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2015高考議論文作文最新時事素材

2015高考議論文作文最新時事素材

美國《洛杉磯時報》曾在2010年就報道過:中國大陸民眾由於使用羅馬拼音來撰寫手機短信或在計算機上打字,取代傳統的一筆一畫漢字書寫,因此越來越多的中國人發現,他們已經忘記如何用筆書寫漢字。不僅如此,我國的小學語文教育,更是過分抬舉拼音的功能,不問青紅皂白,強按牛頭喝水,拔苗助長,強制學童一律學拼音,不但使之負擔沉重,而且疏遠漢字。某種意義上説,“漢字危機”可以理解為拼音文化的擴張。

觀點·如何尋回漢字的榮光

恢復發揚書寫文化

現在亟須在全社會倡導書寫文化,通過各種方式,讓人們瞭解漢字,感受書寫的魅力和漢字一筆一畫間的意藴。漢字是表意的,包含着許多中國文化的核心。手寫漢字是接觸中國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須要接觸手寫漢字,感受漢字。漢字文化的普及和開發需要多方的努力,這就需要社會上多開一些具有公益文化性質的漢字書法課和講座,把書寫文化恢復起來,尤其是大眾文化媒體,應該多設置傳播漢字文化的節目。

———節選自《光明日報》

規範中小學漢字教學

重拾漢字之美,僅僅依靠文字測試節目的火暴來激發我們對漢字書寫的興趣還遠遠不夠,化解“漢字危機”,首先應當關注中小學漢字教育,當務之急需要做好一件事,那就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應儘快制定相應的政策法規,規範中小學漢字教學行為。寫字、練字的使命在學校裏就該完成,因此學校要重視這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大學生,無論是作業、筆記都應該手寫,少用電腦。此外,鍵盤時代的高效與用筆書寫的樂趣,並非是“二選一”的關係。在速度和效率面前,我們大可以使用鍵盤,但在不需要過於追求速度與效率的時候,我們能否拿起久違的筆,寫一封信、題幾句詩,這不僅是對中華漢字文化的一種傳承,或許更是一種獲得温暖與真誠交流的方式。

———節選自“中國廣播網”

用一封家書重拾漢字之美

錢鍾書習慣給自己的孩子寫家書,這是一種很好的家庭教育方式。家長可以每個星期給子女寫一封書信,並讓他們回覆一封。這就是一種非常有效地、直接地鍛鍊家長和子女漢字書寫水平的方式。文化的承擔者是個人,要提高全民漢字水平,就應該先明白為什麼會造成今天這個局面,從自己開始,共同轉變觀念,重視漢字學習。

———節選自“新華教育”

把漢字書寫落到實處

提筆忘字逐漸演變成了大眾的一種通病。用進廢退是事物發展的趨勢,但漢字的書寫和漢字本身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載體,卻是我們不能忘記和荒廢的。我們提倡一些用人單位要求應聘者投遞手寫的簡歷,這或許能讓漢字書寫這回事被更多的人重新重視起來,展現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文明。

———河北省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王暉

編輯聲音

遺忘幾個漢字並不可怕,但丟掉漢字的美讓人心痛,丟掉漢字所承載的深厚文化令人擔憂,而丟掉漢字所培養的嚴謹的邏輯思維才是最可怕的。因此,當我們習慣了通過敲擊“寫”出漢字的時候,試着拿起筆吧,通過書寫把它呈現在紙面上,因為它不僅僅是漢字,更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尊重和延續。橫平豎直寫漢字,堂堂正正做真人。

所謂“漢字危機”需要引發更多關注

在歌唱類選秀節目被叫停調整之後,《漢字英雄》和《中國漢字聽寫大會》兩檔文化類節目橫空出世。節目本着“拯救漢字危機”“領略漢字之美”的理念,引起了越來越多觀眾的注意。而“‘癩蛤蟆’難倒七成人”“成人漢字書寫能力低”等話題,也引起了人們的反思。更有網友調侃:“難道將來,寫漢字會成為一種絕活?”

人們的討論和“吐槽”,恰好説明了國人意識到自己已陷入一種“漢字危機”的境地。的確,近些年有關漢字的各種誤讀、誤寫甚至竄改行為都屢見不鮮。

“漢字聽寫”節目熱播 “漢字危機”逼近中國

危機·提筆忘字成常態

被一隻“癩蛤蟆”打敗

在《中國漢字聽寫大全》《漢字英雄》這兩檔漢字聽寫節目中,一些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詞卻難住了參賽選手和電視觀眾。如“癩蛤蟆”一詞可謂婦孺皆知,幾乎不會有人唸錯,可是卻只有30%的人在聽寫大會上寫對了這3個字;“間歇”這個詞在生活中很常用,但聽寫錯誤率竟高達40%。而更多的,如“貔貅”“簸箕”“桀紂”“甄嬛”“挑釁”“犒賞”“東施效顰”“一瘸一拐”“甕中捉鼈”等稍顯複雜的詞,能寫出的人就更少了。

八成多大學生曾“提筆忘字”

大眾網曾在山東省聊城大學隨機採訪過100名大學生,其中有86名大學生承認自己曾“提筆忘字”,其中表示經常“提筆忘字”的'有13人。但他們認為,這並不能證明自己對漢字掌握得不好。

有大學生表示,明明很簡單的一個字,自己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忘了該怎麼寫;有時候明明寫對了,卻越看越覺得不像。還有一部分大學生表示,平時一些較複雜的字,如“噴嚏”“璀璨”“罄竹難書”……真心寫不出來。在課堂上做筆記,忘了字怎麼寫,只好先寫拼音。還有的大學生在寫字時把近義詞、同音詞混淆,如“品位”“品味”,往往用錯。

作家、老師都遠離書寫

有調查結果顯示,現在有近43%的人基本全用電腦寫字,另有43%的人因工作會手寫,但這些人所指的手寫主要是指簽名、寫幾行字和填表格數據。絕大多數人平時已不太用筆寫字。

不要説普通人,就是人們眼中的“文字工作者”也在疏遠手寫文字。網絡寫手自不用説,像慕容雪村、當年明月、鬼馬星這些網上出名的作家一直都是用電腦寫作的。即使是傳統作家,堅持手寫的也屬鳳毛麟角,“自己平時寫詩的時候用筆和用電腦寫都有,但會比較多地用電腦寫。”著名詩人橫雲説。而在高校,幾乎所有老師都利用電腦撰寫論文,如用手寫還需二次謄抄,不僅麻煩還不利於修改。手寫的錄入方式跟電腦打字比起來確實更為費時費力,因此鍵盤上的“敲字如飛”也就逐漸代替了一筆一畫的漢字書寫。

溯源·傳統漢字為何遇冷

E時代電腦手機的普及

在不少專家學者眼中,計算機等新技術的衝擊是漢字書寫遇冷的首要因素。《人民日報》也指出,新技術的確給古老的漢字藝術帶來了較大的衝擊。美國學者傑茜卡·貝內就曾把電腦稱為“手寫體的詛咒”。因漢字象形表意的文字結構十分特殊,電腦輸入對漢字手寫的衝擊尤為嚴重。如今,通訊,有電話、手機、電子郵件;寫作,基本上靠電腦;辦公,大多已做到“無紙化”……凡此種種,決定了書寫的地位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越來越低,以致無足輕重。

但同時我們應該看到,將漢字手寫危機的尷尬完全歸因於新技術,乃是推脱我們自身傳承文化的使命與責任。因為無論電腦怎麼發達,它也只是一種技術、一種工具。把漢字書寫危機單純地歸罪於電腦,無異於喝酒傷肝歸罪於杜康,走路扭腳歸罪於馬路。

中小學忽視手寫教育

近年來,在許多發達地區,中小學生漢字書寫量大大減少,學生們平時完成許多作業,動輒遞交打印稿;許多老師也喜歡採用多媒體教學。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在語文學習中,考試時選擇題的題量較大,真正需要學生書寫漢字的題型越來越少;而像多年前深受學生們喜愛的書法課、練字課,更是幾乎絕跡於課堂。

這種忽視手寫教育的行為長此以往,勢必嚴重影響學生們對漢字的認知和記憶。古人云,“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拼音輸入法的衝擊

近年來,中國社會充斥着過多過濫的拼音文化快餐,可謂“拼音風行,漢字式微”。因為英語是拼音文字,拼寫單詞的過程就是書寫的過程。而在使用鍵盤拼寫漢字時,其筆畫順序與字形構造被拼音取代。用拼音的方式書寫漢字,很難體會其本身的詞彙意義和文化魅力。提筆忘字,看似是忘記了筆畫,實則是忘記了這些筆畫背後的文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w42o9d.html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