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公德作文 >愛心作文 >

愛心教育作文

愛心教育作文

一個沒有愛的教育工作者,就別談什麼教育藝術。因此,具有愛心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最起碼的素質。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愛心教育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愛心教育作文

愛心教育作文一:

媽媽的愛是無私的,媽媽的愛是偉大的,媽媽的愛是温暖的。它就像一塊濃濃的巧克力,使我深深陶醉。

我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裏,永久地被愛包圍、封鎖。而我就像一顆幼小的嫩芽,等待着媽媽為我澆水、施肥。快樂的茁壯成長。

那是我六歲過生日的時候,媽媽給我買了一輛粉紅色的自行車,那是多麼的漂亮啊!別提我有多喜歡它了,但是,我不會騎,可以説是一竅不通。此時,我不由得想:“媽媽會騎自行車,不如讓她來教我吧!好,就這麼辦吧!”我來到媽媽面前,説:“媽媽,你能教我騎自行車嗎?”“好!”媽媽爽快的答應了。媽媽帶我來到大門口,説:“我們就在這裏練習吧!”“好!”我充滿信心的回答。話音剛落,媽媽就開始講一些關於騎自行車的注意事項。説了半天,我實在忍不住了,不耐煩的説:“好了,好了,我都知道了!”我什麼也沒管,只是一心想着趕快坐到車椅上,可沒想到的是剛坐上去就摔了下來。媽媽看見了立刻把我扶起來,心疼的説:“我們回家吧!明天再練!”可是我不甘心,就嚴肅的説:“不!”媽媽又説:“明天去公園再練。”這時,我暗暗地想:“畢竟我的傷還是那麼痛,還是明天再練吧!”對持了一會,我無奈的“投降啦”。到了第二天,我們來到公園,繼續練習。總是摔了起,起了又摔。反反覆覆好幾次,最後還是沒有成功。於是,媽媽決定,她在後面扶着自行車後座,讓我慢慢騎。“這是個好辦法!”我高興的説。按着媽媽説的,媽媽在後面扶着,我慢慢的騎,可剛走到一半,媽媽慢慢地悄悄地鬆手了,緊跟着我後面。但我卻一點兒也沒感覺到。直到我跳下車那一刻看見你—汗流滿面的媽媽,我才明白。媽媽臉上充滿了笑容:“你終於學會了!”但是,我每一次騎車的時候,媽媽都會説“路上小心”四個字。就這樣,“摔倒”離開了我。

媽媽對我的愛如同陽光般温暖,春雨般滋潤。這種愛教育着我、鼓勵着我,是我成長的指向標。

愛心教育作文二:

“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着一羣小鳥飛來飛去;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神氣,説上一句話來驚天動地。”歌聲激盪着我的青春歲月,青春年少的我就很仰慕於神聖的教師職業,希冀成為歌中那美麗的角色。天遂人願,夢想成真、寒來暑往,授業解惑,我深深感受到為人師表的責任和使命,還有那無法釋懷的平凡和奉獻。正像歌裏所唱:放飛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你;寫下的是奉獻,擦去的是名利。”

從事音樂教育工作四年多來,我的心裏逐漸對教育有了一根準繩——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祕就在於如何愛護學生。教師的愛應該灑向每個學生,不僅對優秀生,還應該更多地關注一些在品行或學習方面暫時落後的所謂“後進生”。他們雖然為數不多,但因常犯錯誤、學習落後,給班集體帶來許多不利影響。由於種種原因,他們往往對教師有疑懼心理和對立情緒,對老師時時戒備,處處設防。古言云:親其師,才能言其道。而要做到這一點,教師就要給予他們更多的温暖,更多的關懷,用師愛去融化他們心靈的堅冰,點燃他們心中自尊和進取的火花,引導他們一步步上進。

一、關注學生,善於發現他們的長處,激發他們的主動積極性。

三年級班上有一個男生上課總是影響課堂紀律,打別的同學,其他同學就告狀影響課堂教學往下進行。課下也對他進行多次批評教育,但不是很見效。我另想辦法,平時上課我注意觀察他,發現他比較好表現自己,每次唱歌時,他喜歡突出自己的聲音,於是我就抓住時機,利用音樂課教學的特點,對他進行引導。在學習《大鹿》這課時,我就利用他善於表現自己的特點,讓他為大家領唱大鹿唱的話:“兔兒,兔兒快進來咱們手把手挽牢”,我要求唱這句時要表現出大鹿着急的心態,和樂於幫助別的弱小的動物的心情。果然不出我所料了,他表現的非常好。不但唱的好,而且從那以後,他知道怎樣幫助別人,知道和同學搞好團結,也知道遵守課堂紀律了。他的轉變告訴我,光靠機械的説教、批評往往收效不大,它需要老師把愛的情感投射到學生身上,才會引起他們心靈的共振,行動上的回報。

二、尊重學生,用鼓勵和信任建立起師生情感交流的橋樑。

一次一年級的音樂課,我們學了一首歌,名叫《國旗國旗真美麗》。等到學生們基本上都學會了的時候,我請個別同學上台來表演唱,我看到有一位小女孩臉已經憋的通紅,整個身體幾乎都前傾着站了起來,手舉的高高的,嘴裏還喊着:“老師,叫我!老師,叫我!”我一眼就看到了她,便叫她上台來唱。等到她喜滋滋的跑到講台上後,卻有些害羞似的望了我一眼,底下了頭,兩隻大眼睛忽閃忽閃的。我猜想,這肯定是一名性格比較內向的同學。我耐心的鼓勵了她,等到她哼唱了幾句之後,就再也唱不下去了,台下已經有同學在起鬨了,教室裏充滿嘲笑。我立即大聲説:“同學們,這位同學可能是第一次上台唱歌,看到台下這麼多人,一激動把歌詞忘了,沒關係,我們和她一起唱好嗎?”同學們都説,好!這個主意也得到了小女孩的認同。為隨後,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全體學生擊掌應和,小女孩忘情地表演,教室裏激情盪漾,其樂融融,難堪隨之煙消雲散……

拂去學生心頭的陰霾,以尊重培育尊重,是音樂的效能,不也是音樂教師的職業操守所在嗎?

三、理解學生,用耐心去培育學生的堅強意志。

對孩子的愛,首先表現在教師的天職是不放棄對任何一個學生的教育。對於後進的學生,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還需要細緻入微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恆心,教育才能取得成效。因為他們也有上進求好的願望,但缺乏毅力和自制力,在進步過程中,往往經受不住外界的不良影響而出現反覆。這就需要老師以最大的耐心冷靜地幫助他們分析原因,鼓勵他們繼續進步,用教師的耐心和恆心,促其養成堅強的意志,才能使學生的毛病標本兼治。三年級班上有一名這樣的學生:陸世豪,他任性、驕傲,打仗是家常便飯。而他的父親不講究教育方法,動輒打罵。對於這樣的學生怎麼辦?有兩種態度和方式。一種是上課時一味地指責批評,“看住他”;另一種是用愛心感化,洗淨孩子心靈上的灰塵。我選擇了後者,我充分音樂課堂生動活潑這一特點,經常課堂上邀請他站起來唱歌,表演等等。他的嗓子很響亮,於是在學《小小少年》一首歌時,我讓他領唱,並進行了一次小小的思想教育。我對他們説:“歌曲中的小小少年就像你們現在,自由自在沒有煩惱,但是隨着年歲由小變大,他的煩惱卻變多了。有了煩惱的事説明你正在長大,要逐漸適應這個世界,這個環境。在學校要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就要遵守紀律。”説到這裏,我便用餘光看了看陸世豪,只見他使勁點了點頭,一副痛改前非的樣子。可往往好不了幾天,他課堂上又開始旁若無人搗蛋了。但即使這樣,我也不一味地指責和訓斥,而是曉之以禮,動之以情。有一次他發燒了,我和他母親坐在他身邊,當我將一個削好的蘋果放入他手中時,他和他母親都哭了。“老師,這孩子長這麼大,從沒人這麼疼他。”就這樣,撥亮了一盞燈,照亮了一大片。以往和他情趣相投的後進生都開始轉化了。這個集體中的一棵棵小樹的枝丫被及時修剪了,在真情的雨露下,他們茁壯地成長着。

在學校,教師要具有一顆愛心,具有“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點草去”的奉獻精神,在今後的工作中,要不斷積累經驗,揚長避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快樂健康地成長,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表揚和鼓勵。有機會感受成功給他們帶來的喜悦。作為一名音樂教師要發揮音樂課的特點,用愛心、信心、和耐心去關注每個學生,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愛的.温暖,發揮他們的長處,創造和諧的教育環境促使他們戰勝昨天的挫折,迎接明天的挑戰。

愛心教育作文三:

一次逛街,發現一四、五歲小孩與一隻小狗玩的正歡,孩子幼稚的臉上洋溢着天真爛漫的笑容。突然一位年輕的媽媽飛奔而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一腳把小狗踢飛,小狗慘叫着離去,年輕的媽媽迅速抱起孩子離去,在那一剎那,留下的是孩子茫然地目光……

不言而喻,從孩子的母親動作的迅速程度可以看出,她是多麼的愛自己的孩子,她決不允許自己的孩子有一丁點的傷害。作為母親,也許她想也沒想,就做出了這個選擇。

可是,不經意間,她傷害的不僅僅是小狗,還有她的孩子,或許這一畫面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裏永遠不會抹去,這一刻,她可能體會不到母親對他的愛,但他卻目睹了母親一腳踢開小狗的事實。母親對孩子的教育傾注了全部,説教了很多,可這一些都抵不過剛才的一腳,把所有的教育都踢飛了。

也許,年輕的媽媽從來沒有想過這一腳的嚴重性。她對孩子的愛心與對小狗的粗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本來愛心善良的種子已經在天真幼稚的心裏種下,期待着萌發的陽光與雨露,可是一場冰雹摧毀了希望,不知孩子在幼小的心靈裏作了怎樣的鬥爭,鬥爭的結果又會怎樣,但願影響的是這一個孩子,可是誰又會知道將來不會影響他的孩子呢?更遠的未來呢?一個孩子這樣,兩個孩子呢?更多的孩了呢?將來的孩子還有愛心嗎?

在有意,或無意之間,我們使自己的孩子失去了愛心。愛心,也許天生就在孩子心中,只是被我們扼殺了……我們還能不能把它找回來嗎?

愛心教育作文四:

近日讀了李鎮西老師的《愛心與教育》,不得不為李老師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真實而感人的事例一次又一次地出現在腦海裏,只覺得做他的學生實在是無比幸福的事。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和愛心為我們刻畫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給了我們為人、為師的道理:

1、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

愛學生,就必須善於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進學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須把自己當做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了解他們最關心和最感興趣的是什麼,他們有哪些快樂和痛苦。教師對學生真摯的愛是感染學生的情感魅力,這種愛不應該是居高臨下的,而應是發自肺腑的對朋友的愛。當我們故作尊嚴,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尊嚴來換取自己的尊嚴時,學生根本不會買我們的帳,只會向我們投來冷漠的眼光;而當我們“無視”自己的尊嚴,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誠的感情,並隨時注意維護、尊重學生的尊嚴時,學生會把他們全部的愛心和敬意奉獻給我們。教師對學生愛的表達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學生失意的時候,給他一點鼓勵;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他一點幫助;學生悲傷的時候,給他一點安慰;學生高興的時候,走到他們中間一起分享快樂……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把我們當做老師。擁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是我們教育事業永不言敗的一道防線。

2、用心靈贏得心靈

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全體學生就必然面向為數不少的後進生。教育者對後進生的愛,絕不應是為了追求某種教育效果而故作姿態的“平易近人”,而是教育者真誠情感的自然流露。蘇霍姆林斯基告誡教育者:不能讓兒童那種“成為一個好人”的願望的火花熄滅。即使是那些被自己認為“一無是處”、“無可救藥”的學生,其心靈深處或多或少也有美好的道德的萌芽。對後進生的轉化,與其向他們“灌輸”,不如引導他們發現自己身上的善良之處、高尚之處,幫助他們樹立“我是一個有缺點的好人”的道德自信。這種做法,絕不僅是一種教育技巧,而首先是一種有真誠而產生的相互信任。而當我們真正走進學生心靈時,將是無比幸福的,而他們也樂於主動向我們敞開心扉時,我們的教育之舟便已駛入了成功的港灣。

3、激勵優生超越自我

教師對優生的感情幾乎是不需要培養的,我們總是希望自己班上的優生多一些,因為他們有較強的知識接受能力,學習成績優異,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突出,可以成為老師的助手。但他們也存在着作為老師的“好學生”,家長的“好孩子”所特有的一些毛病:容易自滿,不求上進,比較驕傲自負,容易產生虛榮心,面對困難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當然還有個性方面的一些特點。培養優生,要注意:

一、引導優生樹立志向。引導優生意識到,成績比別人好,就意味着將來比別人多一份責任,從現在就應比別人多一份努力;幫助優生認識自己。幫助優生超越具體的考試分數和名次,通過與其他傑出的少年英才的比較,通過對自己求學過程中成功的經驗與失敗的教訓的冷靜分析,通過各種具體的課內外實踐,正確全面的認識自己,進而針對性的發展自己;

二、教育優生保持童心。讓他們通過與班上同學的平等相處,感受同學們身上值得自己學習的優良品德,讓他們在同學服務的過程中體驗一種奉獻的幸福,讓他們面對分數和榮譽會淡然處之互相謙讓,以培養自己豁達而淡泊的心境。四、激勵優勝超越自我。儘可能多地讓他們在各個方面實踐,以發現並發展自己以前沒有意識到的潛質,鼓勵他們在日常生活一點一滴的小事中戰勝自我,甚至有意識設置一些難題去“折磨”他們,讓他們在一次次自己與自己“過不去”的過程中,體驗到人生的樂趣與輝煌,從戰勝自我到超越自我。

對於孩子,要教導他們,有時很困難,有時也很容易,只要真正愛他們,他們會愛你得更深、更真切。當愛存在與師生之間的時候,就無堅不摧。作為一個教師,當然需要淵博的知識,也需要紮實的基本功本領,但更需要愛。

標籤: 愛心 教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ongdezuowen/aixinzuowen/l0gv9.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