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書信 >

給祖國的一封信範文2篇

給祖國的一封信範文2篇

給祖國的一封信作文(1)

親愛的祖國:

給祖國的一封信範文2篇

您好!

您養育了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無數的偉人從您的養育下健康成長。想當年我們的國家是多麼落後啊!可是如今我們的科技是多麼的發達啊!在這至此我要對祖國好好的説一聲:“謝謝您!”

祖國您有肥沃的土地,還有美麗的舞姿,您的土地就像一隻戰鬥的雄雞。您有悠久的歷史,有聰明智慧的炎黃子孫發明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指南針。

自從四川汶州大地震,發生後。祖國派出去的人民子弟兵有多麼的強大力量!也讓我們知道,我們祖國是多麼的團結、有愛。

父母給予了我們的生命,祖國創造了這個美好的世界!感謝您,親愛祖國!我們在您的懷抱健康成長,您哺育着千千萬萬的人,我們將懷揣一顆感恩的心,用真誠和智慧行動,讓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富強!鮮紅的五星紅旗是祖國的象徵,它在高高迎風飄揚,看着鮮豔的五星紅旗,就想起祖國經歷的種種困難。然而,堅強的中華兒女沒有被困難嚇到不屈地挺起了高昂的頭,我們的祖國正走向振興,走向富庶。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這首歌讓我知道,沒有陽光,就沒有温暖;沒有水源,就沒有生命;沒有祖國,就沒有我們幸福的生活

祝:祖國永遠年輕、漂亮!

  一位小學生:xxx

給祖國的一封信作文(2)

敬愛的祖國:

您好!

回溯十九世紀到二十世紀,您在經受外國的剝削與內亂已是傷痕累累,和外國列強簽訂了一個個不平等條約,被稱為“東亞病夫”,八年抗戰,十年內亂等等。那時候就有人説過:“中國雖然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藴,可是中國已經衰弱了,它將會成為一頭永遠沉睡的獅子,她的威武早已一去不復返。”但是,中國無論面對多少磨難,都不曾向侵略者、歷史災難及自然災害低頭。

現在中國崛起了!中國已經不是沉睡的獅子了,她的吼聲已經傳遍整個世界,久久不能停歇!祖國在各族人民的團結和奮鬥下越發越強盛,國民經濟發展迅速,生產總值衝向世界第二,作為中國人,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華夏五千年,中國的歷史淵遠流長,歷史上的風雲人物就為祖國用他們的生命譜寫了許許多多千古名着,流傳至今,在海內外都有不少人學習着中國的歷史,讓中國的文化得以流傳世界。現在的您應該發出由衷的讚歎了吧。您已經100歲了,見證了不少文化的流傳,現在又有的人開始瞭解中國文化了!

那麼,未來的祖國,您過得怎麼樣呢?

祖國啊,從1949年開始,您就為人民遮風擋雨,使我們的生活走向富強。在2049年,您的100歲生日裏,我要對您説:“祖國,您辛苦了!”那時的人民肯定舉國歡騰,大家都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您的科技肯定更加強大!現在,我們“蛟龍”的下潛和‘神十’‘天宮一號’的交會對接,第一艘母艦‘遼寧艦’的正式服役和‘殲15’的正式試飛,令全世界大吃一驚。中國的新發展給全世界帶來了新的動力。我更為您的發展充滿了期待。

祖國啊,你們那時的生活好嗎?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工業的噪音,汽車的尾氣和工廠排放的二氧化碳嚴重得人們都無法忍受。想必您那裏是充滿綠色的:街邊花壇裏,花朵們淡淡的芳香一陣陣襲來。農村裏,滿眼是綠色,處處是花海,彷彿置身於仙境中。好比《桃花源記》中的:“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春風吹過,柳樹姑娘甩動着頭上的長辮盡顯自身的風采。

這是我們五十六個民族的夢匯聚成的中國夢!

祖國啊,您想了解我的夢嗎?

我的夢和您有很大的關係,就是當一名為學生指引方向,永遠的矗立在“教育”這個事業上,灑下一道道學生光景的平凡職業——教師。“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們都説:教師很平凡,卻散發着無畏的光。教師平凡在何處?就是平凡在它無私奉獻,捨己為人的精神!還有人説:當教師很好,每年都有兩個假期。我認為這種話語是完全沒有理解當教師的苦心和“教師”這個職業的稱謂。雖説有兩個假期,但是,這兩個假期老師都在幹什麼?難道是每天都吃喝玩樂嗎?不,認真觀察的人都會發現:老師一旦過完假期就略顯疲勞,臉上又多了一點滄桑。可見老師在假期裏都不放下工作,認真備課,寫教案,這都是為我們好。我也問過自己:當教師這麼苦,這個夢想就放棄得了吧?但是,這種感覺一下子就灰飛煙滅。如果當教師那麼累,那這個世上就沒有人傳播知識了。所以,我願做一名教師,站在那三尺講台上,向學生傳播自己的知識,把我的生命,注入進這職業中去。為祖國的下一代鋪設好完美的道路!

祖國啊,這就是我的夢,一個捨己為人,無私奉獻,迎難而上的夢。我的夢,中國夢。我們自己的夢想就會創造出十三億人民的中國夢。

祖國啊,對於您的未來我充滿了期望,希望更多像我一樣的人投入到中國夢去,來改造我們的城市,我們的國家。讓中國在全世界站穩腳跟,努力地向前奔跑,讓外國人不再嘲笑我們中國。

祝您

國泰民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shuxin/097m7m.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