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美德作文 >

【熱門】關於美德的作文

【熱門】關於美德的作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敍方式。那麼你有了解過作文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美德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熱門】關於美德的作文

關於美德的作文1

媽媽繡的十字繡上有四個剛勁有力的大字厚德載物。我問媽媽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媽媽説:就是隻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擔當大任。那麼怎麼才能成為品德高尚的人呢?媽媽説:答案就在你身邊找吧,從學習你身邊人的美德開始。那我就説説我家每個人的品德吧!

先説説我的爺爺吧!爺爺非常喜歡我,我提的要求一般都會答應,同時爺爺也是一個非常守信用的人。記得我過生日那天,我非常希望爺爺陪我一起過生日,但爺爺説他要替張爺爺值班,我拉着爺爺手説:別去了,和我在家過生日,讓別人替張爺爺值班吧。爺爺説:不行,我已經答應張爺爺了,我不能失信呀!不管我怎麼央求爺爺,爺爺還是去替張爺爺值班了。

我的奶奶在生活中非常勤儉節約。我家的廚房有一個大大的盆,奶奶會把洗過菜的水和淘米過的水放在盆裏澆花,我家的廁所有一個塑料桶,奶奶會把洗衣服用過的水放在桶裏用來沖廁所。我問奶奶為什麼這麼做,奶奶説:水是我們國家寶貴的資源,很多地方都沒有水吃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不能浪費呀!我知道了,我以後也要學習奶奶勤儉節約不浪費。

爸爸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他不管颳風下雨都會準時到達工作崗位,從來不遲到、不早退。他工作多的時候,會把工作帶回家來,直到我睡覺了他都還在忙,我問爸爸為什麼這樣,爸爸説:幹一行就要愛一行,這是職責所在!雖然我不太明白爸爸説的話,但我長大以後要做像爸爸一樣的人。

媽媽的工作非常忙,但她還是細心照顧着一家老老小小。在奶奶生病的時候,媽媽不怕

髒不怕累細心照顧奶奶;在姥爺住院的時候,媽媽日夜守護在病牀旁不肯休息。我問媽媽什麼,媽媽説:做人要懂得感恩,對長輩要孝敬!媽媽雖然平時對我很嚴厲,但都是為我好,我也要懂得感恩,不惹媽媽生氣了。

這就是我的家人,雖然很平凡,但人人身上都有美德,正如一首歌詞中寫道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只有家家傳美德,才能實現偉大祖國的中國夢!

關於美德的作文2

也許你曾注意過,在你身邊無論多小的小事,都可以變成人間的美德。

同學摔倒了,把他扶起來;行動不便的老年人要過馬路,可以攙扶着他過去;看到殘疾人於你走同一條路,要讓人家先過要讓我們幫助的,不僅僅是行動不便、身體有障礙的人。

我們身旁的每個人,只要遇到了困難,我們都該伸出自己的一隻手,儘自己的一份力去幫助他們。

在我眼中,美德,其實就這樣簡單。

在生活中,處處體現出美德。

下面就是我經歷過的一件真情實況:

12月2日,下午,前提概要:上午第三節勞動課一下,同學們飛奔教室。

班裏淘氣的男生小賀順着樓梯扶手向下滑,由於速度快,撞倒了正在與我聊天的小潘。

體育課上老師將他們兩位留下,做了些批評指導。

上體育的時候,小潘對我和小徐説,她肌肉拉傷了,心情一直很壞。

下了信息課,小潘又在與我和小徐聊天。

這時,她受傷的那隻手臂猛地撞到了牆上凸起的側邊,腿一下子軟了,一屁股要坐在地上。

小徐連忙跑過去,一隻手抓住她另一隻胳膊,另外一隻手拖住了她的身子,説:你沒事吧?小潘忙説:謝謝你,我沒事。

對於小徐的舉動,我很是欣賞。

她就體現出了生活中的美德。

當然,生活中的美德很多很多,只要我們注意,就一定能發現好的例子。

可是我們還會發現,在生活中,有些人會去欺詐。

常見的就是裝扮成衣衫襤褸的乞丐,向百姓討錢。

這樣做,騙走的不僅是人們的錢,還有人們的信任。

為了點錢這樣做,是不值得的。

多少年來人們口口相傳,美德是一種傳統。

傳,那人從耳中聽到,説給另外一人;另外一人又傳向其他人,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大家就都會了解。

統,瞭解實事後,大家就要統一照着去做,無一例外。

傳統傳統,就是大家相傳,然後統一照着做罷了,如此簡單。

然而,為何有些人不遵循歷史道路傳統的循環呢?在這裏我想,應該不必做深入分析了,從自己身上就能找到原因。

關於美德的作文3

美德,是人心靈深處的美好品德,它如一盞豔麗奪目的燈。有兩個人,讓這盞燈大放光彩。

在高一千三百多米的大山上,生活着一羣天真活潑的孩子們。這兒的人民十分貧窮:衣服沒好好的一件,飯沒好好的一頓。也因為貧窮,他們只能過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在山莊最顯眼的地方有一所學校。説是學校,其實也只是“間小屋。此刻,這所狹小的學校裏面密密麻麻地擠着一百多名學生,他們正在翹首以盼着什麼,是什麼呢?

在這破落的小山村旁,一輛車正沿着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盤旋而上,車上坐着兩位滿頭白髮的老人。他們才剛踏進學校呢,就被孩子們圍住了,“朱老師!”“孫老師!”

他們便是這個山莊兩位教師――一朱敏才與他的妻子。説起來,你也許不信!眼前這位貌不驚人,樸素無華的老人竟曾是一位赫赫有名、叱吒風雲的外交官。退休的他本可以在北京富足的過完自己的享樂之年,可他卻和妻子堅持去貧困山區支教。他們到了鄉村,第一件事就是為孩子們辦新課、買課本、買衣服,把兩三百萬熬不猶豫地全給了這個小山村。

他倆住的地方極為寒酸:一間小房間,要當卧室、廚房、浴室來用,他們一個月通常只能洗一兩次澡,到了冬天,還沒法洗。他們和公共衞生間之隔一扇,房子通常有飄來的惡臭味。這些這些,這夫妻倆全挺過來了。他們的到來,猶如一隻神奇的畫筆,為孩子們枯燥的童年“畫板”,描繪出燦爛的一筆。他們的到來,使原本靜寂的小山莊充滿了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聲。

支教的辛苦讓朱敏才患上了高血壓。年過古稀的他在支教的第十個年頭突發腦溢血。搶救後的朱敏才用顫抖的雙手寫出的第一句話竟然是――“我還想上課”!

這夫妻倆是多麼地令人感動!這種內在美如蜜糖般灌入了每個人的心間。他倆如兩隻在天空中飛舞的螢火蟲,身上閃閃發光。他們助人為樂,捨己為人。市上這樣的人還有許許多多,無論他們從事什麼工作,可他們都有一個同樣的品質――美德!他們如一顆顆的種子,在祖國的大地上綻放出美麗的鮮花!讓我們向他們學習,繼承中華美好的傳統美德!!!

關於美德的作文4

小時候媽媽常教導我説:“要懂得他人,懂得是美德。”

作為兒子,爸媽常年在外打工,實屬不易。我並不責怪他們落下我不管,因為他們為了撐起整個家庭,也不責怪他們不懂我。我自己在學校住着,每當看到室友的爸媽拎着大包小包來看望他們的兒子,幫他整理牀鋪,給他吃的、喝的,給他一個月的生活費;天氣熱了,有蚊子,不辭辛苦地跑過來為他掛蚊帳……雖然心裏“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有點難受,有點想哭,但是我懂我爸媽沒來的原因。我懂他們,他們也懂我。上高中以後,每星期回家一次,回家後我爸媽必定要給我打個電話,問這個説那個,總是在不間斷的陪我講話,我很認真在聽,在回答,在答應着他們的囑咐。

初中時,學校舉辦“關愛留守兒童”的活動,老師讓爸媽不在家的同學舉個手,我很不情願的舉了手。班上總共六十人,也就七八個包括我舉了手,我看到這種場景心中不僅酸酸的。五十多人的爸媽在身邊,輔導他們功課,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慰藉,心靈上的安慰。還好老師懂我,老師指着我對着全班同學説:“雖然別人父母不在身邊,但一點也不比你們爸媽在家的孩子差。凡事要自己動手,不能老指望爹媽。”聽到這兒,心裏不再那麼難受。

放暑假的時候去過我爸媽工作的地方,那裏屬於中國南方靠近赤道,所以四季如夏,十分炎熱。我們這裏披風衣穿長袖,他們那裏還在穿着短袖。即便下雨,氣温依然很高。我爸媽在一包裝廠上班,由於廠裏不提供住宿,於是在外面租了一間小屋,房租很便宜。為的就是節省錢。更好的撐起整個家。有一次爸爸管理機器的時候,不小心被夾到了食指,導致手指指甲蓋被夾成了黑色,我很難想象當時鑽心的痛苦。而媽媽在外出之前很胖,現在也瘦了很多。我懂他們在外打工的辛苦,他們也懂我學習上的壓力,所以我們互相懂得不給彼此施加又一份兒壓力。

懂得是美德,我們應該學會懂得。

關於美德的作文5

在古代,人們種田,狩獵為了生存,一次次地與大自然做出搏鬥,風吹日曬,雨打霜凍,為吃上一口熱飯。人們春種,夏待,秋收,冬藏。食物,便是一年之中最主要的東西,獲得食物成為最主要的任務,於是,有了民以食為天的俗語。

從以往的“民以食為天”隨着時代逐漸的發展漸漸演變成了“民以食為樂”越來越多新奇古怪花樣百出的食物出現在我們桌上,讓大家漸漸忘了食物原本的意義。於是,出現了種種浪費的狀況。人們説,食物是給人吃的,人怎麼吃都是人的選擇。沒必要為一口食而屈壞了自己。也有人説,今天的食物都是別人種出來的,是他人的勞動成果,應該尊重食物,節約食物。我國自古以節約作為一種美德,厲行勤儉節約而反對鋪張浪費。食物,作為一種人類賴以生存的能量載體的方式存在,本身就是不可多得的。現今,因為科技發明的種種創設,使得人類的生產值,達到了一個不快不慢的穩定局面。

為什麼説是不快不慢的呢?在我們看來,吃的隨時有,甚至很多,多到了我們可以浪費的地步,但是在別的地方看來,有些人口密集地區卻嚴重缺失食物資源。近年來,通過電視媒體我們大多可以看到,偏遠山區的人們有時的確得不到温飽。我們不禁要問,看到這種局面,我們還能浪費糧食嗎?——的確不該了。

的確,從古代的民以食為天到現今的民以食為樂,是我們生活上的一大進步。但是從我們的粒粒皆辛苦,到現在的多拿多點,不吃剩下是我們社會飛速發展所留下的不正之風。所以,以一名中學生為中心,應該以身作則,做到愛護糧食。一粥一飯皆來之不易。

古有人為以食為天,今有人以食為樂。不説是時代的變遷,這是道德上的缺失。也許浪費可以使人有面子,但是節約可以使人不忘本。我國千百年來的農業發展上,也沒有哪個朝代是盛行浪費的。現在的今天,當我們的國家立於世界之中時,我們更應該表現出一個國家的氣節。古人的教訓應該牢記耳畔。

關於美德的作文6

“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不僅僅是對個人的要求,更是對社會的要求,這個社會也因“讓”而更和諧美麗。

“奶奶,車子還有多久才到呀?”稚嫩的童聲傳來,原來是一位三四歲大的小娃娃。她身旁站着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老人笑着説:“小囡乖,再等一下。”老人嘴上這樣説,心裏卻不免擔憂。正巧,公交車來了,老人刷了卡,牽着小孩的手上去。“小囡,快去找個位子坐着吧!”奶奶説道。小囡穿過人羣着急地找着座位,回頭有些失落地對奶奶説:“奶奶,位子沒有了,可是我好累啊,我想坐着。”奶奶聞言,一臉心疼地看向孫女:“小囡,我們去問一問別人可不可以讓個座。”

小囡來到一位中年婦女面前,帶着期待的神情問道:“阿姨,您能讓個座嗎?”婦女不耐煩地看了看眼前的孩子説:“沒看到我拎着這麼多東西嗎?哪有什麼位子讓給你啊?”小囡的大眼睛閃了閃,似乎在説沒事,再問一問別人。她又想去問旁邊的叔叔,還沒等她開口,叔叔就先説話了:“哪來的小屁孩?走走走,沒空理你。”小囡再次受到拒絕,她備加受挫,悶悶不樂地去找奶奶,扯着奶奶的衣角説:“奶奶,我還是不坐了吧!他們都不讓座。”奶奶皺了皺眉,深呼一口氣,拉着小囡的手,兩人一同蹣跚地走向一位十四五歲的女孩身旁,問道:“小姑娘,你能讓我們坐一下嗎?我們剛剛趕路都很累了。”女孩揮揮手説道:“這位奶奶,很抱歉,我也很累,你還是去找別人吧!”

終於,小囡原本紅潤潤的小眼睛濕潤了,她忍不住哭了出來:“奶奶告訴我……做人要……懂得讓……,可是……可是……嗚嗚嗚!”在小囡的哭聲中,所有人都思考着。

良久,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了:“小孩子,你過來坐吧!”小孩和老奶奶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像太陽一樣光芒四射。

這一次,沒想到的是一位少年給大家上了一堂課,讓,是每一個人都應該擁有的美好品質,我們的社會不也會因“讓”而更温暖嗎?

關於美德的作文7

中華民族歷史悠久,而中華的傳統文化更是經久不衰。中華兒女的中華美德更是從前輩那裏流傳而下的珍貴精神財產。我們的任務即使繼承,也是傳承這越發閃耀的黃金。

中國古代儒家提出並歸納的五個最重要的道德要求“仁、義、禮、智、信”。這“五常”貫穿於中華倫理的發展中,成為中國價值體系中的最核心因素。而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統美德的內容更可謂深不可測,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歸納起來,可以分為“修身”、“齊家”、“治國”三個方面。

修身指的是自身的道德修養,自身的道德修養可以塑造自身的美德。正所謂: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一個人有了道德修養就會注意自己的行為是否得當,是否為他人造成了困擾。因此,只要人人都能具備修身的品質,社會將邊的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生活也會變的更加幸福

齊家是指家庭應具備的美德。家和萬事興,社會是有無數個家庭組成的。一個沒有美德的家庭只會給社會增加負擔。每個家庭都奉獻一點社會就會更和諧一點。家庭美德主要包括: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等。

“治國”,是指處事應具備的美德,就是為人處世之道。包括職業美德、公共美德等:精忠報國,勤政愛民,秉公執法,見義勇為,助人為樂,講求公正,禮貌謙讓,公平交易,尊師重教,勤勞敬業,救死扶傷都是治國的美德。

子路,在孔子的弟子。尤其以勇敢聞名。但子路小的時候家裏很窮,長年靠吃粗糧野菜等度日。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飯,可是家裏一點米也沒有,怎麼辦?子路想到要是翻過幾道山到親戚家借點米,不就可以滿足父母的這點要求了嗎?於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嶺走了十幾里路,從親戚家揹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噴噴的米飯,子路卻忘記了疲勞。子路就是中華傳統美德的真實寫照。

穿着傳統美德的鞋子,一步一步,踏踏實實地走在人生路上。苦難並不可怕,困難也不可怕,可怕的是骯髒,太容易玷污了純潔的靈魂。

關於美德的作文8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都是一個講究品德教育、個人修養的民族,一個甜蜜的微笑,一種執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寬容,融會成美德讚頌曲上一個個撥動人心的音符。

我認為,謙讓是最大的美德。有些人認為只是表面上談談“紙上談兵”,實際也不用去做的,但他們錯了,生活 中你不一定就要做大事,而小事卻置之不理,生活 中的一點一滴,你都能做,如上車先讓老人先上,看見老人要讓座……

謙讓這個詞語對人們即陌生又熟悉,早在很多年以前,我們的老師就教導我們要學會謙讓,隨着時間的流失,在我們的記憶裏謙讓這個詞已漸漸淡忘了……記得有一次,我站在104路車上,人很多,座位都做滿了人。到了宛平南路這一站時,上來了一位滿頭銀髮的老奶奶,還帶着一位年幼的小孫子,居然沒有人讓座。那位老奶奶領着孫子從車門口一直走到車尾,可滿車的人卻毫不在乎,視若無睹。坐着的人心安理得,連正眼都不去瞧一下他們。沒有幾個人像我這樣看着這一老一少。每次到一個站點,都會播放“尊老愛 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您……”我想,這是在浪費電。我聽了幾百遍了,想必經常做車的人聽了不止100遍,而今天,滿座的人,面對他們卻不加理睬。

最近在報紙上看到這樣一則消息:哈爾濱市一家企業公開招聘人員,一位前來應聘的女大學生,各方面素質相當不錯,就因為她多次主動給別人讓座,被招聘單位説成是“缺乏競爭意識”而拒絕聘用。我認為,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説,讓座只是我們應盡的一種義務。現在,人們都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很重,誰也不願意吃個虧——正如讓座這個簡單的動作。此刻的讓座已成了那變質的麪包,像個足球似的被人們踢來踢去。

我們大家在學校裏也會有一些事發生。但同學 與同學 之間,也是應該要互相謙讓的,我們要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使人與人之間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前進的路已經為我們鋪好,下一步,就是要我們頑強的走下去,事在人為,我們首先就是要具備中學生的美德,具備我們中華民族的美德,沒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別讓陋習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別讓陋習陪伴你度過最美好的人生!讓我們的校園 從此綻放美麗,讓我們的社會迸發出文明的火花,讓我們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結伴同行!

關於美德的作文9

讓,是一個神奇的東西。同學之間擁有了它,會更加團結友愛;同事之間擁有了它,會更加和睦友好;家庭擁有了它,會更加幸福美滿;生活有了它,會更加豐富多彩;世界有了它,會更加和平。讓,真的是一種美德。

同學之間需要“讓”

小時候我因別人不小心把我撞倒在地,我會馬上站起把他推倒在地,我那時看着她哭,還能會冷冷地送上一句“你活該”。現在想想我那時真的是太不懂事了,記得自從我們因為這事連續三四年沒有在一起玩過,直到那一次我幫姑姑打核桃,他來了我給他讓了個座,我倆開始由一句“謝謝”到多次“我們去哪兒玩兒”。真的太神奇了,就因為我這個小小的舉動讓我們從視對方為敵人到重新成為往日的好友,其實同學間根本就沒有什麼大事,有時只需你稍稍讓一步,你們就會親如一家人。

家人間需要“讓”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脾氣很倔的人,記得他們大多數吵架都是因為意見不合歌詞,又不聽取各自的想法而吵起來的。現在爸爸媽媽上了些年紀很少見他們吵架了,每當他們有不同意見時,他們都會參考對方的意見,有時候彼此達不到一致時,他們各自都會讓一步,其實家裏人間沒有什麼達不到一致的意見,只要你讓一步,他讓一步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加幸福美滿。

同事間需要“讓”

記得有一次去體檢時,有兩名年輕的醫生因為誰做心電圖誰測血壓給嚷了起來,他們不僅耽誤了工作進度,還讓旁人看了笑話。是啊,做心電圖確實很辛苦,每個人都喜歡幹那些簡單又輕鬆的活,如果他們各自退一步,説你做一會兒,我做一會兒,兩個人交換着做還有什麼可吵的,最後誰也不開心,其實同事之間沒有什麼矛盾是解決不了的,只要你忍讓一下,他忍讓一下,再難的事也不是事。

讓,真的是一種美德。讓,讓生活更和諧,讓世界更和平。人人都需要讓,我們要把“讓”這種美德傳播到世界各地。

關於美德的作文10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界無處不充滿“孝”。孝順父母是我們每個人的事情,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做起,這樣才能將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發揚下去。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的佳話。對於青年來説,孝可能不能那麼完美的表現出來,但是我們要盡我們最大努力去詮釋它,讓他變得更具意義,而不是徒有虛名。

孝,是父母幹完活回到家後我們送上的那一杯熱茶;孝,是父母累的時候我們一句安慰的話;孝,是父母晚上回家後我們端上的洗腳水;孝,是讓父母看到我們成績進步,孝。是父母從犯=我們嘴裏得到那一句讓人感動得話;孝,是我們能夠健康的成長,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對於他們來説也已是對他們的孝。

父母,不奢求我們能夠給他們買多少東西,不奢求我們有多有錢,而是我們能夠在傷心的時候給他們打一個電話,是我們在外上學對他們報的那一句平安,使我們期中,末考試成績單上的前幾名,即使沒考好,父母還是會鼓勵我們,讓我們努力,讓我們有出息。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

想想父母在家拼命地掙錢,為的是什麼?為的是能夠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能夠有個好的學習壞境,能夠讓我們有出息,能夠讓我們健康的成長。

為了父母,為了我們這個家。作為高中生的我們,應該付出多倍的努力去孝順我們的父母。不要求我們給他們買多少東西,就只請我們,在學習上努力地進步,努力地向前;大休你回到家後,給父母洗上一次腳,給他們捶捶背,説説這段時間的進步,聊聊這星期發生的事。這些對於他們來説就已經是孝了。

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歷史的佳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端上一杯熱茶,對父母噓寒問暖,洗洗腳,捶捶背,報上一句平安,學習上的進步。

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不要讓它從我們這裏不再是佳話。

孝,是我們永不會忘記的傳統美德,是感化心靈的名詞。

山東濟寧微山縣微山縣第二中學高二:晨曦文學社(張俊)

關於美德的作文11

夢,總是虛幻的,它是對某種東西的追求,對某種事物的渴望……

今夜的月光朦朦朧朧,像在月亮上蓋了層白色的薄紗。“撲稜稜……”一隻小鳥從窗前掠過,我躺在牀上,不禁陷入了沉思。

我進入了一個王國,聽説那裏有一隻神鳥,長的如同鳳凰,滿身金色的羽毛,炯炯有神的眼睛,聲音無比柔美。據説,如果能得到它的幫助,便會幸福永久。許多富貴人家,都想得到它,於是便不顧家人的勸阻,冒着危險邁向神鳥的藏身之處——巔峯雪山。雪山的空氣有些涼,雪花飄到了地上,就像鋪了一層銀色的地毯。

這神鳥聰明機智,思維敏捷。大家找到它的藏身之處雖不費吹灰之力,可想要捉住它,可就難了。

一個名叫西蒙的男子,手拿彈弓,布袋裏裝滿了子彈,千里迢迢,風雨兼程地尋找神鳥。不知過了多久,他看到了一隻神采奕奕的鳥,相貌甚像神鳥。西蒙頓時高興萬分,一手拉弓,瞄準方向,“嗖”的一聲,鳥落了下來。他撿起了鳥仔細一看,不禁轉喜為悲,因為那是一隻普通的鳥(這是神鳥的分身術)。最後他因失足而墜落山崖,粉身碎骨。

在西蒙遇難不久後,又有男子上山捕鳥,卻同樣被神鳥戲弄,因氣惱而喪失理智,心臟病發而死。一個又一個的男子慕名而來,卻連連被神鳥作弄,落得了慘不忍睹的下場……

從此以後,便在也沒有人來捕殺它了,可是事情過了許多年,一個貧困善良的年輕人,卻收到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神鳥突然降臨到了他的家裏,讓他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唉!那麼多人費盡心機,要捕殺它,可是貪得無厭終歸害了他們。

我從夢中醒來,發現一切竟然都只是虛幻,可那隻躲過“生死劫”的神鳥,卻永遠住在了我的心中,和它的主人一起過着平安幸福的生活。

善良一種美德,讓我們助人為樂吧!相信善良的人總會收穫意外的驚喜。

河南省沁陽市第二小學四年級李思漩

關於美德的作文12

“生活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也會對你笑;你敵視他,它也會仇視你。於是在生活中你一無所獲。”當你遇到困難,要打退堂鼓時,你是否想起你的過去?是否想起你曾經還克服過困難?於是你感激你過去克服過困難的經歷,使你有了再次克服另一個困難的勇氣。與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讓我深有體會。

降生的那一刻,我什麼都不懂還不懂,卻在什麼都不懂的時候懂得有個愛我的.男人,他是爸爸,有個愛我的女人,她是媽媽。

三歲,是儲存在腦海裏最深的記憶,父母都在城裏打工,我與鄉下的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那幾畝地的旁邊有個水渠,水渠裏有沙土,在烈日下頂着大草帽的農人們在地裏幹活,我也頂着個大草帽,在烈日下挖沙玩。水渠裏有水時,偶爾遊過幾隻青蛙,密叢裏的蟲子們唱着高亢的進行曲……

上學的年齡,我告別了爺爺奶奶,告別了田園的悠哉悠哉。要到城市裏和爸爸媽媽呆在一起,那是住平房,一次父親讓我看行李,看着看着不懂事的我竟然和同齡的孩子們去玩了,哪知道什麼行李。回來捱了父親的打……

小學三年級,我們家搬到了樓房,我也因此轉了學,進入了新的集體,與新的同學相處,我們曾今一起翹過課,裝過病,也曾經捱了老師批,知道小學的最後那次考試,拿到喜報的那天……

這不都是我經歷的嗎?我如今有幸坐在教室裏寫下這篇作文,若不是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那裏有這樣的機會?農村裏我看到了蟲子,青蛙,聽到了歌聲。集體中我看到同學清澈眼睛,看到了笑臉,聽到了老師句句鼓勵的話語。父母苦心的教導我明白了為人要做和不能做事。我竟有幸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啊,我在想我是不是要感恩呢?我想我要説“是”。我要感謝農村讓給我領略到生機,感謝老師同學們鼓勵的話語,陪我度過了一個個難關,讓我有了一顆關心他人的心。感謝父母讓我明白了責任,感謝曾經,感謝還有未來……

感恩啊,這是人的美德啊……

關於美德的作文13

“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上面的這段話出自於《禮記·大學》。修養品性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家族;家庭家族管理好了,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家是小國,國是大家,這是我們的祖先通過一代又一代傳下來的真理。

家風是管理好每個家庭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我家的家風——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它讓我的家中洋溢着書香:大小的書架上,乾淨的書桌下,整齊的抽屜裏,隨處可見書的影子。姥爺愛寫字,姥姥愛看故事,我愛寫作。我們一家和和睦睦,生活幸福。家風完善了我們的家,明確着我們的目標,促進了我們的成長。家中有家風,心中有亮光。前路漫漫,家裏的風氣為我們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俗話説的好:“家風好,則人心正,父母慈,兒女孝,婆媳睦,妯娌和,子孫賢。”好的家風不僅僅能讓一個普通家庭更好,還能孕育出“好”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幼時貪玩,無心讀書。他父親興王將它關進書房中,抄寫一副對聯:“讀書好練武好學好更好;創業難當權難知難不難。”抄了整整一百天,他理解了父親的苦心,向父親請罪,從此好好讀書,認真學習禮儀和規範。

明代大文人徐渭寫過一副家教聯:“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以此來告誡子孫珍惜時間,趁早好好學習。這句話被流傳下來,影響着一代又一代的學生們。

千年以來,家風的重要性已經顯而易見。前輩們留下的幾句話,後輩們耳濡目染,在不經意間,就扳回了人生的航向。

家風清則社風清,家風濁則社風濁。一個家庭的風氣,決定着家庭成員是否能和睦相處;多個家庭的風氣,決定着成千上萬人的人生走向,那是社會的風氣;而社會的風氣,就關係到整個國家的去向:是越發展越輝煌?或者反之?

弘揚中華美德,傳承良好家風。我們要把家風永久留在心中,放在家中,實現“中國夢,我的夢”,讓我們攜手共進,為家庭出一份力,為社會出一份力,為國家貢獻一份永恆不變的能量!

關於美德的作文14

中華民族具有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華美德正是發展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我國也具有“禮儀之邦”的美譽。弘揚中華的傳統美德使我們最基本的必做之一。

我們是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也當之無愧的去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社會做個表率。我國的傳統美德包括團結、尊重、孝感恩等。

我先説第一個美德,“感恩”老師就像園丁照料着我們。老師教學之路多麼的艱辛多麼的辛苦,但他們從來沒有説過一句苦,從而默默無聞的哺育祖國的花朵。我們都要去感激教過我們的老師,要用美好的成績來報答老師。

有的人主動護送迷路的老人,有的人自覺撿起地上的垃圾扔進垃圾箱內,有的人為了國家的安寧,晝夜的堅守自己的崗位上,有的人尊老愛幼、拾金不昧、樂於助人、愛崗敬業、奉獻社會,這些人都是我們青少年的榜樣,好比列寧説過:和水的流動就是泡沫在上面,深流在下面,現象就好比是浮在河流表面的泡沫,本質就好比是埋藏在河流下面的深流。

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慮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有種種聯繫和相互交織起來的畫面。

自強讓一個人活出尊嚴,活出個性,使我們健康成長,搞好學習,成就事業的強大動力,自強不息是我們中華民族八千年來主城的民族精神,正是這種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歷史滄桑二不衰,飽經磨難而更強,豪邁地立足於世界民族之林。自信是打開自己的潛能寶庫的鑰匙,人的潛能猶如一座待開發的金礦,藴藏着的量無窮,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座金礦,充滿自信,才能開發出埋藏在深處的巨大潛能,能力才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人生才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要弘揚我們中華的傳統美德,這樣社會才會美好,人人豆尊老愛幼,從都注重環境等,讓我們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來弘揚吧!

關於美德的作文15

可樂瓶的代價

晚飯後,我習慣將一袋垃圾放到門外,第二天早晨上班時,順手拎走。搬入新樓不久,發現圍繞門外的一袋垃圾發生的事,頗為蹊蹺。正常情況是,一袋垃圾靠在門外等我到天明,可有時候垃圾竟會被人拎走,這讓我感到有些奇怪。

漸漸地,我隱約窺探到其中的祕密,這一事好像與另一物產生了聯繫:在垃圾袋如果放入了可樂瓶,垃圾就會消失;相反,垃圾則存在。於是斷定,垃圾袋的消失,應該與可樂瓶有關吧?

後來發生的事,證實了我的判斷。

暑假,為帶兒子晨練,我起得很早。繞城小跑半圈後回家時,天才剛剛放亮。樓梯爬到三樓,遇上了一位拎垃圾袋的中年漢子。他的左手掐住一隻可樂瓶的瓶頸,右手拎着我很眼熟的垃圾袋。

見了我,他的表情突然有些尷尬,估計是認出了我。擦肩而過時,他説,可樂瓶放在垃圾袋裏,我想,你們是不要的,我就拿了,順便把垃圾拎下去,不知,不知你是否介意?我連忙説,謝你都來不及啊!

事情已經很明白了。

這位中年漢子,我也眼熟。常常來小區收點破爛,掏些垃圾。其身份不言而喻,表情中,帶着在生活底層掙扎的匆忙和焦慮。

他這樣做的用意很明顯:值一毛錢的可樂瓶,即便裝在垃圾袋中,也不能白拿,要拿,也得付出價值對等的勞動。於是,他用拎走垃圾來作為回報。

同樣是可樂瓶,在我的印象中,這漢子是有所取有所不取。上次,我聽他收破爛的吆喝聲,打開門,“這兒有幾個可樂瓶,拿去吧!”我跟他説。他掃了一眼,目無表情,向上走去。當時,我以為他遲鈍,便大聲喊,可他連頭也不回,繼續向上走。事後想想,或許是因為我的態度輕慢,或許是他不願受嗟來之食。不付出,就不願有所取,他是不想佔幾個可樂瓶的便宜。

有段時間,我常聽到一些言論:什麼貧窮是一種病啦,什麼窮人缺什麼啦。這些論者板着面孔,像嚴厲的老師,用教鞭邊敲邊指“窮人的缺點”。其實,他們所説的缺點,是人性普遍的弱點,只是被有意放置到了窮人的身上,大加渲染而已。

不要看低了窮人,或許他們的品質是我們人生的課堂。當某些大鱷毫無愧疚地大肆侵吞社會財富時,一位窮人卻不願意平白無故佔有一隻可樂瓶。欲將取之,也要為此付出相應的勞動代價。

標籤: 美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meidezuowen/qqv4y2.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