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三作文 >

2017年高考全國卷作文:共享單車

2017年高考全國卷作文:共享單車

2017年全國卷高考語文作文材料為社會熱點——共享單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範文:

2017年高考全國卷作文:共享單車

全國卷題目

閲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共享單車是指企業與政府合作,在校園、地鐵站點、公交站點、居民區、商業區、公共服務區等地提供自行車單車共享服務,是共享經濟的一種新形態,而共享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共享單車符合低碳出行理念,為解決城市出行的"最後一公里"提供了有力支撐。

但也隨之產生一系列問題,比如亂停亂放、單車被盜、私自加鎖、用户私藏、改裝兜售等。特別是近日三聖花鄉共享單車被燒案件,引發社會強烈關注。有人據此斷言:"憑國人現在的素質,共享單車我們還玩不起。"

對此,你有什麼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結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共享單車的作文一:

一篇《共享單車,真是一面國民照妖鏡》的文章在朋友圈裏火了起來,共享單車從一種出行工具,變成了一面“照妖鏡”。

有人説,這面“照妖鏡”照出的是國民素質。原本應該乖乖應該停在路邊的共享單車,有時竟橫七豎八地擋了行人的必經之路;有時竟會出現在樹上、綠化帶、河裏等匪夷所思的地方;有時甚至被脱去“共享”的衣服,出現在一些人的家中,變成她或他的獨家坐騎。

也有人説,這面“照妖鏡”照出的是城市管理的驚慌與迷茫。中國從一個“自行車大國”進化到如今的“汽車大國”,原本道路管理的問題還未完全解決,新老問題交織,挑戰原有的監管和規則,共享單車遭城管扣留的案例層出不窮。

更有人説,這面“照妖鏡”照出的是共享單車商業模式背後的“劣根性”和運營的“不靈光”。共享單車“隨停隨用”的模式利用的正是人性的弱點,人人圖一己之便容易導致亂停亂放。而運營平台缺乏有效的監督、懲罰、防範機制,則讓共享單車“經常受傷”。

這面“照妖鏡”照出了用户、平台和監管這三方的問題與不足,但其實任何新興事物都是從混沌走向成熟,要加快這一進程則需要用户、平台和監管三方的共同努力。

就每位用户來説,享受了“隨騎隨停”的便捷,自己也需要有“停好”和”善待“的素養。最終只有每位用户而都遵循用車規則,共享單車才能實現持續“共享”。

就管理部門來説,對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等問題,應及早納入城市管理的範疇當中。各地政府與共享單車平台還應儘快“牽手”,制定共享單車管理規範,建立單車使用誠信系統,對違規停放、而已破壞公共秩序的用户進行處罰。

就共享單車平台來説,也應肩負起社會責任,不能只管投放與賺錢。聯手政府、同行、研究機構出台相應的行業規範,並通過媒體或APP等進行宣傳引導,提醒用户覺將車停到合適的地方。此外,還可以提升技術手段,通過大數據等加強監管,創新運營方式,讓用户更樂於遵守規則。

總之,要想方設法把這個新興事物規範好,三方還需共同改進,力求還原共享單車“原貌”。

共享單車的作文二:

清明假期,上萬輛共享單車停放深圳灣,使深圳灣頓時交通堵塞。微博微信及各類即時媒體紛紛現場報道,深圳灣共享單車堆放的圖片迅速傳播。南山區政府領導很快就到深圳灣指導單車管理,約談單車公司加強管理維護。深圳灣公園管理中心宣佈翌日起禁止共享單車入園,是夜各共享單車公司宣佈當夜即將所屬單車全數搬走。各方努力下,次日深圳灣休閒秩序即恢復原狀。

共享單車橫空出世之後,關於共享單車駛入機動車道、隨意停放、被肆意破壞、據為己有等問題已多有報道和評論。針對管理失序,筆者曾撰寫評論《共享單車,需以自治保衞自己》提醒各經營公司重視管理失序問題,儘快達成行業自治,約束企業和用户行為,避免政府直接干預。此次深圳灣共享單車擁堵現象,再次暴露出管理秩序問題。如果失序現象持續,不排除有政府幹預或者立法干預的可能。

“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的新聞一出,幾位朋友即表示這是典型的公地悲劇。即資源免費享用或者接近於免費時會出現大量的搭便車現象,搭便車行為雖然是理性的,然而大量搭便車行為會因資源枯竭而導致所有人利益受損。共享單車本身使用價格低廉、停放方便,而深圳灣又是市區內最適宜騎行的免費公園,使用共享單車的人貪圖一時方便卻使得交通堵塞,其外部性損害了自己及其他人的利益,整體福利下降。

在有關“公地悲劇”、“公共池塘”的.博弈論研究中,學者們特別突出的是利益相關人如何通過契約實現自治,他們的研究均假設所有人都是理性人,他們的行為均依交易成本來計算和選擇。在多數“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的評論中,“加強管理”、“加強政府對經營企業的監督”、“騎共享單車的人素質差”是使用頻率最多的表述。“加強管理”、“加強政府對經營企業的監督”這兩個表述意思很清楚,後一個表述“騎共享單車的人素質差”隱含的意思也是要加強對使用人的管理。幾乎沒有評論指向“契約與自治”。

筆者反感某些專家學者不認真研究一般理論卻急於提出如何解決問題的對策。人的行為是理性的利己的,公園是免費的,共享單車是廉價又方便的,若不從行業自律、使用者約束角度探討一般行為,所有的公共資源都會陷入悲劇,擬或難以擺脱被動接受政府管制的命運。在“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事件報道之前,去年底深圳灣等公園便已多次反映共享單車的隨意停放問題,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多的重視。公園管理方和單車經營企業均未能預判到假日期間共享單車隨意停放導致的交通擁堵後果。

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將問題徹底暴露出來。筆者認為,管理失序主要原因是使用共享單車的契約存在缺陷,次要原因是經營企業管理效率低。公園是開放的資源,資源枯竭的根源在於消費者沒有節制的搭便車行為。共享單車市場投放,不能僅追求以投放數量搶佔市場份額進而獲取投資者青睞,或者圖謀上市圈錢。而應在搶佔份額時學習如何更好地利用契約實現有序競爭和資源共享。這其中包含兩個關鍵契約:一是經營企業之間的行業規範,二是企業與用户之間的約定。前者意在約束惡意競爭行為,後者意在約束用户行為。發生在深圳灣的共享單車事件,主要是後者存在契約缺陷,即用户行為未能通過契約得到有效約束,特別是對用户不規範停車行為缺乏有效的懲戒措施。有專家提出,企業應適當加強對用户的信用管理,深圳交警也表示要將共享單車使用者的行為納入信用記錄,這些提法都值得參考,但似乎沒有物質懲罰來得直接有效。

在深圳這30多年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與市場關係的演變,也可以看到企業社會的成長。企業社會承載了許多社會功能,除了向社會供應各種商品外,也扮演着企業公民的角色參與社會建設。政府的制度安排與管制並不能解決所有的秩序問題,企業在促進社會秩序方面應起到日益重要的作用,其中如何促進社會的契約精神至為關鍵。“共享單車擠爆深圳灣”不過是給經營企業和用户上了一課,通過這件事學習如何以契約約束自己的行為、如何以契約促進秩序、如何以契約實現自治。

標籤: 單車 高考 共享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san/q9q98n.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