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倡議書 >

個人倡議書落款格式

個人倡議書落款格式

倡議書作為一種宣傳性應用文,是以集體、組織或者個人聯合的名義,為開展或推動某一活動、事業向有關部門和人員公開提出的、具有號召性建議的一種文書。下面為大家介紹個人倡議書,歡迎閲讀了解。

個人倡議書落款格式

個人倡議書

落款即在右下方寫明倡議者單位、集體或個人的名稱或姓名,署上發倡議的日期。

“倡議書”在寫法上有如下要求:在正文部分要寫清發倡議的根據,原因和目的,否則響應者無所適從,會造成盲目的行動。在結尾要寫上倡議者的希望和建議,最後是署名和日期。

倡議書寫作祕訣

在這裏我們不重點研究倡議書的發送範圍和發送方式,要想寫好申論考試中的倡議書,我們需要重點研究一下倡議書所承載着的“思維”特點:

一、宣傳性:倡議書的宣傳性即號召性。迴歸人性,大家就會發現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隨着人們年齡的逐漸增大、社會閲歷的逐漸豐富,凡帶有宣傳性的材料人們往往不太願意主動去接受,所以,構建倡議書的邏輯結構就顯得尤為重要。邏輯結構其實就是思維構建起來的文章結構,要根據倡議對象想知道什麼,想得到什麼,想去做,又想怎麼去做等多個心理活動來逐一佈局內容和選擇適合的語言,真正讓倡議對象自發地想去知道、想去深刻了解倡議目標和主要內容,並從內心深處產生出自身需要的強烈意識併為此付諸行動。

二、現實性:對於倡議書的寫作,我們要注意倡議所涉及的內容要關乎倡議對象的實際,要從他們的生活和工作上的細節着眼,而非一味追求使用華麗的辭藻去鼓動。過去我們很多人都寫過倡議書,比如“感恩”、“奉獻”等種種主題,因為沒有框定的細節性材料,大多數人的寫作手法基本上都以華麗、動人的語言為主要的包裝手段,往往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感動”別人的效果。其實,我們仔細去評估後往往會發現那只是“一廂情願”,到頭來感動的只是倡議者自己而已。考生一定要明白,申論考試中要求的是黨政機關工作的基本思維和能力,是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基準的,而非是高唱凱歌而已。因此,在寫作中一定要關注已經給定的關乎倡議對象的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很現實的材料內容。

三、對象準確性:太複雜,且先一語帶過,行文對象決定了用詞級層、語言風格和行文邏輯的編排。

拓展:個人倡議書篇1

親愛的.全體教職工、家長們:

一年一度的教師節、中秋節、國慶節又要到了,值此佳節來臨之際,為了進一步宣傳尊師愛生、綠色過節的理念,營造自尊自律、廉潔從教的良好氛圍,安海鎮苗苗中心幼兒園向全體教職工、家長們提出如下倡議:

拒絕收(送)禮,過綠色、健康、陽光的節日!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讓我們攜起手來,自覺響應倡議,讓“廉潔”的清風吹遍校園。

  安海鎮苗苗中心幼兒園

  20xx年9月9日

個人倡議書 篇2

各位同學、老師:

為了讓我們家鄉的天更藍,水更綠,請不要亂丟果皮,隨意丟棄廢舊電池。這樣,才能保護環境。

由於現在經濟發達,造成了城市被污染的現象,許多工廠排放出的污水流到了原本清澈見底的小河內,人們隨意的亂丟、亂扔垃圾的種種現象都表明了城市被污染的現象,所以我們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倡議人:XXX

  時間:XXXX年XX月XX日

個人倡議書 篇3

廣大的同學們:

讀書是最好的學習。

因為讀書時追求着偉大人物的思想

他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涵養,所以我倡議大家,多讀書,讀好書。

開卷有益,良師益友。

讓書籍點亮人生,讓書香飄逸生活。

同學們,趕快讀書吧!

  xxx

  xx年x月x日

個人倡議書 篇4

廣大的同學們: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發展和繁榮興旺,必須要有偉大的民族精神作動力。

而讀書與思考,正是智慧之重要源泉。

所以我倡議大家,讀一本好書,不僅昇華着我們的思想,滌盪着我們的心靈,給予我們知識,豐富我們的人生。

還使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得更加充實、更加健康。

讓我們一起沉浸在書香裏吧!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

個人倡議書 篇5

親愛的朋友們: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它承載着人類歷史發展進步的輝煌。

讀書,如同與先賢、智者交流,入目的是行行文字,沉澱的是智慧的結晶。

在競爭日益增加的今天,我倡議大家:勤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行動起來吧,讓我們以書為伴,在書中領略人生,在書中不斷進步!

  倡議人:XXX

  XX年XX月XX日

個人倡議書 篇6

同學們:

我班是最會製作垃圾的班級保護環境是我們每個人的義務保護環境不能只是一個簡單的口號,我們還是要時時刻刻注意。為此,我向全班同學發出教室衞生倡議書,讓我們今天起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不隨地丟紙團。

2、不亂吐痰。

3、不撕紙、不摺紙

4、看到破壞環境等,及時去阻止。

一份倡議,一個承諾,一種責任。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朝陽小學601班王心茹

  11月26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changyishu/o0207z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