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集錦七篇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集錦七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7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關於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集錦七篇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1

鄉村的周圍,到處是層層疊疊的大山。山坡上,一片片大樹活躍了整座山。山裏有一棵樹,它看到那一塊塊木雕總是被主人高興地抬走。那棵樹開始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成為一件木雕,也被別人高興地抬走。從那以後,它努力地生長,充分享受着每一縷陽光和每一滴雨水。

慢慢地,不知過了多少年,它成了那一帶最茁壯的大樹。

一天,伐木工帶着電鋸來尋找合適的樹,一眼就看中了那棵樹。他拍了拍它,“真是棵好樹!”他的眼睛笑着眯成了一條弧線。大樹也在心裏笑着。“嗷……”伐木工轉動着電鋸,放倒了這棵樹,拉着它滿意而歸。

大樹被伐木工送到了村裏有名的木雕師傅手中。師傅看到這棵粗壯的大樹,滿意地拍了拍:“你可要爭氣,千萬別散了!”大樹暗暗地點了點頭。

“嗚……嗚……”不知是什麼東西越轉越快,大樹有些擔心了。他被抬到了鋸牀上,師傅正一點點地把它推向鋸輪。“嗷……”這可不像電鋸截肢那樣可以忍受,這簡直是鑽心的痛啊!

大樹從碰到第一個鋸齒起就大喊了起來。可師傅就是不撒手,繼續推着……終於它爬過了鋸牀,變成了一塊平整的木板,外表光潔,散發着清幽的木香。

它又被師傅靠在了牆上,看到其他和自己長得很像的木板正在被工匠們雕刻着。可它們看起來似乎並不喜歡工匠在它們身上又刻又鑿的,便鬧起小脾氣——動不動就散架,結果成了廢品。

“你們這些不爭氣的木頭。”師傅邊説邊拿着工具朝它走來。木板告誡自己:“你要記住,你的目標是成為木雕,千萬別散架!加油!”

各種工具在輪番地宰割它身體的每個部位,疼痛雖然不像開膛破肚那般強烈,卻持久不息。它強忍着疼痛頑強地堅持着,任憑着木雕師傅的雕、刻、鑿、鏤、鋸、砍……方正的體型被砍得七長八短,光潔的皮膚被挖的千瘡百孔,它已記不清痛暈過多少次……

最後油漆師傅拿來油漆為它化粧,它覺得自己的氣孔都被堵住了,難以呼吸,漸漸地最後一次暈了過去……

等到被喧鬧的鑼鼓聲吵醒時,它發現自己正被抬出師傅的家。它成功了!歷經千難萬苦,終於變成了一塊身價百倍的美麗的木雕!

是啊,木雕是美麗的。它之所以美麗,是因為忍受了別人難以忍受的痛苦而堅持到最後不散架。而每經過一次挫折後,都會增添一份美麗。它經歷了更多的挫折,才會比別人更美麗且更有價值。

木雕如是,人生何不如此!

人的一生中,定會經歷眾多的艱難困苦。只有不斷地奮力堅持,才不會變成廢品;每經過一次挫折後,都會增添一份智慧;只有不斷地經歷和戰勝挫折,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人生才會變得更加美麗,人活得才更有價值!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2

為了慶祝六一兒童節,我們學校在增城廣場舉行了百年二小藝術作品展。5月31日的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參觀了作品展,

步入展廳,展現在我眼前的是許多生動、有趣的師生作品。有插花、油畫、攝影,還有幾米長的長畫。其中我最喜歡的有:插花和長畫。因為同學們把花插花得非常優美又生動;而那幾米長的長畫就與眾不同,是全班同學畫的,所以讓我記憶猶新。不僅我欣賞這些作品,還有許多觀賞者也讚不絕口。

看完了作品展後,我想我要向她們學習,爭取在藝術方面有所創作,使自己全面發展。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3

因為音樂能陶冶情操,但鋼琴又不方便攜帶,於是她讓我學了中國民族樂器——二胡。

我覺得好奇:一個琴桿,一個琴筒,一張蛇皮,兩根弦,一張馬尾弓,竟能拉出如此動聽的聲音,開始學後,單調的練習和二胡發出的刺耳的聲音使我很快就產生了厭煩情緒。我覺得太枯燥、太乏味了,手也不聽使喚了,“吱呀吱呀”地像鋸牀腿。爸爸看出我的厭學苗頭,專門和我長談了一次,希望我能夠堅持,説什麼做事不能輕易放棄,萬事開頭難啊,不能半途而廢,需要堅持啦,什麼要堅持不懈,有辛勤的付出,才會有收穫啊,還説學二胡可以調節人的身心,讓人思維活躍,保持愉快等一大堆“藝不壓人”的`大道理,不知道從哪裏聽來的。其實我是愛拉琴的,常常陶醉在自己的琴聲裏。因為我現在的演奏水平提高了不少,拉出來的已經是好聽的曲子了。

隨着時間的推移,我便也拉得像模像樣了。我慢慢有了成就感,拉二胡的技巧慢慢掌握了,能拉的曲子也越來越多,二胡的聲音也變得柔和而優美起來,現在二胡已經成了我的好朋友了。

學習二胡使我對音樂有了新的認識,讓我的課外生活豐富起來,每與這把二胡用心交流一次,二胡與我的配合會更為默契,她的琴身一天比一天古老優雅,她的音色一天比一天圓潤優美……

通過學二胡讓我感受到,所有的本領都是通過勤奮的練習才擁有的。我會努力地展翅奮飛,我堅信我的未來不是夢!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4

道路是彎曲坎坷的。我們的藝術人生也不會一路順風,其中總會有挫折。但當我們克服了困難,我們就到達了成功的被岸。

我的古箏技巧一直都受到老師的好評。這使我頗為得意。五年級的抽測,使我掉進試卷的陣營,整日我都在卷海中游蕩。漸漸地,我練琴的時間變少了。“暑假,要考八級的,你現在不好好練。怎麼考的過呀。”老師皺着眉頭嚴厲地批評我。

我如同一顆被暴風雨打垮的小草,從前那挺直的脊背被雨雪壓彎、打倒。放棄嗎?我不捨。堅持吧!我害怕再一次被老師批評。我在心中默默沉思。不行啊!我一定要堅持。以前的努力不能白付出,以前學到的點滴技巧不能被荒廢。在哪裏摔倒,就要在哪裏站起來。今年暑假,我一定要認真練琴,彈好那一音一弦。暑假中,我每天抽出2個小時練琴,汗水浸染着我的十個指尖。手上的膠布被汗水浸濕。當我揭開手指上纏指甲的一圈圈膠布時,揭下了的不僅僅是膠布,還有我手指尖上的一層層表皮,鮮紅的肉層露了出來。十指連心呀!伴隨着陣陣鑽心的疼痛,我的眼淚忍不住流淌下來。媽媽看了,心痛地説:“寶貝,別練了,養好傷再練。”我倔強地説:“上六年級後,學習可能更緊張,只有暑假時我才有充足的時間練琴,可以靜下心來提高古箏彈奏技巧,不然,上六年級後我就沒有時間再練琴了。

我的藝術生活,不僅帶給了我無窮的藝術享受,還讓我懂得了堅持,鍛鍊了我堅毅的性格。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5

很多人都會認為藝術跟我們這麼多普通人們沒關係,藝術是那些大藝術家們的專門用詞,藝術是優雅者的嗜好,可是不是這樣的,身邊的藝術隨處可見,僅是我們都少了對擅於發覺的雙眼。

在我們身邊,有一些喜歡美的人,無論老少,每回出去前,都會對着穿衣鏡裝扮下自己的髮型,女的描眉塗脣,檢查自己身上穿的的衣物有沒有合適新穎,顏色有沒有美麗與合適。

不是有句俗語説:“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嗎,這一種隨處可在的美就是我們身邊的藝術。喜愛去西餐廳花費的人,一定是對某一家西餐廳中的裝飾風格情之所鍾,那些具有別國格調的雕像、古雅美妙的壁畫和富麗堂皇的壁燈迷得人們沉醉其中。跟隨着人們生活水準的增強,我們現在去酒家飯館消費不太重視飲食的口感價格,而更重視於進餐時的那樣的安心舒坦的好心情。

一種新穎特有的室內裝修,一曲舒服悠久的音樂或一張精細時尚的畫,都會使人有淋漓暢快體味的感覺。現在的你不止是食客,除此之外還是一位藝術欣賞家。

藝術不一定是美術畫出來的畫,藝術不一定是知名設計師設計的成果,藝術不一定是歌手演奏的曲子……藝術許多就是在我們身邊,在無聲無息中,我們的生活,我們的身邊,藝術隨處可見。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6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藝術是離我們很遙遠的東西,可是其實我們身邊的藝術無處不在,關鍵在於我們有沒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在一個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的星期天,媽媽收拾房間的時候發現了許多空罐子,於是她就拿塑料袋裝起來想扔掉。小明看見了,説:“媽媽,把這些空罐子給我吧!”媽媽問:“你要這些空罐子幹什麼呢?”“反正我有用。”“有用就給你吧!”小明拿着空罐子高興極了。

小明把空罐子放到桌子上,然後他走到電話機旁給小方打電話,電話撥通後,小明説:“小方,你來我家做漂亮的藝術品吧?”“好啊!”小方很爽快地答應了。小明接着又給小紅打電話,邀請小紅到家裏來做藝術品,小紅也答應了。過了一會兒,小明聽見了“叮咚、叮咚”的門鈴聲,他馬上跑過去開門,原來是小方來了。“你怎麼這麼早就來了?”“我非常着急,想快點兒做好漂亮的藝術品呀!”説着説着,小紅也來了。

三個朋友聚在一起,小明問:“我們做什麼藝術品呢?”小紅眨了眨眼睛説:“我們做燈吧?”小方説:“做燈會不會太難了?”小紅問:“小方,那你説做什麼呢?”小方想了想説:“不如我們做喝水用的杯子吧?”小明説:“這個主意不錯,我贊成!”小紅也表示贊成:“好吧!那我們需要哪些工具來做杯子呢?”小明拍拍胸脯説:“沒問題,包在我身上,我們就用這些廢棄的空罐子來做漂亮精緻的杯子,怎麼樣?”小方和小明不約而同地説:“這是個好主意!”

三個人七手八腳地做了起來。小紅拿起剪刀“咔嚓、咔嚓”剪了幾下,空罐子馬上就變成一個喝酒的杯子。小明和小方看她剪得又快又好,禁不住連聲誇獎。後來,他們又動手做了許多種杯子:有的象吊燈、有的象花盆……

這就是我們身邊的藝術,只要你好好觀察你一定也能發現在你身邊的藝術。

身邊的藝術六年級作文 篇7

旋轉幽婉,詩意抒情。點點凝聚在字裏行間;涓涓流水,羣鳥隨雲;任其詩意徘徊,經久難散。品一篇美文,彷彿品一壺千載的醇酒;絲絲的辛辣藴藏着言不盡的甜蜜。酒愈釀愈醇,文愈品愈香,可以是筆尖觸水的柔情,含蓄又歷歷在目;可以是疏朗飄逸並清爽酒勁,雁過碧空,秋高天淡,吟一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美文,抑是一門藝術;一門永無止境的藝術。

悲慘哀怨也又哀豔動人;血與心帆的鼓譟譜寫的歌,只可會意,而又難以言傳,靜靜的,雲靜風清之時,慢慢品味,細細把玩。用心去感受,感受或喜或憂,或低迴或高昂。體驗風捲殘雲,掃遍楓葉的惆悵,看似輝煌後既無法言喻最深層次的悲哀。催人淚下,肝腸欲斷的怨聲載道,苦不欲生。抑或如同那“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的纏綿情懷,無人吐露的淒涼蕭索。美文,抑是一篇藝術,一門承載着太多血淚的藝術。

豪情壯懷,桀驁不遜;“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延續着千百年來的直白豪邁,欲與天公試比高;舍我有取誰?文字,天生就容不得羈絆,耐不得束縛。經歷了太多太多,衝出那禁錮回到黑幕籠罩的自由天空;逾越九天,展開一場雷電風雲的殊死較量,你死我亡!哪怕艱險阻障,還不是一樣地風采神韻,始如當初!且後對人生的思量,對社會人情的批判,對惡勢力殘無人道地憎惡便如同山洪般滔滔不絕,勢不可擋!由得讀者自己心生感慨。美文抑是一篇藝術,一門鋭不可擋的藝術。

或含蓄雋美,或直白抒情;那刻骨銘心的沉思與不堪負重的懷念便一點一滴地滲透在那濃郁的筆墨之中了。美文,生活藝術……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kmwq9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