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小學生作文 >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通用8篇)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通用8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桂林遊記小學作文(通用8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通用8篇)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1

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暑假我和我的家人一起去了這個美麗的地方。

我們乘船從桂林到陽朔,灕江兩岸的山水如畫。我看到一旁的山與長沙的山大不相同,有的像一塊被切開的肉,有的像半塊千層蛋糕,有的像駱駝…。遠處隱隱約約的有幾隻零零散散的魚鷹,看上去跟正急速飛翔的箭差不多,浮木般的烏篷船就停在旁邊。我在遇龍河感受了人工竹筏,別有一番風味。遇龍河兩岸秀麗的山連綿起伏重重疊疊,格外的清秀,勤勞的陽朔人民在河兩岸烤萬壽魚招待來自五湖四海的客人,我們一邊吃魚一邊欣賞風景,真是愜意。

返回桂林後,我們去了象鼻山和靖江王府。一聽象鼻山這個名字就知道它是一座長得像大象的山,它像一隻正對着灕江飲水的大象,背上有一座寺叫雲峯寺,山上綠色的植物讓象鼻山像是穿着一件綠蓑衣。象鼻山旁邊有一個河灘,河灘上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鵝卵石,我拿起一塊圓圓扁扁的石頭扔出去,它在水面上跳躍着,一下、兩下、三下,就像一隻調皮的小兔子,我樂此不疲,不停的打水漂。玩了一會兒之後,我在河灘上發現幾根樹枝,於是拔了一根長長的水草,把它們捆在一起,它就變成了一個小小的竹筏……

靖江王府在廣西師範大學的校園裏,規模宏大,門深城堅,有非常出名的獨秀峯和“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石刻,但我最開心的是參加了時長2分鐘的科舉考試,大家都很踴躍,連目不識丁的妹妹也交了卷。

幾天的旅程很快結束了,但桂林的美一直停留在我的腦海。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2

今天,是我們來到廣西桂林遊玩的第一站-古東森林瀑布。

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描寫出瀑布的壯觀,古東瀑布也是如此景象嗎?我的心中充滿着疑問。

進了景區坐上竹筏,一邊欣賞灕江的水,一邊仰望着桂林的山。灕江的水真清啊,清的可以看到江底的沙石。桂林的山真險呀,一座座拔地而起,峻峭玲瓏。山環繞着水,水環繞着山,猶如身處仙境。此時腦海中呈現出陳毅的詩句《遊桂林》:不願做神仙,願做桂林人。

不遠處,聽到了嘩啦啦的流水聲,果真馬上就要到達目的地了。隨着遊船的靠近,一節節短小而精緻的瀑布呈現在我的面前。聽阿姐介紹,這裏瀑布特色是帶上安全帽、披上雨衣、穿上草鞋走瀑戲浪。

我先換上草鞋,然後披上雨衣帶上安全帽,裝備很快就穿好了,要出發嘍!這些草鞋是當地人員用麻繩編織的,感覺十分粗糙紮腳,一走一痛,像是無數個小刺在腳上摩擦。我不住埋怨着:什麼時候到呀,再這樣走下去,腳都要磨破了。媽媽告訴我,紅軍長征時穿的就是這樣的鞋,甚至比這個還要粗糙。聽了媽媽的話,我對紅軍更加的敬畏。

第一個瀑布因為過於陡峭,我和朋友便從第二個瀑布開始爬起。我輕輕的把雙腳放入水中,啊,水涼涼的,頓時打敗了夏日的炎熱。第二個瀑布只有3米高,但因為這是天然形成的,腳下都是石頭,所以坑坑窪窪的,我一會兒扶着身旁的石頭,一會兒抓着鐵鏈,深一腳,淺一腳的向前走。到斜坡了,我在心裏為自己打着氣,第一次爬,不是很熟練,搖搖晃晃的爬了上去。接下來的三四五個瀑布,爬的越來越熟練,速度也越來越快了。前方就是最後一個瀑布了,望着這個足足有七八米高的瀑布,水流湍急,況且中間僅有一根繩索,我的心中充滿膽怯。但是又想想已經有了之前的經驗,便想試一把。於是,我鼓起勇氣準備衝一波。我雙手緊緊抓住鐵鏈,腳蹬着石頭,用盡吃奶的力氣往上爬,水一直朝我的臉上撲來,眼睛都要睜不開了,或許因為力氣不足,或許因為水流衝擊力太大,我一個不小心,手沒有抓緊鐵鏈滑了下來。就在那一剎那,一位好心的阿姨拖住了我,雖然我的腿被石頭摩擦出了劃痕,胳膊也扭了一下,但是我感覺已經很萬幸,如果沒有阿姨的幫助,我會摔得更慘。真的很感謝這位不知名阿姨的幫助,這次經歷也為我這次旅途增添了不一樣的色彩。

爬完瀑布,我們又走進了鬱鬱葱葱、鳥語花香的原始森林,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桂林的美,更讓我有了一次難忘的.經歷。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3

俗話説的好,桂林市山水甲天下。此次,我終於來到了桂林。趕到了書上常説的,夢鏡一般的桂林市。

桂林被高山所包圍着,被武林所護衞,城中有景,景中有城,真可以説人間仙境。因街道社區兩側栽滿了桂樹,因此起名叫桂林。

在大家登上了疊彩山後,遠眺灕江,灕江是那麼的漂亮,青山綠水好像融為了更好地一體。可是,在我們在磨盤山登上了旅遊觀光船後,才發覺灕江的水早已遭受了環境污染。伴隨着船向前行,我逐漸的發覺,灕江的水從此不象書本上常説的清澈見底,只是含有一片片的混濁。在江邊的石塊上,還能看到油跡!這都是由於旅遊觀光船和大城市亂污水處理水的原因。我不再開心,只是望着這一片一片被環境污染的江水和湖泊,帶著一陣一陣的心寒,想告知桂林的老百姓,要好好地的維護桂林的兩江四湖和座座高山啊!

桂林的山,用七天七夜也講不完,有幾座著名的山,我便講下。來到桂林,最不可以錯過了的就是九馬畫山,這一座山頂,有一面是巖壁,上邊掩藏着九匹惟妙惟肖的馬,通常遊人都想看得出九匹馬,而祖父便看過出去,就擁有看得出七匹中榜眼,看得出九匹狀元郎的叫法。黃布灘倒影在灕江,便是二十元錢反面的景色,山頂色彩繽紛的石紋,像一匹匹黃布倒映水裏,恰好領略到船在青山頂部行的妙境。

桂林的巖洞以蘆笛巖、銀子巖更為知名。銀子巖數較大,進入洞裏,平均氣温比外邊熱,洞裏的全球也是精彩紛呈,講解員的繪生繪色,再加燈光效果的變幻莫測與我的想像,好像走入了童話故事的全球,那一串串大豐收的果子,iPhone、苞米、南瓜、花生仁,我真想伸出手去親身摸一摸,自然界如何那樣巧奪神功?在蘆笛巖裏,西遊記裏龍宮的景色也重現在其中,寬闊的洞裏,也有着一根主心骨孫悟空的如意金箍棒。

此次,我看見了桂林的山是那麼的險峻而壯闊,巖洞是那麼的好看而多彩。下一次,我再來到桂林時,期待桂林的水為那麼清澈見底!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4

自從學了《桂林山水》這篇課文,我就一直嚮往着去桂林看一看。利用暑假的時間,我和媽媽來到了有着“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稱的桂林。

到達桂林的第二天,我們乘車來到了興坪碼頭,準備乘船遊覽灕江。上了船,我站在甲板上,放眼一看,灕江的水是那樣綠,又是那麼清。江面水平如鏡,兩岸青峯倒影,真是美不勝收啊!船開始緩緩前行,兩岸那連綿不斷的山倒映在水裏,再加上青翠挺拔的樹木,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格外美麗,真讓我感覺到“像是走進了一幅連綿不斷的畫卷”,親身體會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意境。

船向前行了不大一會兒,突然,前面有一座高大的山映入眼簾,它就像一隻巨型的駱駝,所以叫駱駝峯。

我們乘坐的船開始拐彎,這裏的江面變得更加寬闊,江流緩慢,碧綠的江水清澈透底,兩岸的奇峯綿延,羣峯倒映水中,讓你分不清哪是山哪是影。這時前面一處熟悉的景色跳入我的眼簾,沒錯,那正是灕江著名的景點,也就是20元人民幣反面的圖案——黃布倒影。我找來一張20元人民幣,仔細比照了一下,果然是一模一樣。聽船上的導遊介紹,從這裏的水面上可以看到江底有塊米黃色的大石板,長、寬各數丈,恰似一匹黃布平鋪在河牀之上,黃布灘由此得名。灘的左右兩岸,有大小不一的七座山峯,好似仙姑浴水而出,人們將它稱作“七仙女下凡”。傳説天宮中的七位仙女,發現了黃布灘一帶風景特別美麗,便偷偷來到這裏遊玩。後被玉帝知道,要她們趕快回到天宮。她們七姐妹,迷戀這裏的山水,“願作桂林人,不願作神仙”,便化石永留江邊。聽了這個美麗的故事,我也好想像這七個仙女一樣一直生活在在這裏。

遊船繼續前行,前面又出現一座山,名叫五指山,我仔細看看,這座山上的五個高低不同的山峯連在一起還真像一個人的五個手指。船靠岸邊停了一會兒,我們紛紛下船拍照,將這美景留在我們的鏡頭中。欣賞着兩岸的美景,我忍不住背起課文來: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剛好,前方出現了巨象——象鼻山,那山好像一頭巨象正伸着鼻子在飲灕江的水呢。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5

我去過秀麗婀娜的建德靈溪洞,去過鬼斧神工的温嶺長嶼洞天,但最讓我驚歎不已的卻是聞名中外的桂林冠巖溶洞。

冠巖溶洞是唯一能集中體現桂林“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絕的自然景觀,被譽為“桂林山水甲天下,山水兼奇唯冠巖”。

説它與眾不同,不僅是因為它是大自然的奇異傑作,更是因為它洞內美景的三種遊覽方式:水上游覽、空中游覽、陸地遊覽,讓溶洞“橫看成嶺側成峯,遠近高低各不同。”

陸地遊覽大家一定很熟悉吧!腳踏巖石,抬起頭或目視兩旁,便能見到各種形狀奇異的鐘乳石。頭頂上的,好像是一隻雄鷹展翅飛翔;地上呢,彷彿有一條條有神蜿蜒而過;兩旁的石壁上,則彷彿是一隻只形態各異的鳥神出鬼沒。

水上游覽可不是坐船。洞裏,有一座浮橋,走在浮橋上,便可以近距離觀賞在溶洞深處的地下暗河,以及暗河形成的雄壯的瀑布。腳下是水,眼前是水,瀑聲濤濤,不絕於耳,讓你沉醉於這“水世界”之中。

而空中游覽則是最奇特的。整個溶洞都誕生於一座大山之中,從山頂到山腳有一部36米高的觀光電梯。在乘電梯的半分鐘裏,整個溶洞的絕美盛景都會盡收眼底,絢麗多彩的石筍,奇形怪狀的石柱一覽無餘。我不禁睜大眼,仔細欣賞着。各式各樣的巖石構成了一幅綺麗的畫卷。畫上似有大鵬展翅,似有巨龍騰飛,不愧是桂林的四絕之“洞奇、石美”。

沒等我大飽眼福,電梯便到了山頂。走出電梯,洞中的美景還一幕幕浮現在我眼前,冠巖溶洞果然是名副其實的旅遊勝地,真希望能永遠留在這個溶洞之中。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6

桂林的山水,可是出了名的美。但怎麼個美呢?有名句形容“甲天下”。那怎麼個甲天下呢?這如果不是我親眼看見,還真難以相信。

上午十一點,遊輪在微波盪漾的灕江上開始緩緩行駛。一開始,兩岸只是高高的樹木,沒啥別緻,我就把注意力全集中在了那綠如碧玉,清澈見底的灕江水上。直到船開出四五千米,我才感受到,桂林山水丹甲天下,這兒的山才是甲中之甲,無可媲美。

最先吸引我眼球的是那高聳入雲,峻峭雄壯的石崖了。透過窗户,一眼望不到山的另一邊,更瞧不見山頂。看見的只有那兒凸起,這兒下凹的土黃色碩大石塊。石塊上,佈滿了一道道深深的條紋,猶如一把把利劍鑲嵌在天涯上。山腳與灕江之間的沙地上,怪石嶙峋。一塊塊石頭千姿百態,彷彿一隻只獅子在江邊躺着,立着……

一段時間後,山由“壯、險”變成了“奇、秀”。一座座山峯,綠中夾雜着幾塊粽色的巖石,有的孤立石上,有的手牽手綿延千里,抬頭向上看,山頂有的平整,恰似一個梯形體;有的被“削”得尖尖的,如一支長長的毛筆倒立於羣峯之中;有的山尖圓潤,羣峯矮小,猶如一羣雨後春筍破土而出。那二十元紙幣的背景圖“黃布倒影”更有一番奇麗景緻。幾座山立在灕江兩側像一道屏障,其倒映於水中。影子與實物一卧灕江,一立天空,相映成趣,這讓我想到了“兩岸青山相對出”的詩句,用在這裏再恰當不過了。而山腰上,種着一排茂密的廣西毛竹,為奇峯圍上了一道嫩綠的花邊,另有一番景色。

桂林的山果真不一般,桂林的水果真奇麗,果真甲天下呀。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7

桂林位於中國的南部,是一座整潔而又美麗的旅遊城市。今年的春假,媽媽就帶我來到了聞名中外的“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廣西桂林。

第一天我們去了冠巖。這個巖洞又高又大,我們乘坐小火車和觀光電梯進行了遊覽。五光十色的燈光照在形態各異的鐘乳石,顯得洞中的石筍、石花格外的栩栩如生。

晚上,我們乘坐遊船遊覽了桂林的“兩江四湖”我一邊聽着講解員阿姨講述着桂林的以前和現在,一邊看着五彩繽紛的燈光印着湖水,夜晚的桂林更美了。

第二天我們來到了龍勝縣的龍脊梯田,這裏是壯族和瑤族的聚居地,勤勞的少數民族人民把山地犁出了層層梯田來種莊稼,優美的曲線就像線團一樣從山腳一直盤繞到山頂,遠遠望去就像是龍的脊背,因此而得名。

人們都説“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第三天,我們就來到了美景如畫的陽朔。

我和媽媽悠閒的坐着竹筏,欣賞着兩岸的自然風光,忽然我的腦海裏浮現了“兩岸青山相對出……”、“小小竹排畫中游……”的句子。兩岸的奇峯就像小朋友隨手塗鴉的作品,小巧玲瓏而且還很卡通,青蛙山、獅子山、貓兒山,一座座山峯都是那麼惟妙惟肖,其中最有名的就要數九馬畫山了。

我們還有幸看到了鸕鶿捕魚、追魚的場景。鸕鶿又叫魚鷹,它可是地地道道的捕魚能手,在漁民伯伯的指揮下,它機靈地一骨碌地鑽進水裏,不一會兒鸕鶿調皮地鑽進水裏,不一會兒,鸕鶿調皮地從水中伸出腦袋,驕傲地向大家展示它的戰利品。只見它高高地仰起頭,可以讓魚兒順着它昂起的嘴巴滑入它的囊中。當鸕鶿站上漁民伯伯的竹筏,它就會將捕到的魚從囊中吐出,乖乖地交給漁民伯伯,所以鸕鶿是漁民的好幫手。

這次的桂林之旅讓我大開眼界,我很喜歡桂林,你們呢?

桂林遊記小學作文8

素聞“桂林山水甲天下”的佳話,又教了多遍《桂林山水》的課文,懷着對桂林長久的傾慕,踏上了前往桂林的旅途。

火車進入桂林地帶,便先領略了桂林山的奇異與秀美。”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峯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峯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到桂林,不能不去遊灕江。雖然身處遊船,轟隆隆的機動船馬達聲煞了一些風景,但這並沒有影響我們遊覽的興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彷彿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桂林山水》這篇文章使我深深記下了灕江的水不同一般的清、靜、綠!雖然”靜“已無從感受,但它的”清“與”綠“卻是名副其實,無與倫比的。

看慣了北方的山,桂林山不同一般的奇、秀、險讓我驚異。滿眼的碧綠,滿心的驚奇,“拔地而起”這個詞更是在我的腦海中閃爍了無數遍,並深深印在腦海裏。

在遇龍河上乘一葉竹筏,終於沒有了馬達的轟鳴,泛舟水上,體會那“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小舟歡快地穿行在碧波上,兩岸奇山異石,綠樹葱蘢,在身後漸漸遠去。赤一雙腳,探進灕江清清的水裏,愜意,舒爽;乾脆把我的小兒子放進水裏,讓他在水中真正的”游泳“。看見對面游來的小舟,揮手與他們互打着招呼:狗肉!狗肉!偶爾閉一陣眼睛,那船頭揚起的浪花撲在臉上,是那麼親切,那麼讓人迷醉。深深地呼吸山水中的清新,貪婪地飽覽山水的俊美。

桂林,真美!我寫不出它的美,也説不出它的美,離開了美麗的桂林,回到了温馨的家,桂林的山與水卻侵入了我每晚的夢。期待着夢中再與桂林相約!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xiaoxuesheng/w0gn3g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