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倡議書 >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

現如今,倡議書應用範圍愈來愈廣泛,倡議書本身不具有很強的約束力,有關人員可以表示響應,也可以不表示響應。那麼你有了解過倡議書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1

親愛的居民朋友們:

無償獻血,愛心善舉,無償獻血是一種社會責任和義務。無償獻血,不僅能保障醫療臨牀用血的需要,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而且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互助共濟行為。

為弘揚“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讓我們以履行公民義務為光榮,以關心社會、關愛他人為己任,捐出一份熱血,獻出一份愛心。

或許我們素不相識,或許我們相隔甚遠,但是我們擁有相同的血型,擁有共同的對生命的渴望,所以我們執著的堅信,堅信獻出的每一滴血都能跳躍生命的活力,無償獻血,將愛傳遞。為更好地為社會獻出一份愛,倡議廣大身體健康的適齡居民朋友踴躍參加月塘專場獻血。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2

全縣廣大幹部職工:

血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生命的曙光。無償獻血架起了人與人之間最壯麗的友愛橋樑,體現了救死扶傷、無私奉獻的人道主義精神。

無償獻血,不僅是為了保障醫療臨牀用血的需要,達到治病救人的目的,也是一種“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互助共濟行為,是一種無私的奉獻,是人道主義精神的充分顯現。無償獻血事業的發展程度,是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公民文明程度的標誌之一。

近期,受高校放假、外來務工人員返鄉及低温天氣影響,我市採血量下滑,血液庫存相對緊張。為鼓勵國家工作人員率先獻血,為樹立社會主義新風尚作表率,經市委、市政府領導批准,從___年起,將每年的2月確定為“昆明市公務員無償獻血月”。在此,向全縣幹部職工發出倡議:積極參與無償獻血,傳遞人道博愛真情,讓我們的人生因愛心而更加充實,讓我們的生命因奉獻而更加精彩!

倡議人:

  日期: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3

各位朋友、各界愛心人士:

你們好!

無償獻血是每個公民的'神聖職責和光榮使命,是社會發展、民族進步、人類文明的重要標誌,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獻血不僅是為醫療臨牀服務的具體工作,而且還體現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愛心奉獻新型人際關係,是聯結人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是一種高尚的人道主義行為。

生命對每個人都有一次,沒有生命就沒有人類的繁衍與延續,更沒有今天科學的進步和文明。科學發展到今天,還不能造出替代血液的製品,因此只有靠我們大家一起加入到無償獻血的行列,獻出自己的一滴熱血,去挽救那些躺在病牀上的生命。獻血是一項比體育鍛煉更直接能刺激骨髓的造血功能,是二十一世紀而又時尚的血液健身活動。他能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的抗病和免疫功能,並加強人體對惡劣環境的應變和適應能力。長期堅持獻血還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防止血管硬化等“三高症”,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為港城文明城市增添亮麗色彩,為保證臨牀安全用血,寧波市獻血辦和寧波望春工業園區聯合倡議: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伸出您的手重新點燃生命的火光,挽起我們的袖子,都來獻出一份愛心。我們不是隻為了活着而活着,只想做到,人海中有了你,有了我,這個世界會多一份温暖、多一些歡笑,多一絲綠意;朋友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加入無償獻血的隊伍中來,把激情之愛化作永恆的彩虹,共享美好的明天,讓生命的火焰不熄,構築愛的綠洲。

倡議人:

  日期:

號召無償獻血倡議書4

各位網友們:

大家好!

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愛是生命的曙光!

獻血是愛,是關懷,你能為你的同胞作出的奉獻就是拯救他的生命。

近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衞生組織和國際紅十字會一向向世界各國呼籲“醫療用血採用無償獻血”。無償獻血是血液最科學、最合理的來源,是最安全的血液,是預防經血液傳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無償獻血是無私奉獻、救死扶傷的崇高行為,能使病員解除病痛甚至挽救他們的生命,其價值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科學獻血的好處:一次獻血200—400毫升,只佔人體總血量的10%以內時,貯存在肝、脾等器官的血液會釋放出來參與血液循環,迅速恢復血容量,同時刺激人體造血功能增強,有利於血液的新陳代謝,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無償獻血者能夠免費用血。無償獻血相當於一種輸血醫療保險,獻血者本人及其配偶、直系親屬有相應的免費用血的待遇。無償獻血體現了"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愛心奉獻的新型人際關係,是聯結人們友誼的橋樑和紐帶,是一種高尚的人道主義。

青年人是無償獻血的主力軍,是年輕有為、朝氣蓬勃的一代,很多網友已多次參加獻血。今日,我們倡議更多的網友們加入到無償獻血者的行列中,你捐獻的血液能夠挽救一個垂危的生命!用我們的愛心重鑄生命的綠洲!

讓我們的生活變的更為高尚,讓我們的脈搏一齊跳動!

  倡議人:

  日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changyishu/8d02e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