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美德的作文10篇

美德的作文10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德的作文10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美德的作文10篇

美德的作文 篇1

人先學到的,多是缺點,然後改掉。改正缺點,如同參加跑步競賽的人犯規後退回起點重跑。抱着缺點不改,如同白跑。人生因此而顯得漫長。

美德之巢如燕口銜泥築巢,是一點點積累築成的,是需要用時間與用心的。

美德不光是對別人施惠,還是對自己開恩。

開恩的意思是,一個人在遇到一件困難之前,他提前儲備瞭解決困難的基礎條件。包括意志力、習慣和體力,也許把體力當作美德讓人奇怪,但事實上能拯救自己的常常是體力,這是經過磨練養成的生存儲備,能拯救自己的不是美德又是什麼呢?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知識和技能被推到無以復加的高度,似乎它們就是美德。但能力和知識都不是美德,無論對別人或對自己,它們乃身外之物。

世上無論有多少所大學,無論這個大學有多麼的大,只是傳授知識之地而非鍛造美德的場所。美德只能自己慢慢養成。

美德是自己所不願意做的一切良善之事的總和。

人希望別人身上有美德,比如仁慈、慷慨和包容,同時不具備節制、勤奮、整治和守紀律的習慣,那麼,擺在他面前的困難會比別人多。

美德是把一些困難早早化解。

美德是高附加值。

美德不僅是讓別人佔便宜,自己也是贏家。

美德和貧富沒有關係。窮人不一定一生保持美德,富人不一定一生都背離美德。

美德沒有年齡上限,即使到了80歲,還可以保留或增加美德。

美德是任何人想修煉都能得到的尋常之物,它不親近沒有耐力和沒有良知的人。

美德像土壤一樣普通,但沒有任何一位科學家能製造美德的土壤。

美德之巢,住在人的心裏。

美德的作文 篇2

我聽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望無際的大海里,一直船在漂泊着,正要駛向天國的大門。他的船上載滿了金錢、美貌、地位和美德,但在大海中漂泊時,突然遇上一場大風,船上東西太多了,必須要扔下去一樣。否則就會全部沉入大海。他開始猶豫起來。如果沒有金錢,我就沒錢買房買車;如果沒有了美貌,就沒有了別人的讚許的目光;如果沒有了地位,就沒人看得起我,美德沒什麼大用,就扔下它吧!

在他駛向天堂時,天使向他要通行證。“什麼是通行證?”“美德啊!如果你沒有,你就要重新回到天國的彼岸?”“啊”

那天,我也看見了一個丟失了美德的人。我站在人山人海的候車站時,我注意到了一個年邁的老人和一個身穿名牌的大哥哥。

車來了,我被擁擠的人羣擠上了車。我在車窗裏看見了一個老人正把左腳抬進來,右腳還在半空中懸着,沒着地呢!。一條粗壯的胳膊把他擋了下去。然後自己奮力擠上了車。原來這個人竟然就是那個大哥哥,大哥哥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像一個風度翩翩的紳士,但內心卻是自私的。

老人也陸續上了車,一個阿姨下去了,我趕忙把老人叫來,讓他坐在那裏。但正在我們互相謙讓時,那個大哥哥跑來坐在了那裏,他坐得很自然。

我心裏憤怒的想,你連這點道德精神都沒有嗎?難道你站一會兒會累死嗎?你應該重新上一次幼兒園,讓老師教你怎樣尊老愛幼?

沒有美德的人生是孤獨的,沒得可以讓我們感到快樂,同時也會讓別人幸福。讓我們倍加珍惜美德這張通行證,朝幸福樂園的大門駛去!

……

美德的作文 篇3

美德是一雙手,推開封鎖在心裏的窗;美德是一扇窗,打開它,就能看到美好的天空;美德是一片天空,它有着無數純潔的心靈;美德是一朵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擁有它的人會擁有世界上最美麗的風景。美德是社會中自然形成的一個行為規範,它是獲得別人認可的一個標準。美德,是一種道德,是一種財富,更是一種智慧。

大家都知道“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其實,在公交車上,就時常會發現美德的身影。

有一天,我乘坐公交車去新華書店買書。一上車,哇!車上人滿為患。我好不容易在最後一排找到了一個位置坐下。兩站路過去了,車廂裏站着的人雖然走了一大半,但是依然坐得滿滿的。這時,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奶奶拄着枴杖走上了公交車。她往投幣箱裏投了一塊錢。然後,望了望車廂,她在尋找座位。此時,車上沒有一個座位。她歎了一口氣。突然,一個大姐姐站起來,給老奶奶讓座,並對老奶奶説:“奶奶,坐我的位置吧!”“不用了,你坐吧。”老奶奶客氣地推辭了。“那怎麼可以,您年紀都這麼大了,站着不好,快坐下吧!我還有兩三站就下車了。”説完,她便扶着老奶奶到她剛才的座位上。老奶奶一邊走一邊向大姐姐道謝:“謝謝你啊,小姑娘!你心真好啊!”她的眼裏流露出對大姐姐的讚許。“不用謝,這是應該的。”頓時,我心裏面暗暗地佩服這位大姐姐,覺得她格外美麗。

我觀察到坐在車廂前面座位的那些人,大都是年輕人和學生。他們有的在玩手機,有的帶着耳機聽歌,有的談笑風生。他們對剛才的老奶奶卻視而不見。他們這樣的行為,怎麼能算有美德呢?而這位姐姐與他們不同。她願意放棄一個來之不易的座位,讓給了一位更加有需要的老人。你説,她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我們去學習嗎?她難道不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嗎?

美德沒有重量,卻可以讓人重如泰山;美德沒有標價,卻比一切珍寶都高貴;對於我們學生來説,學習固然重要,但培養良好的情操,做一個有美德的人,比成才更重要!讓我們把這種美德發揚光大,讓它在生命中綻放美麗的色彩吧!

美德的作文 篇4

古語説:“百善孝為先。”可見,“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親情也是眾多情感中最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種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們的教育前提。

中華美德源遠流長,以往的每一代人都能很好地傳承孝順的美德。可是現在的“新一代”,為什麼將這種觀念淡化了呢?是不是我們的教育方式出了錯呢?怎樣讓孩子懂得尊重、孝敬父母呢?

首先,我們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樣孝敬父母的,看看這一美德在那個時代的表現形式是什麼。

公元前206年,劉邦建立了西漢政權。劉邦的三兒子劉恆,即後來的漢文帝,是一個有名的大孝子。劉恆對他的母親很孝順,從來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這可急壞了劉恆。他母親一病就是三年,卧牀不起。劉恆親自為母親煎湯藥,並且日夜守護在母親的牀前。每次看到母親睡了,才趴在母親牀邊睡一會兒。劉恆天天為母親煎藥,每次煎完,自己總先嚐一嘗,看看湯藥苦不苦、燙不燙,自己覺得差不多了,才給母親喝。

劉恆孝順母親的事,在朝野廣為流傳。人們都稱讚他是一個仁孝之子。有詩頌曰:仁孝聞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載病,湯藥必先嚐。

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親嘗湯藥”的故事。可是,對於現在的一些獨生子女,我們再也找不出如此的範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舉不勝舉,比如吃飯時,孩子愛吃的,全家人都不準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嚐,獨佔獨享。

吃過飯後,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顧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説幫着爸爸媽媽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護、細緻入微,換來的只是孩子的理所當然,凡此種種,都讓我們憂慮。

下面我們再看看這個叫楠曦的小朋友,她又有怎樣的小故事呢?

楠曦今年10歲了,爸爸媽媽對她寵愛有加,楠曦雖然很喜歡自己的爸爸媽媽,卻不知道去心疼他們。每天晚上,爸爸媽媽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家裏,楠曦還硬要父母陪她玩“騎大馬”,邊玩還邊催促着做晚飯。

楠曦的爸媽經常為此而感到傷神。他們也明顯地意識到,自己對孩子的寵愛讓楠曦喪失了孝敬父母的意識。

於是,楠曦的爸媽決定:從生活小事做起,培養楠曦的這種意識。

有一次,楠曦來了興趣,要嘗試自己洗碗筷。若放在以前,媽媽是不會答應的,可是,這一次媽媽痛快地答應了楠曦。第一次洗碗筷,楠曦感到十分費勁,力氣大了,怕碗碟破碎,力氣小了,怕洗不乾淨。

楠曦這時問起媽媽:“媽媽,你平時刷鍋洗碗也這麼累嗎?”媽媽説:“雖然我力氣要比你大些,不過每次洗那麼髒的碗筷,也是很累的。”楠曦聽完後,想了想説:“媽媽,我現在長大了,以後我來洗家裏的碗筷吧。”

媽媽聽了楠曦的話,心裏不知有多高興,並立即誇獎楠曦説:“女兒懂事了,知道心疼媽媽了。”聽了媽媽的誇獎,楠曦高興地笑了。從此以後,楠曦變得懂事多了,知道主動幫爸爸媽媽承擔一些家務。對於自己的爸爸媽媽,楠曦也懂得關心與體貼了。

其實,孝敬父母不是單一的習慣問題,它也體現出一個孩子能否關心他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我們作為家長心裏非常清楚,如果一個孩子連最基本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以後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培養孩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美德的作文 篇5

總有人説,猶太人十分吝嗇,但是,在我看來,與其説他們吝嗇,倒不如説他們節儉。那天早上,媽媽,我和另外幾個朋友一起在酒店裏吃早飯,由於菜不太好吃,可又已經拿到自己盤子裏了,所以,我選擇不吃了,放在那裏。結果媽媽告訴我:“猶太人最討厭別人浪費,所以,人家要是看見你剩了這麼多飯,會不高興的!而正因為這一點,猶太人才被大家説成小氣鬼!”真是的,這點東西都計較!我不高興的想道。不過我轉念一想,如果每個人都浪費一點點,那麼,每一頓飯,將會浪費多少食物啊!於是,我和媽媽一起把東西吃完了。有一位猶太人説過:“我們猶太人崇尚的是吝嗇主義,所以我們認為吝嗇是美德。而如果我們奢侈,浪費,炫富,就會很丟人,會被別人看不起。”這句話,令我這個沒有來過以色列這個國家前的我一直在想,猶太人會吝嗇到什麼程度呢?

到了以色列之後,我明白了,猶太人“吝嗇”到走在以色列首都特拉維夫的街道上,沒有幾輛奔馳,沒有任何跑車;他們“吝嗇”到走在街道上,根本看不到什麼名牌包包……不過在我看來,這不是吝嗇,而是一種節儉。有人説,節儉是什麼?不就是少買東西嗎?可是,我認為,節儉不是少買東西,而是買自己需要的東西,並且不浪費。但是,在我們的生活中,有那麼多人,念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卻大把的浪費着許許多多的食物;有多少人,嘴裏説着“從今天起,我要由奢入儉,再也不浪費了”的話語,卻還在各種商店裏買着一件又一件的名牌衣物……這樣的事情,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節儉,其實不僅是猶太人的美德,更應該是我們大家的美德,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把這一點牢記在心!

美德的作文 篇6

看不少文章,用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云云來説事。近來讀到,我們國家,由於信用缺失,我國每年財政上的損失高達約五千個億。觸目驚心的數據,真叫人痛心。前不久,在一篇文章中又看到,某工商銀行公佈了一千多名大學生貸款違約的事情,受到社會的關注,壓力之後,只有兩百多名學生不得不還款,餘下的無動於衷。

有着誠信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如今信用缺失,又反映在有知識,有文化的大學生身上。真是可悲!我國外匯儲備也達到一萬三千個億,銀行有錢,可弄的銀行有錢不敢放貸,尷尬無奈。説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不得不令人汗顏。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告誡自己的學生説“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説,一個人如果不講信用,就無法在社會上行事立足。《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與我們從小耳熟能詳的《伊索寓言》《狼來了》的故事,也都育人要誠實,立身處世。你誠信,信用喪失,不僅僅是無法在社會立足,甚至包括你的身家性命,沒了信用,狼真的來了,沒人去救你……

我對日本沒什麼好感,原因在此不論。可“信用”不只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1995年阪神大地震後,一家信用社向很多災民提供了一筆不菲的無息貸款,這些貸款無須擔保,只要把姓名和聯繫方式留下即可。三年後,“可怕”的事情發生了——所有貸款全部還清,沒有一例拖欠。(以上事例摘自李建權先生的《日本精神》一書,新華出版社20xx年出版)日本能稱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就誠信一列,我們能窺見一二。

誠信是一種道德,誠信是一種規範,就個人而言,誠信是高尚的人格,就企業而言,誠信是寶貴的無形資產,就社會而言,誠信是正常的生活保證。

我們現在談構建和諧社會,可和諧社會的建設是離不開“誠信!”的,無論是政府和個人。

美德的作文 篇7

美德,是至善至純至高人性的結晶。它源自生活又融入生活,不僅僅是你有美德之稱就行了,在這個現實生活中有許多事是不公平的,有美德的人總是被遺忘,而沒有美德的人卻被加上美德的美稱。

中國,一個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講文明、講禮儀是我們的優良傳統;我們要想成為合格的學生,就得有最起碼的文明禮儀。我們做出的那些陋習,圖的是一時之快,丟的卻是自己的人格和尊嚴。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那天我剛從圖書館裏出來,迎面而來的便是一股熱浪。我到馬路對面的超市裏買了一個冰棒,出來時,我就隨手把包裝袋扔到了地上,若無其事地走開了。我偶然回頭看了一下,那個冰棒的包裝袋不見了。

我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在離我不遠的地方,有個垃圾桶旁邊站着一位小男孩,他大概4、5歲左右。小男孩踮着腳尖,費勁地抅向垃圾桶,他的手裏拿着的就是那個包裝袋。我的臉火辣辣的燙,連小孩子都知道要將垃圾扔進垃圾箱,我卻不懂得。我快步走向他,把垃圾扔進了垃圾箱。當小男孩向我微笑的時候,我的心底湧起一股暖流,我今天雖然犯了一個錯誤,但是我用美德把這個錯誤填平了。

美德能淨化人的心靈,成為一個美德好少年吧!

美德的作文 篇8

那天我和媽媽坐車回外公家,在途中上來一個小男孩,只見他身上都是傷疤大概摔跤了!他見沒座位便想站着,這時,一位好心的老奶奶給他讓座並説;孩子,疼嗎,到奶奶這兒坐吧’’小男孩卻説;‘‘不了,奶奶我一個堂堂男子漢,不怕疼,可您就不一樣了,你年紀大了,所以,還是您坐吧’’老奶奶笑着坐下了,不只是誰帶頭鼓的掌,全車都是掌聲,後來我可能暈車吐了,那個小男孩見了立即向收票員要來拖把把我吐出的雜物掃了,並給了我一瓶水,説;‘‘把水喝了可能會好一些,之後我果然好了,我對他投出崇拜的眼光,雖然他比我小,但在我心裏他比我大。

下站了,小男孩已經回去了,我預感我們還會再見面,他的形象已經刻在了我的心裏。

美德的作文 篇9

一、中華美德

中華五千年的文明長河源遠流長,我們的祖先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貢獻了許多改變世界的發明與創造。中華文明是我們共同的驕傲,共有的財富,共擁有的語言,是抹不去的生命“痕跡”,是照耀中華數千年的“文明之光”在當代中國熠熠生輝,發揚光大。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養蠶業的國家。在桑蠶還沒有被飼養之前,我們的祖先很早就知道如何抽絲了。

祖國有巨大的文化成就:從四大發明到渾天儀,從《九章算術》到圓周率兀,從夏曆到《授時歷》。中國的文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分別是:“忠”——盡已報國的責任,“孝”——生生不息的愛心,“誠”——求真務實的品質,“信”——立身興業的基點,“禮”——人際文明的規範,“義”——人間正道的嚮導,“廉”——清白正氣的根基,“恥”——人之為人的底線。

我們小學生要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待人誠懇,不欺騙説謊。

衣裝整潔,講究衞生。

感恩父母,不亂髮脾氣。

珍愛身心,遠離煙酒賭博。

誠實守信,説到做到。

堅持閲讀,不懂就問。

熱情好客,舉止大方。

學會自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尊際長輩,見面主動問好。

愛護公物,遵守規則。

“儉以養德”是諸葛亮的一句名言。勤儉節約不僅能積累財富,還能培養艱苦創業的精神和奮發向上的美好品質。

二、伴我成長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為我們滋潤心靈,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美德是一種風,温暖而輕柔,可以讓我們生命中的微笑時時綻放;美德是一種雨,清新而營養,可以滋潤我們的心田,幫助我們成長;美德還是萬物中最美麗的那道陽光,給予我們心靈的慰藉。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三、文明美德:友情

阿拉伯傳説中有兩個朋友在沙漠中旅行,在旅途中的某點他們吵架了,一個還給了另外一個一記耳光。被打的覺得受辱,一言不語,在沙子上寫下:“今天我的好朋友打了我一巴掌。”

他們繼續往前走。直到到了沃野,他們就決定停下。被打巴掌的那位差點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起來了。被救起後,他拿了一把小劍在石頭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一旁好奇的朋友問道:“為什麼我打了你以後你要寫在沙子上,而現在要刻在石頭上呢?”

另一個笑笑的回答説:“當被一個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相反的如果被幫助,我們要把它刻在心裏的深處,那裏任何風都不能抹滅它。”

朋友間相處,傷害往往是無心的,幫助卻是真心的,忘記那些無心的傷害;銘記那些對你真心幫助,你會發現這世上你有很多真心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最要好的朋友也會有磨擦,我們也許會因這些磨擦而分開。但每當夜闌人靜時,我們望向星空,總會看到過去的美好回憶。不知為何,一些鎖碎的回憶,卻為我寂寞的心靈帶來無限的震撼!

四、文明美德:微笑的力量

每個人都可毫不猶豫的作出這一簡單動作——微笑,儘管毫不費力,效果卻非同尋常。

微笑,是友情的紐帶,無論是對朋友,還是敵人,或是素不相識的陌路人,送上你發自內心的微笑,顯示你的真誠的心田,顯示你純潔的心靈,顯示你靈活的處事。正因為有了微笑,我們的朋友才會越來越多,我們的生活才會豐富多彩。正因為有了微笑,我們的隔閡才會消除,我們的世界才會美麗。微笑,加深了我們的友誼,溝通了我們的心靈。

在生活的道路上,有父母的呵護,老師的教導,朋友的陪伴.他們的付出都是不需要用任何東西回報的:只要你在父母拼命賺錢汗流浹背的時候,送一個漂亮的微笑,他會覺得自己努力得到了回報只要你在老師忙於備課時,送去一個自信的微笑,他們也會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而朋友,你只要在他面對困難的時候給他一個鼓勵的微笑,他便能重新擁有戰勝困難的鬥志。這,就是微笑的力量.

五、文明美德:禮儀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

握手的時候,要注意手的左右,只能用用手,這是一種尊敬的做法,千萬不能用左手,如果不方便,必須表示抱歉。握手還要注意時間,不能少於1秒,也不能多於3秒。握手也得注意方向,如果是平等人的話,右手要豎起來,四支併攏,向前輕輕彎腰去握;長輩見小輩,應小輩的手心微微朝上,表示尊老;如果領導見職員,領導應該主動握手,職員的手掌也要微微向上;而男女握手更要女士先找男士握手。握手時的表情也要注意,握手錶示友好。歡迎。祝福等;面部表情要和善,這才能配得上‘握手’這個動作。

禮儀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金鑰匙;不錯,它還是走向社會的名姓片;是通往人生的一座橋樑;試點亮人生的一把火;更是我們品德的點照。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可是看見校園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着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髒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麼?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説“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們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自己卻吝於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麼區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美德的作文 篇10

這學期,我校開展了“人人爭做美德少年”的活動,這次活動給了我信心,使我相信自己能成為一個好孩子。

“孝敬長輩”是這次活動中的一個項目。説到這個,我真的進步了不少,最近,我幾乎每天都在倒垃圾,每天都陪媽媽泡腳。我還會煎蛋呢!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回家去煎一回蛋。我想:“煎蛋不是很容易嗎?只要把搗碎的蛋放些鹽,倒進鍋裏煎一煎,時不時給翻一個身,煎熟時就把蛋盛進碗裏,不就好了嗎?”可一回到家,聽了媽媽的話,我才意識到煎蛋並沒有那麼簡單。原來,媽媽煎蛋時有好多細節我沒有注意到,比如:要弄破蛋殼必須得敲擊碗的邊沿;鍋裏的水燒乾的時候才能倒進蛋液等等。我又想:“原來,煎蛋是那麼複雜啊!我還不如不做了呢!”但為了完成老師的任務,我只好試試了。在媽媽的幫助下,我一心一意地完成了各種步驟。不一會兒,香噴噴的煎蛋就盛到碗裏了。媽媽嚐了一口説:“啊!真好吃!你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這件事對完成所有項目來説是一小步,但對我來説,卻是一大步。爭做美德少年,我在行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z2oo0w.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