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教師之家 >教案模板 >

橋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橋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橋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橋教案範文集合五篇

橋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德育點:瞭解中國石拱橋的悠久歷史和傑出成就,認識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感情,獻身科學的志向和嚴謹務實的精神。

知識點:積累‘雄偉、殘損、古樸、推崇、惟妙惟肖、巧妙絕倫”等詞語,掌握讀音和詞義;瞭解中國橋樑建設的偉大成就,把握石拱橋的特徵。

能力點:瞭解説明對象,把握對象特徵,整體感知文意,培養初步閲讀説明文的能力;把握説明順序,探究作者説明的技巧,理解作者對事物的思考方式,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揣摩語言,把握説明文語言平實、準確、周密的特點;初步認識説明文與記敍文在寫作目的及使用語言方面的差異。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把握石拱橋的特徵,掌握抓住特徵説明事物的方法。

2.品味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

教學難點

以趙州橋、盧溝橋為重點説明中國石拱橋,理解作者的説明順序,探究作者説明的技巧。

教學方法

1.學生自讀和教師點撥相結合。讓學生自讀自思,輔之以教師的點撥引導,化枯燥為生動,變死寂為靈動,提高説明文的課堂教學效率。

2.討論法。討論法是民主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的反映,有利於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有利於培養學生評論與爭辯的能力。通過討論,使學生在學習中相互合作,敢於質疑,不斷提高思維能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智力。

3·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運用

教具準備

多媒體、文字資料。

教學設想

在教學中要抓住被説明事物的特點。這是説明文的靈魂,只有特點抓住了,明確了,才能把事物説明白;而説明方法則是為説明事物的特點而選擇的。在本文中,最突出的説明方法是舉典型實例,它在課文中佔的比重大,説明作用顯著,也有助於學生了解説明文的本質特點,因此,應把對實例的分析放到重要位置,把實例與事物本質特徵的關係講明白。

學習説明文語言可以採取引導學生分析和比較語言來完成,也可以與略講其他説明方法(如打比方)和學習語法知識(分析句子成分)結合進行。

安排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橋是經過放大的一條板凳——橋樑專家茅以升這樣風趣地解釋“橋”,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由茅以升創作的《中國石拱橋》,瞭解石拱橋歷史悠久、形式優美、結構堅固的特點,感受我國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二、檢查預習,解題。

1.注音:弧形、拱橋、陡坡、和諧、飲澗、勻稱、橋墩、酈道元

2.解釋詞義和字義:惟妙惟肖、和諧、勻稱、古樸、巧妙絕倫

以上兩項可利用多媒體出示小或利用投影顯示。

3.討論課題。

(1)分析“中國石拱橋”的短語結構。

名詞性偏正短語。

中心詞—“橋”

幾個定語—“中國”(的)、“石”材(的)、“拱”形(的)

連綴起來,是“中國的石材的拱形橋”。

(2)“拱”字釋義。

拱形是一種什麼形狀?請用“拱”字組幾個詞。

――“拱”,本義是兩手相合,上舉以示敬意,如“拱手”,可組詞:拱抱,拱衞,拱門,橋拱,斗拱等,取義引申“環繞”、“弧形”。“拱橋”,也是這樣。

4.解題:我們要學的這篇課文是著名橋樑專家茅以升寫的介紹橋的科技説明文。

請問:橋有哪幾類?

――首先應明確分類標準。按國別分,有中國的,外國的;按建材分,有石材的木材的、鋼材的;按形狀分,有平形的、拱形的。這篇課文用三個定語對”橋”做了明確的限制。那麼,這種“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點?作者又是怎樣把這個特點介紹給大家的,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要搞清的兩個重要問題。

三、點撥閲讀

(一)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為了把事物説清楚,説明文特別講究説明的順序,這一點,我們在初一學《大自然的語言》等課文時已有了一些瞭解。現在同學們快速閲讀,用三分鐘時間找出各段講的是什麼事物,讀時要用筆在課本上標註。

教師歸納。板書:

石拱橋:(1-2)中國石拱橋:古代狀況(3-9)中國石拱橋:當代發展(10)

1.石拱橋的特點。

找一位同學朗讀第1、2段,其他同學找出説明石拱橋特點的詞語。

教師歸納。板書:

出現—較早

形式—優美

結構—堅固

作者怎樣説明這些特點的?(可組織學生回答也可由教師點明,視時間而定)

—神話把虹比作橋,詩人把橋比作虹。橋虹互比,既説明了橋的形狀,也説明了橋的優美。打比方是為了説明,有讚美之意,但語言簡潔,適度得體。

“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既説明了石拱橋出現較早,更説明它結構堅固。

第1段説明石拱橋形式優美,第2段説明石拱橋結構堅固,體現了從外到內的寫作順序。“不但……而且……”遞進關係,準確體現並強調了這一點。

2.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第3段開始説明中國石拱橋。同學們劃出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看看,上兩段提到的石拱橋的一般特點,中國石拱橋是不是也有,中國石拱橋又有什麼獨到之處呢?

教師歸納。板書:

悠久的歷史—歷史悠久

幾乎到處都有—多而廣

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多樣傑出

從時間來看,中國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居領先地位。根據:(一)“悠久”更強調了時間早;(二)“旅人橋”“可能是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從形式、結構上看怎麼樣呢?這一段中對中國石拱橋用“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做了肯定,而且表明我們的石拱橋是“驚人”的橋中之傑。除此之處,我們中國的石拱橋還有數量多、分佈廣,有的宏大,有的小巧,形式多姿多彩的獨到之處。可見,我們的祖先在這方面為人類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趙州橋和盧溝橋就是這驚人傑作的代表。作者通過對這兩座橋的介紹更好的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3、中國石拱橋的傑作之—趙州橋。

文章在4、5兩段對趙州橋做了介紹。在閲讀中標註有關語句,看看趙州橋的特點是什麼,看看哪些是石拱橋共有的,哪些是趙州橋獨具的傑出之處?

教師歸納。板書:

趙州橋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橋,是中國石拱橋中驚人的傑作一,它具有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對這一點,文章在第4段中先做了總體介紹。“到現在已經一千三百多年了”,説明了出現早,“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還保持着原來的樣子”,説明了它的堅固及美觀。同時,趙州橋又有它獨具的特色,的確不愧為驚人的傑作。

第5段橋的長、寬數據,表明它驚人的雄偉。接着指出它設計科學,技術巧妙,這是從總體上介紹趙州橋傑出的原因。下面從四個方面具體説明它的科學與巧妙。同學們應注意,每個方面都不只介紹了特點,而且説明了這樣設計施工的原理。這正是説明文的特點:就事物及其道理做解説。

①一個“長達三十七點四米”,當時世界之最的大拱,怎麼保證交通便利?

—趙州橋的設計者打破常規,將橋洞做成弓形,橋面沒有陡坡,便於車馬上下,可以説的確巧妙。

②這樣一座大橋,又是獨拱橋,用石材多,對兩岸橋基壓力會很大,怎麼辦?

—汛期河水暴漲,會對橋身猛烈衝擊,怎麼辦?設計者創造性設計,拱上加拱,不但一舉兩得,而且收到了美觀的奇效,不愧巧妙絕倫。

③橋如此長,如此寬,怎樣保證它的堅固?怎樣便於施工?

—設計者匠心獨運,由二十八道拱圈拼成弧形橋洞,真是製造奇特。

④除了結構奇巧之外,趙州橋的形式也勻稱美觀,同四周的景色配合和諧,藝術價值也是不朽的。

值得注意的,還有:作者前引張嘉貞的話説明橋的構造奇特,後引張鷟的話説明橋的形式美觀,最後點明趙州橋是以李春為代表的我國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先總後分再總,把趙州橋的特點介紹得清清楚楚。

四、課堂小結

趙州橋獨具的特點有力地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趙州橋是位於洨河上的獨拱石橋,接下來,文章又舉出了永定河上的多拱石橋盧溝橋,這就印證了中國石拱橋數量多、分佈廣,形式多樣的特點。

五、佈置作業

1.思考:趙州橋的獨具特點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有什麼關係?

2.完成練習一、二(其中盧溝橋的一部分作為預習,先不填入表格,但要在課文上標註。)

3.預習、思考三、四、五。

第二課時

一、温故知新

1.説説趙州橋的獨具特點和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之間的關係。

2.説説盧溝橋的特點。

二、導讀新課

1、中國石拱橋的又一傑作――盧溝橋。

盧溝橋是中國石拱橋又一個驚人的傑作,已經請同學們做了預習,現在我們討論一下,盧溝橋與趙州橋有哪些異同。

—地點,在永定河上,永定河是比洨河更寬的大河。

—時間,比趙州橋晚些,但距今也已八百多年,稱得上歷史悠久。

—橋比趙州橋長得多,略窄。橋面更平坦。結構上最大的區別是盧溝橋是聯拱石橋,它是靠石砌橋墩聯成整體抵禦洪水的。

—它也很美觀,尤其是柱頭上千態萬狀的石獅子別具特色。

—盧溝橋在中外都享有盛譽,並且是抗日戰爭的紀念地。

歸納、板書:

上節課我們總結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除了具有石拱橋的一般特點:出現較早,結構堅固,形式優美的特點之外,還只有歷史悠久,數量多、分佈廣、多樣傑出的更突出的特點。趙州橋和盧溝橋的典型實例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些特點。其中,文章介紹得最充分的是它們的傑出:巧妙、奇特和精美,因為這方面最能説明中國石拱橋在結構堅固、形式優美方面的突出成就。説明事物時如何選擇實例,如何運用實例,這篇課文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範例。

2、中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

指名朗讀第9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標註、歸納,原因有幾個,是什麼?

—原因有三:首先,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其次,設計施工有優良傳統(“用料省、結構巧、強度高”,趙州橋、盧溝橋正是傑出代表);再其次,富有建築用的各種石料。三條中第一條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民的勤勞智慧,才可能利用豐富的石料,才可能發揚優良的傳統。

3、中國石拱橋現代的發展。

齊讀第10段。思考:這一段舉了哪些例子説明中國石拱橋的新發展呢?

—長虹大橋,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拱長一百一十二點五米,是趙州橋的三倍。雙曲拱橋,世界上僅有,全國造了總長20餘萬米,最長一孔一百五十米。這種鋼筋混凝土拱橋繼承發展了石拱橋的傳統。

這種新發展,新成就,是因為一條新原因:社會主義制度無比優越。

4、説明文語言的平實、準確、嚴密。

討論課後練習,教師歸納。

這篇説明文,以趙州橋和盧溝橋為例,把中國石拱橋介紹得清清楚楚,是和它出色的運用了説明文語言分不開的。有四個方面值得同學們體會學習。

(1)語言平實簡潔,描寫有度。

這篇課文與《辭海》條目屬同一文體,只是進一步説明了盧溝橋這種結構的原因。這篇課文也有描寫,但是很適度。例如第1段把橋比作虹,是為了説明橋的弧形形狀,讚美之情暗蓄其中。

説明盧溝橋的石獅,做了描寫,體現了感情,但並沒有縱情寫下去,而是適度收止。説到盧溝橋是抗戰聖地只有三句話:一句説明紀念意義,一句説明戰爭發生時間、性質,一句説明反侵略戰爭的領導者和它的結果,言簡意賅。

(2)運用説明方法,目的明確。

文章為了準確、生動的説明事物,往往要用各種説明方法。同學們要注意體會,運用哪種説明方法,目的都是介紹有關知識,説明事物特點。

引用古籍—“唐朝的張嘉貞説它製造奇特,‘人知其所以為’。”

列舉數字—“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五十點八二米,兩端寬九點六米,中部略窄,寬九米。”

使用比喻—“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説拱橋是‘卧虹’‘飛虹’,把水上拱橋形容為‘長虹卧波’。”

加以描述—“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進行解説—“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十一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由於各拱相聯,所以這種橋叫做‘聯拱石橋’。”

正是這些平實準確嚴密的説明語言,達到了説而明的效果。

(3)精心推敲詞語,講究分寸。

有些詞語十分確切肯定,如列舉的時間、數據,又如對某些時間、程度的限制;有些詞語則表示着一種估計。無論哪一種,目的只有一個:説明準確;依據只有一個:符合實際。

例如,説到“旅人橋”,在“石拱橋”前用了“可能”(表示估計)“有記載”(做了限定)“最早”(在估計、限定後對時間做了肯定的限定)三個定語,説明得一清二楚。又如,對趙州橋的説明用了這樣兩個定語:“造成後一直使用到現在的”“最古的”,其中第二個定語説明了趙州橋歷史悠久,但它只有在第一個定語限定之下才是準確的。“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到處都有”體現“數量多、分佈廣”,但只有在“幾乎”的限定之下才符合實際,才準確。盧溝橋“每個石拱長度不一”,是核實了十一個石拱長度之後的結論。曾有學生就此事向茅以升詢問,茅以升回信一一列舉了十一個石拱的長度,的確無一相同。看似平易的一句話,卻體現着説明文語言的準確嚴謹。説明文語言這方面的要求,在這篇課文中特別體現在定語、狀語和補語的運用上,同學們可注意體會。

4.注意詞句順序,周密合理。

先寫形式,是橋給人的直觀印象,是感性認識。結構堅固,是對橋的進一步理解,亦即理性認識。因此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遞進的而不是並列的。“不但……而且……”,體現着一個合理的順序,不能刪掉,它聯結的內容次序也不能顛倒。

肩上小拱是趙州橋首創的主要特點,最能説明趙州橋的巧妙奇特,而拱圈也見於其他拱橋,比起肩上小拱相對是次要的。

先總説趙州橋外形和設計施工的特點,再分四點具體説明,先總後分,給人清晰印象。又如,説明我國石拱橋取得光輝成就的原因,用“首先”“其次”“再其次”,表示分項説明,由人到物,由主到次,順序合理,標示清晰。

三、課堂小結

在同學們總結的基礎上,教師歸納:

1.本文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和新中國建立後的發展,讚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2.本文以趙州橋、盧溝橋為例,具體説明了中國石拱橋特點,並分析了原因,介紹了發展狀況。

3.本文在説明語言的運用上非常出色:簡潔、平實、準確、周密。語言風格與記敍文不同。

四、佈置作業

1.請理清關於趙州橋、盧溝橋的文字的説明順序。

2.根據課文內容和插圖,畫出趙州橋的示意圖,標上相應的數據。

3.揣摩語言。

①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話裏説,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通過彩虹就能上天。我國的詩人愛把拱橋比作虹……(加粗的詞“石拱橋”“橋”“拱橋”能否替換?為什麼?)

—不能互換。因為課文是介紹“中國石拱橋”的,所以第一句緊扣題目,使用“石拱橋”的概念。遠古時候,人們只能以神話的形式認識世界,説“雨後彩虹是‘人間天上的橋’”,這裏只能用“橋”,才能跟“神話”相照應。至於“把拱橋比作虹”則緊扣“拱橋”橋洞呈弧形的特點。

②石拱橋在世界橋樑史上出現得比較早。(“比較”一詞,去掉行嗎?)

—“比較早”程度較輕,這樣表達比較穩妥。

③這種橋不但形式優美,而且結構堅固。(“不但”“而且”能否刪去?”結構堅固”“形式優美”能否調整順序?)

—“不但”“而且”不能刪去,如果刪去後,它們之間的關係就變成了並列關係。先説外觀,再説功能,符合人們的認識邏輯。並且對於橋來説,其實用價值遠遠重於形式,所以二者不能調整順序。

④《水經注》裏提到的“旅人橋”,大約建成於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記載的最早的石拱橋了。(加粗的詞能否去掉?)

—“大約”“可能”都表示不確定,只是推測的情況。“有記載的”使發言的根據增加可靠性。

⑤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幾乎”去掉行嗎?)

—“幾乎”強調了石拱橋分佈範圍廣,但並不排除有的地方沒有石拱橋的可能。

⑥(趙州橋)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在當時可算是世界最長的石橋。

—“當時”是從時間上限定,“可算”是從程度上限定。這樣才更符合實際情況。

⑦A.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B.盧溝橋寬約8米(兩句對比,你發現了什麼?)

—兩句對比,可以發現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一座50多米長的趙州橋,能精確到0.01米,這是多麼準確的説明。“約”表示盧溝橋的橋寬不是剛好8米,這表現了作者實事求是的寫作態度。

學生朗讀句子,思考、體會,同桌之間交流。教師點化:説明文的語言有準確、嚴密的特點,綜觀以上例句,可以發現本文:使用數字準確;沒辦法用準確數字的,就用表示估計的數字;對暫時還無法肯定的意思,就用表示推測的語言來表達;恰當地使用限制性的詞語,使表達的意思趨於準確。因此,我們學習説明文語言,最重要的就是要抓住“準確”二字。

學生找語言準確、嚴密的例子在班上交流。

附: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茅以升

出現-較早

石拱橋的特點 形式-優美

中國石拱橋 結構-堅固

的特點 多而廣、歷史悠久 、多樣傑出(趙州橋、盧溝橋等)

説明文語言特點:

(1)語言平實簡潔,描寫有度

(2)運用説明方法,目的明確

(3)精心推敲詞語,講究分寸

●活動與探究

1、課後寫練

(1)我們的生活,橋樑無處不在。你走過的一些橋,也許只是“步石”橋、獨木橋,也可能是高大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橋,可能已經有些年頭,也可能新修建不久。不管怎樣,它們都各有作用,在構造及建築材料上各有特色,請仔細觀察它們,並瞭解、蒐集有關它們的修建情況等資料,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介紹性文字,按照一定的順序,介紹一座熟悉的橋樑。

提示:要求寫成説明性的文章,不要在有關橋的故事、對橋的感情的抒發上多費筆墨,語言應簡明、準確。

(2)請以“我家鄉的××橋”為題,寫兩篇不同體裁的文章:一篇寫成記敍文,一篇寫成説明文。

(3)“橋”可能是聯繫我和你,你和他,他和我的紐帶,也可能是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橋樑,請以“溝通”為話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繼往開來

(1)設想未來的橋是什麼樣子的,畫出來,先分組交流,然後每組推選一位代表面向全班彙報。

橋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知識

1.認讀3個字。

2.瀏覽課文,瞭解心理實驗的起因、經過、結論。

能力;

培養學生自學課文的能力。

思品:

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教學重點:

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教學難點:

自學課文能力的培養。

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課時數

第 1 課時

教學要求:

瀏覽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懂得遇事要擺正心態,勇往直前,奔向目的地。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走過獨木橋嗎?什麼時候走過?有什麼感受? 今天,我們一起去看看和你們一樣大小的小夥伴們在走獨木橋後有怎樣的感受。(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

1.通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遇到難讀的地方放慢速度多讀幾次。

2.交流初步感受。

3.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劃分文章段落。

三、細讀體會

(一)默讀課文,結合表格把文中相關的語句畫出來,口頭填表。自學後,主動與小組同學交流。

實驗目的 實驗次數 橋下狀況 學生表現 實驗結論

(二)全班交流。

抓住重點的詞語“很快穿過、異常小心、戰戰兢兢、慢慢爬過、心有餘悸”進行指導體會。

四、情感昇華

讀了課文,你受到了什麼啟發?先寫下來,再與同學進行交流。

橋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盧溝橋烽火》反映的是中國現代史上一起具有深遠意義的歷史事件,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野蠻侵佔我國領土的強盜行徑,歌頌了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的頑強精神,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不應以分析來代替。尤其是這篇屬於情感護強烈的文本,更應學生自讀自悟。課堂上,教師要儘可能讓學生處在積極主動的思維狀態和情感活動中。

一、讓課堂書聲琅琅

《語文標準》特別強調加強朗讀。那種只聽教師滔滔不絕,不聞學生書生琅琅的語文閲讀課不是好的語文課。教師在讓學生感悟到盧溝橋的重要戰略地位後,讓他們通過讀來表現盧溝橋的重要性,這樣的讀悟交融,加深了學生對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更明白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的原因。後面的學習過程中也會出現很多次的朗讀,在學生悟到一定感情的基礎上,教師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朗讀技巧的指導,有意要學生突出表現日本侵略者蓄意挑釁的詞語,這樣能讓學生更好地把握內容,體驗內容,從中受到情感的撞擊,獲得思想的啟迪。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按時間順序講述“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2、、學習本課9個生字,理解詞語,並能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詞語所包含的情感。

3、通過了解“盧溝橋事變”的史實,通過品味文中的語言體會日軍的勃勃野心、蠻橫無理、可恥下場及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日本侵略軍的英勇。激發對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對我國軍民同仇敵愾抗擊侵略者的英勇行為的崇敬之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課文的二—五自然段,通過作者對敵我雙方表現的描寫,體會日寇的瘋狂與可恥下場,感受我國軍民的團結、機智與英勇。

教學難點:事件本身對中國抗戰的意義學生在認知上可能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揭題質疑:

看了課題,有什麼疑問?

學生提問,比如“烽火”是什麼?歷史背景如何?盧溝橋在哪裏?……

2.解決問題:

學生將蒐集到的有關歷史材料進行交流。

相機介紹“九一八”事變的經過——九一八”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熱點了我國東北及華北部分地區,為侵略魔爪伸向全中國,又蓄意製造了盧溝橋事變。

二、初讀指導

1. 自學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學生字詞,劃分段落。

2. 檢查自學情況。

(1)小黑板出示詞語。相機理解部分詞語。

(2)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去掉拼音讀。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 指導分段:

(1)默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的'內容,再想想哪幾個自然段講的是同一個內容,可以合併在一起。

(2)指名分段,並説説理由。

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後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戰,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的序幕。

板書設計(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書)

5、盧溝橋烽火

1、生字 生詞

2、第一段(1):寫九一八事變後的局勢和盧溝橋所處的戰略地位。

第二段(2-5):寫“盧溝橋事變”的經過。

第三段(6-8):寫中國共產黨號召全國人民團結抗戰,全國人民對盧溝橋守軍的慰問與聲援。

第四段(9):寫“盧溝橋事變”揭開了中國人民全國抗戰的序幕。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1)習字冊上習字。抄寫詞語

(2)解釋加點字

同仇敵愾 萬籟俱寂 眾寡懸殊 如火如荼 猝不及防

教學反思

瞭解事變意義,講述英雄故事。試圖通過許多的故事,激起孩子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並讓我們的孩子為之鼓掌,並真正從內心深處受到觸動,從而指導自己的行為。

1. 自由朗讀最後一段。

2. 在八年抗戰中,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組內説説課餘自己從課外書中讀到或從電影、電視中看到過的抗日英雄的感人故事。

3. 小組推薦代表講述英雄故事。

橋教案 篇4

教學設想

中學語文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人教版)八年級(上)第三單元是説明文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中,《中國石拱橋》《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範的説明文,《橋之美》《説“屏”》則是帶有一定説明性的小品。

學習本課之前,通過《中國石拱橋》的學習,學生已初步瞭解了説明文的特徵、常用的説明方法,也瞭解了説明文語言應準確、周密的特點。學習本文,要仔細品味文中詩意的描寫性文字,它與帶有説明性的文字相間雜出,讓人在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也獲得了一些美學常識。

《橋之美》雖然是“帶有説明性質的小品文”,但很顯然是不能把它作為純粹的説明文來教,説明對象、説明方法、説明順序,在這一課教學中可以不必過於強調。如何定位呢?還是在於:要用語文的方法教語文。作者從畫家的角度介紹了自己喜愛橋的原因。我們不是從畫家的角度學習語文,我們還是應該從語文的角度把這一篇文字作為語言學習和訓練的好材料。本文無論從語言的理解,還是美學的欣賞,都覺得難。難在畫家眼中的美,我們多數人只可仰望,如天上的彩虹,可望不可及。但作為教師,除了仰望,還要架起文本與學生之間的橋,引導學生欣賞那道絢麗的彩虹。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理解課文內容——橋之“美”美在什麼地方。

提高學生篩選、整合信息的閲讀能力。

品味本文優美有情味的語言以及在內容和表達上都較具作者個性色彩的句子,並能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自己的知識和生活體驗進行感悟理解,鍛鍊表達能力。

過程與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認識橋之美,進而感悟美,欣賞美。

情感、態度、價值觀:指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初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對橋在不同環境中的不同審美效果分析,指導學生獲得一些美學基本知識;品味文中詩意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突破

初讀課文,感覺語言很美,情趣高雅,但內容較散,初中學生不好把握。再讀課文,研究教法,創設情境,以喚起學生的審美需求,激發學生探求美的慾望。同時積極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展開聯想和想象,以把握文本所藴涵的審美特色。

《橋之美》的語言畫面感很強,修辭靈活,具有抒情般的感染力,學生結合語境,由粗到精,由此及彼,反覆誦讀,整體把握,力求使學生既欣賞了橋之美又學習了語言之美。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文人筆下的橋之美

1.媒體出示“小橋流水人家”的圖片及《天淨沙· 秋思》的內容。

天淨沙· 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2.媒體出示艾青詩《橋》的內容)

艾 青

當土地與土地被水分割了的時候,

當道路與道路被水截斷了的時候

智慧的人類佇立在水邊:

於是產生了橋。

苦於跋涉的人類,

應該感謝橋啊。

橋是土地與土地的連繫;

橋是河流與道路的愛情

橋是船隻與車輛點頭致敬的驛站;

橋是乘船者與步行者揮手告別的地方。

3.媒體出示徐志摩詩《再別康橋》(節選)的內容)

再別康橋(節選)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裏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盪漾。

(教學創意:多媒體展示多幅橋的優美畫面,並配上優美的音樂,讓學生朗讀,創設情景,渲染氣氛。教師導入,艾青的橋有了故事;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韻味。)

二、畫家眼中的橋之美

1、感知“橋之美

閲讀第4、5自然段,思考:

課文重點寫了哪些橋?橋周圍的環境如何?兩者以怎樣的形式存在?產生了怎樣的美感?勾畫相關語句 。

學生勾畫相關語句,合作交流,教師適時點撥板書,明確:

烏鎮石橋———密密葦叢———疏密相間——舒暢

江南石橋———細柳飄絲———剛柔相濟——銷魂

長橋卧龍———水天一色———面線相融——滿足

風 雨 橋———飛瀑流泉———動靜相生——欣賞

(教學創意:這一環節最大的創意有二,其一是跳開開頭三段,直接進入課文重點“橋之美”的解讀。其二是根據課文的描述,把橋與周圍環境的對照,分別用一個字提煉,為後文學習做好鋪墊。

作者借第四段裏寫的幾座橋向我們介紹了這樣的四種美:密密的蘆葦蕩中突現一座小石橋,這是疏密相間之美;石橋細柳則表現出剛柔相濟之美;水天一色中的長橋,則讓我們欣賞到面線相融之美;風雨橋和飛瀑流泉有的是另一番的動靜相生之美。再稍微讀一讀原文就可以看出,“舒暢”、“銷魂”、“滿足”、“欣賞”,這幾個詞很巧妙地表現了不同形式的橋的美帶給人們的美好感受。這一段文字,描寫、議論、抒情很好地結合。介紹每一種橋的手法也不太相同。

教學中就可以引導學生好好地感知這一段的文字美和手法妙的特點。這樣才能用足文本的價值。教學中,在瞭解了畫家提出的美學原則之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要緊扣文本,讓學生活動起來,訓練起來,發展起來。一切圍繞“語文”和“學生能力培養”來設計。)

2、欣賞“橋之美”。

朗讀與欣賞:多媒體顯示和朗讀段文字相一致的景色和橋的畫面,並配有“蘇提春曉”背景音樂,讓學生從課文的感知回到畫面的欣賞。

(教學創意:由於文章語言生動,極富表現力,讀來朗朗上口,畫面感很強。因此,學生欣賞豐富多彩的畫面,使抽象的文字更形象,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思維。 透過畫家的眼神,我們眼前浮現的不僅僅是一座座精美的橋,更是一幅幅完美的圖畫啊。從而使“橋之美”具備了內容和形式的完美和統一。)

3、品析“橋之美”。

橋與周圍的景物相配合就形成了一幅完美的圖畫,通過閲讀,你最喜歡哪座橋呢?是因為景物描繪的美,還是因為語言美呢?

(1)賞析美景

例如:烏鎮石橋:厚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鄉間石橋:柳枝的動、細弱、年年發芽和石塊的靜、厚重堅硬、歷久不變形成對比。

在寬闊的水面上的長橋,打破了單調的背景,整個環境充滿了靈氣和生命。

廊和廳的安閒自在和亭下水流的湍急、山峯的險峻又形成對照。

(教學創意:通過閲讀課文,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能,更重視其美學價值。怎樣來欣賞一幅畫面?關鍵看其中的景物與周圍的環境是否既對照又和諧。這也是本文揭示的全新的審美角度)

(2)對比之美

在講到橋的不同環境中所表現的不同的形式作用時,引導學生做這樣的思考:如果在險峻的山峯間造一座古樸堅硬的石拱橋會有什麼感覺呢?

讓學生明白了堅毅的山峯間適宜休閒的風雨橋,卻不適合厚重的石拱橋,也因此明白了,温柔的江南為何多古樸的石拱橋。從而明白了,不同的環境中需要不同形式的橋。

在講到橋的建造需要注意與環境的對立統一的和諧美時,為了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強與弱,剛與柔形成的對立統一美。可做一個類比:這堅硬的石橋與輕緩的河水,與橋頭纖細的柳絲構成了一副和諧的圖畫。這份和諧就如強健的男性與柔美的女性所組成的那份剛柔相濟的美,這份和諧就如壯偉的高山與清幽的流水所形成的山水相依的美。

(教學創意: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引導學生去對比欣賞一副副圖畫,假如這樣的環境裏沒有這座橋會怎樣?有了這座橋後又怎樣?通過這個環節,學生不僅橋的這個形式美就有了比較清楚地瞭解。而且還懂得了欣賞這類圖畫的方法。學生對於對立統一的和諧美有了比較真切的瞭解。)

(3)品味雅詞

如:舒暢、銷魂、搏鬥、曉風殘月等詞語的妙處。

4、可是現實中,並非所有的橋都美,文章提到不美的橋有哪些?不美的原因是什麼?

引導學生閲讀學習第6自然段。

(1)南京長江大橋

(2)錢塘江大橋

(3)成昆路上的直線橋

不美的原因:沒有與周圍環境呼應和襯托。

5、畫家眼中美與不美的標準到底是什麼呢?

引導學生迴歸第2自然段學習,學生能很容易地理解,即“橋在不同環境中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我心中的“橋之美”

1、文中提到鵲橋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2、“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請説説你的理解。

3、凡是起到構成及聯繫之關鍵作用的形象,其實也就具備了橋之美!那在我們的生活之中沒有看不見卻具有“橋之美”的橋呢?

(教學創意:拓展延伸:尋找、發現生活中的美,讓同學們深刻感悟到橋之美的內涵。)

板書設計

橋 之 美

吳冠中

橋環境形式美感

烏鎮石橋———密密葦叢———疏密相間——舒暢

江南石橋———細柳飄絲———剛柔相濟——銷魂

長橋卧龍———水天一色———面線相融——滿足

風 雨 橋———飛瀑流泉———動靜相生——欣賞

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橋教案 篇5

仔細體會,支老師在一個簡單的朗讀訓練環節中,不只靈活地引導學生把自身置身於課文情景之中,讓自身與作者做心靈的溝通,同作者一起去觀察、體會、想象、考慮。活生生地顯出語言文字的“形”,美滋滋地讀出語言文字的“昧”,而且將對文章思想內容的理解、對文中優美意境的體會融為一體,將各種語文基本功的訓練切實地落實在每一位學生身上。

以《飛奪瀘定橋》為例,看支老師是怎樣進行詞語訓練的。

師:誰能講一下“浩浩蕩蕩”?

生:“浩浩蕩蕩”就是氣勢浩大。形容人數多,氣勢浩大。

師:人數眾多,氣勢浩大。我給你舉個例子吧。比方今天老師們來聽課,人數很多,氣勢也挺大。“浩浩蕩蕩”地坐了滿屋子的老師。行不行?

生:不行。

師:為什麼不行?這不是人數多,氣勢很大嗎?(對剛才發言的同學)你的錯出在哪兒自身糾正吧!

生:“浩浩蕩蕩”還得是行動着的。

師:還得是行動着的。這點補充得對不對?

生:對。

師:對是對了,不太準確。我再舉個例子:自由市場上人多不多?

生:多。

師:自由市場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浩浩蕩蕩。行不行?

生:不行。

師:錯誤出在哪兒了?

生:還得是行走着的。

師:自由市場上的人也沒有躺下呀?

(笑聲)

生:還得是整齊的。

師:不一定是整齊的。

生:還得是形成隊伍的。

師:有點道理了。

生:還得是向同一目標去的。

師:對,有方向性。大家行動一致向一個方向,這才叫“浩浩蕩蕩”呢。那麼我再舉個例子,長江之水,浩浩蕩蕩流向東海。這回可沒有“人”了啊,行不行?

生:行。

師:誰説行?你説為什麼行?

生:因為長江是向東海流去的,是有一定目標的。

師:對,有一定目標。規模大不大?

生:大。

師:沒人行不行?

生:行。

師:其實這個詞原來就是形容水的!你看“浩”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蕩”字有沒有三點水?

生:有。

師:對了,原來就是形容水勢浩大的,後來把它借用來形容聲勢浩大的羣眾運動呀,行走的隊伍呀,等等。

支老師連續運用反詰、歸謬的方法,將學生的思維導向活躍——不可謂不“活”;使學生不只體會出詞語理解中的細微差異,而且通過提供的背景和例子,為學生準確地運用詞語打下堅實基礎——不可謂不“實”。

在課堂上讓學生活躍並不難,可往往活躍之後是亂而不實。難得的是活而有序,更難得的是活與實的統一。筆者以為支老師的高明之處恰恰在於此。他可以將學生的情緒調動到空前活躍的程度卻並不失控。學生的活躍是在教師引導下的學習內容與範圍之內的活躍,不是無目的、無秩序、無方向的亂“活”。總會有“話又説回來了”的時候,總會在盡情地發散之後,又巧妙地收回到教學內容與目的上來,學生的思維與情感都在教師的啟發誘導之中盡情地、極大程度地得到發揮。更難能可貴的是在這活躍的氣氛下,支老師可以從容地、不留痕跡地將一項項語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紮紮實實地落在每一個學生身上。

標籤: 教案 範文 五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shizhijia/jiaoanmuban/0eknk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