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書信 >

家鄉的書信作文8篇

家鄉的書信作文8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書信的身影吧,書信是具有明確而特定的用途和接受對象的一種交際工具。相信寫信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書信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家鄉的書信作文8篇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1

想念的於鬆庭:

你好!

我們從一年級起就認識了,並且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所以我非常歡迎你來到我的家鄉做客。我的家鄉在大慶。因為大慶石油在全國的產量最高,而且質量也非常好,所以稱大慶為“油城”。這裏有一個地方,景色特別美,你知道這是哪裏嗎?讓我來告訴你吧,它就是龍鳳濕地。這裏池塘的水清澈見底,水草啊、魚兒啊……什麼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裏的魚兒們都在裏面自由自在、快快活活地遊着。也許你的運氣好,會在藍天或不遠的草叢裏發現一些美麗的“仙鶴”。它們有的在遼闊無邊的藍天上無憂無慮地飛翔着,有的在草地上慢慢地行走着,像一位高貴、優雅的紳士,還有的……真是姿態萬千呀!

聽了對我家鄉的介紹,你一定會動心吧?來吧,請到我的家鄉來,我和我的家鄉會張開雙臂歡迎你。

祝你天天開心!

你的好朋友:尹航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2

親愛的朋友:

你好!

我們雖然沒有見過面,但我很想和你做朋友。我叫趙芷芊,今年11歲,上五年級了,在深圳上學。雖然我在深圳有許多朋友,但我十分希望和遠方的小朋友做筆友。你也許是個活潑的男孩,也許是個開朗的女孩,我希望你能喜歡我、接受我。

我的家鄉——深圳,是個年輕而有繁華的城市。她雖然沒有悠久的歷史,沒有豐富的土特產,沒有名揚中外的歷史古蹟,沒有讓人驚歎的山山水水,但她充滿生機和活力,在深圳人眼中,她永遠是最美的。深圳有許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刺激的歡樂谷,有趣的東部華僑城,熱鬧的華強北……還有讓你周遊世界的世界之窗和美麗的海灘大、小梅沙。深圳的環境很好,雖然四周都有高樓大廈,車很多,但大路兩邊都是綠樹成蔭。深圳也很方便,鄰近全球經濟之都之一——香港,海陸空交通都很便利。

你的家鄉是什麼樣的?一定也很美麗吧。或許是繁華的美,或許是古樸的美,或許是純淨的美。我想你一定和我一樣很愛自己的家鄉。

我真誠地希望你能成為我的朋友。請給我回信呀!謝謝!

祝:身體健康,學習進步!

  在遠方的趙芷芊

  20xx年9月29日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3

馮楠同學:

你好!

去年,我們認識了,並且成了好朋友。今年寒假,我想請你到我的家鄉來玩。

我的家鄉在無錫,這裏風景如畫,美不勝收。無錫的旅遊勝地可多了!有連綿起伏的惠山,有富饒的太湖,還有著名景點梅園呢……其中最美的就是太湖了。太湖一望無際,湖水清澈見底。湖面風平浪靜,還倒映着藍天、白雲和綠樹,彷彿一面銀鏡。

無錫是個繁華的城市。夜晚登在高處往下看,只見燈火闌珊,五彩繽紛的霓虹燈把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襯托得無與倫比,新建的高架橋還有惠山隧道分外耀眼,馬路上車水馬龍,整個城市規劃得錯落有致,四通八達。

無錫還有很多特產:百年老店王興記的小籠包,無錫醬排骨,油麪筋,還有最誘人的無錫水蜜桃……這些都會令你垂涎三尺,百吃不厭的!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會動心吧!如果你來到了我的家鄉,我們家鄉人民會張開雙臂歡迎你!

祝你學習進步,生活愉快!

你的朋友宋雨佳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4

親愛的小夥伴:

你好!

芙蓉花,是成都的市花。它的美麗在百花之中脱穎而出。

站在樹林的小路上,遠望着那芙蓉成羣,它們帶給我的是寧靜。芙蓉花為樹林點綴了一抹紅和白,將美完完整整的呈現給我們。

再走近些,美麗絕倫的芙蓉花清楚地出現在我們眼前。黃白的,粉白的,還有粉紅的。它們雖然顏色不同,可模樣卻是相似的。

芙蓉個個都是大朵的,四五層花瓣如波浪一樣,層層疊疊。它的花蕊宛如一位嬌羞的小姑娘,從花瓣後面半探着身子,看着我們。聞一聞,芙蓉的花香不像玫瑰那樣濃郁,只是淡淡的.清香。我的手指觸碰到花瓣,滑滑的,十分冰涼。雖説如此,但帶給我的卻是心底發起的一陣透徹的清涼。

芙蓉花的葉子與我的手掌差不多大,五個角就像我的五個手指,向外伸展。

離開這片芙蓉林時,回頭一望,芙蓉在微風中,在秋陽的照射下,似乎發出了鑽石般的華貴的光芒,在這光芒裏,卻也帶着一派婉約,純潔的美。

  20xx年9月21日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5

樸彩媛同學:

你好!

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在容閎學校302班認識了,併成為了好朋友。可是三年級下學期,你很快就轉走了,我很想念你。今年暑假,我想邀請你來我的家鄉作客。

我的家鄉坐落在珠海,珠海是一個美麗的海濱城市。這裏風景優美、氣候宜人,又被稱作“浪漫城市”。這裏有許多名勝古蹟,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珠海漁女、珍珠樂園、海濱公園、圓明新園……。珠海漁女在情侶路的大海邊,漁女矗立地站在一塊石頭上,手捧着一顆明珠。海,碧綠碧綠的,美麗極了!珍珠樂園在唐家灣那邊,裏面可好玩了,最有趣的要數:過山車、小火車、水上樂園……

珠海是個旅遊城市,有很多活動都在這裏舉行。比如:每隔兩年都要舉行一次航展。裏面有飛機比賽,飛機展……只要想來的國家都可以來。當時,藍天、綠樹、飛機、人羣都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一架架飛機,多壯觀呀!向藍天飛去,一下降落,一下子起飛。

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會動心吧?來吧,請到我的家鄉來,我和家鄉會張開雙臂歡迎你。

祝你生活愉快!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6

cll同學:

你好!

今年寒假,我在北京參加舞蹈比賽時認識了你。雖然見面時間很短,但我們成了一對好朋友。我非常想念你,我想邀請你來我的家鄉——蘇州作客。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在大家眼裏,蘇州是一個像天堂一樣美麗的地方。我就來給你介紹一下吧:

蘇州物產豐富。你知道繁體字的“蘇”怎麼寫嗎?草字頭,一個魚,一個禾,分別代表了花草、魚兒和稻米三部分,這個字形象地概括了我的家鄉的特點——魚米之鄉。蘇州水面特別多,到處是湖泊和河流,水產品也特別的豐富。你一定聽説過美味的陽澄湖大閘蟹吧,如果你現在來我的家鄉作客,我一定請你吃個夠。

蘇州歷史悠久。從公元前514年伍子胥建城到現在,蘇州古城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蘇州城裏有很多的古蹟,特別是蘇州園林,天下聞名。有一句話是這麼説的:“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美麗的園林是蘇州人的驕傲。哦,如果你來我們家鄉,我除了帶你參觀園林,還會帶你去水鄉古鎮,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可漂亮了!

蘇州的發展日新月異,現在的蘇州已經是一個繁華無比的城市了。特別是蘇州工業園區,寬闊整潔的馬路、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琳琅滿目的商品和風景秀麗的金雞湖,一定會讓你看得眼花繚亂的。

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一定心動了吧?那就快來吧,我會做你最好的導遊。

祝你每天都開心快樂

  你的好朋友 xx

  xx年10月28日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7

楊建超同學:

你好!

三年級上學期,我和你在爐橋第一小學相識了。併成為了好朋友。今年寒假,我想請你到我的家鄉做客。

我的家鄉沒有什麼特別,是在大樹底下河頭村大圩子。這裏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風景如畫,是個好地方。我們這裏住着辛勤的村民,他們在這裏種田、栽樹、建果園······每天清晨,很多人都會到菜市場去趕集。走在我們村的林子裏,麻雀、黃鸝、喜鵲在林子裏盡情歌唱。會感到心情舒暢,精神愉快。

我們這裏如果要過什麼節日或者生日都會大擺宴席,盡情吃、喝。

聽了我的介紹,你心動了吧?來吧,到我的家鄉來吧!

祝你生活愉快!

  你的好朋友::

家鄉的書信作文 篇8

親愛的遠方小朋友:

我的家就在威海,這裏三面環海,漁業發達,有很多種的海魚,而我最喜便是黃花魚。

小的時候,一到雙休日之時,我和爸爸便到海邊去釣魚尋樂子,往往一釣就是一桶活蹦亂跳的魚,而其中多數為黃花魚。黃花魚最容易上鈎,如果鈎子多的話,一杆下去可以上來好幾條。它吃完食後跑得最快,所以每次有魚上鈎,感覺明顯的一定是黃花魚。

小時候好奇心強烈,每次大人沒耐心放杆走人之時,我便溜過去,學着大人的摸樣甩兩杆子,不過每次都是甩到了岸邊較近的石頭中,好幾次魚鈎和魚線都卡在了石頭中,最後無奈,只能將魚線剪掉,丟了魚鈎和魚線。

不過有意思的是一次我仍然學着大人的樣子甩杆,剛下杆不到一分鐘,魚線便鬼使神差的自己向深海中跑去,我馬上收線,先使勁拽兩下,這樣可以讓魚鈎把魚掛牢,感覺還有點沉,一起杆,好傢伙,兩條水光光的黃花魚在太陽下泛着鱗光。“上鈎了,上鈎了”我大喊道,很多人都圍過來看這兩條黃花魚,我十分有成就感,非常自豪的説:“我釣的”!現在想一想那是我釣的第一條魚。

正巧那天我們帶着爐子來烤肉。於是媽媽馬上把黃花魚收拾收拾,放在鐵架子上烤了起來。我目不轉睛地看着它,十分好奇,像是從沒吃過黃花魚一樣。

魚還沒有烤熟,但是味道似乎已經很濃了,香氣頓時瀰漫在整個海灘上,黃花魚的濃香合着大海特有的味道,直直的插入我的鼻孔中。拎起烤熟的黃花魚,皮的顏色很分明,紋理很清楚,凸起的部分還有一層淡淡的黑焦,細密的油汁順着魚的紋路輕輕的淌着,滴到了沙灘上,趁着剛烤好的熱氣,一口咬下去,輕薄輕脆的魚皮,在嘴中酥酥作響,如同蟲翼一般,調味料含在嘴中慢慢的化,這時你會迫不及待的扒開魚皮吸入魚肉中的油汁,淡淡的鹹,卻香味撲鼻。魚肉也同樣非常的細膩,像用一絲一紋的肉絲擰出來的一樣,這魚肉趁新鮮吃時還有一種烤海帶的味道,這時我也忘記了累,痛快的大吃了一頓。吃完後好像在月亮的陪伴下賴在沙灘上睡着了,在夢中還在回憶黃花魚的味道,淡淡的鹹、正當的辣、大海特有的味道、有點腥……

直到現在,雖然吃了很多黃花魚,但那天的兩條黃花魚卻再也未吃到過、見到過了。可是又要讓我到什麼地方去追尋這種味道呢?

  祝你:

  學習進步!心情愉快!

  大熊

  10月10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shuxin/lrrqzy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