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會議文書 >會議講話 >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需要用到講話稿的情形越來越多,講話稿的作用是輔助講話者集中有效地圍繞會議議題把話講好,不至於走題或者把話講錯。你所見過的講話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1

親愛的家長朋友們

你們好!

感謝各位家長百忙之中的到來,一起來探討孩子在校時的學習成長情況。作為孩子的生活老師,在交流前,首先要感謝家長近一年來對我們生活部工作的支持與肯定。有了你們的理解,我們的工作才會開展的更順利!

我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不遠千里來校讀書。孩子在校受着知識的薰陶。家長在家裏卻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不習慣:擔心孩子的飲食起居、擔心孩子不適應新的環境、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不受同學歡迎。這些心理現象相信在座的各位家長都有過,現在就孩子在校時的生活情況我想向各位家長做一個基本的闡述。

幾個月以前,我作為一(3)班的生活老師,迎來了我們班30個活潑可愛的小朋友。初次一個人帶低段。我心裏還是有點不安,能不能帶好一(3)班,怎樣能帶好一(3)班,成為我終日苦思冥想的問題。

説實話,開學第一個月確實非常辛苦,板上同學都來自四面八方,性格脾氣、生活習慣都迥然不同,缺乏團隊意識。同學之間互相都很生疏。整個班級看上去很散漫,生活自理更是各有千秋,別有不同。有個別學生從未離家那麼遠。在住校的第一個晚上就哭哭啼啼,不能入睡。我安撫着學生,同時也安撫着自己:相信這些孩子吧。他們的改變只是時間問題。

作為生活輔導老師,我清楚地知道自己肩上的責任有多重大。我明白,我明白我所帶的不是一個、兩個孩子。而是三十個什麼也不懂,剛剛從幼稚園大班升上來的小學一年級新生。所以我需要更加耐心、更加細心地去教這羣孩子。

第一大周,我着手教他們一些最基本、簡單的生活自理,像如何洗臉、刷牙,如何有步驟的洗澡。如何正確的擺放寢室的生活用具等等。孩子們雖小,可是他們看人學習的本領還是挺強的,沒幾天功夫,就學得有模有樣了。

在寢室整理與個人衞生自理方面來説,女孩子要比男孩子學得快一點,動手能力稍微強一些。像鄭雨欣、楊天賜、林嘉瑤等都是自理搞得比較好的小朋友。對於我們班的男孩子來説,可能骨子裏就有種愛玩的因素,沒有認真聽老師講,某件事情需要老師手把手親身指導多次,他們才會記住這件事該怎麼做。

好在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很強,一個月下來,班級孩子明顯發生了改變,下課愛和別的下朋友出去玩了,晚上也不哭鬧了。他們正慢慢地適應着這個新的學習環境。

讓孩子們在快樂學習和生活的同時,安全是我們至關重要的一個關鍵。孩子們脱離父母,在學校過着集體生活,吃穿住行玩都在學校,半個月才回一次家,對於家長來説孩子在校的安全問題也是最擔心的問題。我作為生活老師,更要給他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安全防範意識,告訴他們危險的地方不要去,危險的遊戲不要玩。一點點的孩子們就有了自我保護意識

其次,防病、控也是不可忽略的一個環節。每當進入冬季或是春季氣候相差大。有不少體質不好的小朋友會發燒、感冒。像劉冰倩、傅佳軼、林家瑤、陳浩強等,這些孩子平常體質很不好,時常有帶藥回校的情況,針對學生的發病情況,學校對此很重視。生病不僅影響着身體的健康,更影響着學習。所以,領導在給我們開會時多次強調防病、控病的重要性。制定出防病措施。每天早上讓學生喝一杯開水,並跟他們説明喝開水的好處。提醒他們多喝開水。寢室、教室每大周定時消毒。確保孩子在一個無菌的環境裏生活。春季天氣乾燥,容易上火,時常給孩子喝一些清涼去火的東西,如板藍根、金銀花露。加強孩子自身的抵抗能力。課外活動、中午午間活動時,帶孩子來到操場上、廣場上,讓孩子們放鬆精神,做一些安全、有益身心的小遊戲,儘量降低發病率。

在飲食方面,孩子就餐都是由我們生活老師帶領去食堂用餐的。在用餐時,環顧全班小朋友的用餐質量與用餐紀律。儘量要小朋友們做到吃飯時不講話、餐盤乾淨、飯桌乾淨與地面乾淨的"一靜三淨"品行。珍惜糧食、節約糧食、吃好三餐三點,加強自身鍛鍊,才是學生身體健康之根本。

這個學期我們班來了2位新同學:鄭夢翔和陶然。2位新同學適應環境的能力也很強。第一個大周就能把自理搞得非常棒。鄭夢翔是個內向的女孩子。平時不怎麼愛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但卻是極其懂事的一個孩子。陶然是個聰明、有想法的孩子,腦子裏總會冒出稀奇古怪的想法和問題。是個天真童趣的孩子。但就是有一個缺點,不愛吃飯,挑食得厲害,老師講講也不聽,有時碰到喜歡吃的菜就多吃兩口,沒有喜歡吃的菜就索性不吃了。剛來時,着實讓我擔心了好一陣子,我一遍一遍地和孩子講,這個大周好像有一點點改善,早上的麪條也能勉強吃下去了,希望他能越變越好。

家長朋友們,通過一個多學期,相信你們也對我們學校有了一定的瞭解,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能夠向多方面發展。成為一個個堅強、勇敢、獨立的孩子,需要在座的各位家長與我們共同努力,架起溝通的橋樑,放心大膽的讓孩子積極鍛鍊,為了孩子們美好的明天,讓我們一起努力!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世界上最高的是山,比山更高的是爸爸的偉岸:最寬廣的是大海,比大海更寬的是媽媽的情懷:世界上最美的是鮮花,比花更美的是金子般的靈魂:最閃亮的是星星,比星星更耀眼的是可愛的園丁們。

我不是一位人民教師,沒有芬芳的桃李:我只是大一班一位普通的生活老師:我不會上一堂生動的課,我不會寫一首漂亮的字,不會唱動聽的兒歌,也不會拿起畫筆勾畫美麗的四季。我只有一顆充滿愛,充滿善良的心。天空把愛給了小鳥,讓它能在愛的懷抱裏自由飛翔,春天把愛給了花兒,讓它香滿人間,我的愛,給了一羣活潑可愛的孩子們。

孩子,我愛你們!我的生活,有你們而美麗多彩。我的心情,有你們而舒暢明亮。我的靈魂,有你們而純潔高尚。

孩子,我愛你們!每天早上我早早的來到幼兒園,我想為你們創造美好的環境。然後我盼望着你們的到來。你們的笑容是那麼的燦爛,像陽光一樣明媚了整個幼兒園。孩子們,我最喜歡你們説"毛老師,早上好。"多好的早晨,多美好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看着你們都來了,我急匆匆的去給你們拿飯,我擔心我可愛的孩子們餓了,早上多半是吃稀飯和包子,盛粥我特別的小心翼翼,唯恐灑了一丁點。有幾個孩子不太愛吃包子,這可不行啊,光吃粥會餓着肚子的。我把這些孩子叫到我的跟前,用媽媽的聲音鼓勵他們"孩子,吃點。吃飽了長得高高的。"每次我的勸説都是"藥到病除",我的心裏別提多開心。

孩子,我愛你們。你們是那麼的愛唱歌,那麼的喜歡聽故事。每次袁老師給你們講故事時,你們聽得多認真,多專注啊,整個教室裏靜悄悄的,孩子們一雙雙明亮的眼睛充滿了渴望,這就是我的孩子們,有強烈求知慾的孩子。記得上週五,袁老師給你們講了《白雪公主》的故事,當講到美麗的公主吃到老皇后給的毒蘋果不幸死去的時候,我看到陳鑫,黃雅玲,劉伊晨,胡睿伊,還有很多孩子,眼裏泛着淚花,這就是我的孩子們,善良可愛的孩子。數學課上你們真的很活躍,都像極了一羣小鳥,每次廖老師提問,孩子們,你們都爭先恐後的回答,你們從來不吝嗇自己的掌聲,今天黃朝發開口唱歌了,你們把最誇獎送給了他"棒棒棒,你真棒"劉威上課愛做一些小動作,前天的數學課上,他能完成湊十法啦,真了不起,煙花送給他"噼裏啪啦彭,噼裏啪啦碰,噼裏啪啦屁啦帕拉碰碰碰。"孩子們,每次看到這樣的情景,我的心裏萬般欣慰。

孩子,我愛你們。一天中,一直記掛我心頭的事就是一定要給你們多喝水。我們大人每天都要不忘經常喝水,何況是這麼小的你們呢?喝水之前,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好,如果我的孩子因為衞生問題導致生病,讓我內心何安啊?我的孩子們習慣很好,一組一組的,排隊喝水,我看着孩子們一口一口的都喝下去了,這才了卻了一份記掛。

孩子,我愛你們。中午的休息時間對於你們顯得尤為重要。經過一上午的學習,在操場的嬉戲,一定都累了,中午就好好睡一覺吧。我們班黃偉最會睡覺了,每次一到他的小牀上就能睡着。石亞鵬,佔聰,鬍子請,這幾個孩子入睡比較困難,我必須得陪在身邊,哄着他們,慢慢的,慢慢的,孩子們都睡了。有些孩子睡覺喜歡用被子蒙着頭,這哪行啊?必須糾正睡眠姿勢。還有幾個孩子愛蹬被子,這樣容易感冒,我要反反覆覆的棒孩子們把被子蓋上。一箇中午,我寸步不離的守在我的孩子們身邊。我像是守候着一份希望,我也在享受一份幸福。孩子們臉上還掛着甜甜的笑意,也是是在做夢吧,夢中可愛的小白兔在蹦蹦跳跳,藍藍的天空空美麗的船兒在搖啊搖,睡夢中美麗的白雪公主和王子舉行了婚禮。

孩子們,我愛你們。放園啦,孩子們,你們要回家了,我的心裏突然有種莫名的不捨,總覺得你們是離家的孩子。但只要想到,今天這一天,我的孩子們在幼兒園吃好,喝好,玩好啦,我就心滿意足。只要想到,明天我依然能看到你們,我全身就充滿了能量,我要把教師,衞生間的衞生再徹底做一次,因為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

孩子,我愛你們!雖然我只是一名生活老師教師,可我的心裏非常清楚,一定要用真情關注幼兒教育、用真心關愛我們的每一個孩子,讓孩子們沐浴愛的陽光,在雨露滋潤中春色滿園,在祖國大花園裏含苞綻放。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國家發展的希望靠教育、民族振興的希望靠教育。幼兒搞好教育的前提是搞好生活。孩子,我愛你們!為表達我的此時此刻心情,我把我們生活老師親手編織的愛心高掛在祖國的藍天,算作我們獻給孩子們的一份禮物。讓我們共同祝福我們的孩子在愛的懷抱裏茁壯成長,祝福孩子們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樑,祝福我們偉大的祖國日新月異,更加繁榮昌盛。

學校生活老師會議講話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

大家好!

我是英華實驗小學生活組的教師彭延紅,很榮幸能夠站在這裏,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快樂工作,幸福成長》。

在生活的海洋中,沒有目標的人生,猶如沒有舵的船,只能在茫然中迷失自己。一個人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才能鬥志昂揚地迎接生活的挑戰,才能意氣風發的活出無限精彩。工作中的我喜歡追求完美,更加希望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與精彩。

記得剛到我們小學的時候,面對一羣嘰嘰喳喳懵懂學事的五六歲小朋友,着實讓我頭疼不已。我不知道如何去和他們溝通,更不懂如何行之有效地管理他們,一時之間也無法給自己的身份做一個正確的定位。每天只是想着我要照顧好孩子們,讓孩子們吃飽、穿暖,不能磕着、碰着就這樣,我每天簡單、快樂地工作着。因為不需要摻雜太多的技巧與方法,精彩雖談不上,可過得也還算充實。時間就這樣在指縫中一天天流走,慢慢的,我發現自己所從事的這份工作並不是如此簡單。通過和身邊的同事的交流,使我對這份工作有了新的認識,對自己的身份有了新的定位:我是一名生活指導教師,我有着多重的身份,我不僅僅是教育工作的服務者,我還是學生正確人生觀與價值觀的引導者。除了照顧孩子的衣食住行外,同時還擔負着孩子的德育工作。

眾所周知我們英華園學校是一所寄宿制學校,我們全方位培養孩子,不僅僅帶着孩子們在知識的廣闊天地裏遨遊,我們更注重孩子行為習慣和自理能力的培養。我們立志讓每個孩子在這裏"學會生活,學會自立"。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我注重:

一、理解學生、信任學生、熱心幫助、嚴格管理。我在和學生談心時,我總要選擇能與他們的目光平視的方位來進行,這樣與人相處的方式態度就總透漏出待人的誠意;再如,我在學生的面前從不批駁"對於新生事物的敏感性,學生強過老師",我自己正在忙着認識一些新事物,學習一些新知識,看一些較經典的書籍刊物,使自己和學生談心時充滿時代氣息。

二、積極言教,更重身教。作為一位生活指導教師,我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準則規範,對孩子的深刻教育,言語不如行動:"身教最為貴,知行不可少",如自己的着裝、房間、牀鋪、衣櫃整理、勤剪指甲、吃飯不挑食、個人衞生等等,隨時加強自身修養。要知道老師的行為不當,學生的舉止也好不到哪裏去。因此,我不斷地完善自身,謹言慎行,時時處處做學生的榜樣,用自己的善言善行為學生樹立模仿的標本。

三、瞭解、關愛我身邊的每一位學生。熟悉瞭解學生,及時掌握學生動態,分析近期學生的情況,找準時機,找個別學生談話,從和他們的談話中我可以及時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和動態,在和他們多次交談以後,他們都把我當成了朋友。

四、提高學生的自理能力,助力教學。生活老師,首先必須先從寢室的常規管理做起。所以我每天勤下寢室。每次我去寢室進行常規檢查,為了搞好寢室工作,我決定發展學生實行"傳、幫、帶"讓做得好的同學當"小老師"。同時,我們還開展了一系列的寢室文化活動。學生髮揮自己的聰明才智,自己動手,佈置寢室,簡單大方,又充滿創意,使學生的小家更加融洽,迸發出勃勃生機。

五、抓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促學生健康成長。對於學生的內務、路隊等,我都嚴格要求。做不規範的不能過關,物品擺放丟三落四的不過關。每個同學心裏都明白做不好是過不了關的,自然就會自覺得幹好自己份內的事。現在的孩子都是家裏的掌上明珠,自理能力很弱並且不懂得如何與人交往。班裏來了一個新生楊子健,為了幫助他儘快適應新環境,我每天對他關懷備至,發現他嚴重挑食並且性情隨意,我及時聯繫家長,瞭解孩子以前的生活習慣和性格特點,並與家長約定我們要共同努力,幫助孩子改掉壞習慣。針對他的情況,和班主任也多次商討教育方案,我們每天都對他十分關注,曾多次和他交流,告訴他你生活在一個大集體裏邊,要自己努力地適應環境,要學會和他人和平相處,懂得寬容。慢慢的孩子也明白了我所講的道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改變了剛來校時對老師的牴觸心理,平時有事願意和老師溝通了,和同學之間相處的也越來越融洽了。

一轉眼來到我們學校六年了,在這一個個平凡的日子裏,我們快樂地工作着,努力地學習着,幸福地成長着。這還要得益於我們的領導,是她們給我們創造了這個平台,讓我們在英華園快樂地工作,在英華園幸福地生活。學校裏舉辦的一次次演講、交流會等活動,使我們學習到了很多好的教育經驗與方法,我們在不斷的成長和進步。在校長的帶領下,我們學會了古韻京腔;我們瞭解了斟詞酌句;我們感悟到了書法的精髓奧祕;千里之行,積於跬步;萬里之船,成於羅盤;感謝領導平日的指點和關愛,同事間的互幫互助,才讓我得到了很好的成長。做老師雖然辛苦,但是身為教師我快樂,我驕傲,我自豪。

花有花的風采;葉有葉的榮耀;而根有根的驕傲。作為一名小學生活教師,我深感自己責任的重大,工作的艱辛。在以後的教育工作中,我要多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尋求育人的良方,充實自己的專業能力,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用自己的真誠去澆灌英華園的每一株幼苗,每一棵蓓蕾,用自己的愛給孩子們支撐起一片幸福的藍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huiyiwenshu/huiyijianghua/8pxk7.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