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國小作文 >六年級作文 >

六年級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六年級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1六年級有關端午節的作文300字左右

六年級的有關端午節的作文

端午節到了,我和媽媽到街上買來紅棗、肉和粽子葉準備包粽子。

開始包棕子了,媽媽先叫我仔細看:只見媽媽先拿兩張葉子放在手上,然後,拿一點點米放在葉子上,再拿米來把紅棗或肉蓋住,最後,把粽子給綁起來,這樣一個粽子就做好了。

接着,媽媽叫我也一起包粽子。我説:“好的。”剛開始包粽子還算順利,可是就在綁粽子那裏,米全部散出來了。我反覆做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有點灰心了。這時,媽媽鼓勵我説:“不要灰心!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你努力去做,媽媽相信沒有什麼事情可以難倒聰明的帆帆。”於是,媽媽仔細地教着,我耐心地包着,包着……後來我終於學會了包粽子。

粽子煮熟了,我吃着自己包的香甜美味的粽子,心裏暗暗地想着:

世上沒有困難的事,只要對自己有信心,再大的困難也難倒不了我。

2端午節作文

陳老師曾經答應教我們包粽子,今天陳老師終於通知我們去她家包粽子了,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陳老師家。陳老師要求我們先做半小時作業再包粽子,我們只好服從“命令”了。漫長的半小時終於過去了,這時我們幾個同學都興奮得想大顯身手。

陳老師從廚房端出了米、粽葉、麻繩,我們幾個同學立刻圍在桌子旁抓起麻繩、粽葉擺弄開來。陳老師對我們説別急,先認真看她包,看完後我們再包也來得及。陳老師可真是包粽子的能手,只見陳老師先拿起兩片又寬又長的粽葉,熟練地捲成喇叭形,再用小勺舀了幾勺米,裝進了“喇叭”裏,然後右手抓住粽葉放在左手拍幾下,陳老師告訴我們這是為了讓米實一點,粽子會更好吃點。最後再左一包右一裹,用麻繩一系,一個有稜有角的棕子就完成了。

現在輪到我們了,我想原來包粽子這麼簡單,就這麼幾步有什麼難呢,我原以為很複雜呢。可是我包了半天要麼包得是扁的,要麼是圓的,總是包不成形,最後勉強包了一個粽子米粒還露在外面,其他同學也和我一樣顯得笨手笨腳。陳老師見了又教了一次,我們耐着性子再包了幾遍,終於包得好點了。我們望着有稜有角的粽子很開心,雖然包得還不是很結實,但卻是我們自己的勞動成果。

經過今天包粽子,我明白了:很多事表面看起來很簡單,其實做起來卻沒那麼容易。

3端午節作文

“喂,寶貝起牀了!”隨着爸爸的呼喊我下了樓。下來一看,餐桌上有兩個粽子。記得小時候媽媽告訴我,早在兩千多年以前,屈原投江身亡,當時人們非常傷心,所以把粽子扔下江去,以免魚蝦傷害了屈原的屍體。想到這裏,我感到有點兒驚訝,原來粽子還有這樣重大的意義呢!人們是怎樣包粽子的呢?我打開了電腦,上網蒐集了資料。人們是把竹葉切成兩半,把糯米、紅棗或豆沙包在竹葉裏,然後用綵帶纏上,放入鍋裏蒸。一個個粽子就是這樣誕生的。

我想做一個實驗,於是拿來了糯米、紅棗、竹葉、五彩線,按照網上的要求把所有的材料準備齊全。我把竹葉圍成了圓錐的形狀,把粽子餡兒填到了裏面,然後摺疊竹葉,真的包成了三角形的粽子,我拿五彩線把粽子捆結實。大功告成了!我包了一個又一個,包完後,我把粽子拿到鍋上蒸了20分鐘。

打開鍋一看,粽子懶洋洋的躺在鍋中呢!我把竹葉剝開黃燦燦的糯米閃閃發光哩!一個大紅棗在中央微笑,如同一個可愛的姑娘似的。我用舌頭舔了舔,甜中帶着香味,真讓我垂涎三次啊!一口咬下去,軟軟的、潤潤的、滑滑的、甜甜的,真是回味無窮啊!剛才只顧着包粽子了,把餐桌上的兩個粽子忘記了,瞧!它們還等着我品嚐呢!我張大口,塞進了嘴裏,香甜的味道一直在我的嘴裏盪漾。

今天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節日,不光是吃到了香甜的粽子,還因為我學會了包粽子,我盼望着下一個端午節的'到來!

4端午節作文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今年我決定不再不勞而獲,我要學習包粽子!

先從水裏撈三片煮得軟軟的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然後往裏面填被水浸透的糯米、鹹肉或花生、紅豆,壓結實後用第四片粽葉把所有露出米的部分統統裹住,最後在牙齒的幫助下用一根繩子繫住,OK!一個粽子完成了。

不過説來簡單,我自己動手的時候可是洋相百出。

有時我剛把圓錐部分剛填滿,想壓的結實一些時,下面圓錐尖不知什麼時候就散開了,所有的米全部回到盆裏。

有時我用力過猛,粽葉被扯斷了,米就像斷了線的珍珠,到處亂蹦,撒的地上到處都是。

有時我在加第四片粽葉時以為包上了,結果其實原先的三片早散架了。當我想把線繫上時,發現我手裏只剩下粽葉而已啦。

我努力了老半天,浪費了無數米粒和媽媽的口水,結果只在奶奶手把手的幫助下勉強完成了一個而已,倒是媽媽學會了,成功了很多隻。

兩隻手的配合很重要啊!不過媽媽小時候也沒有學會,所以媽媽和奶奶都安慰我:現在我的手太小,等我再大一些一定能獨立完成包粽子的。

現在粽子已經熟了,陣陣香味沁人心脾,剛出鍋的粽子又香又鬆又軟,好好吃!

啊!自己包的粽子真美味呀!朋友們,你們也來學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uoxiaozuowen/liunianji/8n44g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