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文明作文 >

文明

文明

文明1

柏拉圖有句名言:“一個人從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裏引導,能決定他後來往哪裏走。”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更注重的是教育孩子怎樣做人,做怎樣的人。一百人就會有一百種答案,作為父母,我們認為做人首先要做一個文明的人。

文明

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和弟弟見到熟人要主動問好,家裏來了客人要好好接待,説話要有禮貌。就餐時,長輩入座後才能動筷子,自己吃完了,要跟大家説一聲才可以離開。去別人家做客,不能隨意走動,不能亂翻東西,不要打擾別人等等,我從小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而從孩子懂事起我對他也提出同樣的要求,那就是“講文明,懂禮貌”。

孩子問“文明是什麼?”我説,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困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文明是一種品質,一種修養,是一種受人尊敬的行為。

而行為的培養,必須有父母的以身作則和言傳身教。在外吃飯,我習慣飯後清理自己面前的餐具,空碗摞在一起,用多餘的紙巾擦乾淨桌上的湯汁,儘可能保持桌面的乾淨整潔,並且要求孩子也這樣做。孩子不理解,説:“媽媽,別人都不收拾,不是有服務員打掃嗎?”我説:“別人怎樣我們管不了,但是我們要做好自己,在家吃飯,我們不是也要打掃乾淨嗎?儘量給別人減少麻煩而不是製造麻煩,這也是一種文明和修養。”

現在,孩子養成了見到熟人主動問好,來了客人禮貌接待,受到幫助及時説“謝謝”,同學打架會進行制止和勸阻,車上遇到老人主動讓座,在外不亂丟垃圾,在家幫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只有家風如雨,幼苗才能茁壯成長。

文明2

迎奧運, 講文明,樹新風在激動人心的倒計時中,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將於2015年在北京拉開帷幕。隨着08年奧運會腳步的漸漸臨近,我們也應該行動起來,做一名小小奧運志願者,做一位文明的人。奧運需要每一箇中國人民的支持。電視上熱播的奧運公益廣告耳熟能詳——“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街巷道路旁關於奧運的宣傳隨處可見。中國人民將以全新的姿態迎接神聖時刻的到來。2015,將有很多的外賓來訪中國。現在開始,我們應該努力學習英語。用流暢的英語向來客們問好,與他們沒有語言障礙地進行交流,把最美好的中國介紹給他們。不但要讓他們認識奧運會,還要記住中國這個名字——一個熱情而拼搏的民族,讓他們在中國感受到中國人民的善良和好客。關於綠色奧運,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要知道奧運賽場的環保節能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有空,去種一棵屬於自己的樹。13億人民的力量將構造出一個森林國家。為了在奧運會上呼吸到更新鮮健康的空氣,為了有一個貼近自然的環境,每個人都應行動起來。少一點污染,多一份綠色。我們還應該多注意日常行為規範。而作為一名小學生的我,也應為奧運奉獻自己微薄的力量:文明言行,禮貌待人,遵守公共道德和公民行為準則,給世界人民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並且,文明就在我們身邊:走在道路上遇到垃圾,主動去彎腰去撿一撿;看到盲人過馬路,主動讓一讓;路邊的草坪少去踩一踩;有人問路,應該熱情地為他服務……只要每個人都向文明跨出一小步,社會就會向前跨出一大步。奧運是人類的聖會。除了它,人類的哪一項社會活動能在如此公正、祥和、歡慶的氣氛中進行!我祝願奧運精神永駐人間,給世界帶來和平。最後,讓我們大聲喊出那句話:“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

文明3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講文明,講禮貌更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小學生更應該養成這樣的好習慣。我叫陳雨,今年13歲,在周巷鎮中心小學六(3)班學習。我是一位活潑開朗的小男孩,“尊重師長,禮貌待人”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則。

接下來我就給大家介紹幾個事例。

事例一:上個星期一的中午,我和我最要好的朋友——張彤,一起在學校操場跑步。突然,我無意中發現了我五年級時的恩師—— 陶 老師。我快速地跑到 陶 老師的面前,喊了一聲“老師好!”, 陶 老師親切地回答我:“你好!”聽了,老師的回答,我心裏暖洋洋的。這時張彤跑過來,對我疑惑地問:“行啊!陳雨,膽子變大了,竟特意跑到老師面前喊老師好,厲害!”我對張彤笑看説:“這有什麼!尊敬老師是我們應該做得。”

事例二:在學校,我也是一位檢查員,每天早晨喊一聲“老師早”,是我們的職責,然而隨我一起檢查的五年級的兩位檢查員每次都沉默不語, 連看 老師都不敢看,這樣就表示對老師的極度不尊重。作為值日組長,我對她們説:“尊重老師是我們小學生應該做的事,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呀!”他們聽了我的話,漸漸地改正了缺點。現在,每逢星期三早晨,老師們都能聽到我們響亮的聲音。

我不但對老師有禮貌,而且對長輩也很有禮貌。

事例三:有一年春節,我和妹妹及家人一起到舅舅家拜年,到舅舅家時,家人都和舅舅、舅媽打招呼,我也喊了一聲:“舅舅、舅媽好!”而在一旁的妹妹,卻説:“哥哥,你為什麼要喊人?我才不想喊呢!多無聊!”我生氣地説:“這可不行,喊人表示對人尊重,別人就會以為這孩子長大了,而你不喊,舅舅、舅媽就會認為這孩子這麼大了,真沒禮貌。”這時,妹妹甜甜的小嘴立即張開了:“舅舅好、舅媽好!”

在這裏,我希望同學們都能做講文明,講禮貌的好少年!

文明4

中國本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文明禮儀是我們學習、生活的根基,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

"講文明,樹新風”是什麼?應該怎麼做?其實,講文明並不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不需要“誇誇其談”,只要我們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就能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 很多我們力所能及的小事,也彰顯了許多“文明”的色彩。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不遺憾的發現,在物質文明高度發展的今天,有很多人不講文明。他們隨地亂丟瓜果紙屑、隨地吐痰、不遵守交通規則……給我們文明“抹”上了“污垢”。要知道,一個泡泡糖經很多人踩過後,就像橡膠糖一樣“粘”着大地,想“甩”都“甩”不掉。更何況是痰呢?它本身含有各種無數的病毒和細菌,是傳播疾病的源泉,它不僅不尊重環衞工人的辛苦勞動成果,而且還傷害了我們大家的身體健康。

有時,一件非常小的事,能看出我們的公德心和責任心,例如:順手關上水龍頭,就能減少不少被浪費的水;隨手關上電源開關,就能節約不少被浪費的電力……

幫助別人,就是快樂自己。你幫助盲人過馬路,他向你報以微笑和道謝時,你會感到快樂;你扶起一個跌倒的小朋友,他向你笑時,你會感到快樂……只要你參與了文明,就會從中感到樂趣。當你看到,每個人都講文明時,你就會感到所有人都快樂!

所以,我們要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講文明語言,做文明學生,平時不講粗話、髒話;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愛護花草樹木、公共設施,遵守交通規則。

文明是一種力量。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就會使社會邁出一大步。讓我們行動起來,自覺地抵制不文明行為的傳播。人人都來自覺地樹立起新風氣。

讓我們一起借第四屆中博會召開之際,把合肥裝扮得更加迷人,更加美麗!

文明5

記得有人説過:“人,一撇一捺,寫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經常思考,我在做什麼,我做得怎樣,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做什麼樣的人,一百個人會有一百個答案,但在一百個答案之中只有一個是對的,那就是要做一個文明的人。別人都會文明是什麼?文明是見到長輩問好,是同學有困難時的幫助,是不小心撞到對方後説一聲“對不起”,是自覺的把垃圾放入垃圾桶,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的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穿戴整潔,舉止得體,樹立做一個文明人。撞到別人説一句“對不起”,能體現個人的素質,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丟進垃圾桶,就能體現一個人的文明。它需要我們去敬老愛幼,遇到有困難的人我們應該伸出手去幫助……在試卷上看到一個名言,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意思是,,就是善待自己,將你的快樂分享給別人,也就得到了分享別人快樂,例如,在我們的校園內,總能見到有黑暗氣息的紙屑,教室裏、校園內食品袋、方便麪盒隨處可見,甚至還有同學認為:反正有值日生打掃,隨地扔垃圾又沒事;再例如,有的同學在教學裏追逐打鬧,走路推推打打;還有部分同學相互説髒話、粗話,甚至還有個別同學故意損壞學校的公共財物。我們很多同學把文明知識放在頂端,這是很好的表現!

但在我們的大自然中,文明還是不夠的!我看見大樹中的綠色變成垂落的黃色,我看見河水中的藍色變成非工廠中的黑色,我看見白雲中的白色變成每個人都討厭的黑色!我相信這種情況大家都不想看見,我們把自己身邊的文明做好,但是大自然中呢?好像沒有很多人去管吧!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讓我們告別那些不文明的行為,用實際的行動來做一個真正講文明的人,讓我們一起與文明同行!

文明6

20xx年的奧運會在北京召開,會有世界各國人民來到我們的首都北京觀看奧運會,參觀古物,所以我們要改掉那些不好的陋習,注意我們的行為舉止,以便給外國人一個好的印象。

有一次,我們正在公園裏觀看花朵,突然,有一位20出頭的女青年拉着一位男青年的手,指着身邊的花圃説:“我要在這裏拍張照……”男青年爽快地點頭答應了。咔嚓……咔嚓……在那塊面積不大的花圃裏,女青年足足站了3分多鐘,擺着不同的姿勢,讓男青年為自己拍照。而且有的小孩子照完相在草地上跑起來,既影響我們觀看花,又毀壞花草,在他們的旁邊就有一個牌子,頂上寫着:芳草茵茵,踏之何忍。雖然石板路呈扇形繞過草地,但人們的腳步卻沒有繞過草地,而是在草地上踏出了一條路,我看了這種景象,真替這些花草傷心,本來它們給人們帶來了歡樂,讓人們去觀賞它們,而人們卻不去保護它們,早晚一天就會沒有這些美麗的景色。

還有些時候,一些人為了解悶,去單獨喝酒,喝得大醉,搞得大家見了都很噁心。在我去姥姥家的路上,看見有一個醉鬼 ,突然從一家小飯店內搖搖晃晃走出來一名男子,這個男子 剛出飯店大門就蹲在路邊嘔吐起來,完全不顧行人異樣的眼光,許多人紛紛繞道而行。我認為喝酒放鬆心情,本沒有事情,但一定要適度,酒後更應該注意自己的儀態和言行,要時刻保持一顆社會公德心。

文明無小事小節莫小視,許多事情我們認為都是小事,不值得大驚小怪,公共場合要講文明可偏偏有些人做不到,從一件小事、一處小節,往往能折射出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文明素養,公德建設,要從小事抓起,從小節入手,希望大家共同為文明城市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明7

爭做講文明,誠實守信小公民——致爸媽的一封信親愛的爸媽:

你們好!我寫這封信是想讓你們認識到講文明,誠實守信的重要性。父母是兒女心中的偶像;是兒女前進的指路燈;是兒女一言一行的率表。父母的言行對孩子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爸爸媽媽,也許你們不文明時沒有看到我緊皺的眉頭,但你們的舉動卻深深的觸動了我的心靈。還記得嗎?爸爸。那次你隨地吐痰,其實垃圾箱就在前方不遠處,只要再忍忍就行了。對於周圍路人投來的責備的眼神,你似乎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還有一次,你把擦完手的紙,隨手就扔在了草叢中。似乎這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正是這所謂的”理所當然”讓生機勃勃的草地上少了一絲生氣。其實就算周圍暫時沒有垃圾箱,也可以先握在手裏,等見到了垃圾箱再把垃圾扔進去。還記得嗎?媽媽。那次你去醫院看望住院的奶奶,你居然去闖紅綠燈,可把當時的我嚇壞了,這可是違反交通規定的。這樣做不僅給自己帶來了危險,還給他人帶來了困擾。希望您能夠不要在犯這樣的錯誤了。還有一次,你本和你的朋友們約好了一起去逛街,可你卻為了一部新電視劇而言而無信。也許你的朋友等了很久心中不理解。中國有着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我們要努力延續下去!文明是從小事從身邊做起的,誠實守信是中華的美德。自然,我們每一個公民都務必要學會文明,學會誠實守信並遵守它們。

父母更是如此。世界的美好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紅花也因綠葉的襯托變得更加美麗。這是一個道理。

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您的女兒:鄭鳳鳴

  20xx年4月2日

文明8

你知道下一界青奧會在那裏舉行嗎?對,在我們的南京。

我們的南京是一個的六朝古都,歷史悠久。是下一屆青奧會的舉辦地。當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南京上下都沸騰起來了,南京的每一個市民都行動起來了。每一個單位,每一所學校,都開展了文明素質教育。所以,現在走在南京的街頭,會發現隨手亂扔垃圾的人少了,隨地吐痰的人少了,不走人行橫道、亂闖紅燈的人少了,更多看到是南京市民站在街頭,自願的當上了志願者,一些小學生,也自發組織,到馬路,山上去揀垃圾。貼“牛鼻血”的沒影了,粉刷牆壁的人多了,我們的大家庭——南京更美麗了。

回首近幾年來,中國舉行了許多舉世聞名的國際盛會。其中有在北京舉行的2008年奧運會,通過奧運健兒的不懈努力,我國奪得了本屆奧運會金牌首位。我希望2017年的青奧會也可以像奧運會一樣為我國爭光,為南京爭光,為自己爭光。

勿以善小而不為,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表現了一個人的品德和修養。世博會在上海還沒有開完,但青奧會的腳步卻快要來臨了,我們,做為南京青奧的小小東道主,應該把世界各國人民對中國的好印象傳遞下去,讓2017年來南京觀看青奧會的人們知道中國不僅歷史悠久而且是一個文明的古國。

我作為一民東道主,我想我在2017年,我已經16歲了,我可以站在南京的街頭,當一名光榮的志願者;我想,我在那時侯,我要學好英語,可以用一口流利的英語來為外國的'旅客介紹南京的四十八景;我想,我在那時侯,可以在南京的路邊發南京宣傳冊和南京的地圖,讓外國旅客能認識南京,瞭解南京……

南京是我的驕傲,是下一屆青奧會的舉辦地點,作為南京人,讓我們迎青奧,迎世博,講文明,樹新風。

文明9

文明是一種習慣,文明禮儀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也是城市的顏面,更是國家的尊嚴。可是,往往有些人一點也不尊重人民。

行走在街上,總能看到有人“呸”一口將痰塗到地上,那一口痰雖然小,雖然吐得痛快,卻吐出了不文明,害人害己。還有的人吃完了零食,包裝袋就隨手一丟,被風吹的滿天飛。在一些公共場合,一點也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大聲説話,影響周圍的人。

在我們的校園裏,竟然也存在着許許多多不文明的行為。例如:在校園內的樓梯上、走廊上總能看到一些與美麗校園不和諧的小垃圾。教室裏的垃圾甚至是隨處可見,這些格格不入的污染是哪裏來的呢?當然都是同學們丟的,甚至還有一些同學認為:反正有清潔工和值日的同學打掃,就是扔了也不會有多大關係。還有的就是有的同學下課在走廊上打打鬧鬧,走路推推搡搡更是習以為常。有一部分同學更是相互講粗話、髒話,你罵一句,他罵一句。除此之外,還有個別同學故意破壞學校公共財務。

我們很多同學都是把文化知識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卻總是忽略了社會公德的培養和文明習慣的養成。而這些恰恰從本質上展現出了一個人的思想品質。俗話説 “以德服人。”如果一個人的品德不好,有再多的知識又有什麼用呢?

文明對每一個人的一生都很重要,每個人都要從小事做起,只要能自覺改掉一些小小的不良習慣,生活就會更加美好。文明出行就更不是難事了。只要你上街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在學校不破壞公物、下課不追逐打鬧、不講髒話......

我相信,人人文明一小步,城市文明一大步;只要我們每個人邁出一小步,社會就會邁出一大步!

文明10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標誌之一,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古人云:“不學禮無以立,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我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講文明、重禮貌、和善待人是我們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的傳統美德。

文明禮儀並不像想象中那樣冰冷生硬,它離我們很近很近。記得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裏,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説,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也一樣,並非一定要有什麼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深入人心,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南開大學校長在鏡子上寫了一句箴言:“面必爭,發必理,衣必整,鈕必結,頭容正,肩容平,胸容寬,背容直,氣象勿傲勿怠,顏色宜和宜靜宜裝。” 作為一箇中學生,我們必須明白自己的儀表起碼必須符合學校的氣氛和學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體的儀表,是對老師同學的一種尊重。

同學們,文明禮儀是人類社會最起碼的道德規範,是一個人的思想境界,學識水平,道德素質,文化修養,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俄國著名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説:“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一種資本。”良好的禮儀習慣的形成,可以轉化為一個人內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禮儀不僅涉及個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關學校社會乃至國家和民族的整體形象 。所以,從現在開始,從校園開始,讓我們共同努力讓七中開滿文明之花。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同樣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文明禮儀,在舉手投足間,在日常生活中。讓我們在一次次積累中養成習慣,讓我們在一次次積累中走向成功!

文明11

中國自古以來以“禮儀之邦”而著稱。講文明、懂禮貌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古人云“人無禮則不立,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由此可見,守禮儀對人們的重要性。

禮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餐桌上,應該先讓客人和長輩坐定後,方可入坐。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席不正,不坐。”吃飯時不可大聲説話,夾菜時要夾自已經面前的,不可以暴飲暴食,也不可挑食,要細嚼慢嚥,勤儉節約。

在家庭中,我們也要為父母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三字經中説:“香九齡,能温席,孝於親,所當執。”意思是説:在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在冬天睡前先用身體温暖牀上的枕蓆,再請父親睡覺。而我已經十三歲了,大事小事都讓父母幫我做好,卻不如黃香那般孝敬父母。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各種美德中佔第一位的。一個人如果連“孝”這個字都做不好,還談什麼禮儀呢?正如蘇轍所説“慈孝之心,人皆有之”。

傾聽也是禮儀的一種,在課堂上,傾聽老師的話語也尤為重要,這可以讓我們學到更多知識。傾聽也是一門藝術,是瞭解別人的一種方法,在別人説話時,不可以打斷別人。古人云:“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傾聽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益處,同時也會得到別人的尊重,可以從別人口中得知自已想要的東西。

生活中的每個小細節,都包含了禮儀,禮儀能表現出一個人形象,有時,禮儀甚至可以決定一個人的前程與命運。文明不能只放在嘴裏,更要放在心上,表現在行動中。從現在開始,告別不文明的行為,努力學習,讓地球被文明所喧染,更好的建設祖國的未來!

文明12

清明節那天,我和媽媽去奶奶家,去奶奶家必須乘坐公交車,當我們大家都安靜地坐在車上時,突然公交車停了下來,一位老奶奶上了車,可是車上沒有空位子,這時售票員立刻喊到:“哪位乘客請讓座一下。”售票員喊得嗓子都快啞了,還是沒有人讓位置,這時,媽媽拉着我站了起來,扶着老奶奶説:“奶奶,您請坐。”老奶奶笑嘻嘻地説:“謝謝你,你真是個好人!”

我看着這一切,隨口吐了口香糖,不以為然地説:“為什麼?我沒位置了。”媽媽轉頭瞪了我一眼,我不吭聲,但心裏還不服氣。

“下一站是豐收洞,有下車的乘客請準備下車。”售票員喊着。我牽着媽媽的手走下車。“哎喲!”我突然覺得有一個東西粘在我腳底下,很緊,我用力撥出,但還是粘在我腳上。

“怎麼了?”媽媽關切地問。“剛剛我説讓座不好吧,看它現在不讓我下車了。”車上頓時傳來一陣笑聲,可是又“嗖”的一下沒了。我問媽媽:“他們為什麼不笑了?”媽媽説:“因為他們也沒讓座,他們想了一下,所以笑聲沒了。”她看了一下我的腳底,原來是口香糖作怪!媽媽抽出餐巾紙,把口香糖扔到垃圾桶裏。

“誰這麼缺德?”我生氣地説。可又想到我剛剛吐了口香糖,臉刷得一下紅了。媽媽問我怎麼了,我轉了一個話題:“媽媽,你為什麼讓給老奶奶坐?”媽媽笑着説:“你聽過孔融讓梨嗎?孔融會讓梨,我們呢?”聽完這句話,我點了點頭。

講文明,懂禮貌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必須從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這次事情讓我記得很深。作文

文明13

今天星期五,陽光明媚,正是春遊的好天氣。一早,我們乘上了去尚湖的汽車,開始了愉快的春遊活動。走進大門,深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只覺得全身的疲勞統統消失了。

來到湖邊,只見湖岸的花草都以最美的姿態向春天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湖水清澈見底,倒映在水面的山連綿起伏,都在這春天甦醒了。瞧,那一座就是虞山!遠遠望去,青山在綠水的懷抱中是那樣的和諧,就如一頭巨大的青牛懶洋洋地卧在那兒。看着看着,我的眼前不禁浮現出了這樣一幕:記得是上一個星期天,我和爺爺去虞山掃墓。到了墳前,我突然看到對面的一個老爺爺拿出打火機準備燒紙錢,卻被一個小女孩攔住了,她説:“老爺爺,不要燒紙錢了。”老爺爺有些不解,説:“你這孩子不懂事,給祖先燒紙錢是一種習俗,讓他們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好一些,我們也就放心了。”説着,不由分説就點着了打火機。女孩子急了,一把拿走了紙錢袋,説:“老爺爺,祭拜祖先一定要燒紙錢嗎?對於先人來説,我們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這樣燒會污染空氣,破壞環境,甚至引起火災呀!”老爺爺一下子語塞了,只能不好意思地手回了打火機。

“喂!走了!”我這才回過神來,跟上了隊伍,到了野餐的地方,大家拿出各種零食,互相分享。可我卻擔心起來:吃完之後垃圾怎麼辦呢?再望上一眼,我發現我的擔心是多餘的,原來每個小組都帶了垃圾袋。回校時,草地上沒有留下一點兒垃圾。

今天是4月2日,還有28天就是世博會了,到時候會有許多外國朋友來到上海,來到我們身邊。我們要給外國朋友留下文明,和諧的好印象,所以,讓我們一起保護環境,爭當綠色小衞士,讓我們生活的城市更美好!

文明14

一個人需要文明,一個社會需要文明,一個國家更需要文明。而我們的祖國就是一個偉大的文明古國。我們國家現在提出堅持精神文明建設;物質文明建設;政治文明建設;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都談的是文明。只要有了文明,人好處了,事好做了,社會也就和諧了,國家也就興旺發達了,那麼,我現在就談談如何講究文明:具體做到“十不”:

一、 談不隨地吐痰。

我們是個小學生,一切從小做起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慣,做到不隨地吐痰。如果隨地吐痰,既影響環境整潔,又會傳染疾病,又害自己,又害別人,所以我們必須做到不隨地吐痰。

二、 談不亂拋亂倒。

我們生活在美好的環境之中,假如你把廢物雜品亂拋亂倒,將會成了廢物雜品的天地,薄膜紙屑的海洋也就污染了空氣,踐踏了環境給生活工作帶來了極大的影響。所以不能亂拋亂倒。

三、 談不破壞綠化。

綠油油的樹木花草,使人看上去心曠神怡,然而有人盡攀折小樹,踩踏草坪,亂摘花朵,嚴重破壞了綠化多麼讓人傷心哪!

四、 談不損壞公物。

公物是祖國製造而來的社會用品,如果把公物損壞,就等於破壞了我們整個社會,這時人們的生活就非常不方便,比如你把電梯搞壞了,那麼住在上面的人,都要爬樓梯,如果是老奶奶就更不好了,這會對老奶奶有極大的生命危害。

五、 談不説髒話粗話。

人必需要有懂禮貌講文明話的精神,如果一個人嘴裏講得全是髒話,那麼別的人都會十分的討厭他,相反,如果有的人又懂禮貌,又講文明話,不説粗話髒話的。所有的人都會十分喜歡他,所以我們要做個既講文明、又懂禮貌的人。

文明15

我國自古以來就是文明、禮儀之邦。中國人素以彬彬有禮的風貌著稱於世。而今,行走中的國人在旅途中留下了不同的印記,有的在感受汲取文明,有的卻因不當的言行給文明的傳播留下了難言的責問。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提升行走文明是文化自覺的表現。同學們,我們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是祖國未來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因此,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要講文明、講禮儀。時時刻刻地做一個講文明、講禮儀的好學生;時時刻刻地做一個有道德的好學生。

同學們,懂得講文明、講禮儀的人比鮮花還美。只有懂得文明禮儀的人才會做力所能及的事,哪怕是一點小事。無論是對是錯只要説一聲“對不起”或“沒關係”都能得到別人的諒解和原諒的。

我清清楚楚的記得有一天,我在我家門前踢毽子,一個不留神,把旁邊的過路人給撞倒了,還是一個小女孩呢,這時我連忙對她説:“對不起,對不起。你沒事吧?先站起來再説。”我連忙把小女孩扶起來,它也連忙説:“我沒事,只是膝蓋有一點痛,不過還是可以走回家的,姐姐你放心吧!”我聽了連忙叫她在我家門前先坐下,我去拿消毒水和碘酒還有棉花幫他擦在傷口上。擦好後她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看,只要你時時刻刻地講文明、講禮儀,就能和任何人和睦相處;只要你時時刻刻在與道德交談,就能和任何人和諧相處。

通過以上的這件事讓我懂得了寬容,也知道了寬容別人的人是善良的人,善良的人才懂得文明禮儀的重要性。同學們,讓我們時時刻刻地做一個講文明、講禮儀的好學生吧!

標籤: 文明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wenmingzuowen/7deko8.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