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中作文 >初二作文 >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通用10篇)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1

按照我的家鄉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時候就開始了。而家家户户也會在這幾天裏儘量的吧需要的食材準備好,開始做食物。在這期間,我們老家人最重視的食物就是——“茶果”。它雖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

按照我的家鄉的習俗,春節差不多在小孩子放假的時候就開始了。而家家户户也會在這幾天裏儘量的吧需要的食材準備好,開始做食物。

在這期間,我們老家人最重視的食物就是——“茶果”。它雖不如外面那些零七八碎惹人喜愛,也不如那些可以調製出來的糕點好瞧,但卻有一股濃濃的情誼包含在裏面。

它長得千奇百怪,有平凡醜陋,但在我的老家確堪稱“美味點心”這一代號,它的香味,讓人聞了食慾就會活生生的被調起來。不過,在重大的節日,“茶果”可就不能再這麼相貌平庸的上台了。人們多數會將他們從鍋裏燒好,拿出來盛在印有梅花印等之類的白瓷盤裏,然後再在他們的周邊點綴一些剛從樹上摘下來的新鮮果子,切成小塊小塊的,再放到指定的梅花印盤子裏。這樣一來,這“茶果”不僅色味雙美,還微微透着別具一格的風情。

孩子們準備回家過年,第一件大事兒就是幫人家搗麪糰兒。那白溜溜的麪糰兒家攪在手裏,總是怪好玩兒的。而激昂麪糰揉好之後,便將麪糰兒交給長輩們,讓他們做東西給自己吃。第二件大事便是買些小玩意兒,然後大大小小的聚在一起,展現自己手中的能力。恐怕第三件是才是保護自己的新衣服,以免他們新年還沒過便糟蹋的不成樣了。

等到出席來了,便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穿起新衣,門貼紅對聯,在大街小巷賀新年,也是必不可少的事情。除夕夜鞭炮聲連綿不斷,不管是誰都精神抖擻的。

當然,春節那日來時,就截然不同了大夥兒聚子一個大堂裏,聊天、喝酒、看錶演、耍戲子……樣樣都有。原本分在四處的桌子此時也拼成幾個大桌子,每個桌上都有自家做的“茶果”和新鮮玩意兒,以及自家兒女在外地帶回來的小食,特別熱鬧。晚上,大夥便在自家亭院白起桌子,賞景聊天;小孩子們則在則在一旁地安置等、財迷,玩躲貓貓。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尾聲,老家的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學生做作業,大人麼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復平常,可喜氣卻還盪漾在空中揮之不去。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2

今天是春節,一大早,我便立刻穿好了衣服和弟弟一起坐上車準備回家。一路上,我和弟弟在車上不停地催爸爸快一點開車好讓我們快一點拿到壓歲錢。

到家後,我一下車就見家裏的院子被爺爺打掃的乾乾淨淨,小狗“黃黃”也搖着尾巴跑過來迎接我,還不時的圍着我團團轉呢。只是門檻上都橫放着一個木棍,好像是除夕放的,可能是為了擋着家裏的錢不讓它們跑出來吧。進門後,只見爺爺穿着嶄新的衣服正忙着給家裏的財神爺準備着供品,盛供品的碗裏有黃面肉、丸子、花捲饃等,看起來好吃極了。

爺爺一見到我們便迎了過來,我趕緊湊了上去,對爺爺説:“爺爺,新年好!我給您拜年了。”爺爺一聽,便笑眯眯地説:“好呀,謝謝。”説着説着便將右手伸進上衣的口袋裏,摸索了一會兒,掏出了兩張嶄新的百元大鈔,高興地把錢分開遞給我一張,然後又遞給我弟弟一張。我知道,這裏麪包涵着爺爺對我們的期望和鼓勵。以後我要更加努力地學習,不辜負他老人家對我的期望。

之後,我們又在廟旁看了戲。這個戲台是由一個大型的機動三輪車搭成的,台上還有許多人,他們有的吹喇叭,有的打大叉,還有的在化粧……我環視了周圍一下,人還不算太多,但是我們沒有板凳可坐了。我心想:如果只站着看而不坐板凳,看戲就會覺得不舒服。突然,我發現廟周圍有許多點完的廢棄炮筒和一些用來裝鞭炮的乾淨塑料紙,於是冒出了一個好點子。我在那兒找了一個已經放完的煙花筒並在上面套了一個塑料袋,以免上面的火藥染上了爺爺的衣服。

到了晚上,也是我最期盼的時間,因為要放絢麗的煙花了!——剛開始,只是放幾個雙響炮。但不一會兒,火花滿天,金光四射,光彩奪目,把大地照得像白天一樣。好美啊!我看得目瞪口呆。接着,我又看到五彩繽紛的禮花在天空飛舞,非常好看。最後連放好幾顆煙花,煙花在天空中唱着它們的歌,顯示着他們美麗的身姿。

過春節可真有趣呀!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3

每個地方的春節都不一樣,都有很多的風俗,我家鄉的春節別有一番特色,讓我來給你們講講吧!家鄉的春節氣氛很濃,到處洋溢着過節的喜慶。從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會有很多的精彩。

臘月二十三是小年,這一天“灶王爺”要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我們還可以吃香甜可口的“祭灶糖”。同時,家家户户開始置辦年貨。

臘月二十八家家户户都要貼福字、窗花、對聯、門神等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將宅子裏裏外外裝點一新。從這一天開始,家家要蒸我們家鄉特有的高饃饃和各式各樣的花糕,有石榴花的,有小魚的,還有蝴蝶狀的。還要蒸一個又大又圓的花糕用來祭奠先祖,這個花糕可是要等到過完春節才能吃得哦!雖然大家忙裏忙外,但是如果把忙碌和歡樂相比,我感覺還是歡樂更多。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時刻。在這個晚上大家都會回到家裏與家人團圓,一起吃豐富的年夜飯,一起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享受着團圓的樂趣。到了十二點,家家户户都會燃放煙花爆竹,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

從大年初一開始,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裏去做客拜年。我們小孩子還能收到長輩們的壓歲錢,別提有多高興了。

正月十五又是春節裏一個重要的日子,家家户户都會掛火紅的燈籠、吃湯圓,寓意着我們大家團團圓圓,生活和和美美。過完了這一天,年也就過完了,人們開始正常的工作和學習。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是不是多姿多彩呀?你的家鄉呢?是不是也如此豐富多彩呢?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4

在我家鄉這邊,春節時從臘月二十三開始過的,我家是不過小年的,但在兄弟夥的,每個人家中過一天來,是從臘月二十三以後過的,我們那邊小年的時候,自能隱隱約約聽見一陣陣的鞭炮聲,但在二十三那一天,我指不定在哪兒淘氣呢!

臘月二十五,家家開始辦年貨,我們家反正從二十五以後,去上街買東西的念想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要去買點東西,好像哪天不買,就覺得心裏有個坎兒似得,什麼瓜子,飲料,副食這些我們小孩最愛的東西當然是不可缺少的啦!我們家裏是分了層次的,零食這一類的就由我和弟弟負責,而年菜就由媽媽和奶奶這兩位大廚來操辦,殺雞什麼的體力活就有我的爸爸來擔當了。我最愛吃的零食,比如雪梅,烏梅,話梅,楊梅……上上下下里裏外外算算起來都是幾大包,菜都是小孩子愛吃的口味,當然大人也不會太放縱我們小孩子啦,他們吃的都是重口味,肯定要給自己買一點自個兒喜歡吃的了。

菜都備齊了,就等除夕那天大飽口福了!

到了除夕的晚上,我們就把準備好的火鍋底料拿出來,什麼香菜,雞鴨魚肉,還有許多的蔬果,我們是吃的熱火朝天,電視裏面的小品相聲把一個個的人物刻畫的栩栩如生,把內心的表現展現的淋漓盡致。今年的春晚似乎並不是那麼的吸引人,弟弟和媽媽早早的就睡了。看到24點的時候,電視裏就放起了難忘今宵。外面也陸續燃放起了絢爛的煙火,我興高采烈地跑上樓去觀看一個個漂亮的煙花,一個個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春節,已經成了中國人不可割捨的一個重要的節日。我,也會一直一直把他的美好深藏在心裏。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5

過年啦!過年啦!20xx年快到啦!新的生活又到啦!我們也長大了。真是太開心了!“豬”(祝)大家新年快樂!

20xx年,我過了個快樂的年。那天早晨起來,推開窗户,呼吸了新鮮的空氣,看見鳥兒在樹枝上唱歌,蝴蝶在草叢中飛來飛去,水池裏的魚歡快地在水中跳舞。

“今天天氣怎麼這麼好?”我問奶奶,“今天是什麼日子?”奶奶説是小年,並讓我們吃完早飯去超市買東西。

吃過早飯,我和奶奶一起去了超市,買了好多東西,有:煙火、燈籠、衣服、對聯、糖、紅瓜子、餅乾、花生、炸果等年貨。

買完後回到家,奶奶就把燈籠掛在了門口,把對聯貼到了門兩邊。遠遠看着,紅燈籠就像紅紅的大蘋果,對聯就像兩個大紅包在家門口上貼着。

午飯時,奶奶做了一條魚,燉了一隻豬腳。我問奶奶為什麼要做魚?奶奶説因為魚代表“年年有餘”。我又問奶奶為什麼要燉豬腳?奶奶説今年是豬年,這盤就叫“豬年吉祥”呀。

奶奶還做了很多很多豐盛的菜,米飯也特別香。我們每人一碗飯,放在桌子上,一家人誰也沒有動筷子。我有點納悶:那麼好吃的菜,怎麼不吃呢?我就動起了筷子。夾菜的時候卻被姐姐給攔住了。姐姐説要爺爺先動筷子,先長輩後晚輩,這才有禮貌嘛!爺爺聽了笑眯眯地夾了一口菜,招呼大家趕緊吃。我們就迫不及待地吃起來,那兩盤“年年有餘”和“豬年吉祥”美味極了!

晚飯後,我們一家人放起了煙花,玩得很開心。

這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充滿歡樂,充滿喜悦,充滿愉快的春節,讓我的回憶裏都充滿了快樂。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6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按照我們家鄉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在臘月中旬就會拉開序幕,那時,家家户户都會宰年豬,還要擺上五六桌,請親朋好友來慶賀一番,剩餘的才醃製成臘肉。也就是在這幾天,我們也放寒假了。我們也準備過年呀!第一件大事就是買零嘴兒,像薯片呀,棒棒糖呀,豆腐皮呀什麼的;第二件大事才是買爆竹,特別是男孩子們;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買新衣服、買玩具。

真是歡天喜地過大年啊!孩子們歡喜,大人們忙亂。家家把過年時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準備充足,好在新年時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真熱鬧。到處飄散着酒肉香味。家家門外都貼上了紅紅對聯、“福”字,屋裏鋪上青松毛一家人高高興興吃團圓飯。這一夜,燈火通明映紅了天,爆竹聲聲徹夜不絕。

正月初一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家家門前鋪滿了紅彤彤鞭炮紙,預示來年日子紅紅火火,幸福美滿。這一天,是不掃地的,女人不用做飯,都由男人來完成。早上,爸爸煮好糯齋後,媽媽便端着茶飯水果來到山神廟敬貢、燒香。飯後,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紛紛趕廟會,逛街、爬山……放下昔日的忙碌,休閒娛樂,賞賞風景。

從大年初二開始,家家户户都會到親戚、朋友家拜年,禮尚往來在一起,聚聚餐、談談心、聊聊天,彼此增進情誼。

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這一天傍晚,家家户户都會到大河邊去拉石豬,以祈求自家來年六畜興旺,豬羊滿圈。聽爺爺講,這一習俗已經有幾百年了。

在我的家鄉,過年就是我們最開心的時光!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7

家鄉的春節按照我們家鄉的習俗,春節就是在除夕那天開始的。到了除夕,家家户户都忙碌起來。大人們要上街買很多菜和零食回來,還要打掃衞生,而且家家户户都要貼上對聯和紅豔豔的“福”字。有一些人家帖的是倒“福”,有一些帖的是正“福”。我就問老媽:“為什麼有一些家是倒“福”呢?”老媽笑眯眯地説:“倒“福”和正“福”都是一樣的,它們都是代表福氣來到了。”老媽又對我説:“除夕要守歲,不到十二點是不能睡的。守歲,就是全家人要在除夕的夜晚用虔誠的心守住平安。”

午夜十二點整,家家户户都放起鞭炮和煙花,頓時,整個城鎮響聲四處,真是震耳欲聾,熱鬧非凡呀!到了正月初一,爺爺奶奶會煮我們最喜歡吃的東西,比如:龍蝦。蝦菇。螃蟹。海蟄皮。蝦。跳魚等。吃過了飯,小孩子們都要去給長輩們拜年,拜了年,長輩們會給小孩子們壓歲錢,有的孩子會拿錢買玩具,也有的會把錢存起來,將來再買學習用品。拜完了年,大人們就要上寺廟去進香。在我們老家有很多寺廟,每個寺廟都要進香。等大人們進完了香就會帶着小孩子去遊樂園。公園等。正月初一就這樣過了。到了元宵節,是我們家鄉最熱鬧的一天,也是我們小孩子最渴望的。最歡喜的時刻到來了,因為家家户户都擺上了年貨,每家都要殺雞來拜神,桌子上堆滿了糖果點心等之類的東西,小孩子都喜歡吃的,有一些嘴饞的孩子會忍不住偷一個吃呢!讓孩子們開心的不止這個,是在公廟上,擺着許多各色的旗子,讓人來拿着,幹什麼呢?對了,就是遊村,還有醒師,每逢家節,都有機會的。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風俗習慣。春節過後,小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也去做平時該做的事了。我真是難忘家鄉的春節呀!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8

春節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

除夕那天,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地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老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嚐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着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老爸老媽去看春節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老媽就催促我快點起牀,我起了,爺爺奶奶他們都起了。老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裏,我們有説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老爸老媽都穿上了新衣服,老爸顯得更英俊瀟灑,老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裏啪啦”,陣陣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着走着,我們來到老奶奶家。老爸一見老奶奶就想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説你磕什麼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於給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節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9

明天,是我日盼夜盼的日子,就是除夕。除夕的前一天,我們一家要回家鄉過年,直到正月十五這一天才走。如果你走在街上,你便會看見大車小車上堆滿了年貨,有春聯,花炮,糖果餅乾等。

到了除夕這天,奶奶對我説:“這天要殺雞拜神。”家家户户都要吃團圓飯。下午的時候,家家户户會在門旁貼上春聯,遠遠望去,整條村子煥然一新。傳説,貼春聯不但可以驅邪還能如意吉祥。

到了晚上十二點正,大家把早就準備好的鞭炮和花炮燃放起來,整條村子就好像打戰一樣,“硝煙滾滾”,喜氣洋洋,花炮聲聲震耳欲聾,這炮聲日夜不絕,小孩子們雖然放完了心愛的小花炮,還要守歲。有利是領的。

正月初一終於到了,早上,各家各户要在門前準備青菜,利是和水果,還有香煙放在一張乾淨的四方台上,等待獅子來拜年,到了中午,遠遠就聽到鑼鼓聲了,就知道獅子就快來了,哇!獅子隊熱鬧非凡,終於來到了我家,先是跳舞,再採青,然後拜門神。傳説,獅子是財神,財神要到家家户户拜年的,拜了誰家的門神,誰家這年就會出入平安。

正月初二,左手一隻雞,右手一隻鴨,還有豬肉,魚肉,年糕等這些食物帶去外公一家拜年,去外公家拜年的親朋戚友可多了,他們見了我都給我壓歲錢,這天我的收入可多了,利是袋個個都是鼓鼓的。真高興。

年初八,又是一個高潮到了,家家户户要準備陪大神出遊,叫遊神,這陣勢可隆重了。

正月十五,當然少不了吃元宵啦!

過了這個大年,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對傳統習俗的愛護,拜訪親人體現了人民的孝敬。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八年級寫家鄉的春節作文10

家鄉的春節,很多風俗與外地一樣。

臘月二十七,是年集,村子裏的人都會不約而同的挎着小籃子去集市上買些東西,備着過年用。而這時,孩子在集上看中了什麼,大人一定給買,否則是不吉利的。集市年年辦的都很熱鬧,最顯眼的是賣紅燈籠和中國結的,聽説以前還有賣香囊的,現在已經很少見了。

到了年三十的中午就要忙活起來了,奶奶蒸一鍋香噴噴的大饅頭,一掀鍋蓋,從門前經過都能聞到香氣;爸爸準備一條木棍放在門口,邁過這木棍就象徵着走向一個新起點,拜託了過去一年裏所有的不愉快、不如意;爺爺在門上貼春聯,我就幫忙貼倒喜字。

除夕夜裏,吃過豐盛的團圓飯,一家人圍在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午夜十二點,就要放鞭,爺爺把一長串鞭掛在曬衣繩上,由爸爸點,我就在屋裏,趴在窗前,捂着耳朵,看鞭炮和天上的煙花。放完鞭,奶奶要盛兩碗飯,每碗飯上都插上筷子:一碗飯擺在桌台上,供灶王爺;另一碗則要在院兒裏擺上桌,放水果,酒菜等,以供祖宗。這種儀式,女人似乎是不適合參與的,每年都是爸爸和爺爺在院子裏燒紙、磕頭。夜裏還要守歲,枕頭下面要塞上紅包。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服,先要向長輩行禮,然後就能收到壓歲錢,這種時候,我是很主動的。早飯吃餃子,誰吃到棗,明年一定交好運。吃完飯要去親戚家串門,幾乎要把整個村子走個遍。每去一家,主人都會塞糖給孩子,每次都是滿載而歸。

家鄉的春節一年比一年熱鬧,可是越來越多的人隨着工作的日益繁忙而淡忘了這些——最初的、最美好的心靈慰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zhongzuowen/chuer/w3xyex.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