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書都 >

高中作文 >高考作文 >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預測及寫作指導:關於尊嚴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預測及寫作指導:關於尊嚴

作文題目】

2014年高考材料作文預測及寫作指導:關於尊嚴

閲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1. 杭州圖書館對所有讀者免費開放,因此就有乞丐和拾荒者進門閲覽。圖書館對他們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乾淨再閲讀。

有人無法接受,找到褚樹青館長,説允許乞丐和拾荒者進館,是對其他讀者的不尊重。褚樹青回答: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讀書,但您有權利選擇離開。

2. 據徐剛先生的《夢巴黎》記載,曾經也有人建議對巴黎地鐵裏的乞丐羣體進行驅趕和取締,是當時的法國總統密特朗阻止了這一行動。他寬容地説:“巴黎地鐵裏的乞丐也是巴黎的一道風景!”

要求:①題目自擬,立意自定;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③不少於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兩則材料涉及的話題包括“尊重”“尊嚴”“平等”“進步”等。温家寶總理説:“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對弱勢羣體而言,有尊嚴的生活就是在社會生活中能享受平等的權利。

這兩則材料雖然來自兩種國情,但其精神實質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社會對以乞丐為代表的底層民眾、弱勢羣體的尊重,讓他們也能擁有有尊嚴的生活。

判斷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要看這座城市是否整潔與光鮮,還要看它能否容忍各類合法人羣的存在,並給各類合法人羣以出路,這才是真正的現代文明。

很多網友被杭州圖書館的舉措感動,稱讚有“大家風範”、“北大遺風”,認為其保障了每個人所擁有的讀書權利,體現了“眾生平等”的文明社會理念。

對於弱勢羣體中的大多數人來説,走出困境、由弱變強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要有一種自我振奮、自強自立的精神狀態。對於弱勢羣體來説,多一分社會關愛,就多一分自信,多一分擺脱困境的精神力量。

全社會應該行動起來,共同關愛弱勢羣體。給他們一個微笑、一點便利、一點理解、一份寬容,一點關愛。當看到他們艱難地推着車時,請伸出你的手推一把。請相信你的一點關愛可能會温暖他的一生,我們的社會也將其樂融融,生活將變得更加温馨、和諧、美好。

範文:偶讀文章,讀到了一篇名為《竹頌》的短文。其中一段讓我尤其注意:“在那春之宮殿,同粉蝶追歡取樂的桃花,自下而上,攀附他物的紫羅蘭,還有那以富貴誇耀人世的牡丹,早已沉沒在塵俗的荒漠裏。”哎!桃花,紫羅蘭和牡丹都是非常神聖的花。為什麼在《竹頌》一文中,他們都不被作者所喜歡呢?

桃花是迎春的使者,粉紅色的花瓣給人以清新脱俗的意境。在那春之宮殿,百花開放,爭奇鬥豔,桃花能立足於這百花之中,能在五彩繽紛的世界中綻放出最美麗的花朵,難道這不是她的驕傲嗎?同粉蝶追歡取樂,與其這樣説,還不如説是桃花的魅力吸引了粉蝶呢。

古往今來,桃花已成為許多文人墨客舞文弄墨的對象,比如杜甫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李白的: 桃花流水?[yǎo] 然去, 別有天地非人間。……這才是我們心中的桃花。

紫羅蘭是蔓性植物,它容易伸長,但卻不容易獨立,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能依附他物才能獨立。大自然沒有賜予紫羅蘭肢體,這是大自然的不公,並不是紫羅蘭的錯,這時的紫羅蘭就是一個失去雙腿的殘疾人。要是我,可能就會覺得生活沒有希望,就此沒落下去。而紫羅蘭沒有,不能獨立的痛苦並沒有打到他,他藉助身邊的生存環境,綻放出了最耀眼的`花朵,向人們面昭示了自己的美麗。

瞭解了紫羅蘭的成長經歷,我想你不會再覺得紫羅蘭是攀龍附鳳的“寄生蟲”,而是一位身殘志堅“奮進者”。大家要明白:“那豔麗的顏色和淡淡的幽香是用不幸中的堅強換來的!”

牡丹是我國的國花,她象徵着富貴吉祥、繁榮興旺。去餐館吃飯,拜訪親戚,隨處可見富貴牡丹圖,因為人們把美好的願望寄託給她,希望它帶給人們好運。

隨着時代的變遷,社會的發展,到底什麼沉沒在塵俗的荒漠裏?是那些因為個人利益,整天勾心鬥角,死無葬身之地的小人!

俗話説“人無完人,金無赤金”。花當然也一樣。桃花、紫羅蘭、牡丹,它們肯定有缺點,但請不要盯着它們的缺點不放,因為他們以獨特的方式呈現了他們生命的魅力!如果總拿彼事物的缺點和此事物的優點去比較,那麼彼事物的生命永遠都是黯淡無光的!這對他們公平嗎?

在寫作中,作者為了突出所寫事物的重要,常常拿一些事物做陪襯,對此,我無可非議。但是在生活中,有些人為了宣傳政績,常常無視他人的尊嚴,讓一些原本就受傷的心靈直面鏡頭,在話筒前一次次撕裂他們的傷痛。這是我最不願意看到的一幕。

請記住:每個生命都是有尊嚴的!無論生命是強大還是弱小,無論生命是高貴還是低賤,你都不要小看,不要嘲諷,因為每個生命都有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gaozhongzuowen/gaokaozuowen/nwvwg2.html
專題