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一作文 >

2016年遵紀守法從我做起徵文1000字

2016年遵紀守法從我做起徵文1000字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文化知識的保障。小編收集了遵紀守法從我做起徵文,歡迎閲讀。
 

2016年遵紀守法從我做起徵文1000字

第一篇: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法律是衡量每個公民行為的一杆秤,是裁決孰是孰非的一台天平。它用公平的準則,以規範的制度,去約束我們的行為,糾正我們的錯誤。因為它無數的心靈得到淨化,因為它祖國的前景變得輝煌。以前幼稚的我一直片面地認為法律只是懲治惡徒的一種手段罷了,但是今天的報告會使我懂得了法律不是用來毀人前程的,而是用來造福犯人未來的。

今天我們學校舉辦的以青少年普法教育為主題的報告會,令我的心潮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在這場報告會中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四位少年犯的自述,他們闡述了自己從一個懷揣夢想,努力拼搏的青年,到現在誤入歧途,鋃鐺入獄的罪犯,所經歷的過程。從他們的演講中我聽得出高牆外親人聲嘶力竭地呼喊;我看得見鐵牢裏他們追悔莫及的淚水;我想得到他們對窗户外湛藍天空的渴望;我讀得懂他們對監獄裏人生道路的迷惘。我不難想象,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失去自由,被思想和身體的雙重枷鎖所禁錮;多少個日日夜夜他們喪失信心,被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落所打擊。而導致他們今天這悲慘下場的重要原因就是不能剋制生活中形形色色的誘惑。其實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敵人,它隱藏在人心中的陰暗面裏,它就是——慾望。人對享樂的慾望,對不勞而獲的慾望,促使他想佔有一切他想要的東西。一旦這種貪婪的慾望得不到滿足時,他內心的憤恨,嫉妒就會衝破他人性的底線。到那時他會對擁有他想要的東西的人產生憎恨的心裏,最終讓慾望操控了自己,不擇手段的去掠奪自己想要的一切。這時,可以説他便不再是“人”,而只是用來滿足自己慾望的一個機器罷了。

從他們身上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少年犯都有許多共同點,比如説:他們都沉浸在父母愛的海洋,都曾經是學校的優秀生,在犯法時都會受到良心的譴責,等等……但這些本該在人生的藍圖上譜寫出自己理想詩篇的青少年如今卻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只是因為他們一次次的被慾望所擺佈,而當他們的良心試圖去喚醒自己的主人時,他們得僥倖心理卻再次將他們拉入歧途,最後被慾望之海所淹沒,無法自拔。唐太宗李世民曾説過“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想今天的四面“鏡子”,就是我們青少年的“前車之鑑”,能很好的教育我們的言行。對於我們來説我們應該用自己的行為和他們的作對比,以此來反省自己,端正自己的內心。

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我們每個人一開始就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也就是説上天給予我們的一切都是相等的,這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都是公平的。在這種情況下,人生道路的黑暗與光明都是靠我們自己來抉擇的。要想不重倒他們的覆轍,揮灑出自己金色的理想,就必須控制住自己的貪慾,不能讓慾望佔據了我們的心靈。在社會生活中難免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誘惑,而這些不良誘惑便是我們心中慾望的激發劑。如果不能遏制主他們的話,我們心中的良知就會被泯滅,人性的光輝就會悄然熄滅。你如果剋制不住自己,讓你的內心被慾望的黑洞所吞噬,那麼當你驀然回首時,你會發現你將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在遙遙無期的刑期中“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了吧。

這些少年犯的例子無時無刻不在生動的教育我們不能喪失人生的方向。我們應該很慶幸,還能從他們的失敗中得到教訓,及時改過自新。我們現在應該很清楚,如果循着他們的道路走下去,那麼等待着我們的將是法律無情的懲罰。那麼就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小公民!

第二篇: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文化知識的保障。

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們知道,良好的紀律是學好文化知識的保障。因此,做文明的小學生首先要嚴格遵守《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遵守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切實做到:尊師愛友,自律自強;誠實守法,文明禮貌;遵守公德,愛護公物。

同學們,我們已經步入人生最美的“花季”,青春的花朵已經在我們的生命之樹開始綻開,陽光是我們的,希望是我們的,世界也是我們的!歌德説過:“要成就一番偉大的事業,總要從青春時代做起。”那麼,面對美好的青春年華,面對美好的明天,作為小學生的我們該準備做些什麼呢?

首先,作為新時代的小學生,要做到遵紀守法,做現代文明的小學生。要學會守法。同學們要珍惜自己的生命,遵守交通安全法制等,在學校也不要玩危險遊戲,更不要追逐打鬧。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遊,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麼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則,亂走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其次,要遵守社會公德。講究公共衞生、愛護公共財物、維持公共秩序等,這些都是社會公德。比如:在教室裏,在馬路上,不隨地吐痰,不隨手扔果皮、紙屑。在公共場所不能大喊大叫,最近學校裏追跑喊叫的現象較為嚴重,妨礙了其他人學習、工作或休息,更重要的是嚴重影響了學校的形象;不能在建築物上或課桌椅上亂刻亂畫。

還有,我們不僅要做到自己愛護,而且還應當勸阻、制止有些人破壞公共財物的不文明行為。爭做一個講文明、懂禮儀的好學生。遇到師長、來賓,主動敬禮問好;上下樓梯,注意謙讓。遵守交通規則,不逆行馬路。形成各種良好的行為習慣,特別是不亂丟亂扔。

古人云:“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人不可能一次就犯很大的錯誤,而是一次犯一點,一次犯一點,慢慢積累,就會犯大錯誤。因此,同學們,讓我們在道德行為方面,言行文明,尊重他人,樂於助人,保護環境,一言一行都以《小學生守則》和《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做文明小學生。讓我們大家行動起來,使美麗的校園成為求知的樂園,快樂的天地。

第三篇:遵紀守法從我做起

今天是12月4日是我們國家設定的普法日,也是為了能有效地做到法律的普及教育和增強全民的法律意識,更好的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談到法律,我想大家並不陌生,或多或少對它都有一定的瞭解。21世紀是一個法治社會,所以我們一定要了解法律的嚴重性,俗話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了法律我們的生活將無法正常的進行,也許有些人對這些不以為然,以為人應該擁有自由,而自由是由自己決定的,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沒有規則沒有規矩的社會中生活,也能不顧一切地去追求這些自由嗎?當然不能,作為一個社會人,你不能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因為在這個社會裏,並不是只有你一個人的,我們所擁有的自由,是在法律擁護下的自由。如果沒有法律,或者不遵守法律,那麼我們也不會擁有自由,法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離不開它的束縛,有了法律,社會才有和平和秩序,否則我們生活的世界,想象一下,那將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在這個社會的大家庭裏,我們每個人如何約束自己、規範自己的行為呢?那就是共和國華麗雄偉的大廈下一座堅實、永恆不變的根基——“法”。它使我們每個人明確是非的界限,而這也是共和國公民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素質。

鄧小平爺爺早就指出:“法制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制宣傳教育,就一直是普法工作的重點內容。當前,隨着信息領域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作為開放式傳播和交流工具,作為一種新興的傳播媒體,正在日益成為一個重要的思想道德建設的新陣地。在互聯網的普及過程中,有一個現象值得關注,這就是網吧問題。網吧的確有效地把網絡推向了平民化。然而,隨着互聯網信息垃圾的增加,失控網吧的負面效應也日益呈現,尤其是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引起了社會的焦慮。一些網吧的無序發展和惟利是圖,衍生出暴力遊戲、沉溺聊天、淫穢色情三個公害,成為"電子海洛因",從而引發出學生分心、家長傷心、教師煩心、社會擔心的負面憂患。不良網絡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例不勝枚舉,在此不一一例舉。

未成年人違規上網是學校、家長、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為了優化青少年成長的環境,國務院通過了《互聯網服務營業所管理條例》,該條例明確規定:網吧、電腦休閒屋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所經營單位不得接納未成年人,同時還應在營業場所入口處的顯著位置懸掛未成年人禁入標誌,違者將由文化行政部門給予警告,並可處以150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止整頓直到吊銷經營許可證。政府加強管理,用強制性的法律措施來維護網絡的安全、健康和文明。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説,應該吸取網絡危害的教訓,克己自律,按照《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規定做到文明上網,正確對待互聯網上的各種信息,自覺抵制、摒棄其中的糟粕。

同學們:讓我們從文明上網開始,不斷加強我們的法制意識,抵制不良誘惑。做法制宣傳教育的有心人,堅持法制法紀宣傳教育。瞭解法律法規,宣傳法律法規,爭當遵紀守法的好少年。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yi/pxqyll.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