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中生作文 >

年味初中作文合集15篇

年味初中作文合集15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敍方法。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年味初中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年味初中作文合集15篇

年味初中作文1

年味,是煙花爆竹那硝煙的味道;是採辦年貨那喜氣洋洋的味道;是吃年夜飯那幸福温暖的味道;也是看春晚那興致勃勃的味道;更是以上所有味道都混合起來的,喜慶團圓的味道。

爸爸母親滿載而歸,手裏拎着沉甸甸的年貨,接着,我們在家門口貼上了一副火紅的對聯和“福”字。然後,我們就去走親訪友了,家家户户都把家裏打掃得幹

乾淨淨,掛上喜慶的中國結,並且相互贈送禮品,送紅包,拜年問候。從這個時候,我已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年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 爺爺奶奶也忙着謝年,整個房間都有他們忙碌的身影。他們端上豐盛的飯菜,點燭插香,參拜許願。晚上,我們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一邊吃着豐盛的年夜飯,一邊談笑風生,整個房間充滿了温情。

看春晚當然也是我們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一首首動聽的歌謠,一支支美麗的舞蹈,一個個搞笑的小品,再加上扣人心絃的雜技以及魔術表演,使每年的春晚都是那麼令人期待。

當然,最勾引我們童心的東西非煙花莫屬了。年夜飯還未吃完,樓下早已傳來“噼噼啪啪”的煙花聲,那就像一聲聲集結號,我和表哥再無心思吃飯,放下筷子,抓起早已備好的煙花,衝下樓去。樓下早已聚集了一羣鄰家孩子,你扇你的“芭蕉扇”,我放我的“火鳳凰”,摔炮也來湊熱鬧……晚上十二點整,“嘭——啪——”一聲聲炮響把我兒猛地驚醒,往窗外一張望,只見外頭火樹銀花,照亮了夜空,可謂壯觀啊!

有句話説得好,“春節新氣象”,在新的一年裏,我也要更上一層樓!

年味初中作文2

年味在農村中最濃,家家户户都貼上對聯,屋裏的人總是匆匆忙忙,做這做那的,不閒下來一刻,他們臉上洋溢着笑容,偶爾兩人一不小心碰到了一起,還會開懷大笑,笑聲裏滿滿的都是幸福!

我記得最清楚的是我們一家人在爺爺家裏一起包餃子,那是弟弟還很小,我什麼也不會做,就站在旁邊抱着弟弟安安靜靜地看,可心裏總是按耐不住,心裏癢癢的,看着十分眼饞的時候,就輕輕地把弟弟放在座位上,靦腆地跑過去問爸爸,“我可以包一個餃子嗎?”於是,弟弟就一個人坐在座位上,我開開心心地包餃子去了。姑姑姑父們一邊聊天一邊包餃子,還時不時教我呢!一切都那麼温馨美好!

每次去外婆家,外婆總會燉雞吃,而我就每次都要吃雞腿了,然後有一段時間我就特別不喜歡去外婆家,那段時間裏每次有人問我是喜歡去爺爺家一些還是外婆家一些,我總會毫不猶豫地説爺爺家,説起來也好笑。我外婆家的女兒兒子分到各個地方去了,有的去了珠海,有的到了杭州,有的在湘潭,有的在長沙,還有的則在婁底。每次過年舅舅大姨們都回來了,所以在外婆家的時候,我就有許許多多的哥哥姐姐陪我玩了,每次他們都會帶我去吃好吃的。

大年初一我最開心了,因為這天不僅是新年的第一天,還是我的生日!所以每次都有許多人陪我一起過生日,慶新年。新年最開心的還是領紅包啦,可是也有點“不好”,就是別人一年可以領兩個紅包——一個新年紅包和一個生日紅包,而我的紅包合二為一了。

年味或許就是和家人一起吃頓團圓飯,和親戚一起聊聊天,去親朋好友家中拜年。或許這就是年味吧!

年味初中作文3

小時候,總盼望着過年,或許是喜歡這年味罷了。穿新衣服,吃好吃的,什麼都往嘴裏塞,管他乾不乾淨呢,有的吃就行!漸漸的,長大了,也開始懂了些事兒,也不那麼盼望過年了,對年味的追求也漸淡了許多,總想快些把作業寫完。呵呵,或許真的長大了吧。

但是,沒了年味的年總覺得不那麼想過年了。“去找找年味吧!”我對自己説。

外面濛濛的細雨,卻無法澆滅心中的熱火。乘着高鐵去北京找一找與家鄉不一樣的年味。京城的年味確實不一樣。在王府井小吃街的兩邊雲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吆喝聲如針一般穿過細雨,傳到耳中。小吃街上,人潮湧動着。進去了,你就甭想出來了。我的胸貼着你的背,他的背貼着你的胸。人潮間不留一絲間隙,買個東西還得別人幫着遞。看見自己喜歡的就趕快買,哪還關心錢呀!這不一會兒,手上就已經拿上了五根羊肉串,一串冰糖草莓和一碗爆羊肚,趁熱趕緊吃了,再配上一瓶美酒,那可真是有種像李白的感覺了。都這個時候了,還哪裏管吃相好不好看啊,直接就像個印度男人一樣,用手抓着吃了。呀,剛才小解忘洗手了,管他呢,吃完了在洗也不遲呀!

不知不覺中,又似乎回到了小時候,什麼都拿來吃,直接用手不洗手地不講道理的吃,不顧一切地吃。只要好吃就往嘴裏塞。吃飽喝足了,就慢慢地走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覺,不去想作業什麼的,只要開心就行。

是呀,人一生才只能過多少個年啊,如果每天都開開心心,才不枉費了這花樣年華呀!文/蔣淏天

年味初中作文4

皎潔的月光照在大地上,街邊的路燈已經亮了起來。人們在街上漫步,鱗次櫛比的高樓聳立在地上。只有屋檐上的紅燈籠和空氣中飄來的菜香,才讓人感受到一絲年味。城裏不像鄉下,可以在田野裏肆無忌憚地放着爆竹。就算屋檐上掛着火紅的燈籠,年味也不及鄉下濃。

鄉下,臘月二十三後,春節就算拉開了帷幕。人們在家裏寫對聯、剪窗花、走親訪友,好不熱鬧。而在城市,人們都在辛苦地工作着,絲毫沒有在意春節是否來臨。

這樣,終於迎來了除夕。鄉下,人們大張旗鼓地過除夕。煙花從早放到晚,“隆隆”的響聲震得耳朵疼,可人們臉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城裏,留下的只有那些不能回家的人。城裏,更顯空寂。

除夕夜,飄蕩在空氣中的菜香,勾起了人們肚子裏的饞蟲,也勾起了人們兒時的回憶。

兒時,和兄弟姊妹一起放爆竹,一起偷酥肉吃,一起説悄悄話。每到守歲時,自己總是信誓旦旦地承諾,這次一定要睜着眼睛進入新的一年。卻總是迷迷糊糊地睡着了,當醒來時,就會埋怨別人,怎麼不叫醒自己。

回憶起兒時時,自己總是不由自主地挑挑嘴角,綻放出一個微笑。

如果自己一人過春節,就算桌上大魚大肉,還不如小時偷吃的酥肉美味。如果家人在旁,不管是清湯寡水,還是粗茶淡飯,都會覺得比山珍海味還要美味。

除夕後,年味依舊飄蕩在空氣中,揮散不去。

年味是什麼?年味是屋外煙花綻放的聲音。年味是什麼?年味是母親忙前忙後的團圓飯的味道。年味是什麼?年味是街坊鄰居互相説過年好的氛圍。

年味初中作文5

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全年最隆重的節日,我是如何過的呢?請聽我慢慢講給你聽。

春節前一天的臘月二十八日下午,我和姐姐還有妹妹回到老家過年。奶奶一見到我們就忙説:“你們沒事吧,餓嗎?有沒有吃飯?要來點面嗎?”我連忙回答道:“我們還沒吃晚飯,就煮一些面吧!”這時,妹妹插嘴道:“還要來幾個荷包蛋!”奶奶和藹地説:“好,好,都聽你們的!”一會兒,奶奶便端進來六碗麪條。裏面都有一個荷包蛋。我們各自選了一碗麪吃,奶奶便把爺爺和弟弟也叫走出來吃麪。弟弟是放寒假之後就接來住的。我們吃完麪之後就上牀睡覺了。

除夕的早上,天亮了,整個村子瞬間變得熱鬧起來。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大門貼上了紅紅的對聯,屋裏貼好了各色的年畫。在外面做事的人,除了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到了中午,家家燈火通明,光亮不許間斷,鞭炮聲響徹雲霄。當然,我們也少不了放鞭炮。當爺爺正要點火時,弟弟手忙腳亂的蒙起耳朵,説:“姐姐你也怏蒙耳朵吧!”鞭炮聲突然響起來,我立馬矇住了耳朵。我們家放完了,別家又放起來了,就這樣,鞭炮聲接連不斷,持續了一箇中午。

夜幕降臨,我們吵着奶奶要放煙火。奶奶便把買來的煙火給了我們,我們用打火機點燃了一根煙火,煙火飛快的燃燒着,呈現出了一朵花的形狀,那是由許許多多的火苗組成的,非常美麗!

玩耍的`歡笑,年飯的快樂,都深深地包含在年味裏!

年味初中作文6

寒假中的許多時間我都草草地虛度過去,唯有過年那幾天我是真真切切度過去。

愈利年關,過年味愈濃。

排在年味之首就是那一陣陣濃郁的鞭炮味。從地上忽然飛向天空就是那一個個花炮,垂直地飛向天空,以一種傲慢的姿態在天空中綻放,閃現出一個一個的“小星星”,然後轉眼間又消失在黛藍色的天空中。它完美地飛躍,完美地落下,完美地展示給我們看,又一顆接替它,在天空中綻開出一朵巨大、閃爍、晶亮的花朵,彷彿花朵上鑲滿了水鑽,又消失了。吸吸空氣,裏面有氧氣夾雜着那股硝煙味,雖不好聞,但是聞着聞着也習慣了,這股硝煙味還真是隨處可聞呢。

年味之二當然要酒香味了,我們這城市雖不釀酒,但是十分鐘愛喝酒。在過年這麼重大的日子裏,喝酒當然是必不可少的。家家户户會在過年的前夕準備上好的陳年老酒。然後在過年時,許多愛藏酒的人都會紛紛打開自己珍藏多年的好酒,也許只有在這種日子了,他們才會收斂自己對酒的吝嗇。在過年,不管是會不會喝酒的人,都得沾沾酒氣,這不,喝着喝着倒也能品出些這酒的好了。

餃子味在年味中也是不可缺少的。北方人個性愛在過年時吃餃子。那肥中帶瘦的餡,加上些料酒,那味兒真是讓人口水流下三千尺。再在餡中加入葱、姜、蒜,那滋味無法用語言來形容。蒸煮完後,香味那真是撲鼻而來。一碗醋,一大碗餃子,可能還填不飽肚子哩。吮吮餃子上的醋,然後一咬開餃子,又會有一股汁混着醋一齊流入口腔中。

仔細想想,其實年味很多。都飽含着新年的温馨完美。想象一大家子人圍坐在一張大圓桌邊吃飯,雖有些擠,但是誰都互相夾菜,這種温馨只有在過年才能得到。

年味初中作文7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我的老家在江西省吉安市的郊區,在那個幾乎與世隔絕的村子裏,還保留着一個傳統的習俗——做餈粑。

小年夜的尾聲剛落,村子裏更熱鬧了,家家户户的年輕人把自己家的糯米都搬到村口的空地上,空地上架着了一口大磨。大磨看起來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

大家把糯米一把把的撒在石磨上,幾個大漢雙手握着木把,雙腳用力的瞪地,額頭上的青筋如同水管般暴起,一張張被歲月沖刷的臉漲得比西紅柿還要紅,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前方沒過多久神魔開始緩緩轉動被磨碎的糯米如同細雨般灑下來,落在桶裏,經過幾個大伯辛苦的磨練潔白的糯米粉就堆滿了小木桶

糯米粉超過大半桶的時候,就把木桶換成新的,換下來的木桶交到一羣婦女的手中,她們用嫻熟的手法來和麪。參和着水的糯米粉在她們手中慢慢變稠,最終變成固體,任她們在上面蹂躪。

面和好了,婦女們就把它放到灶台上,灶台的大鍋中水在沸騰,發出咕嚕咕嚕的響聲,好似餓了想把糯米粉都吃掉似得。將面倒入鍋中,在氣泡的翻滾下,它們在水中翩翩起舞,好像在做遊戲一般,不一會兒就煮好了。

將煮好的面放在木樁上,用大木槌不停的敲打着面,面似乎對大木槌依依不捨似得,緊緊的黏在錘子上,不肯掉下來。打了幾十分鐘,餈粑成型了,就把它拿出來放在盒子裏,靜靜的躺着,再在上面蓋上一層白布,等想吃的時候,只要把白布一揭開,把餈粑放在油鍋裏一炸,糯米的香椿味就洋溢整個村子了。

除夕夜那天,家家户户都在炸餈粑,整個村子都浸沒在糯米餈粑的香味中,久久不能散開……這個村子雖然小,而且窮樸,但是它還是有它屬於自己的年味——糯米餈粑的香味……

年味初中作文8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牛年來了,大街小巷上張燈結綵,充滿着過年的氣氛。我也正在一一品味我家的年味兒。

除夕是閤家團圓的日子,我們家也不例外,家裏已經被爸爸媽媽打掃的乾乾淨淨,收拾得整整齊齊,再貼上窗花和福字。感覺年味越來越濃了。代表團圓的年夜飯,我們是在家裏吃的,大家都舉起酒杯,一祝我們的祖國繁榮富強,二祝長輩們工作順利,來年發大財,三祝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享受完豐盛的年夜飯後,我們便開始看春晚。春晚的節目真是豐富多彩,有相聲,有小品,有歌舞,有武術,我們看的目不轉睛,全神貫注,不知不覺就到了凌晨,也完成了守歲。

在鞭炮聲中迎來了大年初一,吃完了代表團圓的餃子後,我們就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了,一進門我就送上祝福,我祝他們心想事成,萬事如意,身體健康,爺爺奶奶給了我一個大紅包,你知嗎?這一天還是一個特殊的日子-我的生日!媽媽還給我準備了一個大蛋糕。在這個大好的日子裏,大家為我點上蠟燭,齊唱生日歌。我感覺很幸福,這真是一個難忘的生日!大年初二,我們去大棗村看望87歲高齡的曾祖父,一到那裏我就發現許多親戚朋友都已經到了,大家一起向他拜年,祝他身體健康。今年禁止放煙花爆竹,因此我也是戰戰兢兢,不過到後來我大膽的放炮了,一聲接着一聲的炮響,我覺得這才是過年的氣氛。你們説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年味,有美食,有祝福,有歡笑,這真是一個快樂的牛年啊!

在這裏祝大家牛氣沖天,祝我的夥伴們學業有成。

年味初中作文9

日月交替,四季輪迴,“嘭、啦、滋……”看吶,那迎接新年的交響曲,在滾滾濃煙中裊裊升起,了不起的旋律,在心股尖敲擊着浪尖的澎湃。

年味漸濃,人們拋棄冷冷清清的耳機,沉浸在新年的氛圍中,手舞足年味漸濃濃,飲着香甜醇香的美酒,舉杯同慶,多麼熱鬧非凡的景啊!

瞧那大年三十兒晚上的俏色樣子,墨黑的重彩籠罩長沙的天空,濃濃的黑夜怕也遮蓋不住那火熱的情懷。流轉的霓紅燈,將繁華的城市褪去冰冷的外套。

電視機傳來主持人柔和恬美的祝福語。暖暖的空氣將人薰陶得醉醺醺的。飯桌上的菜樣總是讓人感到“口水垂下三千尺。”色香味俱全呢,一家人團坐在一起吃年飯,熱騰騰的雲紗在飯桌上飄渺着。團團圓圓過大年!

“百善孝為先,”這可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重要美德,特別是在這種節日中。最年長的人應坐在上席,他們沒動筷子時,我們便眼饞着卻要不了多久,小輩們便以奶敬之各位。滿滿的祝福,從脣紅齒白的口中,到大家笑盈盈的明眸裏。

爸爸媽媽與親戚們攀談着,回憶往事、憧憬未來。時不時還玩猜拳兒,那號至壯烈的醇厚聲音色彩,帶着滿面紅光捧着手,舉起小半瓶酒水。願賭服輸,幹了,瞧那嘻哈的樣子兒。

新年就快到了,嘀嗒,嘀嗒,緊張着,不安着,期待着。新年快樂!喜慶的紅包在我手中挆了一大堆,我早已笑得合不攏嘴,這可是我們孩子最喜愛的時刻了。

鞭炮煙花在空中粉放,新年快樂!願這多彩的味在身邊慢慢鑑賞。

年味初中作文10

獨特的潮汕文化,賦予了普寧非凡的人文魅力,造就了普寧獨特的風俗風情。山清水秀、風景迷人、物產豐富的普寧是我的家鄉。過年時,不論你身在何處,都要回去與家人團聚。

天氣雖然寒冷,卻擋不住春節的喜慶。樹梢上的紅氣球,屋檐下的紅燈籠,地面火紅的鞭炮屑,還有家家户户門口貼的紅春聯等,見證了春節給我們帶來的喜悦。

按老家的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的下旬就開始了。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忙亂。大人們總會備上大量的祭神物品(雞鴨魚肉、大米、飲料、香、等),因為過節時商鋪都不開門(除飯店外),都回家過年了。家中都會擺上“搖錢樹”,寓意財源滾滾。

往年過年,少不了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的像鋼花飛濺,有的似麥浪滾滾,有的好比金雨陣陣,有的彷彿銀花朵朵,有的恰似紅燕飛舞,有的宛如孔雀開屏。受陰霾天氣的影響,今年過了個無煙(花)春節。雖是少了煙花的伴奏,但笑聲足以彌補。

正月初一時,爸爸帶着我們到親戚、朋友家拜年。拜年不僅帶禮物,還必須帶上潮汕柑去。因柑比桔大,所以叫大桔,而桔與吉同音,用諧音會意法,就成了“大吉”。媽媽則留在家中接待客人,我們小孩等客人來,拿到紅包,也就是得到祝願後,也出去玩了,大多數的孩子放風箏去了,寓意放飛夢想和希望。

這天晚上人羣必經的路線一定是人山人海,當走到迎春橋時,橋頭和橋尾的兩對小石頭獅子更是被圍得水泄不通,據老人們説只要摸到石獅的任一部分,就能在新的一年裏實現相應的願望。

普寧的春節往往是熱鬧繁華的。祝願自己在新的一年中做到四樣:接納、耐心、豁達、愛。

年味初中作文11

年是一種計時單位,但是在中國人的心中,卻有不一樣的味道,那是可以讓所有中國人幸福的味道,也是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團圓的味道,因為過年的時候無論是哪兒的遊子都會思念自己的家鄉。遊子歸鄉的心如同箭似得,不論離自己的家鄉有多遠,都會馬不停蹄的趕回來,享受和家人團聚的那一刻,也是應證了唐朝詩人王維的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算是繁忙的中國人難得的可以和家人團圓的時刻。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熱鬧的味道。不説在外的遊子歸鄉就是一種熱熱鬧鬧的場面,就説過年時家家户户人放鞭炮的聲音;就説過年時人們在廟會上的歡呼,各種雜技的聲音也是不容小視的;就説過年時家家户户在寫對聯並且貼上時人們的興奮,就説這些,過年就是能讓中國人為之一振的節日。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幸福的味道從外來的遊子一回來得到的就是家人的慰問,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大掃除,為掃除今年的黴運,尋來明年的好運。更是可以和家人一起守歲、一起放鞭炮、一起看春晚、一起説説話,和家人一起品味温馨的時光。大年三十晚上,是年夜飯,這是家人必須一起吃的一頓飯,這也是整個年中最難忘的味道了。

年,對中國人而言是希望的味道。在年中,每個人都是充滿希冀的,希望自己來年成功、希望自己發財,可以財源廣進。每年過年,整個中國都是充滿希望的,更是可以雄起的。人們希望過年,不只是為了那小小的休息時光,更是為了和家人團聚,也是為了自己來年的好運氣。

年,這一個小小的字,寄予了人們無數的期望和美好的祝福。它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是熱鬧的味道、是幸福的味道、是希望的味道,更是中國人特有的味道。

這就是年的味道。

年味初中作文12

年味是孩子們守歲的味道,是家人團聚的味道。

伴隨着鐘聲的敲響,我們告別就年的一切,新的一年就在眼前了,我們要帶着方向去奮鬥,不負對新年的期待。

新年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吃團圓飯啦,家人們圍在一張不大的飯桌前,大大小小也有十幾個人了,大家你讓我,我讓你吃得可開心了呢,這次是外婆親自下廚,做的大部分都是我愛吃的菜,有一個粉蒸排骨,現在想想口水都會流出來,把排骨蒸熟之後,把醬淋上去,排骨裏裏外外都入了味,最後再撒上一些葱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菜就上桌了,那香味從廚房一直飄到飯桌,菜一上,我就會趁大人們不注意的時候,偷幾塊排骨吃,吃得滿嘴流油,心裏別提有多樂了。菜一個接着一個地上了十幾個,我看的眼睛都花了,反正有些菜我也認不出,就直接這麼吃。

飽完口福之後啊,就到了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環節啦——收壓歲錢啦。媽媽是新年第一個給我送上紅包,我接到了新年的第一個壓歲錢,笑得嘴巴都咧到耳朵根子上去了,媽媽直説我傻。接下來,我不停地收到了紅包,當然收了紅包,祝福語是肯定不能少的,這時的我啊,嘴巴都跟那吃了蜂蜜一樣甜。我把長輩們給我的祝福藏在心裏,願它們真的能靈驗,萬事勝意地走過這新的一年。

推開窗,外面下雪了,這是20xx的第一場雪。地上厚厚的雪,一腳踩下去,軟綿綿的,還會發出“吱吱”的聲音,這是那些小精靈在笑,它們躲在雪地裏,追逐打鬧。

一天就快要過完了,我會帶着大人們的祝福和對新一年的努力的方向進入夢鄉……

年,你的温度;你的感覺;你的味道,永遠都是天外遊子追逐的目標,永遠是人們所渴望的期盼的對象。

年味初中作文13

在我的老家在信陽一個偏僻的農村集市上。這裏經濟發展滯後,也許正是因為此,青壯年大多在沿海城市打工,留守老人、留守兒童成了本地一種令人擔憂的社會現象。可能是因為世界金融危機的波及,今年回家過年的打工者們明顯增多、明顯提前。

我們到老家的時候是農曆臘月二十四,剛好趕上集市的日子(農曆雙日為集市日)。天一擦亮,門前集市上的行人便來來往往忙碌起來。做生意的,早早在店外擺起攤位。到9:00以後,趕集的人更是摩肩接踵,自行車、電動車、摩托車只能推行在擁擠的採購年貨的人羣中。到了臘月二十六、二十八這兩天,街上熱鬧的景象達到空前程度,連空氣中都瀰漫着硝煙熟食與塵土混合的味道——年味真的越來越濃了!由於我們家住在街的一頭,趕集的人根本不敢企望推着車進入街裏面了,乾脆就把各種車輛停放在我們家門前。再往集市上看,一個個的攤位擺放在街道的兩邊和中間,只留下窄窄的兩條過道供人行走。人羣更是熙熙攘攘、水泄不通,一點兒也不亞於大型廟會。集市上賣的東西也是應有盡有,不過還是以“進口貨”居多:各種糖果點心(枕頭酥、果子、米花糖等)、瓜子、甘蔗、橘子、蘋果、香蕉、雞、鴨、魚、肉,各種火腿腸類等速成菜、兒童玩具擺得琳琅滿目,上空還飄着五顏六色的氣球 。不過最有年味的還要數街上擺的那些春聯和鞭炮,單是那火紅的顏色就能讓人感受到春節的喜慶與熱鬧了。

等過了中午12:00以後,,來趕集的人就陸陸續續地滿載而歸了。每個人都提着或拖着大包小包的東西(也是“進口貨”居多),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發自內心的微笑。這不斷湧動的人羣和那大包小包的年貨,讓人再次感受到那濃濃的、濃濃的年味兒......

年味初中作文14

“轟轟轟轟轟”我們在放爆竹,因為新的一年開始了,要以舊換新。

過年時候的氣氛,真可以用“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句詩句來形容!每家每户在過年的時候,門口總是貼着對聯,家裏不僅貼着“福”,還貼着窗花我知道,“福”在家裏貼是要反貼的,因為這表示“福到了”,在外面貼福要正着貼。我們家裏貼福的時候可能意思了,那是在我的爺爺家,我爺爺已經七十多歲了,白髮蒼蒼,爺爺拿出雙面膠,先貼後揭,可是在揭到的時候把粘住的那一部分也揭掉了,怪不得貼不上去,讓我們都哈哈大笑。

紅色代表革命,也代表快樂,每次過年的時候,大街兩邊的路燈上,都掛着紅燈籠。過年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説:從前有一個吃人怪獸,它的名字叫年,每到過年的時候就會來吃人,為了趕走年獸,人們絞盡腦汁,終於想出了辦法,年獸怕火光、怕響,於是就用煙花爆竹來攻擊年,把年趕走。所以每當年獸來臨的時候,人們就會放煙花爆竹,來驅散邪氣。

每當過年的時候,在遠方的新人就會趕過來和家人團聚,我們家裏過年的時侯可有意思了。我們從新年禮物中得到了一隻帝皇蟹,大鉗上長滿了尖鋭的刺,在拿出來的時候,舅舅不小心被刺了一下,然後媽媽又是第二個犧牲者。到了發紅包的時候,外公外婆先發,舅舅舅媽第二,爸爸媽媽最後,接紅包的時候,我雙手接過,再説一聲:“謝謝!”就轉身離去。開始放煙花了,爸爸去點:“轟轟轟——轟轟——轟……”煙花的亮和響不得不讓我們眯着眼、捂着耳朵。媽媽説看着煙花可以許願望,我聽着媽媽的話,默默地許下了願望!

關於過年的事,真是豐富多彩,説也説不盡!

年味初中作文15

“瑞雪兆豐年。”在春節即將來臨的時候,下雪了,真開心!正因為這場雪,才有了過年的感覺。雖然這雪阻礙了交通,但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回家過年的嚮往和決心。我們也一樣,手裏提着年貨,踏上了回家的班車,一路上,行人熙熙攘攘、車水馬龍,提着大包小包,臉上洋溢着喜悦,準備回家過年。

下車了,放眼望去,整個村莊好像被一層白色的銀裝所覆蓋,我穿過銀白色的田野,走過那座難忘的小橋,來到我家門前,屋頂上唯一沒有被雪覆蓋的煙囱,冒着一縷縷炊煙,屋檐下掛着一條條臘肉。大年三十,奶奶在廚房裏蒸饅頭、包粽子。母親準備年夜飯。爺爺在門口貼對聯、掛燈籠。大伯伯在清掃門前雪。爸爸在房前屋後種下了石榴樹和柿子樹,嚮往着春天能夠開花結果。我和小夥伴們在雪地裏、麥田裏打雪仗、堆雪人、滾雪球、放鞭炮,開心到了極致!年夜飯前,需要放鞭炮,越響越好,這樣可以趕走“年”獸。然後點蠟燭祭祖,給逝去的先人燒香、叩頭。希望先人能夠保佑我身體健康,學習進步,保佑爸爸事業有成。最後吃年夜飯,在吃飯的過程中,爺爺奶奶便會遞給我一個大大的紅包——壓歲錢。

年夜飯後,一家人坐在一起,觀看春節文藝晚會,聊着家常,吃着點心。一直到凌晨,我們走出家門,點燃煙花,望着天空中滿天飛舞的煙花,我想:明年一定是一個豐收年。

標籤: 初中 年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zhongyingyu/dloy8o.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