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四杯賽的公開課的教案

四杯賽的公開課的教案

教學目標:知 識 與 技 能:1、明確細節描寫的內涵。

四杯賽的公開課的教案

2、通過品析,瞭解動作細節描寫的作用。

3、掌握動作細節描寫的基本要求。

4、能夠運用動作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過 程 與 方 法:啟發式、品析法、演練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積累人生體驗,做一個生活中的有心人。

教學重點:1、掌握動作細節描寫的基本要求。

2、能夠運用動作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教學難點:能夠運用動作細節描寫刻畫人物。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師教法:啟發式教學,品析法

學生學法:品析法、演練法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遊戲猜詞:由老師提供一組詞語,請兩個學生組成一個組合,一個學生根據老師所給的詞語進行表演,可以有簡單的語言提示,但不能帶詞語中的字,另一個學生看着表演猜出是什麼詞語。

詞語:回眸一笑 拳打腳踢 手舞足蹈 躡手躡腳

師:幾名同學表演的很到位,配合的也很默契,尤其是舉手投足間把人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出來。這就是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內容:一舉一動總關情——人物動作細節描寫練習。

(板書:細節描寫練習——人物專題[動作]。)

二、細節描寫的內涵

1、細節描寫:指寫作時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觀、場面氣氛等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加以細緻生動的描寫。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中。

師:細節描寫具體分為人物細節描寫,環境中的細節描寫以及事件中的細節描寫。今天我們主要練習人物細節描寫中的動作描寫。

2、動作細節描寫:就是對人物細小的動作的描寫。描寫人物行動時,不僅要寫出他在做什麼,更要寫出他在怎樣做,特別是他“怎樣做”時常常被人忽略的細枝末節,即看似無關緊要的“小動作”,以此來凸顯人物的個性特徵——思想的、品格的、性格的、心理的以及習慣的,等等,這就是“於細微處見精神” 。

三、通過品析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明確動作細節描寫的作用和要求。

師:好的作品之所以能動人肺腑,精彩動人的細節描寫是功不可沒的。在我們學過的文學作品中,有許多典型的人物形象就是因為有了生動細緻的動作描寫而栩栩如生的。還記得我們曾經一起為之感動的電視散文《背影》吧!

(1)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分析:表示動作的詞語:蹣跚、探、攀、縮、微傾

這一段作者把父親爬月台買橘子時的穿着打扮以及體態動作特別細膩地描繪出來,怎麼走到鐵路邊,怎麼下,怎麼上,腳、手、身子怎麼動都觀察到了,把父親對我深深的愛表現出來了,能給人以真切的感受,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從朱自清身上,我們深切體會到,對人物進行細節描寫一定要觀察細緻,用詞準確。(板書:觀察細緻、用詞準確)

(2)法國作家福樓拜説:“無論你所要講的是什幺,真正能表現它的句子只有一個,真正適當的動詞和形容詞也只有一個,就是那最準確的一句,最準確的一詞。”這正像我們一首古詩中的一句話“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一個推敲的故事讓人明白了在細節描寫中,選擇準確恰當的詞語可以以少勝多,一字傳神。這讓老師想起了一個人。請看大屏幕: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臉上又添上新傷疤了!”他不回答,對櫃裏説,“温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錢。

我温了酒,端出去,放在門檻上。他從破衣袋裏摸出四文大錢,放在我手裏,見他滿手是泥,原來他便用這手走來的。不一會,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説笑聲中,坐着用這手慢慢走去了。

——魯迅《孔乙己》

試分析這兩個動作,“排”字表現了孔乙己想在短衣幫面前擺闊、炫耀的情態,寫出了孔乙己顯擺且迂腐的性格;“摸”字寫出了孔乙己動作的遲緩,錢放的很嚴實,從側面介紹這錢的來之不易,可見孔乙己的進一步窮困,精神和肉體的受摧殘之深。

師:一個細微的.動作,卻藴含着豐富的內涵,可見細節的魅力,漢語的神韻。

(3)細節描寫在文章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形象生動、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躍然紙上、真實可感,個性特徵更加鮮明。一個或一處成功的動作細節描寫往往勝過千言萬語的表白。就拿“吃”這個最普通的動作來説,有位作家也能把一個人的吃相描繪的活靈活現。

(大屏幕)拿到飯後,馬上就開始吃,吃得很快,喉節一縮一縮的,臉上繃滿了筋。常常突然停下來,很小心地將嘴邊或下巴上的飯粒兒和湯水油花兒用整個兒食指抹進嘴裏。若飯粒兒落在衣服上,就馬上一按,拈進嘴裏。若一個沒按住,飯粒兒由衣服上掉下地,他也立刻雙腳不再移動,轉了上身找。這時候他若碰上我的目光,就放慢速度。吃完以後,他把兩隻筷子吮淨,拿水把飯盒衝滿,先將上面一層油花吸淨,然後就帶着安全到達彼岸的神色小口小口的呷。

——阿城《棋王》中的王一生

師:其“慘無人道”的吃相實質上揭示出了主人公貧寒、飢餓的生存困境。其中“小口小口的”更是體現出了主人公吃的虔誠和真實。做動作描寫時,在動詞前面合理使用修飾語和限定語可以讓籠統的動作更加具體,讀起來更加生動可感,比如説不緊不慢地走和大步流星地走體現出的人物性格或者情節肯定是有很大區別的。(板書:合理使用修飾語限定語)

(4)如果説王一生一生迷棋而成為棋王的話,那麼還有這樣一個人一生也痴迷於一種事物至死不渝。我先賣個關子,請大家看大屏幕,你能分析出這段話可以看出人物什麼性格嗎?

老頭身子一縱,撲上梳粧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着的嬰兒。

“什麼東西?”他拿着寶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連聲叫嚷……

——巴爾扎克的《歐也妮·葛朗台》

師:過了七十六歲的葛朗台老頭,一見到金子時的一個“縱”和一個“撲”字將老葛朗台貪婪到發狂的形象活化到紙上,刻畫了葛朗台強烈地發狂地佔有金子的慾望、貪婪的本質與思想。尤其文中的比喻用的恰到好處。(板書:適當運用修辭)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總結概括,人物的動作細節描寫有這幾方面的作用:(大屏幕)

1、表現人物心理。

2、刻畫人物性格。

我們在實踐動作細節描寫時的要求,請看板書,當老師用簡單的線條連接起來以後,看看他像什麼?對,一個奔跑着的人。其實,老師在這裏化用了奧運會足球運動項目的符號,借它喻指細緻的人物動作刻畫可以讓我們筆下的人物充滿生命活力,舞動在每一個讀者的心裏。

(大屏幕)我們應記住,要描寫一個人必須知道此人的一切,但不要作相面式的全寫在一起;我們須隨時用動作表現出他來。每一個動作中清楚的有力的表現出他一點來,他須越來越活潑,越實在。……這樣,人物的感訴力才能深厚廣大。”——老舍

這就是説,只有成功地描寫了人物的動作,才能使讀者真切地感到作者筆下的是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活人,人物的精神世界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示,形象才能真正站立起來。

四、創設情境,人物動作描寫練習

師:學了這麼多,我們來實際演練一下,仔細觀察一下大屏幕上這名同學的行為,為他寫一段精彩的動作細節描寫。注意,一定要仔細觀察呀!

(屏幕播放楊易錫唱課前一首歌的情景)

同學描述,師生點評。

五、小結

動作描寫是文學作品中塑造人物最為重要、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方法,人物正是在言行中站立起來的。正如契訶夫所説的”最好還是避免描寫人物的精神狀態,應當盡力使得人物的精神狀態能夠從他的行動中表現明白。”

六、作業:

片段描寫練習課前一首歌中榮浩博同學的表現,要求觀察細緻,通過一系列動作細節描寫體會兩名同學間性格的不同。

字數:200字左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208px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