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中生作文 >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1

端午從汩羅江的波浪裏悄然走來,幾千年的那朵浪花猶如一滴墨綠的翠汁,把中華錦繡大地染成粽葉成的奇綠。

——題記

一抹粽香,一斟酒醉,帶領我走進端午遺失了的美好。

端午,你就像那遺失的美好,一種跌跌撞撞,不曾與誰相伴,一直到銷聲匿跡,而我卻要始終帶着你的微笑,一路上尋找你遺失的味道。

端午的氣息再度瀰漫,氤氲在每一個細胞周圍,透過了我的心臟,浸温了我的靈魂。

沁人心脾的艾香帶我走進了70年代的新中國。那時候,建國沒多久,農民生產力低下,生活水平不富裕,每逢過端午節,每家每户都要奢侈地包幾個粽子,幾片粽葉,幾粒糯米,再加上兩顆紅棗,粽子就包好了,孩子們一聞到幽香幽香的粽子味就會忙不迭地掀開鍋蓋,狼吞虎嚥似的吞下了粽子,想到這一幕,內心就泛起了漣渏,一股澀澀的苦,我們真應該珍惜現在擁有的美好生活。70年代的吃粽子事件都成為欣喜若狂的事,那人民生活,豈不是更悽慘?

我們現在依然記得,端的午是為了紀念屈原;我們現在依然記得,屈原是愛國詩人;我們現在依然包着粽子,賽着龍舟,祈禱江中魚兒不要傷害屈原……但是,我們現在還仍有誰在奉承着屈原的這種高度愛國精神,又有誰,一心牽掛都會百姓,想着祖國,我不禁發出一聲由衷的感歎,唉!吃粽子只是滿足一下自己對美味的追求,賽龍舟也只成了一種娛樂的方式,再也見不到70年代貧窮生活中的插艾葉的景象了。70年代的環境悽慘,現在的精神內涵難道就不悽慘嗎?

汩羅江上,我又看到了一位長髮壯士,正直不阿,回頭一望,長歎一聲,投入江中……

端午的味道,我不想做作也説聞到了什馬幽的艾香,我只聞到了這黑暗世界中一切事物發出腐朽的氣息,籠罩着每一個人,掙脱不了,被束縛在邪念的臂膀下。這新陳代謝的唯一可能,也被它把握在手中,正是這種不健康的理念讓我們把這端午淡淡默化。

是我們的那一份浮躁遺忘了它,還是那一份喧囂容不下它?

那物事人非的端午呀,讓我思,讓我想……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2

今天就是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艾節、端五、重午、午日、夏節。雖然名稱不同,但各地人民過節的習俗就是相同的。端午節就是我國二千多年的舊習俗,每到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懸鐘馗像,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飲雄黃酒,遊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大家家就開始包粽子,準備好餵我肚子裏的“蛔蟲”了。説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節的知識,就讓我這個大博士來告訴你們有關端午節的知識吧!

説起端午,大家還得請出一位詩人讓他來幫大家先開頭説起他吧,可此人到底就是何方神聖?他就就是大名鼎鼎的愛國詩人——屈原呀!屈原就是戰國時期出國人,很有學問。他在楚王身邊做官,以形象就是自己的國家富強起來。昏君楚王卻聽信奸臣的話,把屈原削職流放。在流放中,屈原聽説楚國的的都城被敵人佔領,百姓遭難,悲憤極了。五月初五這一天,他來到汨羅江邊,懷抱一塊石頭,以縱身跳入汨羅江中。出國的百姓聽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們含着淚划着船趕來打撈屈原,還把粽子扔到江裏餵魚,希望魚兒不要傷害屈原的身體。這就就是五月端陽包粽子的來歷。

還就是再來説説端午節賽龍舟的故事吧。當時楚人因為捨不得賢臣屈原死去,於就是有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就是為龍舟競渡之起源,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屍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灣開始有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

怎麼樣這就就是我收集到的端午知識,現在大家對端午節有一定的認識了吧,現在大家就是不就是該為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感到惋惜?如果不就是楚王的一意孤行我想屈原還會給大家帶來許多不朽的詩篇,可就是屈原的縱身跳入洗乾淨了人們的心,他留下來的不僅就是悲壯的詩歌還就是自強不息的精神!我相信偉大的愛國詩人永遠留在人們心中!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3

相傳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由於楚懷王聽信奸臣,不採用屈原的政策,導致楚國滅亡,從而在端午(農曆五月初五)跳進汨羅江殉國。

屈原在羣眾中有很大的威信,因此。屈原剛死,百姓就跑到汨羅江邊,投粽子、划龍舟。投粽子是為了讓魚蝦吃飽粽子不吃屈原的遺體,劃龍船是為了嚇走水中的蛟龍。

今天我可在西溪濕地大飽了眼福:在西溪河道上,一條條龍船你追我趕,場面煞是壯觀。最引人矚目的是,那艘豎着藍旗、船員身着紅色衣服的龍舟。隨着鼓聲和鑼聲,船員有節奏地划起了漿,這艘龍舟越劃越快,船員越來越起勁,水在船的.龍頭上激起了巨大的浪花,鼓手也情不自禁地划起漿來,舵手賣力地掌舵,希望能給船一個的方向,並時而站起,時而蹲下,致使船的龍頭一上一下,將西溪河道里的水一吞一吐,龍船邊上激起陣陣白色的浪花,彷彿水中的蛟龍在激騰潛行。有趣地是,緊跟着這艘龍船的是一艘插着紅旗的龍船,只見它拼命地在那裏追趕,船員們使出了的力量,鼓手伴隨着劃手們的吆喝聲,龍船在浪花中搖晃着穿行,周圍的人在吶喊着給他們加油鼓勁,周圍的一個老爺爺看到這艘龍船還是趕不上他們的對手,就給大家出主意説:端午節是要喝雄黃酒的,應該不能説加油,應該説加酒,他們才有力量的。於是大家就喊“加酒!加酒!”我也跟着這樣喊,也許是我們真的給船手們加了酒的原因,只見那艘嗖嗖往前衝的插紅旗的龍船,突然之間摔出一個人來,掉進水中,濺起了一朵更大的浪花來。那船的速度立刻減慢了下來。這個時候大家才回過神來看那艘插藍色旗幟的龍舟,只見它抓住了這千載難逢的機會,所有的船手發一聲喊,在鼓手的催陣聲中,奮力地在水中“畫”出了一條白色的浪痕,一霎那間,就把那艘插紅色旗幟的龍舟拋在了身後,只見這時站在河道兩岸的觀眾齊聲歡呼,在這片歡騰之中,我,來不及看到它是怎樣衝過終點的,可是周圍那歡呼的聲音,明白地告訴了我,他們是這次爭奪賽的得勝者。

在這一片歡騰之中,我沉思了:我們用歡樂的形式來懷念歷史,懷念幾千年前那悲壯的一段歷史,今天,我們不僅僅是在表達我們的哀傷,相反,我們在懷念在一段悲涼的歷史中,爆發出了另一種力量。就像汶川發生了大地震一樣,我們在哀傷的同時,中華民族良的一種品德——在哀傷的同時,會爆發出無窮的力量,這種力量,使我們永遠戰無不勝。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4

北溟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幾千裏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幾千裏也;怒而飛……

——莊子

你因怒而飛,你的精魂飛入湘水。

你的靈魂順隨你的信仰漂流,讓人們看到你的正義與氣節、你的哀麗與豪壯。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於江畔,剛毅的臉上寫滿了無畏,大風吹開了你的三千愁絲,你騰舞飛揚的衣衫宛若一面堅韌不拔的旗幟。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腳下翻滾,你握緊了手中的青銅劍,萬千感慨澎湃胸頭。

曾經,你在一首詩中把風、雨、雪、電、雲、月作為自己的侍從,讓鳳凰和龍為你拉車,在太空中任意馳騁,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夢想全都已破滅,冥冥之中,哪裏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許自己本不該踏出茅廬;或許平靜穩定的生活才最適合自己,而自己也應該守在適合自己的位置上,為人們、為歷史創作精華,繁衍文化。

賊兵的呼喊聲由遠及近,是該做出選擇的時候了。一江烏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後時刻的空虛與充實、骯髒與華麗。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犧牲,那麼我願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實生命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裏面卻裹滿了蝨子。

於是,你就把自己作為一個高潔的化身呈現給世人:無論遇到了怎樣的狀況,正義與氣節是最神聖的,是最值得去維護的。

賊兵的呼喊聲到了近前,你回頭望了最後一眼國破下的山河,而後高呼:“長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縱身跳入了為你而憤怒的江水中,瞬間,一江烏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無數的水鬼,冤纏荇藻怎能洗滌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淨你,而是你淨湘水。你奮身一躍,所有的波濤濺起,汀芷蒲蘭流芳到現今。

我想,你本來就是一條魚,一條心胸寬闊、志向無邊的鯤魚,後來化為大鵬鳥,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舊宏偉無邊。而現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來就屬於你的位置上去,成為靈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為人們指引着前進的方向,為人們樹立高尚的信仰。

於是到了後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裏、風裏、水裏。

端午高中作文800字5篇5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競渡之習,盛行於吳、越、楚。

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

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浙地區劃龍舟,兼有紀念當地出生的'近代女民主革命家秋瑾的意義。夜龍船上,張燈結綵,來往穿梭,水上水下,情景動人,別具情趣。貴州苗族人民在農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舉行“龍船節”,以慶祝插秧勝利和預祝五穀豐登。雲南傣族同胞則在潑水節賽龍舟,紀念古代英雄巖紅窩。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划龍舟的傳説有所不同。直到今天在南方的不少臨江河湖海的地區,每年端節都要舉行富有自己特色的龍舟競賽活動。

清乾隆二十九年(1736年),台灣開始舉行龍舟競渡。當時台灣知府蔣元君曾在台南市法華寺半月池主持友誼賽。現在台灣每年五月五日都舉行龍舟競賽。在香港,也舉行競渡。

此外,划龍舟也先後傳入鄰國日本、越南等及英國。1980年,賽龍舟被列入中國國家體育比賽項目,並每年舉行“屈原杯”龍舟賽。1991年6月16日(農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鄉中國湖南嶽陽市,舉行首屆國際龍舟節。在競渡前,舉行了既保存傳統儀式又注入新的現代因素的“龍頭祭”。 “龍頭”被抬入屈子祠內,由運動員給龍頭“上紅”(披紅帶)後,主祭人宣讀祭文,併為龍頭“開光”(即點晴)。然後,參加祭龍的全體人員三鞠躬,龍頭即被抬去汩羅江,奔向龍舟賽場。此次參加比賽、交易會和聯歡活動的多達60餘萬人,可謂盛況空前。爾後,湖南便定期舉辦國際龍舟節。賽龍舟將盛傳於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xiaoxueyingyu/gj0mdy.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