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交際禮儀文書 >倡議書 >

學生不要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倡議書

學生不要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倡議書

根據上級有關要求和成功學校的經驗並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從本期起凡我校學生不要攜帶手機進入校園,這是因為:

學生不要攜帶手機進入校園的倡議書

第一,手機長期的輻射對學生的身體發育也不利。

有研究表明:學生在使用手機時,大腦中吸收的輻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事實證明,手機輻射會對青少年腦部神經 造成損害,引起頭痛,記憶力減退和睡眠失調,而頻繁玩手機遊戲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聾,達到 85分貝就有可能損害聽力。

第二,短信聊天,影響休息,貽誤學業。

多數家長反映,孩子用手機談論學習的內容少,用於同學之間聯繫或發短信的多。

第三,不良信息,玷污心靈。

據報道,北京市一所中學曾做過一個調查:在學生髮送接受的手機短信息中,70%是與正常學習和生活無關的信息,10%以上是不健康短信息,部分學生甚至把相互轉發"不健康"當作時尚。

第四,助長學生攀比成風。

每到課餘時間或放學以後,一些學生就會圍在一起,相互“切磋”手機的款式和功能。 校園裏的手機越來越多,檔次也越來越高,對那些沒有手機的學生很容易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在攀比之風的影響下,有些學生開始盲目追逐,因為手機更新換代十分迅速,外形,功能都日新月異,學生會炫耀自己的家境,父母地位。這樣會讓學生把父母當成靠山,不思進取。

第五,額外增加父母負擔。

學生購買手機的資金全部直接或間接來自於父母,另外,還有每月幾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話費也需要家長掏腰包。以一年計算,家長花在孩子手機上的費用至少要500元。對於經濟條件並不寬裕的家庭來説,給孩子買手機等於是給家長增添了新的負擔。

第六,手機為考試作弊提供了條件。

用手機舞弊是公開的祕密了,而且一條信息可以發給好幾個同學,作弊的範圍很廣。

第七,影響校園治安。

手機是貴重物品,若有不良行為的學生會發生偷盜現象。在一些發達國家,學校的管理者比我們更早地遇到了這一問題,手機所帶來的惡劣影響也更為突出,已經引發了中學生的犯罪,有手機的中學生也成為一些犯罪分子欺騙和搶劫的對象。

第八,使用手機會妨礙學校的教育教學秩序。

上課時有的同學手機未關機,突然來電話,影響全體同學聽課。會給整個教室帶來不愉快的情緒。

綜上所述,為了祖國的未來,為了民族的希望,為了同學們的健康成長,我們熱情倡議:在校期間不攜帶手機!

我承諾,我踐行,我簽字:_______________。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jiaojiliyi/changyishu/37v7lng.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