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稿件 >

《6、7的認識》評課稿2篇

《6、7的認識》評課稿2篇

《6、7的認識》評課稿1

有幸聽到兩位老師組織的《6、7的認識》這節課,《6和7的認識》是義務教育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一課的內容。是在學生系統學習了《0—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基礎。另外,“6和7的認識”既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廣泛的應用,又是後面學習“6和7的加減法”以及進一步學習“20以內其它各數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而一年級的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雖然對6、7已有初步的認識:會數、會比較大小、會寫等,但在區分6、7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基於以上的背景下,兩位老師給我們展示了不同教學風格的數學課,雖然設計不同風格不同,但效果很好。兩位都師都創設了有效的教學情境,營造了輕鬆愉悦的學習氛圍,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長時間集中的一年級學生,至始至終都處於積極主動的學習狀態中。很好實現了教學目標,突破了教學重難點。經歷了這次教研活動讓想起了幾點問題。

一、把數學課上的簡單些,説的更確切點是給數學課瘦身。

把複雜的課上的簡單些,簡單的課就要上的有厚度有深度,哪些環節可以瘦,哪些不可以瘦呢?引起我們深思。我個人認為給數學課瘦身,首先我們要認真解讀本課教學目標,所處的地位,作用、前後聯繫,同時更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生活經驗,認知水平等,對於6、7的認識,數數,比較大小寫等,學生已有了較豐富的生活經驗,同時學前時也有過學習。所以在這些環節是不是可以做適當的瘦身。但6、7的基數的意義和序數的意義,雖然之前0-5的認識中有所接觸,但對學生來説有點難度。這是本節課的重點,而區分基數與序數則是本節課的難點。所以我個人認為這個環節的教學要作為本節課的重點教學,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體驗基數與序數的區別。今天的兩節課中並沒有重點體現出來。

二、縱觀這幾節課,我個人發現在課堂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多了,但生生互動減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也在減少。這是不是瘦身。

三、這兩節課中有幾個細節似乎值得思考。

如:吳老師在教學數6個圓時,問學生:你是怎麼數的,幾個學生回答後。師引導讀法,並總結:剛才老師是從上往下,從左往右數,強調這樣才不會數丟。我們説在數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老師這樣的數法固然是好的,但細想一下,除了這種數法之外還有其它數法嗎?如從左往右再從下往上等是不是也能達到同樣的效果。更何況如果以後出現不同的圖形是不是用這種辦法就行?這樣似乎不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馬老師教學斷尺找出0、1、2、3、4、5、6、7這一環節時,我不明白,斷尺在這裏到底有什麼作用,為什麼要出示斷尺?馬老師在獎給學生6顆星後,簡單滲透基數序數的知識後馬上出示金魚圖解決同樣的問題。獎給學生的6顆星是一個很好的數學素材。是不是可以把它用透。就不用出現下一個環節。這樣是不是好些。

以上是我的一些個人觀點,也許有些不妥,請多指教。

《6、7的認識》評課稿2

聽了鄭**老師執教的《6和7的認識》,我收穫良多,這節課有許多地方都是值得我學習的。縱觀整節課,鄭老師的教學始終體現了新課程理念,體現了課改精神,準確把握教材、學生年齡和學習心理,把枯燥的數學教活了。這節課的亮點很多,下面我説説自己感受最深的幾點:

一、活動情境有效、有趣。鄭老師在這節課中創設了以解決“兔子、蝴蝶”帶來的問題為活動情境,並以這個情境貫穿了整節課,學生通過“數一數、擺一擺、寫一寫、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闖關,既有趣,又引人入勝,學生在這樣一個寬鬆、愉悦的`環境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不知不覺地獲取了新知識,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貫徹了新課標精神。

二、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要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這節課在教學6和7基數含義時,老師利用主題圖“師生打掃教室”來展開學習。通過讓學生數一數的方式數出圖中人、物品的數量,讓數學更貼近學生。鄭老師還注意挖掘主題圖的教育功能,使學生在認識6和7的過程中同時感受到思想和情感教育。老師讓學生用6和7説一句話等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的應用性,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從而緊密數學與生活的聯繫。

三、在動手操作、觀察中感受數學。鄭老師結合一年級學生的特點,藉助直觀操作、觀察來進行教學。整節課中,有對實物、模型、圖畫的深入觀察,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等方式,讓學生在豐富的實物背景中抽象提升6和7 的數的概念,幫助學生完成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的過渡,強調數學學習的實踐性和探索性。

四、關注學生的年齡特徵,重視對課堂紀律的調控。一年級的學生自主性差,注意力持久性差,為了克服這個缺點,鄭老師創設了以動物闖關遊戲來激發學生好勝心理,激發學生學習的慾望。課堂中能注意及時評價學生的表現,以小組為單位,畫智慧花,比賽哪一小組又得到智慧花,“小眼睛看黑板”、“誰收小棒收得又快又安靜”、“特別棒的習慣”等評價語,及時制止了學生愛動、坐不住的缺點,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到學習上,為順利完成本節課預定的教學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外部條件。同時,老師還很注意一些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比如書寫習慣、數數順序習慣等。老師的語言也富有兒童化、趣味性,把學生的手指比喻成小小魔術棒,富有趣味。

五、注重對學生學法的指導。在觀察主題圖部分,能加強對數數的指導,先數什麼,添上什麼就是多少,這樣引導學生學會了按方位順序和類別進行數數,滲透了有序的數學思想。

六、及時評價,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成功的樂趣。學生完成一項任務,鄭老師都是及時熱情地予以肯定和鼓勵,如“真是聰明的孩子”、“很會學習的孩子”等,孩子們獲得了學習成功的體驗,增強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個人的一點不成熟的看法:

1、數主題圖的方法,老師能引導學生逐步從無序到有序,重視學法的指導。我是這樣想,能不能引導學生從不同方位來數數,先數前面5個學生,加上老師是6,再加上門口進來的一位學生,就是7;也可以先數前面5位學生,加上門口進來的一位學生是6,再加上老師是7,體現數法的多樣化。

2、基數與序數的區別是本節課的難點,能不能在教學數魚缸之後,用學生自身的實例來進一步説明兩者的區別,比如可以讓7位學生站成一排,讓學生從在左往右或從右往左數的7位同學舉起手,第7位同學往前一步等,讓學生體會、理解7與第7的不同,也就是基數與序數的不同,這樣可能更容易突破難點。

標籤: 評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gaojian/n9ggkr.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