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小學生作文 >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5篇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5篇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

10月6日,班會課上,黑板上沒有絢麗的色彩,沒有漂亮的藝術字了,因為孝是心靈深層的品質,不需要修飾,但一個孝字卻能修飾你的品德,你的智慧,你的人生

古今中外,守孝道成為一種傳統美德,在灰暗的夜空是一抹永恆的光明。

黃老師念着,關於孝在心中的主題資料,並説道,百善孝為先,從小學會孝順,感恩,孝順父母,爺爺奶奶,尊重老師同學都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不論你是個怎麼樣的人,會孝順,會感恩就是你最成功的一件事了,我認真地聽着,邊聽邊想平時的表現,內心有些慚愧。

孔融讓梨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以大讓小的傳統也牢記心中,有一次,我得慚愧與孔融相比,真是面紅耳赤。

大年三十,一家人團聚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完飯,喝完茶後就吃水果,8歲的我正與表姐一起端水果,梨子,蘋果,橘子,我的目光不停的掃射,上看下看,左看右看,翻來翻去,哪個最大呢/我低聲地自言自語,突然一隻手伸過來,“給你吃呀!”表姐笑着説。我望着她手裏的又大又圓的橘子,臉幹了下來,只顧着自己,旁邊有爺爺奶奶很多親戚,也不叫大家來吃,我很尷尬,臉頓時燒起來了,不好意思地説:“給……爺爺先吃吧!”“着懂事!”爺爺拍拍我的肩膀,對於這個孝子,真是昧着心哪!

長大了,吃什麼東西,我總不望説上一句,“大家一起吃吧!”吃起來才會開心,無所顧慮!

尊重老師是一種孝,體諒父母是一種孝,敬重老人也是一種孝,孝字不處不在,記住,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2

俗話説:“孝順為齊家之本”這句話通知咱們孝順能夠讓全家人每天天倫之樂,不要像電視常常報道的,如:有些人拿刀子砍死自己的爸爸媽媽親……等這些行為十分犯上作亂,相反的,家人假如不能天倫之樂,常常吵吵鬧鬧,咱們都不能快樂的一起日子。

“百善孝為先”是中國人不變的傳統,咱們能夠從許多故事裏看到許多孝順的比如,就像“卧冰求鯉”:有一位孝順兒子,由於媽媽想吃鯉魚,但外面下大雪,底子沒有鯉魚能夠抓,為了得到鯉魚,就赤身卧在冰上,這個行為,讓上帝感動,所以他右邊突然呈現一個裂縫,跳出了兩條鯉魚,兒子就把它帶回家。又例如“哭竹生筍”……等二十四孝的故事,都讓咱們學習和體會到怎麼當個孝順爸爸媽媽的好孩子。

身為小學生的我,要怎麼孝順爸爸媽媽呢?我要做的是幫爸爸媽媽分管一些家事,讓爸媽不要那麼辛苦,當媽媽很疲累的時分,能夠幫媽媽捶捶背、倒杯水給他喝......等等。身為一個小學生的我,儘管現在還不能掙錢孝順爸爸媽媽,但我能夠往常不要和媽媽頂嘴,乖乖聽媽媽的話,做個關心且善解人意的孩子,凡事自動自發,不要讓爸爸媽媽掛心叮囑。媽媽常話:“身體髮膚,受之爸爸媽媽,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應該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讓爸爸媽媽定心。

子女能善盡孝道,家庭才幹和樂融融,家庭成員的關係才幹更親近,“父慈子孝”更撒播千古不變的倫理,尤其是孝順爸爸媽媽需求事必躬親,不要比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時,就後悔莫及了,所以孝順爸爸媽媽由心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3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這是我們做人的根本,只有心中有這八個大字,我們才是古人口中所説的謙謙君子。孝,排在了第一位,是因為我們的出生是因為父母,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在這些美德的同時第一個就是要感恩自己的父母。

從我們哇哇墜地的嬰兒時期,到天真無邪的童年,到意氣風發的少年,都離不開父母。父母含辛茹苦的撫育我們長大,從小小的嬰兒開始,父母就要勞累了,給我們餵奶、換尿布、幫我們換衣服哄我們睡覺、乃至生病去醫院……到已經有一點懂事並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時的孩提時,父母還要供我們上學、為我們做一日三餐、輔導我們的功課……終於,到了已經長大,意氣奮發的少年時,父母還是不能停歇,讓我們順利考進好大學、找到好工作,他們才能稍稍放一點心。

父母的一生是多麼勞累!已經把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在我們的身上,每每遇到風雨時,他們都緊緊地把我們擁在懷裏,就算他們已經遍體鱗傷,也不讓我們受一點傷害。這些,我們不能忘記,一定要理解父母的苦心,要好好的長大,不讓他們擔心。要感恩,就像他們對我們一樣的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在做每件事的同時,都要考慮到父母,因為他們的恩情,我們是怎麼也報答不完的。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4

美德中,有一門,叫“孝”,我和爸媽在這門功課上,可是做得很完善的喔!

“姆媽,你這樣跪佛不冷呀!這不行的!”一貫注重於細節的爸爸剛到奶奶的新佛堂,就用那濃重的常州話口音,嗔怪地問起他的“姆媽”來。“有佛菩薩保佑的,放心!”“這可不行,我來買吧!”只見爸爸匆匆跑下樓,十幾分鍾後,又匆匆地跑上來。“姆媽,來了,不要跪地上了!”爸爸手裏捧着一個坐墊。這坐墊是蒲草的,有些古代氣息,這下奶奶就不用冷,不用受地氣了。奶奶説:“我兒子真孝順!”

“老孃,你這什麼衣服,都縫了多少補丁啦!你有幾件好衣服呀?”媽媽見外婆穿着打補丁的衣服,“質問”起她來。“我沒錢買,這又不是不能穿,沒關係的!”“不行,不行!春夏秋冬的衣服,都得備個齊!”説着,便打開手機,一下子買了幾件。沒幾天,衣服就來了,穿着新衣服的外婆格外年輕。“我女兒真孝順!”

“老媽,你怎麼又貼膏藥了?”“這幾天下雨,每當下雨天我就疼得要死,這你是知道的呀!”“我知道,我知道,幫你揉揉敲敲。”説着我就用手像機關槍似的“掃射”着媽媽的背。“太舒服啦!你可真行!”“那當然,你不想想你女兒多高大上!這才叫氣質!”“哈哈,我女兒真孝順!”

是呀,百善孝為先。常回家看看,常陪陪爸媽,多話話家常,這就是子女之孝。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5

從小就聽爸爸媽媽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

今天,給大家介紹下我們家的家風。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對,我們家的家風首要就體現在“孝順”上。代表人物——奶奶。

常聽爺爺、爸爸講,我老奶奶晚年身體不好,多年卧牀不起,生活不能自理,都是奶奶伺候的。奶奶多年如一日的照顧老奶奶,從沒有怨言,據説老奶奶走的時候,很安詳,臉色紅潤,當時全村人都誇奶奶照顧老奶奶好,是孝順的好媳婦。受奶奶的影響,爸爸在像我這麼大的時候,就已經主動幫奶奶照顧老奶奶了,陪老奶奶聊天、給老奶奶洗換便盆等。

現在爸爸也非常孝順爺爺奶奶,常回去看他們,並給他們買吃的,給奶奶按摩,更換家裏的家電等家庭用品。

媽媽也教育我們要孝敬老人,主動跟長輩打招呼,不能讓老人生氣。孝道還體現在吃飯上,我們一家人吃飯都是等家人全部都到齊了,如果爺爺奶奶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絕不能先吃的,在不知不覺中這已經形成了我們家的一個習慣。

我也跟着非常孝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每當家裏有特殊的吃的,我就想到給爺爺奶奶送一份。在家裏吃東西,也是先讓爸爸媽媽吃,然後我才開始吃。聽媽媽説,我還兩三歲的時候,有次吃水果都先給正在廚房做飯的媽媽放到嘴裏一份,然後才回到客廳吃自己的。那時候我哪裏知道什麼孝順啊,還不是爸爸媽媽言傳身教的結果啊。

我一定要好好地傳承我家的好家風。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6

“孝”是具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最美麗的詞,它體現了作為子女最應具備的本分和善待老人的感恩、孝順之心。李儒寶亦是如此,他把孝心詮釋的這般淋淋盡致,而他懷抱着母親的陪伴也讓母親感到無比的温暖吧,縱使生活清貧,有這樣的天倫之樂也讓多少家庭為之羨慕和感動。不少網友表示,“細微之處顯真情,感動哭。”“父母”多麼偉大的一詞,他們默默付出,無私奉獻從沒要求過任何的回報,他們隔三岔五的噓寒問暖,是否胖了瘦了,生活中處處的小細節無不體現。父是天,母是地,地為牀,天為被。他們不僅給了我們一個家一個棲身之所,更給了我們温暖是心裏的温暖。

“孝”這種情感是無法用多麼精美的文字來褒獎的。它就是那種“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我把孝視做兒女們對父母親的愛所做出的回報行動。它可以是兩代人之間沒有隔膜,能心心相印。我認為兒女們對父母的孝心是父母對兒女的關愛的回報。如:常替父母親做些家務、幫他們捶捶背、送他們一些小禮物讓他們知道我們長大了、懂事了。讓他們明白自己所付出的那份愛是值得的。畢竟我們從小到大所做的每一件事父母都沒少操心過。成績好時,父母便會提醒我別太驕傲;成績壞時,父母就會鼓勵我們彆氣餒。這一切難道不表示我們付出的孝心亦是有價值的嗎?

世人常説:“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何況一切莘莘學子乎,上善若小,大孝無疆。”關愛老人從自身做起,如果不能給下一輩做好榜樣,又何來讓子女孝順我們呢?關愛不僅只在物質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關心。只有真實體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才是我們國民素質的提高,才能推進國家和諧發展,才能創造未來一片祥和的景象。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7

家是心靈的港灣,人生的驛站。家,多麼温暖的一個詞,但是,俗話説:“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我家的家風就是“百善孝為先”。

暑假的一天,我看到媽媽在廚房忙碌地刷碗,豆大的汗水從臉頰掉下,“媽媽你去休息吧!我來幹!”説着,我把雪糕放回冰箱,換鞋進了廚房,挽起袖子,奪下母親手裏的碗,開始認真地刷起來,媽媽詫異地瞧着我,我就笑着説:“‘百善孝為先’不是我們家的家風嘛!”媽媽也笑了,她滿意地看着我,好像在説:“嗯,我的女兒長大了!”隨後就進了客廳。我知道這“離開”就是對我的信任。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飯後,我和媽媽去散步,看到一位老奶奶拎着兩袋水果正蹣跚地過馬路“媽媽正好我們也要過馬路,我們幫老奶奶把水果拎過馬路吧。”“好啊,你真是一個孝順的孩子。”説完我就拎着看奶奶的水果,攙扶着老奶奶過馬路。奶奶走過馬路高興的合不攏嘴,不停地誇讚我。聽了奶奶的誇獎,我的心裏像喝了蜜一樣甜。

家風家訓是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石,是千家萬户的靈魂精髓,家風家訓是一種信念、一份鞭策、更是一項應堅持不懈的傳統,願它化作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永遠傳承發揚。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8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為者,皆不忍為……意思是:孝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的行為,兒女的行為不應該違背父母、家裏的長輩。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敬老人,愛護年幼的小孩,這是我們應有的品德。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中,有孝感動天,親嘗湯藥,齧指痛心,蘆衣順母,鹿乳奉親,戲綵娛親,賣身葬父等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動的是春秋時期字路百里負米的故事。

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忘記了疲勞。字路四處打工掙錢,掙到錢,就到百里之外的集市裏買米回家煮給父母吃,直到他們去世!

子路的行為是可貴的,他的行為是無人能比的,他的行為是值得學習的,他的行為深深的感動了我,他是我們的榜樣!

就像我媽媽,她每個星期都會回姥姥家二次,每次都會拿些生活用品,每次都會幫姥姥姥爺幹活並且和他們聊聊家常……媽媽的這些行為已經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了。媽媽你就是我的榜樣!

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我們讓父母的付出得到自己的回報,哪怕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小小的祝福,父母也會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孝心是無價的,它不需要任何的補償。

誰言寸草心,報的三春輝,讓我們永遠記的孝的存在,時刻提醒着我們盡孝!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更和睦,更快樂!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9

弘揚孝道文化,匯聚中華孝道。浩瀚如雲,那一首首綺麗的詩篇撩動了多少人的心絃。俗話説:“百善孝為先”。而今,曾記否,孝的真正含義。

孝,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可有多少人還記得孝的藴味深長?泱泱華夏,是否記得“百善孝為先”的真正令人思考的美德?古人云:孝,乃中華的文化,不可遺忘的資產。何為孝?學子們不停地思索着:孝乃孝心,給親人沏一杯熱茶,一句暖心的話,一次對父母的報答等乃是孝。

曾幾時,一個人獨自倚於窗頭,望着那天空,思索着,在記憶的深處翻找着,什麼是孝?一位名人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孝是泱泱大國的傳統美德,是民族復興的根源。一個“孝”字藴含了多少希望!孝是落葉對大樹培育它的感恩,化作春泥又護花。只有孝心的人才會理會孝道之深遠。

孝於尊老而扶之,“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對老人一聲關心是一句孝心,千里之外送暖心,孝是做人之本,道德之首,根源之處,感恩之地。孝道文化,匯於心頭,是否孝對於老人的一聲關愛的話,在二十四孝圖中,多少感人肺腑的畫面,撩動了多少人的心絃,點點滴滴的感恩匯聚而形成了孝道,一件不曾關懷的事,也曾匯成了一道孝的風景線。

孝心,孝道,做人之根本,無論是一句安慰關心的話,還是對長輩、親人的關心,那都是孝的表現。不知幾時,“孝”已經逐漸在我心中生根,現已經形成了一顆大樹,那是用感恩的淚水凝聚形成的一片蒼穹。

正所謂:百善孝為先,做人之本。朋友,請讓我們攜手去尋找,傳承孝的文化,弘揚孝的諧和。孝道已在心中逐漸匯聚、昇華……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0

奶奶快七十歲了,可家裏一日三餐以及其他家務還要她操持,我很想趕快學會做飯,好減輕奶奶的負擔。於是,我就纏着奶奶問:這個菜怎麼炒?那個菜怎麼燒?在奶奶的悉心指導下,我已經學會了燒幾個簡單的菜了。

可是我還想怎麼樣才能使奶奶笑口常開呢?都説心情好了,壽命才會長。我希望奶奶能夠長壽!我知道奶奶對我的學習最關心,我做作業自覺了,做的又好又快,奶奶肯定很開心。我就想方設法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加快做業完成的速度,不使奶奶生氣。正好潘老師也給我們規定了有些作業的時間,我就按照所規定的時間,只能提前,不能超時。奶奶看到了,非常開心,也不會像以前一樣經常催我了。

我的學習成績也是奶奶最關心的事。如果我考試考出了好成績,每次就會看到奶奶掛在臉上的笑容。有時候考砸了,奶奶的臉上就會流露出一絲擔心,我想她肯定是在擔心我上課不認真聽講了!我想我已經長大了,不應該在讓奶奶擔心了!所以我一定提高我的學習成績。要提高學習成績,課堂上一定要認真聽講,認真記筆記是關鍵。所以老師講課我聽得特別仔細。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第一單元測驗也取得了好成績:語文99分,英語100分,奶奶看到了,笑得都合不攏嘴,我想這也許是最好的孝心。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百善孝為先”,建設一個“大孝大愛的世界”,要靠每個人的努力。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1

“百善孝為先。”這是爸爸經常對我説的,從小他就教育我長大要孝順長輩。爸爸是這樣説的,也是這樣做的。其中有件事令我倍受感動。

今年春節前的一天,爸爸突然接到叔叔電話,得知奶奶患肺炎住院了,爸爸放下電話就火急火燎地趕到醫院,當晚就陪着奶奶,沒有回家。

第二天,正好是休息日,媽媽帶着我去醫院看奶奶,我遠遠地就看見奶奶面色發白,無力地躺在病牀上輸液。爸爸在旁邊正在給奶奶做按摩,因為奶奶關節不好。我看見這樣的情景,不禁難過起來,想起小時候奶奶接我上下幼兒園,給我做飯,陪我玩耍…。都是我把她累壞的。我想:我也應該為奶奶做點事。於是,我也學着爸爸的樣子,幫着奶奶按摩關節,緩解奶奶的疼痛;給奶奶講笑話,逗她開心…。

到了午飯時間,爸爸給奶奶訂了菜粥,奶奶行動不便,爸爸便一勺一勺地餵給奶奶,等奶奶吃完之後再小心翼翼地把嘴擦拭乾淨。奶奶的輸液袋快空了,爸爸就趕緊按病牀上的按鈕來叫護士換藥。爸爸説,如果不及時換藥,血液會倒流,奶奶會有危險,怪不得爸爸時不時地瞄向輸液袋,原來他是怕奶奶有任何的閃失啊。

到了晚上,我和媽媽要回家了,爸爸堅持留下來照顧奶奶,因為奶奶高燒不退,還要不間斷地輸液。聽媽媽説,在晚上的時候,為了能隨時掌握輸液袋子的狀況,爸爸大半夜都沒閤眼。

就這樣,一個星期過去了,奶奶的病情有了好轉,但爸爸瘦了一大圈,憔悴了很多,但他仍然天天往醫院跑,無微不至地照顧奶奶。

我被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百善孝為先,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也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無愧祖先。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2

我看過一個《伊索寓言》中《善與惡》的故事,它講了人間的惡比善多,我開始以為是對的,但昨天的一件事,讓我徹底改變了這個看法。

那天,吃過晚飯,我來到小區的健身活動場地玩耍,突然看見一位老爺爺拄着枴杖,非常緩慢地走了過來,他臉色蒼白,人很瘦,手不停地顫抖着,我不由得跑開了點,當我回過頭看時,老爺爺正在與一位婦女説着什麼,只見那婦女露出了十分生氣的表情,我便又回過去仔細地聽了起來。

原來,老爺爺是被他兒子趕出來的,不僅不給他飯吃,還不讓他回家睡覺,晚上只能睡在健身活動場的滑滑梯下面。我又看了一眼那瘦弱的老爺爺,他只穿了一件十分單薄的外套,這樣不把老爺爺凍出病來才怪呢。我越聽越恨,不禁破口大罵:混蛋,!這時,許多圍上來的人聽了都非常憤怒,紛紛指責老爺爺的兒子,並不停地幫他出主意,有的説:“你去找居委會,去找警察!”有的説:“你今天睡我家吧。”還有人把自己的包子給老爺爺,老爺爺被感動得熱淚盈眶,忙説:“謝謝,謝謝……”我看到這一切,我對原來的想法有了一個大的改變,原來世上還是好人比壞人多啊。

中國有句古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孝敬父母。想想小時候,父母是怎樣含辛茹苦地把我們撫養大。他們老了,就是我們照顧他們的時候了,千萬不能像老爺爺的兒子那樣,他忘記了小時候父母對他的.養育之恩,長大後居然把他的父母趕出來,他的這種行為會遭到良心、道德的譴責和法律的制裁的!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3

9月1日晚上8點,我和媽媽一同準時收看了2014年秋季的《開學第一課》。

這次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一共分為三個板塊,分別是“孝”、“愛”、“禮”。“孝”,就是孝敬長輩;“愛”,是關愛他人;禮,就是懂禮儀,講禮貌。其中,“孝”這個環節令我最難忘。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恩勝萬金,春暉寸草心.....”一首《父母恩》唱出了子女回報父母的感恩之情。我們要用一顆孝心去對待父母。

當我看到童話大王鄭淵潔的兒子天真地對父親説:“你快把這個對蝦吃了,我告訴你,我將來吃‘原子彈’蝦的機會都有!”的時候,不禁熱淚盈眶:這麼小的一個小孩子都懂得孝敬父母,而我像他這麼大的時候,連“孝”是什麼都不知道呢!

在我五歲的時候,有一次吵着要讓媽媽給我買一款新的玩具。“又買新玩具!家裏都不知道有多少了,不行!”媽媽大發雷霆。我見媽媽不肯幫我買,臉色立馬晴轉多雲,板着一張臉,不理媽媽。到吃晚飯時,我又賭氣不吃飯。媽媽一臉無奈,只得幫我買了一款。現在想想那時真想對媽媽説一聲對不起,我是多麼的不懂事啊,今後,我一定要孝順父母。

百善孝為先,作為孩子的我們,應該孝順父母,幫父母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讓他們傷心。

現在我們就是車廂,需要父母這節火車頭帶着我們走。長大後,我們就是火車頭,要帶着爸爸媽媽這節車廂往前走,不能丟下他們不管。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4

6月6日,我在野外工地參加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道德講堂”,讓我感慨萬千。

是呀,在人的一生中,父母的關心和愛護是最真摯最無私的。父母為我們付出了一切,我們就應該去孝順父母,因為,孝敬老人本身就是我們的義務。孝心,就從現在開始吧!從小開始做起,從點滴做起,這樣才不會留下一生的悔恨,否則等父母老去了,留下的是終生的悔恨。所以,請讓我們不要做那些讓我們後悔的事情。

説起孝順父母,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因為我們不能怕被嘮叨,還要和父母多交流,使他們不必為我們擔心。這説起來簡單,可做起來卻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我的媽媽就是我學習的好榜樣,她這一輩子為了照顧兩個癱瘓的老人,照顧這個家,辭去了工作,起早貪黑,每天忙忙碌碌,無願無悔的照顧着老人,爺爺奶奶都喜歡媽媽,只讓媽媽照顧,鄰居們笑着給爺爺奶奶説:“讓你們那幾個子女也照顧照顧”,可兩位老人立刻就沮喪了。在他們心裏,這個兒媳就是他們的天,他們不願離開這個每天再累也不忘給老人翻身、換洗、按摩的好兒媳,媽媽的孝心深深的打動了我。

“孝”字看上去很簡單,可它的意義大得很,不光是一個字,而是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優良傳統,世界都充滿“孝”,這其中也有更深刻的社會意義。

人只有有了孝心,才會有責任感、使命感和善良的品質。孝心讓人成熟、長大,我想沒有孝心,人又怎麼能談得上愛這個城市,這個養育我們的國家呢?所以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父母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上來,把我們撫養長大並教育了我們“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父母的養育之恩兒女們永遠報答不盡。

百善孝為先小學作文15

人生活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予了我們生命,所以現在現在才形成了我們龐大的“人類家族”。換一個角度講,父母就是活着的每一個人這輩子最大的恩人,對恩人,我們應該終生報答。

古言道:“百善孝為先”。它是做兒女的必做之事。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就一直具備着這樣的優良傳統,古代的董永葬父,黃香温席孟宗哭竹,足以讓人唏噓不已;而今的“敬老模範”譚之平也繼承了古代的美好品德,不同的年代,卻演繹着相同的“孝敬父母”的主題。

其實,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説,孝敬父母就不一定非得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只要從生活中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就可以盡到孝心,讓父母擁有安心、順心、稱心、開心、放心、真心、省心、舒心,這“八心”。

我的父母很明理,但也很辛勞,我這個做兒女的也應該好好孝敬他們一下。他們累了,我去搬一張椅子請他們坐下歇息;他們渴了,我去倒一杯温熱的茶滋潤父母乾涸的喉嚨;他們餓了,我去炒一盤“最拿手”的蛋炒飯……我們的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不要以為父母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更不要對父母的辛勞視而不見,甚至斥聲指責。想想,一個對自己父母怨氣沖天的人,誰還能説他(她)是人呢?

孝敬是善心、愛心和良心的結晶;孝敬父母更是做人的本分,傳統的美德。看一個人的品德好壞,並不是看他(她)的衣着打扮,也不是看他(她)的金錢地位,而是看那個人有沒有一顆感恩的心。以為只有會感恩,才能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才能用實際行動來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

感恩是有意義的,愛讓這個世界多姿多彩。讓我們懷着一顆感恩的心,去看待社會,看待父母,看待親友,你會發現——生活真的好美!

標籤: 小學 百善孝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xiaoxuesheng/2jdejq.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