程

1、環境創設。和學生一起佈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月亮的傳説故事。

2、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説。強調中秋節是豐收節,團圓節。

3、“團團圓圓過中秋”。擺上月餅和水果,師生一起品嚐。

4、請學生晚上與家人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學生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5、談話:“我家怎樣過中秋”。把父母講的故事或詩歌告訴大家。還可開展想象性談話:“神密的月亮”等。

6、表演遊戲:“到嫦娥姑姑家做客”。學生自願分組,商討怎樣表演,分配角色(嫦娥、白兔、太空人、宇航員等)。製作道具,進行表演。其餘學生當觀眾。互相輪換。

四、建議

1、此活動可結合自然領域的活動進行。如在節前節後安排觀察月亮、繪製“月亮變化冊”等。

2、此活動為系列活動,分多次進行。也可增加部分美工和數學活動,如用泥土或橡皮泥製做月餅、水果等。

3、有條件的學校,最好在月亮升起的時候用天文望遠鏡觀察月亮或是月光下舉行“中秋月光聯歡會”,教師配樂為學生講月亮的傳説,講太空人登月球,大家品嚐月餅、水果,賞月,舉辦化裝舞會(小朋友扮演嫦娥、小白兔……)。

中秋公開課教案5

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家鄉的中秋習俗。

2、在共同品嚐、分享月餅的氣氛中,體驗節日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月餅

活動過程

1、瞭解中秋

(1)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2)介紹廣東中秋節的習俗

(3)師:你的家鄉在哪裏?請説説你家鄉是怎麼過中秋節的。

(4)師:你還知道其他地方過中秋節的習俗嗎?

2、月餅品嚐會

(1)師:看看月餅都有哪些形狀,為什麼都是這種形狀呢?(圓圓的月餅表示團圓的意思,又表示圓滿、豐收之意)

(2)瞭解月餅的品種

(3)分享月餅。

活動延伸

1、欣賞民間故事《嫦娥奔月》

2、製作月餅

資料: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的秋季而且又正好是的秋季的中期,所以就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被稱為仲秋。每年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被叫做月夕或八月節。在中秋之夜,人們望着天空上又圓又亮的月亮,很自然的就會盼望和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借中秋節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除了吃月餅啊還有其它的習俗比如:賞月、賞桂花、品茶、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金門要拜天公、南京人中秋愛吃月餅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鴨等等。

中秋公開課教案6

活動目標

瞭解製作月餅的方法。

瞭解月餅的起源時間。

知道過什麼節日要吃月餅。

活動準備

幾種各式月餅。

製作月餅的視頻。

活動過程

一、各式月餅

1、哇!有這麼各式各樣的小餅這叫什麼啊?

2、還是小朋友們最棒,知道這是月餅,那你們吃過月餅沒嗎?

3、小朋友們都吃過啊!誰能説説月餅好吃不啊?月餅是什麼餡料的啊?

4、你們吃過這麼多樣式的月餅,那你們知道月餅是從什麼時候起源的嗎?

5、月餅的起源:在北宋時期,在皇宮和民間都管月餅叫月團或小餅,在古代的演變中到了南宋時期,才有月餅這個叫法。

6、我們都知道古代就有月餅吃了,那什麼時候必須吃月餅那?

7、對!是過節的時候要吃月餅,那是過什麼節啊?

8、中秋節就是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要吃月餅和賞月。

二、製作月餅的方法

1、小朋友都知道關於月餅的這麼多知識了,那知不知道製作月餅要幾部能完成啊?

2、不知道我們就應該知道對不啊?我們來看視頻瞭解。

3、看完視頻小朋友們這回知道月餅的製作方法了吧!

4、那我們在説一遍製作方法,從制皮、制餡、包餡、成型、飾面、烘烤六個部分。

三、小結

1、小朋友本課的知識都學會了嗎?

2、那要考考小朋友們了。

3、小朋友們回答得不錯,獎勵你們吃月餅好不?

4、品嚐月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rl3we.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