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必備】傳承美德作文合集五篇

【必備】傳承美德作文合集五篇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承美德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必備】傳承美德作文合集五篇

傳承美德作文 篇1

敬老愛幼,樂於助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我喜歡我的學校,在這美麗的校園裏我每天都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我愛我的老師,他們和藹可親,傳授我們知識和道理;我愛我的同學們,我們互相幫助,共同學習,一起進步。

每次上學走進校園“勤毅致遠,知行合一”的校訓,就會醒目地映入眼簾。雖然我還沒有完全弄懂它的意思,但每位老師的淳淳教誨,殷殷希望,我都牢牢記在心中。在學校我尊敬老師,見到老師主動問好;看見小同學不小心摔倒了,我會馬上跑過去扶他;有同學遇到不會做的作業,我會和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學習上遇到的問題。平時我和同學們能和睦相處,課餘時間我們會一起開心地玩遊戲。我愛我的學校,我愛我的老師,我愛我的同學們。

在家裏,我是爸爸媽媽的小幫手。他們常對我説:“要尊老愛幼,樂於助人,遇到困難要想辦法克服,這樣才是一名合格的小學生。”爸爸常常對我説要孝順老人,要對爺爺、外婆和其他長輩們有禮貌,見面時要主動問好,家裏有好吃的,要先給長輩們吃。正因為有了他們的付出,才會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我看到了他們累了,我會給他們拿出我家裏的按摩器,再倒一杯水,讓他們休息;平時會主動幫爸爸媽媽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有好東西時一定會拿出來給大家分享。爸爸媽媽和姐姐都愛我,我也愛他們,在家裏每天都感受到滿滿地幸福。

同學們,就讓我們共同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校做個好學生,在家做個好孩子!

傳承美德作文 篇2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要做好這一點,首先要做好弘揚中華美德,這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中華美德這一方面我們都可以做到的。在學校了見到老師問好,有禮貌,於同學團結友善,學習生活上勤儉節約,在社會中,多為他人做好事,樂於助人,無私奉獻,默默無聞。我們只要想做,一定會做到的!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本身就要有一正確的觀念,從子身觀念意識上做到弘揚中華美德。

現在社會的現代化帶來了價值觀念的衝突。在這場衝突中要不要保持中華美德,關係到中華民族的前途問題。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就是要把傳統價值思想體系中德優秀精華發揚光大,把它和現代化結合起來。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新文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鬢繁的國際交往帶來了許多外來的價值觀念。“麥當勞文化”正在侵蝕着中國文化。對於西方文化,我們不是一概排斥,而是要加以選擇和改造,要丟起一切腐朽落後的,或者我國國情不符合的的價值觀念。弘揚中華美德就是要振奮民族精神,抵禦一切不健康的價值觀念的侵蝕,樹立健康的社會主義美德。

當前我們這樣的青少年道德教育的現狀迫切要求加強中華美德的教育。長期以來,我們中國道德教育中存在的理想化,空泛化,形式化的缺點。青少年知道一些空洞的大道理,但對最初步的道德教育要求卻不清楚,不實行:不能判斷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的東西,有的甚至還受到社會上醜惡行為的影響。因此急需告訴他們中華美德是什麼,讓他們知道中華民族創造了中華傳統美德,同時又是在中華美德的哺育下壯大發展起來的;今天我們要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需要身體力行,發揚中華傳統美德,遵守“愛國守法.名利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的公民道德,今天為祖國的繁榮富強努力學習。

弘揚中華美德離我們並不遙遠,我們要從小做起,成為社會建設的骨幹,因此我們必須有健康的價值觀念,樹立健康的社會美德。讓我們一起奔向現代化吧!

傳承美德作文 篇3

記得從我記事起,父親就一直規範我們的言行,比如吃飯,在沒有特殊的情況下,一定要等家人到齊才能一起開動,父親説,當忙碌的一天結束,你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家,看着那滿桌飯菜,還有最愛的家人在等候着你,那是一種來自家獨有的幸福感。就這樣,父親讓我們體會了家人的尊重、家的親情、家的温暖。

小時候,父親、母親就經常教導我和姐姐要勤勞,講述了許多名人因勤勞而獲得成功的故事,從小起“勤勞”二字就深深的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裏。每到休息日,父親、母親就帶領着我和姐姐一起打掃衞生。父親擦窗户,母親洗衣服,姐姐拖地,我擦桌子。不用一會功夫,我們的家就乾淨極了。勤勞的家風使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樂,家庭的温馨。

父親還教給我們很多做人的道理,比如節儉興家,浪費可恥,這個淺顯的道理深深地印在我的心裏,影響着我的言行,看起來微不足道,但實際上它是我們世代傳承的傳家寶。在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我們不能讓勤儉節約與孩子們漸行漸遠。作為長輩,我們要以身作則,潛移默化地影響下一代,作為軍人的我經常利用茶餘飯後的空閒時間給我的孩子講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國的文明傳承,興國安邦,經久不衰的制勝法寶。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就要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在我家的衞生間裏放了個大水桶,孩子受我們的影響,總是把用過的生活用水都倒在這個水桶裏,進行再利用,從不浪費一滴水。勤儉節約,低碳生活是我們現代生活的主旋律。有時我們還可以教孩子一些生活中的小竅門,比如家裏的冰箱出現異味時,我會跟孩子一起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柚子皮洗淨擦乾後放入冰箱內,幾天後,打開冰箱,清香撲鼻,異味全無,這可是天然的環保型清新劑。現在我家的孩子儼然成了環保小大人、勤儉節約的好幫手。

當然,我的家風還有很多津津樂道的故事,美好、温馨的家庭是每個人都想擁有的,我的一家在友愛、互助、向上的家風的沐浴下,幸福生活着。就算面對暴風驟雨,我們也絲毫不退縮,昂首挺胸,勇往直前,最終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想必,這就是家風的力量!

傳承美德作文 篇4

在我的印象裏,美德就是讓人變得光彩熠熠的“濾鏡”,不管相機本身怎麼樣,只有濾鏡越多,照片才會越甜美。

小時候總是幻想着自己當醫生救死扶傷的場景,那時候覺得很酷。現在我長大了,卻覺得醫生是個又髒又累的工作,除了整天照顧病人,還要經常面對冰冷血腥的手術枱,做生與死的把關。我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媽媽,可她笑了笑説:“其實每個人一出生就有固定好的角色,新生兒的命運別人無可改變,但是可以靠後天的努力而把命運逆轉!醫生就是上天派來拯救人類的救贖,你應該對他們有感激之情。”

聽了這一番話,我對醫護人員有了新的概念。我敬佩他們,不是因為他們不怕髒不怕累,而是他們從死神手裏奪回來那麼多生命,在救死扶傷這件神聖的事情上毫不含糊。在病人看來,他們是救贖,是信仰;在旁人看來,他們是使者,是英雄;而在他們自己眼中,只是平平凡凡的公民。這種贈人大愛卻不圖回報的精神,便是美德。

“噓——聽!公共汽車來了!”夏天的煩熱加上知了的'叫聲讓人等不及衝進公交車。“哇!好涼快!”學生們的快樂也就如此——在炎炎夏日得到一陣涼爽。剛上車的老大爺可經不住這般“涼爽”,趕緊裹了裹衣服。“誒!你看那老頭,怎麼夏天穿這麼多衣服!”“就是就是!沒有兒女嗎?都不知道打扮打扮自己!”“看他衣服那麼髒,要不要讓位呢?!”在整個公交車上,已經瀰漫出人性反面的惡臭味,老大爺聽到後,盡力讓自己不貼近他們,乘客也很反感,一邊捏鼻子,一邊上下打量老大爺。這時有一個小學生抬頭望了望那些“心理變質”了的大人,心想:“老大爺那麼可憐,為什麼大家都嫌棄他呢?為什麼不能給他讓個座呢?”帶着滿腦袋的疑惑,他終於站了起來,並且喊了一聲:“老大爺!我給您……”話還沒説完,他就被人按了下去,“自己坐着不好麼?偏偏給他讓座。”小學生不甘心,踮起小腳,大聲喊了句:“老大爺!我給您讓座!您到這兒來坐會兒吧!”他的聲音變得嘶啞,身體也隨着車身的晃動踉蹌了幾下,看到老大爺眼含淚花地坐了下去才安心。人羣中傳出一個聲音:“咱們還不如個孩子!”一瞬間,眾人砌成的“冰牆”倒塌了,人們羞愧地低下了頭。這種捨棄自己幫助別人的精神,便是美德。

美德以任何形式無處不在。平常喧鬧繁華的城市,在中高考期間卻異常安靜,這是美德;雨露滋潤花朵,花兒還之以芬芳,這是美德;清風拂過琴絃般的柳枝,柳枝送它春天綠色的清新,這也是美德。

如今,美德已不是所有人的家常便飯,我們難道讓中華五千年的傳統美德失傳嗎?我們可能成為不了最好,但是可以做到最好。不要讓它失傳,要流傳。

傳承美德作文 篇5

相傳春秋時期,有一個叫穎考叔的小官去見鄭莊公。鄭莊公賞賜他飯食,他把肉片放在一邊不捨得吃。莊公很奇怪,穎考叔説:“我的老母親從來沒吃過這麼美味的肉食,請允許我拿回來孝敬我的母親。”莊公聽後十分感動。

其實,諸如此類的傳統還有很多,《詩經》裏面就有“哀哀父母,生我劬勞”。還有婦孺皆知的“孔融讓梨”等。由此可見,我們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孝”的傳統,而我們要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孝敬長輩的傳統。俗話説:“百善孝為先”,一個人如果都不孝順他自己的父母,我們還能指望他幹什麼?我想問問你們,你們有在父母回家的時候為父母遞上一杯解渴的茶水嗎?你們有對他們説一句:“我愛您!您辛苦了!”答案不言而喻。

為什麼會是這樣,原因我也思索過。大概是因為現在生活條件變好了,父母都把子女視為掌上明珠,捨不得讓孩子受一點苦。久而久之,孩子就認為這樣是理所應當,不值一提。或者有的家庭,父母對自己的長輩也不孝順,孩子在這種家庭的氛圍下耳濡目染,也就不知道“孝”怎麼寫了。所以父母也同樣也應該成為孩子的榜樣,督促他們體會“孝”的內涵。我們也要了解美好生活來之不易,父母對我的付出。時刻記住“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思。”

那麼,孝順的人有麼?還是一定的,記得一次我就看到這樣的一則新聞寫道,有幾位學生因為家境貧寒,父母有生病,他們就一邊照顧父母,一邊上學。這種精神就值得我們學習的。有小見大,孝順父母的人也一定是一個品德高尚的人。而不孝順的人,只會被人們譴責。

美好的品德還有一層底線——“已所不欲,勿施於人”。也就將心比心。你可以不同情別人。在這些基礎上,人們擁有一些更上一層樓的美德。小則“贈人玫瑰”。如:為貧困的學子捐款,給遭受災難困難的同胞送去慰問,拾到物品還給失主,為受傷的小動物包紮傷口,大則“精忠報國”,從古到今,有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鄭成功收復失地;岳飛“還我河山”還有林則徐的虎門銷煙;一個小女孩“請升上中國國旗”。

對這種擁有美好品德的人,我認為有一個最優秀的代表——雷鋒。他善良、好學、勇敢、有毅力、勤勞??最後悲壯的在22歲的花樣年華為了救兩個溺水的小女孩而被河水沖走?? 總而言之,擁有五千多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民族有許多數之不盡的美德,但同時也存在許多不良現象。我希望人們可以改掉那些陋習,弘揚中華民族的美德。美德是一副五彩的圖畫,它的顏色是光芒耀眼的,美德是一首歌,流淌在我們的心裏,它能激勵中華兒女努力拼搏。

標籤: 美德 傳承 五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qy4dej.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