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孝道作文 >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精選10篇)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精選10篇)

相信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尤其是在作文中有重要意義的話題作文,話題作文具有寫作的空間更大,發揮的餘地大的優點。那麼寫這類作文時還應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精選10篇),歡迎大家分享。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精選10篇)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1

如果我們是一條小船,那父母便是浩瀚的大海;如果我們是一片樹葉,那父母便是一棵挺拔葱鬱的大樹。

我們成年前父母努力護我們周全,我們成年後父母幫我們排憂解難。他們盡心盡力的想讓我們能學習好,為的是在他們無能為力時,我們生活的很好,出人頭地,所以我們要好好的孝敬他們。

孝這個詞語和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不光我們人類有着孝,動物們互相也是有孝的。古今中外流傳的關於笑的詩句名言有很多,例如:百善孝為先、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這句話充分寫出了動物們的孝道恩情: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意。而人們還流傳出了孝是人生的根本、人生孝為大之類的説法。並且還有人撰寫出了《二十四孝》講的就是古人的24個孝到舉動,其中尤以扼虎救父和百里負米最為出名。

我們一定要好好孝順父母,像《二十四孝》中的主人公一樣,世界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假如你之前也有讓爸爸媽媽生氣、或是和爸爸媽媽頂嘴的話,那麼下次見到爸爸媽媽一定要給他們道鄭重其事的道一個歉,並且從這一刻起,好好孝順他們,等他們老了,便要孝敬他們,要擔任起贍養他們的義務,不過那是以後的事,現在我們要做好的,那就是順從父母的意願,讓他們開心,如果父母不開心,那麼就要幫他們分擔憂愁,還要逗他們開心。當他們下班回家時,要幫他們捶捶背、捏捏腿,幫他們做做按摩,還要幫他們分擔一些家務,因為他們上班很累,他們只是為了我們生活的更好,學習的環境更好。

我們難道不應該好好的、盡心盡力地孝順父母嗎?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2

俗話説得好“百善孝為先”。顧名思義,孝就是孝順父母、孝順長輩。一個“孝”字,關係着一個家庭的幸福。而我們也要知道感恩,學會做人,愛國愛家,知禮尚義。自古以來,我國的孝子還真不少呢!希望大家能從中受到感悟。

只要讀過《三字經》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香九齡,能温席”的故事吧,黃香出生於一個家境十分貧寒的家庭裏,自幼就十分好學,經常向鄰居家四處借書看。到了九歲,他已經讀了不少書,懂了不少道理。小黃香十分孝敬父母,有一次冬天,外面十分寒冷。夜晚悄悄來臨了,黃香見父親砍柴未歸,心想:天這麼冷,父親卻沒有回來,萬一回來時,睡在牀上感到冷怎麼辦呢?想到了這兒,他立刻到了屋外,砍了許多柔軟的乾草,一層層鋪在了牀上,然後爬上牀,不顧寒冷的用體温將被窩捂熱。怎麼樣,黃香是不是很懂事呢?

再想想,父母平時對我們怎麼樣?我想父母對子女一定是無微不至吧!爸爸媽媽每天都按時送我們上學,不管嚴冬,不客酷署,從不間斷。也許你會説:“可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管教可嚴了,作業每次都是一遍遍檢查,不全對決不許就這麼過去。”可你曾想過,你來什麼這樣嗎?因為他們在盼望自己的兒子能成龍成鳳呀!爸爸媽媽可是在為我們着想。在你的回憶裏,是不是父母有什麼好東西都先給你?是不是每時每刻都在關心你?是不是一生病就立刻抱着你去醫院?你還有什麼理由長大後不去好好孝敬他們呢?

同學們,好好孝敬父母、長輩吧,雖然我們不能給父母、長輩漂亮的房子、好吃的山珍海味,但可以向他們送向我們自己的滿滿的關心呀!快行動起來吧!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3

孝!自古以來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在這麼多年的風風雨雨反覆沖刷,仍能煥發耀眼奪目的光芒。然而,在當今社會似乎已經黯淡無存了!

現在的青年,不專心學習,打架、逃學是屢見不鮮的了。有的,不顧父母的辛苦,回家後母親做的菜不合心了,抓起碗就往地下摔,一跺腳,指着父母的鼻子就“開戰”,什麼難聽的話都蹦出口了!有的還是網吧裏的“大地主”,一坐就是一兩天,不吃不喝,更談不上回家了!讓父母在家擔心不已、坐立不安就罷了,末了還得等父母三請四請的請回家,有時磨破嘴皮,到最後還被子女大罵一通,撞了滿頭灰。有的,揮金如土,把這種習慣當作闊氣的表現。經常不回家,父母的好言相勸全當耳邊風了,左耳進右耳出。好了一兩天,又不見蹤影了,還三天兩頭的打電話要錢,久不久還惹出了事。唉,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吶!

難道,這流傳千古的中華美德就這樣被青年們“征服”了嗎?噢不,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我們不能忘!“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啊!雖然我們沒有億萬家產送給父母,但我們能送一束鮮花;雖然我們沒有豪華的小轎車帶父母出門旅行,但我們能牽着父母的手陪他們散散步……其實父母的要求並不高,他們只需要一點温暖。我們應該盡我們的能力,為他們盡孝!

朋友們,你們捫心自問:孝,你們做到了嗎?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4

父愛如山,母愛如水。”父親的愛如偉岸的山一般沉穩,母親的愛如涓涓的水一般温柔。父母對子女的愛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從不用擔心它是曇花一現的風景。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是父母向我們伸出了温暖的手,那手是路標,於是我們在彷徨中堅定,在思索中清醒。是父母讓我們看見了廣袤無垠的天空,是父母讓我們看見了碧波盪漾的大海。父母的諄諄教誨化作了我們腦中的智慧,胸中的熱血,外在的行為。在人生旅途中,是父母豐富了我們的心靈,開發了我們的智力;為我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給我們插上了理想的翅膀,翱遊在知識的天空裏。

我相信每個孩子在心裏都曾許下“孝”的諾言,相信來日方長,可以一盡孝道。

可惜人們忘了,忘了時間的殘酷,忘了人生的短暫,忘了世上有永遠無法報答的恩情,

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擊的脆弱。歲月是殘忍的,它收集一點一滴的美好,讓我們漸漸走進時間的圈套,忘記了要感恩,忘記了要盡孝。可是我們失去的一瞬間,它把過去的美好一股腦兒地傾瀉在我們的面前,讓我們後悔過去的不在意,後悔過去的來不及,卻又無法回頭。

要知道:有一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無彌補。

因此趕快為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聲問候,也許是一杯清茶,也許是一個電話,也許是一桌飯菜,也許是……

有了感恩,人類才從洪荒蒼涼走向文明繁盛;有了感恩,社會才從冷漠嚴峻走向祥和安康;有了感恩,我們才從愁緒走向高歌;有了感恩,也才有了生命的肇始,歷史的延續,理性的萌動,人性的迴歸。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5

百行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孝是一首動聽的歌傳誦至今,孝是我們每個人該有的最基本的美德。

悠悠五千年,長江黃河的滔滔玉液,孕育了多少孝感動天的古老傳説。從西漢的董永賣身葬父,東漢的黃香扇枕温衾,三國的孟宗哭筍,到今日的山裏女子佘銀花三十年如一日的照顧殘疾母親。這樣的故事太多太多,他們給予我們心靈太多的震撼和感動,他們是我們心靈的浸潤劑。

隨着歷史的發展,這些古老的故事已經演變成了一種文化,可是孝不僅僅死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行動。那麼孝到是什麼呢?孝是沉香不怕艱難險阻,排除萬難必須要救出母親的赤子之心,孝是許士林為了救母親磕紅的額頭,孝是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的遠見。

從古至今,孝的故事永不落幕,無論什麼時候,孝都不會過時,一個懂得感恩父母的人,才能更好的感恩他人,感恩社會。要做一個好人,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成功的人,首先就要做到孝。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已失去了心臟,僅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呢?朋友們想一想是誰用虯勁的手臂,為我們撐起一片無邪的天空,沒有風也沒有雨,是誰贈我們傲翔的雙翅搏擊長空。我們始終飛不出那一雙牽掛的眼神。回想一下吧,來自深夜的一聲咳嗽,是否叩醒你們沉睡的心靈,你們是否聽到筋絡退化的聲音,是否聽到皺紋肆意綻放的聲音,是否聽到黑髮脱落的哀怨。這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偉大的父母。當我們漸漸長大,已不再需要父母的扶攙。怎可忘記,父母曾因為給我們撐起一片天,背影已變的衰老,憔悴已佈滿的雙眼。

因為孝我們才有了這和諧的社會,因為孝才是我們領悟了生命的真諦。孝不僅僅是我們應當盡的義務,更應當是我們對父母的感恩和愛。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着一曲動人的樂章,那是大樹對大地的感恩,白雲在藍天中飄蕩,那是對藍天的感恩。草木非人,皆有感恩,更何況我們人呢?

親愛的朋友們,我們作為21世紀的青年,時代的驕子,更應當把孝付諸於行動。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在,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太多,我們不要等到父母他們離我們而去的時候才懊悔。有了侍奉父母的心,即使不能終老,亦無愧於父母,無愧於天地。

親愛的朋友們,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建築永恆的孝心,留下生命永恆的奇蹟。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6

孝,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美德。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標準,是做人的本分,是一個成功的人必備的品德。

孟子曾説過:“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古今中外人人皆知的《二十四孝》中的一篇《湧泉躍鯉》經過寫孝敬婆婆,來表達孝的宗旨,感人心脾。

姜詩,東漢四川廣漢人,娶龐氏為妻。夫妻孝順,其家距長江六七裏之遙,龐氏常到江邊取婆婆喜喝的長江水。婆婆愛吃魚,夫妻就常做魚給她吃,婆婆不願意獨自吃,他們又請來鄰居老婆婆一齊吃。一次因風大,龐氏取水晚歸,姜詩懷疑她怠慢母親,將她逐出家門。龐氏寄居在鄰居家中,晝夜辛勤紡紗織布,將積蓄所得託鄰居送回家中孝敬婆婆。其後,婆婆明白了龐氏被逐之事,令姜詩將其請回。龐氏回家這天,院中忽然噴湧出泉水,口味與長江水相同,每一天還有兩條鯉魚躍出。從此,龐氏便用這些供奉婆婆,不必遠走江邊了。

在當今生活中,孝,成了我們共同學習的高尚品德。《禮記》中記載:“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是天經地義的,可又有誰真正去實現孝了呢?在這個世界上最疼愛我們的僅有我們的父母。如果我們是一條小魚,父母就是河水;如果我們是是一隻小鳥,父母就是一片藍天;如果我們是一棵小草,父母就是一片土地。”父母就是生命的源泉,父母的愛也是我們成長中不可缺少的。

那麼,孝又是什麼呢?孝的含義在漢傳統裏以“敬”為前提,對內心的“敬”,最好的表達是“順”,就是趨向同一個方向,即“孝順”,“孝敬”。所以本質是“順從”《弟子規》裏講“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悦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也就是説,父母有錯要指出,可是要照顧父母的心境,和顏悦色地指出。

有人説:兒女學習成績優秀就是給父母最好的回報。其實,孝,還包括德。一個人如果不孝,他就不會有德。就算學歷再高,地位再高,又會有誰會把祖國母親交給他呢?一個不懂德,不會孝的人,用什麼去回報祖國,怎樣擔起建設祖國的重任,怎樣成為祖國的接班人,不是應當成孝兩全嗎?

就算我們不能把孝演繹的無比精彩,我們也要盡力把它演繹,讓先輩們明白,炎黃子孫絕不是隻會“成”不會“孝”的。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7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意思是説,人有許多種美德,而孝敬父母是其中最重要的,是第一位的。由此看來,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優良傳統。

俗話説:“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這句話很有道理。老人年齡大,經歷的事情相對也多,有着豐富的生活經驗,對我們年紀輕的.人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所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是很有必要的。

我國的十大元帥之一,解放軍的高級將領陳毅爺爺孝敬母親的感人故事至今為人津津樂道。新中國成立後,陳毅爺爺擔任上海市市長,工作十分繁忙。一次出國訪問歸來,陳毅爺爺便抽空去探望卧病在牀的老母親,他看到老母親藏在被子裏的尿髒的衣褲,不顧母親的阻攔,一把奪過去,親自到河邊清洗……

那作為當代的小學生,我們該如何儘自己的孝道呢?《三字經》上有這麼一句:香九齡,能温席。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呢?東漢的黃香,9歲時母親去世了。他十分悲傷,就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天氣寒冷,黃香就先鑽到父親的被窩裏,等被窩裏暖和了,才回到自己的牀上睡覺。夏天夜裏很熱,黃香就手執蒲扇,對着父親枕蓆使勁扇着。黃香的舉動雖然很小很小,卻飽含着他對父親濃濃的愛。這無疑為我們作了很好的典範。

我們現在還小,不能給父母錦衣玉食,也不能讓父母住上高樓大廈。但只要我們留心,用心去愛我們的父母。或許是一聲輕輕的問候,或許是一杯普通的綠茶,或許是一份滿意的成績單……都能讓我們的父母、長輩感到莫大的快慰。

孟子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們不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還應該尊重別的老人。在全社會營造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的社會風氣,這也是我們新時代學生應盡的義務。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8

孝道就是指尊敬我們的父母親,尊敬我們的親人。無論要付出多少代價,我們一定要孝敬他們。因為他們為了我們付出過許許多多的代價,既然他們為我們付出了代價,難道我們就不應該孝敬他們嗎?

我們的父母親是多麼的不容易啊!當我們的作業有錯的時候,卻把所有的責任推倒他們身上,還破口大罵,但我們卻從來沒有想過他們的感受。他們每天下班回來,給我們煮飯,幫我們洗衣服,洗碗筷……他們整天都幹活,二我們卻什麼都不用幹,我們是那麼的輕鬆,而父母親他們卻這麼疲勞。我們的父母親把我們看成心肝寶貝,我們卻不不領情,反而還要傷害他們的心靈。難道這樣做就是孝敬我們的父母親嗎?不,不是這樣的。我們應該為他們分擔。我們必須聆聽父母的教誨。父母的責備。幫我們的父母親煮飯,洗碗和洗衣服。讓他們好好休息。不要讓父母親為我們操心。

當父母親回來的時候,我們應該把拖鞋放到他們跟前,把涼爽的貓精給父母親。到了晚上,我們要把他們的牀鋪好,服侍他們睡覺。看到他們搞衞生,要搶先一步幫他們。我們就應該給我們的父母親一個温暖的家。

我們的父母親為我們付出過代價,我們孝敬他們難道就不值得嗎?這是值得的。我阿明年決不責罵父母親,因為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我們的那優異的成績是父母培養出來的,我們應該城中的感謝我們的父母親,感謝他們的教育之恩。我們與父母親是情深似海,決不能因為一些小事而分開了,這實在是太不值得。我們的父母親是我們的親人,我們的恩人,應該把所有的東西補償給他們,這樣才算是對得起他們。

我們無論付出多少代價,一定要孝敬父母親,我們永遠不能忘記他們對我們的教育之恩。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9

王豔華數十年如一日地恪守孝道,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的始終如一。

林語堂曾説過:“一個自然人必定會愛自己的女兒,但只有受文化薰陶的人,才會孝養父母。”

還記得黃香嗎?那個冬天以自己的身體為父母温暖枕蓆的孝子。

還記得茅容嗎?總是將美味的食物留給母親獨自享用。

還記得陳毅嗎?一位為母親親自洗尿褲和髒衣服的元帥。

還記得謝延信嗎?那個細心侍奉亡妻家人33年依舊堅持的人。

還記得田世國嗎?一個為患尿毒症晚期的母親捐腎救子的愛子。

還記得孟佩傑嗎?一個精心照顧養母,用弱小的肩膀撐起幾經風雨的家的90後女孩。

他們無一不在詮釋着孝的內涵,演繹着人間的正道。他們都跟平凡,然而卻彰顯着平凡的偉大。正所謂“孝於親,所當執”。孝乃百善之首。

古今孝事,無需驚天動地,無需感天動地。

作為學生,理解父母的辛苦,感謝父母的付出就是在恪守孝道。放學回家為勞累一天的父母泡一杯濃茶,這就是一種孝;在父母疲憊時,為他們捶捶背、揉揉肩,這也是一種孝。

作為工作者,時刻惦念父母,牽掛父母就是在恪守孝道。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也提出了“孝”的主張。因此,我們要更加恪守孝道。

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

恪守孝道,或許不會像王祥一樣卧冰求鯉,或許不會像楊香一樣扼虎救父,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恪守孝道。讓這時間充滿愛。

以孝道為話題的作文10

從我們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第一個笑臉迎接你的人是誰?——是你的父母。當你牙牙學語的時候,是誰在那裏耐心地教你?是你的父母。當你蹣跚學步的時候,是誰拉着你的手,讓慢慢的你一步一步的走?是你的父母。我們一切的一切包括我們的生命,都是我們父母所給與的,所以我們要把你帶到這世界的兩個人,而不是去抱怨他們,怨恨他們,而是就應去孝敬他們。

《弟子規》説的好:身有傷,貽親憂。這句話難道不是我們父母的真實寫照嗎?你試想一下,當你的父母老弱病殘了,你會親身的在他們的身邊,照顧他們嗎?你會親手尾他們做飯,然後在喂他們嗎?你不會當你埋怨他們的時候,你想過父母這麼辛苦的賺錢,是為了啥?不錯是為了你在以後的日子裏好過一些。

還有,當父母拿上五元錢,她肯定不會買化粧品,而是去小賣部給你買你最喜歡的東西吃,你在試想一下,當你以後動不動就打父母,你會嗎?會,你只會拿自我的父母當出氣筒,你高興的時候,你三天兩頭的給他們買營養品,當你不高興時,你會打他們,你摸着良心問問,你父母恨過你嗎?沒有他們從來沒有。

《弟子規》説:“親有疾,藥先嚐,晝夜待,不離牀。”可這些你做到了嗎?沒有你沒有做到。如果你此刻有錢了,你摸着良心問,你會孝敬自我勤勞的父母嗎?我想你不會的。

你心想,你有這錢,還不夠自我花呢,還給他們錢妄想!

但是,他們不會,假如他們賺錢了,他們第一個想到給予的,肯定是自我的孩子。

所以,我們此刻趕快行動起來,孝順父母,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要永遠記住:道不遠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標籤: 孝道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xiaodaozuowen/9r9g3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