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內涵理念上莫入誤區評課稿

內涵理念上莫入誤區評課稿

誤區一:抓住教改的殼,摒棄音樂的魂

內涵理念上莫入誤區評課稿

在這十個理念中,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面向全體學生,重視音樂實踐這四點容易讓教師產生理解誤區。這四個教育理念在我們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是融會貫通,相輔相成的,但從最近聽到的一些實驗研究課上,卻發現了一些與這些教育理念不和諧的現象。

有這樣一書音樂課,課題是《彝家娃娃真幸福》,從課的導入開始,教師便從情感入手,從心靈深處打動學生,學生也真正地動了起來,聲音高而亮,雖然不得法但熱情甚高,應該説,課的開始部分確實有新的教學思路和良好的導入情景,深深地抓住了大家的心。但課的基本部分卻讓人感覺鬧得異常:學生手裏拿着打擊樂器,肩上揹着大軍鼓,腳底下踏着行進的步子,一會兒手舞足蹈,一會兒敲敲打打,一會兒又跟着音樂打節奏,一會兒和着音樂做舞蹈動作,這些活動就把時間打發得所剩無幾,再一看學生們,鬧騰的滿臉是汗,好不熱鬧。但細一品味,這節課的主要任務是什麼?總不是讓學生們來撒個歡兒,熱鬧一下拉倒吧?其實,這就是走入了音樂教學改革新理念的誤區!提倡以音樂興趣為動力,重視音樂實踐。但音樂教學的“根”還是在要把握音樂的“魂”,音樂的魂即音樂的要素,如果拋卻音樂的魂不談,而單單強調音樂的趣味性、娛樂性,把這些音樂課堂教學的輔助手段拿來當正餐,送給我們的學生,那麼我們的學生便會營養不良,何談審美能力的提高?何談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呢?

而另外一節音樂課《一個師傅仨徒弟》,授課教師採用故事入課的方式,教師扮演唐僧,學生扮演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在形象逼真的表演過程中,歌曲的主題牢牢地抓住了學生的心,故事變成了音樂,學生們表現自已、表現音樂的慾望與融洽的教學氛圍形成一般合力,他們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整個教學過程似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真可謂妙不可言,這正是教師很好地把握了新“標準”的內涵,用自己的課堂教學實踐,詮釋了對音樂的愛、對學生的愛、對教育的.愛。

誤區二:要素質,不要雙基

在與教師們的交流中,曾經聽過這樣的話:“課改重視情感體驗,重視音樂實踐,以前的樂理知識、讀譜知識全沒了,這課真不會上了。”當我正在思索這些問題的時候,一節課引起了我的深思。

這節課的課題是音樂欣賞《鴨子拌嘴》,旨在通過音樂聽賞,體會音的強弱、快慢對比,授課教師從音樂欣賞入課,一堂課下來一共聽了6遍音樂,應該説課堂容量是相當大的,但整個授課過程,教師沒有很好地引導學生從音樂要素入手,體會作品的音樂魁力,而重視的是:“從音樂裏你聽到了什麼?你能講一下音樂裏的故事嗎?”從這一課例,我們不難發現,授課教師的本意是想把新的教育理念帶進自己的課堂,但卻迷失了方向。如果教師能夠及時地調整好自己的教學思路,順着學生的思路下去,替他們把好舵,導引好方向,那又會怎麼樣呢?同樣是這一個課題,另有一個老師的設計卻讓課堂異彩紛呈:課的導入是運用生動有趣多媒體音像資料,學生一下子被吸引住,有的學生模仿鴨子的動作,有的學生腳打起了拍子,在這種意境中,教師提出問題:“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結果被問的學生説:“是鴨子笨拙的動作。”大家鬨堂大笑(包括許多聽課的教師)。在這個問題回答上,學生應該説是音樂,這才合乎邏輯。但這個教師不但沒有批評學生,卻順勢把問題帶了下去,從鴨子到音樂、由音的強到弱,由快到慢。這麼多有趣的知識,讓學生迫不及待地去了解,而教師又讓學生自己找出生活中、自己身邊的音的強弱、快慢的例子,總結他們的特點,學生們的興趣更濃厚了。這裏,教師全然沒有對教材進行常規性的講解分析,而是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自然而然地引入了對音樂的學習,這些知識的掌握是學生自己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他們的印象就深刻得多了,以致於下課的時候,學生還戀戀不捨,“老師,再上一節吧!”並且學生們還模仿着《鴨子拌嘴》的節奏高高興興地離開教室。由此可見,課程改革雖然淡化雙基教學,但不是不要雙基,而是把雙基融會到聽、賞、唱的過程中,讓學生在不知不覺、潛移默化中掌握這些知識,並能運用這些知識來欣賞音樂,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能力。

音樂教學活動應該是過程與結果並重,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和指導者,是溝通學生與音樂的橋樑,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互動關係,因為只有在這種基礎之上進行的教學活動,學生才能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真正體驗音樂的美和美的音樂,得到藝術的薰陶,從而能夠表現藝術的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nodzl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